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下册)- 第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
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
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
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
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
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
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爱和美的低吟轻唱

——《笑》导读

发表于1921 年1 月礼赞“爱的哲学”的《笑》,是“冰心体”散文的代
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第一篇引人注目的美文小品。冰心早期是个泛爱主义
者。她从小面对大海,海的女神陶冶了她倾向自然的个性,并要“借着无瑕
疵的自然造成我们高尚独立的人格”(冰心《人格》)。母爱的慈恩使她觉
得找到了宇宙间一切爱力的原点和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儿童的天
真使她追求人类社会的童年精神。基督教义给她博爱情怀,博爱思想又拨动
了她与泰戈尔哲理共鸣的心弦。于是颂扬母爱,讴歌童心,赞美自然,建立
“爱的哲学”的理想天国,构成她早期创作的三个基本乐章。

《笑》创造了爱和美的理想和谐的境界。作品以三个微笑为线索和艺术
聚焦,连缀编织三幅美景。开头出现的第一幅清美图画是:雨声住了,凉云
散了,月光在树叶残滴上烁动,如萤光千点,幽辉里出现了壁画上的安琪儿,
“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地笑”。安琪儿是基督教传达神意的使
者,是美和爱的象征。然后作者拉开默想的心幕,描出另两幅画:先是五年
前雨后的古道旁,绿树笼罩湿烟,新月挂在树梢,一个孩子“抱着花儿,赤


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是低吟童心的纯洁天真。继之是十年前农家
门前,麦垄新黄,果叶嫩绿,月出海面,一个老妇人“抱着花儿,向着我微
微的笑”。这是轻唱慈祥宽厚的母爱。三幅清丽画面又都融入了对自然的赞
美。最后绾结全篇:“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
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作品超越时空和虚实,
融合仙界和故乡,心契上帝使者和尘世人物,把三个微笑叠印成爱和美的和
谐意境。作者用“爱的哲学”作为改良社会和人生的理想蓝图,固然显得虚
幻,但文中意境的清光和性情的清溪还是照亮并流到了读者心头。

散文清丽的意境出于娟秀之笔的绘画技巧。三幅画都以初夜的静谧、雨
晴的清新、新月的淡光构成立体背景,烘托人物抱花微笑的主景。但共性中
又突出并丰富画面的个性。首幅画以对光的敏锐感觉照亮艺术生命,特别以
幽辉浸润安琪儿的美丽神采。第二幅画以潺潺水声和绿树湿烟并举,实现声
和静的调和,映衬小孩子的赤真稚影。第三幅画以色彩的视觉美唤醒审美愉
悦,用麦垄柔和的新黄和葡萄叶宁静的嫩绿渲染老妇人的安祥气度。作品笔
致秀婉淡雅,文字清新隽丽,感情澄澈细腻,结构单纯完整,充分体现了“冰
心体”散文的风格。

(张金印)


通讯七

冰心

亲爱的小朋友:

八月十七的下午,约克逊号邮船无数的窗眼里,飞出五色飘扬的纸带,
远远地抛到岸上,任凭送别的人牵住的时候,我的心是如何地飞扬而凄恻!

痴绝的无数的送别者,在最远的江岸,仅仅牵着这终于断绝的纸条儿,
放这庞然大物,戴着最重的离愁,飘然西去!

船上生活,是如何的清新而活泼。除了三餐外,只是随着游戏散步。海
上的头三日,我竟完全回到小孩子的境地中去了,套圈子,抛沙袋,乐此不
疲,过后又绝然不玩了。后来自己回想很奇怪,无他,海唤起了我童年的回
忆,海波声中,童心和游伴都跳跃到我脑中来。我十分地恨这次舟中没有几
个小孩子,使我童心来复的三天中,有无猜畅好的游戏!

我自少住在海滨,却没有看见过海平如镜。这次出了吴淞口,一天的航
程,一望无际尽是粼粼的微波。凉风习习,舟如在冰上行。到过了高丽界,
海水竟似湖光。蓝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的金光,长蛇般自天边直接到栏
旁人立处。上自穹苍,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至于深翠,幻成几十色,一层
层,一片片的漾开了来。。。小朋友,恨我不能画,文字竟是世界上最无用
的东西,写不出这空灵的妙景!

八月十八夜,正是双星渡河之夕。晚餐后独倚栏旁,凉风吹衣。银河一
片星光,照到深黑的海上。远远听得楼栏下人声笑语,忽然感到家乡渐远。
繁星闪烁着,海波吟啸着,凝立悄然,只有惆怅。

十九日黄昏,已近神户,两岸青山,不时地有渔舟往来。日本的小山多
半是圆扁的,大家说笑,便道是“馒头山”。这馒头山沿途点缀,直到夜里,
远望灯光灿然,已抵神户。船徐徐停住,便有许多人上岸去。我因太晚,只
自己又到最高层上,初次看见这般璀璨的世界,天上微月的光,和星光,岸
上的灯光,无声相映。不时的还有一串光明从山上横飞过,想是火车周行。。。。。 
舟中寂然,今夜没有海潮音,静极心绪忽起:“倘若此时母亲也在这里。。”
我极清晰地忆起北京来,小朋友,恕我,不能往下再写了。

冰心八,二十,一九二三,神户。

朝阳下转过一碧无际的草坡,穿过深林,已觉得湖上风来,湖波不是昨
夜欲睡如醉的样子了。——悄然的坐在湖岸上,伸开纸,拿起笔,抬起头来,
四围红叶中,四面水声里,我要开始写信给我久违的小朋友。小朋友猜我的
心情是怎样的呢?

