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有一位叫商鞅的政治家,仕秦孝公时,以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的功绩,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同时巩固了秦国的统治。然而,他后来却遭到了五马分尸的极刑,使一世荣华,顿时化为乌有,死后仍骂声不绝。晚年的商鞅最大的不幸,就是触逆了原来是他强有力的靠山的孝公。当初,他在孝公的支持下,断然采取了极其严厉的政治改革措施,虽然为秦国政治清明、富国强兵作出了根本性的贡献,但是,改革也触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一时间朝野上下树起了数不清的政敌。变法期间有孝公支持,政敌们对他无奈何,但是危险是很大的。当时他已使孝公感到了威胁,据说,孝公生前曾故意要传位于商鞅,以试他心。《战国策》中有载:“孝公疾起,传位商君,商辞而不受”。可见商鞅已见疑于主子。这时他本该主动从位子上退下来,隐遁避险。据《史记》载,有位叫赵良的人引用“以德者荣,求力者咸”之典故力劝商鞅隐退,可是商鞅不以为然、固执己见,或许他想看看自己一手改革的政治是否能够进展下去,他这样的判断思考逻辑显然过于天真。孝公已将他驾空,下面政敌正伺机报复,他在台上一日,生命威胁就日大一日。秦孝公去逝后,新王即位,反对派们再也用不着“投鼠忌器”了,纷纷策谋陷害他,他终于被以谋反罪名处以极刑。
也许,商鞅的例子比较特殊,也并非所有“商鞅式”的人物都要惨遭如此毒手,但是,凡是在进退上处理不当者,大多不得好的下场。相反,处理得当者,却能名垂千古。
至于隐退与否,也是因各人性格不同而定。从最后的理想结局来看,当然是“功成身退”、“告老还乡”能保平安,此乃“天之道”也。换个角度来看,历代用人者也倾向于录用“知退者”。
如宋代工部尚书在谈录用人才问题时,露骨地说过:“应举喜引退者。”理由是:“举人大抵应举喜退者,因喜退者识廉知耻,而且忠心弥坚,极少生事。但若举奔竞者,此类人多骄矜好利,而易累及举官,故尽量避之。”
商鞅之所以惨遭毒手,是他太不识时务,只知进,而不识廉知耻,且“好生事”,故而引起众怒,不死将何?
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是很多吗?所以,我们只有居危思安、高瞻远瞩,认识到满方易折、物极必反的道理,才能保实力、图发展。
《中庸的智慧》 第三部分后退是一种策略(1)
后退是一种策略
当前面的路被一座山挡住,我们只能绕过去。这样虽然要多走一些路,但却能保证到达目的地。
因此,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不懂得后退是不行的。后退是一种策略。不懂得后退的人,往往难以达到目的,还可能碰得头破血流。
后退就得有牺牲。中国象棋中有“丢车保帅”一招。丢了帅,就等于认输,因此为了保帅,丢车是在所不惜的。
东汉末年,汉献帝被叛军软禁在长安。他利用一个机会逃了出来,奔向洛阳。叛军骑兵紧追不舍。此时老臣董承提议把身上所带的金银财宝都扔到路上,最后连皇后的首饰都扔掉了。
追兵看到地上的财宝,都跳下马来拾取,军官叱责也无用。因为他们拾到的财宝足够用一辈子了。这样汉献帝得以保全生命,逃到洛阳。
命与财宝相比,当然是命更重要,因此这个牺牲是值得的。
后退是为了造就自我进取的资本。身处竞争时代,首先应要造就自己进取的资本。如何造就,那就是靠一种坚韧和执著,用知识和学问来武装自己的心灵,苦练坚韧之功。
曾国藩平生爱好学习,从少年至老年,没有一天不读书。他受书籍的影响非常大。他所说的:“心灵不牵执于物,随遇而安,不为以后的事操心,专心过好现在,对于已经过去的事不常依恋。”即使放在今天,仍然是很高明的处世之道,而曾国藩竟然能在读《易经》时体会出来。曾国藩受书籍的影响,实在是非常深。
对于人生的进退,最易造成两种错误的行为,一是盲人骑瞎马式莽撞,一是自暴自弃的沉沦。曾国藩虽善于忍让,但也有不愿退却的时候,如拒交关防一事,则看出他也有争的一面。
曾国藩任钦差大臣镇压捻军,当时刘秉璋作为辅佐军事的襄办之官,献防守运河之策,于是清军在河岸修起长墙,阻止捻军渡过,试图把他们围在一个角落里聚而歼之。李鸿章在江督行署,力争不可,亲自给刘秉璋写信说:“古代有万里长城,现在有万里长墙,秦始皇没有意料到在一千多年后遇到公等为知音。”显然带有嘲讽的味道。刘秉璋率万人渡运河,接到李鸿章的公文,说粮饷缺乏不能够增兵。
《中庸的智慧》 第三部分后退是一种策略(2)
李鸿章事事进行干涉,并且时常上报情况,条陈军务,曾国藩很不满意李的这种做法。等到时间一久,军无战功,清政府便让李鸿章接替为统帅,曾国藩不忍心离去,自己请求留在军营中继续效力。李鸿章接任后,急忙派人到曾国藩驻所领取钦差大臣的“关防”。曾国藩说:“关防,是重要的东西;将帅交接,是大事,他不自重,急着要拿去,弄没了怎么办?况且我还留在这里。”李鸿章派客人百般劝说,让他回到两江总督之任上,曾国藩也没有答应。有人给李出主意,并调停说乾隆时西征的军队用大学士为管粮草的官,地位也与钦差大臣相等。曾国藩故意装作不懂,说:“说的是什么?”刘秉璋说:“现在您回到两江总督之任,就是大学士管粮草的官职呀。”李鸿章又私下告诉他说:“以公的声望,虽违旨不行,也是可以的。但九帅之军队屡屡失利,难道不惧怕朝廷的谴责吗?”曾国藩于是东归,从此绝口不谈剿捻的事。李鸿章接替为统帅,也没有改变曾国藩扼制运河而防守的策略。后来,大功告成,李鸿章上疏请求给从前的领兵大臣加恩,曾国藩仅仅得到了一个“世袭轻车都尉”,因此大为恼怒,对江宁知府涂朗轩说:“他日李鸿章到来,我当在他之下,真是今非昔比了!”
