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6-中庸的智慧  :成就真理与中庸必由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896-中庸的智慧  :成就真理与中庸必由之路-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参当了三年相国死去,百姓歌颂他说:“萧何制法,整齐划一;曹参接替,守而不失。承其清静,百姓安宁。”    
    在武术中,有“四两拨千斤”一招。其实质是,如拿捏得准,用很小的一点力气,就可以产生出花几倍的力气才能产生的效果。曹参是一个聪明人,看起来他似乎没有干什么事,但实际上他干了不少事,不然社会怎么治理得这么好呢?百姓赞美他就是一个最有利的证明。    
    有些人就不懂这个道理。他们一辈子不得清闲,整天忙得四脚朝天,但是到了退休的年龄回过头来一清理,自己都弄不明白几十年都干了些什么。这种忙人就是只开花不结果的树。在生活中,就属于无事找事的人。    
    比如,在有领导的场合,大家都想听听领导的指示,他却急于汇报自己的工作,说自己的感想,抢话,甚至打断领导的话头,说得比领导还多,成了现场的中心人物。    
    比如,机关要搞活动,方方面面都布置好了,各有关方面都分头去做了,他却一会儿想起一件事,一会儿又一个主意,搞得大家手忙脚乱,最终影响了事情的进程。与其这样,何如汉惠帝对曹参说的那句话:“你去歇着吧。”    
    这种人看不出火候,所以往往败得很惨。


《中庸的智慧》 第一部分无为管理有作为

    无为管理有作为    
    无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管理方法。有人曾指出,最高明的管理者无为而治,人民大众只知道他的名字,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次一些的管理者,多办善事,人民亲近他、称誉他:再次一等的管理者,多强暴而使人民畏惧他、疏远他;最差的管理者,鱼肉百姓、祸国殃民,人民自然辱骂他、侮辱他,甚至推翻他。因此,判断一个管理者的优劣,他与人民的关系则是最重要的标准。老子也曾说,人民是水,统治者是船,船可能在水中平安航行,也能被滔天巨浪所吞没,所以,主动权并非永远掌握在统治者手中。    
    六出奇计的陈平对汉代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晚年时被汉文帝任命为宰相。有一天,文帝召见陈平和另一位宰相周勃,文帝首先问周勃:“你经手裁决的事件,一年约有多少件?”周勃回答:“臣不肖,对这不清楚。”文帝又问:“那么,国库一年的收支大概有多少?”周勃也答不出。文帝见周勃身为丞相,一问三不知,面有不悦之色,周勃吓得汗流浃背。    
    汉文帝又拿同样的问题问陈平,陈平回答说:“这些问题,我得问有关负责人才能知道。”文帝接着问:“谁是负责人呢?”陈平回答:“裁判事件的负责人是司法大臣,国库收支的负责人是财政大臣。”汉文帝接着又问:“所有的事都有人负责,那么宰相是干什么呢?”陈平不慌不忙地答道:“宰相要使百姓各得其所,对外须镇抚四方的蛮夷与诸候,对内则要督促所有的官员做好各自的份内工作。”陈平的这番话让汉文帝深表赞同。    
    战国时邯郸的老百姓每到元旦就要上山去捉斑鸠送到赵简子府第上,然后赵简子就赏给他们很多银子。有个在赵简子家作客的人见了很奇怪,便问:“为什么要把这些斑鸠捉回来?”    
    简子回答道:“你难道不知道吗?每一个小生命都是宝贵的啊!元旦那天,我要把他们都放回树林去,表示对生灵的爱护。”    
    客人听了大笑说:“这就是爱护生灵的办法吗?老百姓知道您要放生,献上斑鸠有赏,都争着去捉斑鸠。有的用铁夹,有的用箭射。虽然也可活捉一些,但死的也不少。如果您真的可怜这些小生命,还不如下个通令,禁止捕捉斑鸠。否则,捉了又放,您的恩德远抵不上罪过呢。”    
    无为而治就是让老百姓在战后休养生息的管理办法,早在汉代之初统治者采取的无为而治术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刘邦和萧何死后,接位的皇帝是孝惠帝,接替的宰相是曹参。曹参执政的方针是“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这是为什么呢?曹参对自己的执政方针是这样解释的:因为高祖与萧何已经定了天下,法令制订得非常明确。而天下太平情况下的百姓正在努力修养生息,对于官吏们来说,只要严守职责,不要丢失这些就行了。事实证明,无为而治深得民心,后来老百姓编成歌谣赞扬道:“萧何订法令,曹参照执行,百姓得安宁。”这就是无为而治的典型。    
    当然,“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一切顺应自然,不以人为去有意改变客观规律。因此,“无为”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无为的目的还是有为,这就是老子进一步阐明的“无为而无不为”。这种“无为”,从客观效果上讲,是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形势稳定的。    
    古人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方法,不是给了我们许多可以借鉴的东西吗?


