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4-中国人三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504-中国人三书-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国人即使说出了他的准确年龄,也不能太相信,因为他给出的多是过完下一个春节后的岁数。计算年龄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就是以“十”为单位,把岁数弄得很模糊。说一个年龄的时候,多是“一二十岁”、“好几十岁”等词语,严格而确切地说出年龄的情况非常少见。    
    在中国,“万”是人们计算的最高限度,当然模糊也就只能延伸到这里,“百”、“千”无一幸免。中国人没有兴趣去改变这些表达,即使有更加准确的方式。


《中国人的气质》漠视精确(2)

    有个朋友和中国人聊天,这两个人说花了“两百串钱”看一场戏,在这位朋友的追问下,他们说:“确切地说是一百七十三串,不过,这和两百串没什么区别,不是吗?”    
    有一对外国夫妇,在中国居住了好几年,在要回国之际,他们的中国朋友送来了两幅卷轴,是要分别转赠给他们的老母亲的,夫妇俩的父亲都已去世,老母亲恰好同岁。打开条幅,分别题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字样,而且每个条幅的边上还有一行小字,恭贺受赠者享受了“七十年的富贵”和赞美贵夫人享有了“六十年的荣华”。    
    夫妇俩大加赞赏之余,对条幅上的小字很不解,其中一个虚心地请教:两位母亲是同岁,这我们都知道的,可为什么一个说是七十,另一个是六十呢?这位中国朋友的回答,简直让人哭笑不得:要是两个条幅都写“七十年”,那就显得很没创意、很没文采了。    
    我们所要求的精确,在讲究社会裙带关系的中国人面前,显得很无力。一个人正在打官司,他说他“家”在一个村里,可是从他的话里,可以知道他其实住在城郊,他的先辈在十九代之前就已经从那个村子搬出来了。问他:“你现在是城市居民,难道你不这么认为吗?”他简单而肯定地回答:“不是的,我现在虽然住在城里,但我老家是那个村!”    
    还有一个人指着村里的一座古庙,骄傲地宣称:“建那座庙的时候我也参加了。”其实,那座庙建于明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那个“我”,是不可能存在的。    
    外国人学习中文,最开始遇到的困难就是,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区别于他人,表明自己的身份。西方人喜欢把一切弄得很确切,这对中国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不想知道、也不知道他的村子里有多少人家,知道那些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有“几百”、“好几百”或者“没多少”,这就够了,可想而知,准确的数字,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在数字的运用上,中国人缺乏精确性,在文字书写和印刷上,同样也是如此。在中国,要想找到一本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书,那是很不容易的。很多时候,写错别字并不是图省事,因为有的错别字的写法比正确的字还要复杂,产生这样的结果,主要是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并没有把精确性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在常用字中,这种现象尤其严重,或不认识、不知道正确的写法,或书写马马虎虎,大量的错字、别字常常代替了正确的同音字。    
    人们在书信的称呼上,将漠视精确表现得更加明显。中国人的家信,称呼一般是“父亲大人”、“慈母大人”、“叔父大人”、“贤弟大人”等等,而且用非常醒目的字迹书写,但是,“大人”的姓名一般不会出现。    
    中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民族,他们注重实际,对自己的名字就满不在乎。他们的名字,一下写成这样,一下又换成那样,往往弄得我们摸不着头脑,看到名字还得问一下以确定是谁。最让外国人弄不清楚的是,同一个人可以有好几个名字,他的原名,他的“号”,甚至还有科举考试时专门用来注册的名字。    
    村子的名字更不确定,有的有两三个名字,但事实上又不是一个比一个更贴切。一个名字有了别名,那么在官方文件上用原名,平时交谈中就可以交替使用了,甚至可以把别名当成形容词,和原名组成一个复合的名字来称呼。    
    像化学分子式那样需要绝对精确的教育,在中国还很缺乏,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很难想象,抱着这样的态度,中国第一代的化学家把“没几十个微粒”的东西和有“好几十个微粒”的物体混合在一起,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其实,中国人完全可以像其他民族一样,学会对一切事物抱有精确的态度,甚至会更精确,因为他们有着无限的耐心。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他们目前不重视精确,也不知道精确是什么。    
    从这个看法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推论:第一,我们在研究中国历史时,必须要考虑到中国人漠视精确的特性。采用他们提供的数字和数量时,不要被骗,要知道他们从来没想过精确。第二,对于中国人提供的权威性材料,即冠以“统计数字”的材料必须留心,他们的整体有可能大于部分的总和。    
    当我们看完中国人的“统计数字”后,就会像拿着“不确定大法”的聪明的苏格兰人对美国最高法院说:这儿有“对案件的最终猜测!”


