进攻的第308团及第307团以对壕作业攻占了滚龙坡东北两个重要据点,并肃清了附近的残余日军,终于在付出重大牺牲后,打开了松山主据点的两侧门户。
第九部分:走向最后的胜利缅北 滇西反攻作战 17
经过6次围攻,虽已攻克滚龙坡高地,但伤亡很重,又将守备保山机场的荣3团第3营及第103师第309团增援松山,以对壕作业、坑道爆破及使用喷火器等战法,连续发动了两次围攻,经过艰苦的攻坚战斗,于8月31日完全攻破了松山外围各据点,仅中央高地的两个中心据点尚未攻占。9月4日拂晓发动第九次围攻。战斗极为惨烈,血战至当日黄昏,荣3团及第309团均仅余20余人,第246团仅余8人,工兵及搜索连则伤亡殆尽。第8军急调守备怒江东岸的第82师第244团增援。又苦战两昼夜,至9月7日方完全占领松山。收缩至中心据点,将残余日军500余人全部歼灭,无一逃脱。进攻龙陵的第11集团军主力的后方联络线由此畅通无阻。
松山以南的平戛是日军控制三江口,掩护芒市、龙陵外围的重要据点,由第146联队第1大队防守。远征军开始渡江进攻时,防守军为策应攻击军作战而渡江的第88师的第264团和第76师的第228团,曾一度攻破平戛,但在日军反击下,平戛又为日军占领。6月1日第11集团军渡江扩张战果时,平戛由第76师负责围攻,第88师的第264团转用于龙陵。第76师于6月1日、7日、15日三次组织攻击,均遭顿挫。6月18日,第76师主力北上蚌渺,与第71军协同侧击龙陵东进的日军,仅留第226团(附第9师第26团的第2营)包围监视。
7月11日,日军第113联队配属第114联队第1大队、第148联队第3大队及1个山炮兵大队从芒市出发,向平戛前进,企图给守备平戛的日军补给粮食、卫生材料及收容伤病人员,12日进至平戛以西约4公里的牛尖山,与围困平戛的第226团发生激战。战斗至14日,日军攻占唐家山,其第113联队的第1大队掩护卫生队、辎重队进入平戛。15日晨,日军第113联队带着平戛的伤病员开始向芒市返回,16日在蚂蚁堆将进行阻击的第226团第1营包围,营长以下牺牲近半,余部于16时突围,退至牛尖山。第71军闻讯后,急派新28师的第84团驰援,但当进抵平戛附近时,日军已因芒市告急于17日奉命返回芒市。
9月14日,腾冲日军被全部歼灭后,日军决定以第56师团全力营救平戛日军。日军第56师团率第113、第146联队于9月17日夜开始由芒市出发,20日进抵良子寨附近,向围困平戛的第226团进攻,于22日攻占良子寨、大尖山,与平戛日军会合,23日放弃平戛西返。第226团收复平戛后跟踪追击。日军途中又遭到第9师第26团的攻击,于27日退入芒市。平戛及其附近要点,完全收复。
(三) 围攻腾冲战斗
远征军第20集团军右翼第54军第198师于5月16日攻占桥头、马面关后,日军第56师团即将第一次反击平戛的第113联队第2大队主力和芒市守备队3个中队编成的原田联合大队及第113联队第3大队主力,用汽车运至瓦甸,由第148联队长指挥,实施反击,于5月27日又夺占了桥头及马面关。第54军急调第36师主力北上进攻桥头,调第2师进攻马面关,令第198师攻击北斋公房。经战斗后,于6月16日再次攻克桥头、马面关。第198师亦攻占了北斋公房。日军分向明光、固东、瓦甸撤退。20日,预2师先后攻占明光、固东,第36师攻占瓦甸。21日,第20集团军左翼第53军亦攻占了江苴。日军第148联队全部退向腾冲。
腾冲为滇西重镇,古称“腾越”,大盈江流经城西,龙川江则从其东面流过,城区为狭长而曲折的盆地,四周均为高山。腾冲城高5米,墙宽2米,呈正方形,各边长2公里,下砌巨石,上筑青砖,坚固难摧,易守难攻。日军在此经营两年,堡垒林立,坑道相通,形成一座坚固的要塞。第148联队自高黎贡山败退入城后,即决心死守。
1944年6月下旬,远征军鉴于驻印军已克甘马因、孟拱,密支那不日可占,第8军业已到来,第11集团军渡江后进展迅速,松山虽屡攻未克,第71军主力已逼近龙陵,第2军正向芒市进攻,右翼第20集团军已肃清了龙川江沿岸日军,迫近腾冲,因此于6月23日决定以第20集团军全力夺取腾冲;同时以第8军和第200师增强第11集团军,令第11集团军尽快攻取龙陵。
第20集团军受命后立即部署攻城:以第54军(欠第198师)附预2师、重迫击炮营为右兵团,沿顺江街至腾冲大道先攻占宝凤山、来凤山,协同第53军围攻腾冲;第53军附重迫击炮营为左兵团,以一部先攻占抗猛山,向酒店以南推进,主力应于26日前到达干榨山、打苴山、龙川江右(西)岸,准备向飞凤山攻击;另以一部为左侧支队,向飞凤山进攻。第198师为预备兵团,先在瓦甸集结,待第53军前进后,向江苴街推进。
第九部分:走向最后的胜利缅北 滇西反攻作战 18