《中庸的智慧》 第一部分百折不挠(1)

    第二章〓中庸:坚持但不固执    
    在坚持与固执之间寻找平衡点,所以坚持而不固执也是一种中庸,关键在于怎样找到这个平衡点?过犹不及,把握不好火候,要么就是朝三暮四,要么就是老顽固,不见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流泪,头破血流,还要留下笑柄。    
    百折不挠    
    订出一个目标——要有耐心地完成它,即行动要有恒心。    
    一个人必须固定他的视野——如果他立志要成功的话。他必须知道正在为什么目标而工作,然后他才会像一只猎捕捉老鼠一样紧追不舍。一个知道自己目标的人,就不会因为挫折和失败而泄气了。    
    只有行动有恒心的人,才能发挥潜能,才能成就伟业,才能完成目标。行动要有恒心,这是开发潜能的重要因素,诺贝尔是深指这一点的。    
    可以这么说,世界上如果有一百个人的事业获得巨大成功,那么,至少有一百条走向成功的不同轨迹。然而,谁能想象这样一个人,死神在他事业的路上如影相随,他却矢志不移地走向了成功。他就是家喻户晓的诺贝尔资金的奠基人——弗莱德·诺贝尔。    
    1864年9月3日这天,寂静的斯德哥尔摩市郊,突然爆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滚滚的浓烟霎时间冲上天空,一股股火花直往上窜,仅仅几分钟时间,一场惨祸发生了。当惊恐的人们赶到现场时,只见原来屹立在这里的一座工厂已荡然无存,无情的大火吞没了一切。火场旁边,站着一位30多岁的青年人,突如其来的惨祸和过分的刺激,已使他面无人色,浑身不住地颤抖着……这个大难不死的青年,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弗莱德·诺贝尔。    
    诺贝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所创建的硝化甘油炸药的实验工厂化为灰烬。人们从瓦砾中找出了5具尸体,其中一个是他正在大学读书的活泼可爱的小弟弟,另外4人也是和他朝夕相处的亲密助手。5具烧得焦烂的尸体,令人惨不忍赌。诺贝尔的母亲得知小儿子惨死的噩耗,悲痛欲绝,年老的父亲因太受刺激引起脑溢血,从此半身瘫痪。然而,诺贝尔在失败和巨大的痛苦面前却没有动摇。    
    惨案发生后,警察当局立即封锁了出事现场,并严禁诺贝尔恢复自己的工厂。人们像躲避瘟神一样避开他,再也没有人愿意出租土地让他进行如此危险的实验。困境并没有使诺贝尔退缩,几天以后,人们发现,在远离市区的马拉仑湖上,出现了一只巨大的平底驳船,驳船上并没有装什么货物,而是装满了各种设备,一个青年人正全神贯注地进行一项神秘的实验,他就是在爆炸中死里逃生,被当地居民赶走了的诺贝尔!    
    大无畏的勇气往往令死神也望而却步。


《中庸的智慧》 第一部分百折不挠(2)

    在令人心惊胆颤的实验中,诺贝尔没有连同他的驳船一起葬身鱼腹,而是碰上了意外的机遇——他发明了雷管。雷管的发明是爆炸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随着当时许多欧洲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开矿山、修铁路、凿隧道、挖运河都需要炸药。于是人们又开始亲近诺贝尔了。他把实验从船上搬迁到斯德哥尔摩附近的温尔维特,正式建立了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接着,他又在德国的汉堡等地建立了一个炸药公司。一时间,诺贝尔生产的炸药成了抢手货,源源不断的订货单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诺贝尔的财富与日俱增。    
    然而,获得成功的诺贝尔并没有摆脱灾难。不幸的消息接连不断地传来:在旧金山,运载炸药的火车因震荡发生爆炸,火车被炸得七零八落;德国一家著名工厂因搬运硝化甘油时发生碰撞而爆炸,整个工厂和附近的民房变成了一片废墟;在巴拿马,一艘满载着硝化甘油的轮船,在大西洋的航行途中,因颠簸引起爆炸,整个轮船全部葬身大海……    
    一连串骇人听闻的消息,再次使人们对诺贝尔望而生畏,甚至简直把他当成瘟神和灾星。如果说前次灾难还是小范围内的话,那么这一次他所遭受的已经是世界性的诅咒和驱逐了。    
    诺贝尔又一次被人们抛弃了,不,应该说是全世界的人都把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份灾难给了他一个人。面对接踵而至的灾难和困境,诺贝尔没有一蹶不振,他身上所具有的毅力和恒心,使他对已选定的目标义无返顾,永远不退缩。在奋斗的路上,他已经习惯了与死神朝夕相伴。    
    炸药的威力曾是那样不可一世,然而,大无畏的勇气和矢志不渝的恒心最终激发了他心中的潜能,最终征服了炸药,吓退了死神。诺贝尔赢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一生共获专利发明权355项。他用自己的巨额财富创立的诺贝尔科学奖,被国际科学界视为一种崇高的荣誉。    
    诺贝尔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恒心是实现目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恒心是发挥潜能的必要条件。恒心与追求结合之后,便形成了百折不挠的巨大力量。    
    不但如此,诺贝尔的成功还启示我们,干事业要经得起挫折,不能半途而废。做一件事坚持到底最重要,否则半途而废,就会在社会竞争中一事无成。    
    安东尼·罗宾认为,巨大的成功靠的不是力量而是韧件。社会竞争常常是持久力的竞争,有恒心和毅力的成功者往往成了笑在最后、笑得最好的胜利者。从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可知,竞赛的胜利者之所以是笨拙的乌龟而不是兔子,这与兔子在竞争中缺乏坚持精神是分不开的。因而,恒心和毅力对想获得事业成功的人来说,是必备的心理素质。半途而废,浅尝辄上,发挥潜能的愿望永远只能是梦。


《中庸的智慧》 第一部分相机而行

    相机而行    
    在汩罗江边,屈原见一位农夫和一头水牛斗气,便笑着劝说:“这牛固执,人也固执,就斗起气来了。牛的固执是不好改变的,人应该聪明一些,不要那么固执才对啊。”没有想到,农夫听了屈原的话竟然大笑起来,说:“对啊,聪明不固执,固执不聪明,这是很明白的道理啊。令尹子兰那些人有权有势,就像这头水牛一样,愚蠢而又固执,你何必和他们斗气呢?结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