因此,曾国藩在处理进退关系问题上,则是该进时进,当退时退。在曾国藩不得已启程赴两江总督任之时,途中观者如潮,家家香烛、爆竹拜送,满城文武士友皆送至下关。申刻行船时,遂将郭嵩焘所纂《湘阴县志》阅读一遍,以抑制自己复杂的心情。睡后,则不能成寐。“念本日送者之众,人情之厚,舟楫仪从之盛,如好花盛开、过于烂漫,凋谢之期恐即相随而至,不胜惴栗。”后二天,他每日只看《湘阴县志》,并将此志寄还。从第四天开始上半日处理文件,见客:下半日与晚上便开始抓紧时间读《国语》、《古文观止》。告别了他经营多年的江宁,离开自己血脉相承的胞弟,怅怅如有所失,内心十分不安,只企望旅程之中能在自己喜爱的书籍中得到安慰与休憩。同治八年(1869年)一月九日,曾国藩行至泰安府,忽然接到新的寄谕,所奏报销折奉旨“著照所请”,只在户部备案,毋须核议。这等于说,一些人原抓住曾国藩军费开销巨大,要审计查账,现在一纸圣旨就将此事一笔勾销,不再查他的账了。曾国藩为此大受鼓舞,认为这是清政府对他的特别信任、空前恩典。谕旨使他“感激涕零,较之得高爵穹官,其感百倍过之”。因而便又有点心回意转,虽虑“久宦不休,将来恐难善始善终”,但不再要求辞职了。这样一来,曾国藩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而且看书的劲头更足了,轿中、宿店的旅途之中,他将《战国策》、《左传》反复阅读,目的是在进见皇太后、皇上之时,陈述自己的中兴大业之策。
曾国藩一生中几进几退,但每次面对困境时他都能冷静面对,从容找到出路,这大概就是他之所以能在官场中纵横数十年的资本吧!
《中庸的智慧》 第三部分与时俱进,三朝不倒(1)
因时而变
有一人叫刘羽冲,是沧州人,他性情孤僻,好讲过去的章法,实际上都迂腐不能施行。
他偶然弄到一本古代兵书,研读之后,自称能带10万兵。恰好当时有土匪,他自己练兵和土匪较量,结果大败,他自己也差一点儿被活捉了去。
他又弄到一本古代讲水利的书,钻研了有一年时间,自吹可以使千里之地成为沃土,画了图游说州官。州官也好事,就叫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刚挖好了沟渠,洪水来了,顺着沟渠灌进来,一场大水,人几乎变成了鱼。
从此他便抑郁想不开,常常在庭院中独自踱步,摇头自语道:“古人能欺骗我?”每天叨咕千百遍,只有这6个字,不久,他发病死去。后来在风清月白的晚上,常见他的魂在墓前的松柏下,摇头踏步。仔细听去,嘴里念叨的还是这6个宇。有人笑出了声,他的魂突然消失了。第二天,他的魂还和前一天晚上一样,在摇头踏步。
沉溺于古代的人很愚蠢,怎么能愚蠢到这个地步呢?因此古人说,满肚子都是书本知识能败事,肚里一点知识也没有同样能败事。下棋高手不放弃旧棋谱,但不照搬旧谱;名医不迷信古方,但不离古方。
古时的妙法不能照搬到当今;此地的高招不能照搬到彼地。后世接受前人的经验,贵在活用上,但是这个活用,又要恰如其分。
夏天,烈日当头,有一人在树阴下铺了席子睡觉。树阴随着太阳移,此人也拖动席子随着树阴移,就这样一直睡到太阳落下去、月亮升起来。于是,树阴又随着月亮移,此人又拖着席子随着树阴移,不知变通,就做此无用功。
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要办成一件事,也并非只有一种办法。我们应该学学大海中的小舟,随波浪起伏,才能到达要去的地方。
与时俱进,三朝不倒
耶律楚材是元朝的三朝元老,政坛不倒翁,依靠“与时俱进”策略牢牢把握靠山,成千古名臣。
耶律楚材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在金朝中都燕京(今北京)的一个世宦人家。成吉思汗十三年(1218),机会终于来了,成吉思汗既定燕地,他逐渐感到人才的重要,这时,他听说了耶律楚材是位难得的人才,而且又是被金国所灭、与金国有世仇的原辽国宗室后裔,便遣人求之,询问治国大计。
成吉思汗西征出师的这一天,虽时值夏六月,却忽然狂风骤起,黑云密布,转瞬间大雪飘飘。成吉思汗有些疑虑,不知此为何兆。于是,立即把耶律楚材召至帐前,卜问吉凶。耶律楚材决非是庸俗的阴阳先生,他具有相当高的科学水平,他了解日月星辰运行规则,可以测知月蚀之期,可以修订历法。此刻,他没有简单地按大自然的规律去解释天象,而是以一位精明的政治谋略家的思维,把这天象的解释添加上政治内容。他巧妙地利用包括成吉思汗在内的蒙古将士对天文、星象知识了解得很肤浅,又非常迷信的心理,以及蒙古军人对花刺子模国的行为义愤填膺、誓死雪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