《中国人的气质》易于误解

    你是一个外国人,当学了不少的汉语,并有能力表达自己的思想时,你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人学汉语是很有天赋的,外国人很难学会。你所说的话,别人听不懂,让你倍受打击。于是,你开始更加勤奋、努力地学习。几年后,你可以很自信地与别人交谈各种复杂的问题。    
    你认为自己成功了,但是,当你与一个完全陌生的、从未见过的中国人交谈,你会发现,这次的痛苦不亚于初说汉语时的失落。对方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显然,他也不想听懂。他不会跟随着你的思路,也不会去注意你在说什么,他只会不断地打断你:“很抱歉,你说的话,我们听不懂。”    
    就像期待哑巴开口一样,他看着你,带着一种优越感的微笑,像是在对你说:“我们没人能听懂你的话,你天生就不会讲汉语,这不是你的过错,但却是你的不幸。你再怎么学习都是徒劳的,你应该承认自己不行。我们听不懂你说的,不要为难我们了。”面对这样的情况,你的绅士风度当然是荡然无存,你发火了:“我现在说的话,你能听懂吗?”他还是看着你,摇摇头说:“不,我听不懂你说的。”    
    外国人讲的汉语中国人听不懂,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们听清楚了你所说的话,但是没有注意到你话中的某些细节,没有、至少没有全部弄懂你的意思。譬如说,外国人注意句子的完整、时态的运用等,假如说“外国人在中国”这个短语,他们会把它放在“在这种条件下”、“有条件地”、“根据这种条件”之类的一大堆短语之中,而中国人则认为没有这个必要。这种差异给交流带来了阻碍。    
    不要在钱上造成误会,这是外国人在中国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当外国人为所购买的东西付钱时(中国人认为这是外国人的主要职责),本属于将来完成时态的事情,这时候就变得像“军事急需品”了。    
    汉语中没有将来完成时态,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描述什么事情将要在什么时间发生的时态。外国人说:“将来干完活,你就会挣到钱。”中国人则说:“干活,挣钱。”在他的心目中,挣钱是主要的,当然也不会受“时间关系”的限制。他给人的印象就是,希望马上干完活马上拿到工钱,这样才有饭吃,如果他没有这个工作的话,他就会连一点吃的也没有。    
    在中国做生意,我们尤其要提醒的是,避免在钱上造成误会。在通常的情况下,像谁收钱,什么时候收,收多少,是银锭还是铜钱,银锭的成色、重量,一串铜钱的个数等诸如此类的细节,不可能说得太清楚的。但是,如果和营造商、经销商或船东签订合同的时候,对方要做什么事,就要清清楚楚、准确明白地讲好,否则可能会一团糟。    
    “自作自受”在中国不会引起太大的注意,因为这太常见了。船夫或车夫受雇时,常常不按雇主的要求行事,甚至会断然拒绝。在这种场合,德昆西对中国人的评论——“像骡子一样固执”,这种说法虽然有些过头,但车夫的固执可以想见了。    
    看到过固执的骡子吗?它躺在泥泞中快乐地洗着泥土澡,不管车夫怎么用鞭子抽打它,骡子在不愿起来的情况下,就会视车夫的鞭子如苍蝇挠痒痒一般,随心所欲地做着自己的事。    
    受雇的车夫固执起来,不但不服从雇主的命令,甚至对雇主警告他要扣掉他的“酒钱”也当没听到。等到了终点要拿工钱的时候,他的态度就发生了转变,开始为自己在半路上的行为进行辩解,并向雇主道歉。旅行者如果要雇佣船夫、车夫的话,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和他们立下字据,避免因可能的误会带来不愉快。    
    中国有句处世的至理名言,叫“有言在先”。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即使为了避免造成误会,你费尽心思地订立了字据,也可能会出现意外。外国人碰到这种情况时,尽管有许多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不管对方是学者还是苦力,他们毫无例外地会在这样的误解中取得优势地位,这是一种天赋。就像冬天的北风钻进门缝,像河水流进船洞,迅速而不费力。    
    盎格鲁一撒克逊民族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某些方面也发展了类似于中国人的天赋,即对敌人和朋友都同样地诚实和公正,就像古波斯人具有拉长弓和讲真话两种重要的技能一样,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对此会有所觉察。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这种天性,对中国人来说是有利的,就像犹太人曾有过的某种独特的习惯对罗马人是有利的一样——在对台塔斯时期的罗马人采取军事行动时,无论形势多么紧迫,每隔6天都必定要暂停一次。    
    中国人很容易误解某些事的习惯,在1860年之前的一个世纪里的西方人和中国人的外交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到现在,这种习惯也没有消失。其实,在中国的外交史上,有着很多被完全误解的事实。    
    不管怎么说,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外国人大部分是遵守诺言的,也相信他们办事的公正(尽管有些个人或国家不是这样的)。然而,也正是基于这两点,即使最顽固的外国人,中国人也有办法对付,“你是这么说的”,“不,我没有这么说”,“但我认为你是这么说的,而且我们都是这么理解的。不要以为我们笨,请付钱吧,是你自己说过要给的”。    
    这就是中国人与外国人争论的实质,中国人明白,外国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诚实和公正是会付钱的,事实也如此,百分之九十七的时候是中国人赢。看看下面三个事例,都是由于交流没有成功而产生误解造成的。    
    在中国居住过的读者,每天都会发现或碰到许多的发生误解的事。比如说,为了能看到一片绿油油的、平整的草地,你雇用了一个苦力,让他把院子里的杂草拔掉,只留下正开始生长的草皮。可是,他拿着锄头铲除了所有的绿草,这样的荒地才是他认为的干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