7月2日拂晓,第20集团军对腾冲外围据点发动全面进攻。第54军预2师穿过宝凤山,强渡大盈江,向芭蕉关进攻;第36师进抵大盈江北岸干龙、下马坞之线,以一部协助第198师第592团攻击5130高地;第53军第116师在第198师支援下一举攻占5830高地,其第346团正向罗汉冲攻击;第130师第388团已进至飞凤山以南的吴邑,师主力正向上、下勐连进攻中。基本上构成了对腾冲的包围态势。各部队战斗至12日,已逼近城垣:第54军预2师已克毗卢寺,正攻来凤山,第36师接近腾冲城西北角,第198师与日军在饮马河激战,第53军第116师已占娘娘庙、满金邑,第130师攻占上、下猛连后以一部控制龙江桥。第20集团军遂于7月27日下令攻城:第54军附重迫击炮营向南门亘西门、北门至东门(不含)之线攻击,预2师固守来凤山、来凤寺;第53军以第116师附重迫击炮及军山炮兵营向东门亘南门(不含)之线进攻;第130师担任对龙陵方面的警戒,以一部置于倪家铺,策应第116师作战。
据守腾冲的日军第148联队于6月27日派出第3大队增援龙陵后,城内守军尚有2025名,连同非战斗人员等不足3000人。
8月2日,第20集团军发动全线攻城,激战至8月6日,炸开城墙,纷纷突入城内,却遭到日军的侧防火力点的猛烈射击,伤亡剧增,遂令入城各部就地构筑工事,挖掘交通壕,巩固既得阵地,以便逐步向前推进。日军守城兵力虽少,但防御工事极为隐蔽而且坚固,火网严密,所有街道都被侧方火力点所封锁,进攻部队多在越过街道或空地时突遭射击而伤亡倍增。第20集团军针对日军的这种战法,采取逐屋、逐街进攻,先摧毁日军埋伏的侧防火力点,在炮火掩护下步步推进,攻占一处巩固一处,逐步“蚕食”。激战至13日,日军联队长藏重康美及联队所有佐(校)级军官全被击毙,由太田正人大尉指挥联队残部1600人继续抵抗。8月15日、19日、31日,又发动3次攻击,经反复争夺、白刃肉搏,付出重大伤亡,于9月14日完全克复腾冲,除生俘日军官3人、士兵52人外,其余日军全被击毙。
本次战斗中第20集团军伤亡官兵1万余人。腾冲光复后,在腾冲城外西南约1公里的小山冈上修建“国殇墓园”,内埋4800余位阵亡将士的忠骸,并建立阵亡将士纪念碑,将此次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第20集团军官兵和盟军官兵的姓名刻于碑上。另建忠烈祠,陈列记录作战照片和阵亡将士遗物。
(四) 围攻龙陵战斗
龙陵为滇西边陲重镇,东距惠通桥77公里,西至畹町114公里,北到腾冲98公里,南抵平戛101公里,滇缅公路由此经过,龙川江流经北郊,是通往八莫、腊戍的咽喉要地。它四周环山,中为盆地。日军侵占2年间,以龙陵为核心,以环山为依托,构筑了以据点群组成的防御体系。日军在此储存有数月的生活、作战物资,由第56师团113联队的第3大队防守。远征军第20集团军开始渡江进攻时,该大队被调至腾冲,龙陵仅有少数留守人员。远征军第11集团军渡江进攻后,第56师团急调刚转隶其序列的第2师团第29联队的第2大队增援龙陵。至6月5日,远征军第71军开始进攻龙陵外围阵地时,龙陵日军仅有1000人左右。
6月1日至3日,右翼攻击军第71军除以先头师新28师主力进攻腊勐、松山外,军主力(第87、第88师及新28师第84团)即自毕(寨渡)龙(陵)道南侧地区向龙陵攻击前进。第87师第260团于8日一举攻占大坝、镇安街,切断了松山日军的后路。第259团于9日攻占黄草坝后,即派1个加强营攻占龙川江上的腾龙桥,予以破坏,阻止腾冲的日军来援。第88师第264团一部袭占放马桥,切断芒市至龙陵的交通;主力攻占南天门、双坡至长岭岗各据点。8日,第263团攻占勐连坡。10日,第88师主力克广林坡、老东坡、风吹坡、三官坡,第264团乘势突入城区。第87师主力攻克文笔坡、老城、伏龙寺,围攻县政府。日军退守城内核心据点及西山坡、观音寺、文昌宫、东卡等据点。
此时,左翼攻击军第2军已由三江口渡过怒江,第76师正对平戛日军进行围攻。第9师于9日攻克象达,即令第226团附第9师1个营围攻平戛,第76师主力参加进攻龙陵的战斗,形势对第11集团军极为有利,但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到达龙陵前线视察后,认为日军“工事坚固,决非步兵兵器所能摧毁,乃(且)因连日大雨,飞机既未输送弹药,又不能协力轰炸;兵站输力薄弱,亦不能及时追送粮弹”,〔22〕因而没有令部队继续进攻;又因第20集团军此时尚在江苴街、东固街一线以东、以北,尚未对腾冲构成严重威胁,日军第56师团遂令在腾冲地区的第113联队迅速回援龙陵。该联队于6月11日从腾冲出发,13日在腾龙桥击退中国第87师第259团1个加强营后渡至龙川江南岸,在日军第56师团所派1个中队的接应下,15日开始,由邦乃沿腾龙公路向已占领龙陵西北高地的第87师发动猛攻。激战2日,第87师“伤亡甚大,16日黄昏被日军突破阵地左翼,冲入龙陵”。
第九部分:走向最后的胜利缅北 滇西反攻作战 19
宋希濂恐日军集中兵力先行击破第71军,“为谋整顿态势、先事站稳脚步,即令71军除以一部固守现有阵地外,主力暂转移镇安街以西坌田坝、赵家寨、5450高地及红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