水面闪烁着点点的银光,对岸意大利花园里亭亭层列的松树,都证明我
已在万里外。小朋友,到此已逾一月了,便是在日本也未曾寄过一字。说是
对不起呢,我又不愿!

我平时写作,喜在人静的时候。船上却处处是公共的地方,舱面栏边,
人人可以来到。海景极好,心胸却难得清平。我只能在晨间绝早,船面无人
时,随意写几个字,堆积至今,总不能整理,也不愿草草整理,便迟延到了
今日。我是尊重小朋友的,想小朋友也能尊重原谅我!

许多话不知从哪里说起,而一声声打击湖岸的微波,一层层的没上杂立


的湖石,直到我蔽膝的毡边来,似乎要求我将她介绍给我的小朋友。小朋友,
我真不知如何地形容介绍她!她现在横在我的眼前。湖上的月明和落日,湖
上的浓阴和微雨,我都见过了,真是仪态万千。小朋友,我的亲爱的人都不
在这里,便只有她——海的女儿,能慰安我了。 Lake Waban,谐音会意,我
便唤她做“慰冰”。每日黄昏的游泛,舟轻如羽,水柔如不胜桨。岸上四围
的树叶,绿的,红的,黄的,白的,一丛一丛的倒影到水中来,覆盖了半湖
秋水。夕阳下极其艳冶,极其柔媚。将落的金光,到了树梢,散在湖面。我
在湖上光雾中,低低地嘱咐它,带我的爱和慰安,一同和它到远东去。

小朋友!海上半月,湖上也过半月了,若问我爱哪一个更甚,这却难说。
——海好像我的母亲,湖是我的朋友。我和海亲近在童年,和湖亲近是现在。
海是深阔无际,不着一字,她的爱是神秘而伟大的,我对她的爱是归心低首
的。湖是红叶绿枝,有许多衬托,她的爱是温和妩媚的,我对她的爱是清淡
相照的。这也许太抽象,然而我没有别的话来形容了!

小朋友,两月之别,你们自己写了多少,母亲怀中的乐趣,可以说来让
我听听么?——这便算是沿途书信的小序,此后仍将那写好的信,按序寄上,
日月和地方,都因其旧,“弱游”的我,如何自太平洋东岸的上海绕到大西
洋东岸的波士顿来,这些信中说得很清楚,请在那里看罢!

不知这几百个字,何时方达到你们那里,世界真是太大了!

冰心十,十四,一九二三,慰冰湖畔,

威尔斯利。

丹青妙手绘空灵

——《通讯七》导读

《寄小读者》是冰心为小朋友写的29 则通讯,是作者留学美国前后的所
见所闻所思所感。文中播扬了作者以母爱、自然、童心为主要内容的“爱的
哲学”,是五四以来久负盛名的优秀散文之一。

《通迅七》是作者离开中国后写的第一篇。作品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
分写了作者从上海出发,途经日本的大海;后一部分写了作者到达美国后流
连在慰冰湖畔。作品以细腻回环的柔情和引人入胜的描绘,画出了大自然的
空灵,歌颂了大自然的绝妙。在娓娓叙谈中对小读者进行着潜移默化的美的
教育。作者笔下的海是那么蓝,那么平,斜阳映照,五光十色;天是那么美,
那么奇,银河灿然,繁星闪烁。作者笔下的湖是那么仪态万千:湖上的明月
和落日,湖上的浓阴和微雨,水面上舟轻如羽随波荡漾,岸上五彩缤纷的树
叶花草倒映水中,覆盖了半湖秋水。

为了写出海和湖的不同之处,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先写海,再写
湖,最后把两者交叉起来对比着写。作者热爱海,将海比作母亲。她也热爱
湖,将湖比做朋友。海的深阔无际,神秘伟大,湖的温和妩媚,静谧安祥,
都在对比中显现。另外,还有离愁与游乐、星光月光与灯光、日景与夜景、
湖景与岸景等等的对比映衬。

作品语言明丽平易,字字珠玑,处处透出才女的柔情与文采。文章风格
清新典雅、自然俊逸。


(王卫东)

通讯十六

冰心

二弟冰叔:

接到你两封冗长而恳挚的信,使我受了无限的安慰。是的!“从松树隙
间穿过的阳光,就是你弟弟问安的使者;晚上清凉的风,就是骨肉手足的慰
语!”好弟弟!我喜爱而又感激你的满含着诗意的慰安的话!

出乎意外地又收到你赠我的历代名人词选,我喜欢到不可言说。父亲说
恐怕我已有了,我原有一部古今词选,放在闭壁楼的书架上了。可恨我一写
信要中国书,她们便有百般的阻拦推托。好像凡是中国书都是充满着艰深的
哲理,一看就费人无限的脑力似的。

不忍十分的违反她们的好意,我终于反复地只看些从病院中带来的短诗
了。我昨夜收到词选,珍重地一页一页地看着,一面想,难得我有个知心的
小弟弟。

这部词,选得似乎稍偏于纤巧方面,错字也时时发现。但大体说起来,
总算很好。

你问我去国前后,环境中诗意哪处更足?我无疑地要说,“自然是去国
后!”在北京城里,不能晨夕与湖山相对,这是第一条件。再一事,就是客
中的心情,似乎更容易融会诗句。

离开黄浦江岸,在太平洋舟中,青天碧海,独往独来之间,我常常忆起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