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和谈演义 (第一部)作者:马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一部)作者:马辂- 第3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能不同意呢?” 
  王束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起身告辞。 
  于右任得讯,怒不可遏,跑到执政府,向段祺瑞拍桌子大阔一通。 
  双方僵持之际,鹿钟麟独自去找段祺端。一见面,鹿就抱拳高举,连声说:“ 
道贺,道贺!” 
  段祺瑞不禁愕然,问:“有什么可道贺?” 
  鹿认真地说:“孙中山是执政的政敌,现在死了,还不值得道贺吗?” 
  段不好接话,“哼”了一声,便不再言语。 
  鹿接着说:“不过孙中山究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生前有人怕他,如今死了 
还有人怕他。” 
  段忍不住问:“谁怕他?” 
  鹿微露讥讽之意,故作轻松地说:“执政,你不就怕他吗?” 
  段急忙说:“我怕他什么?笑话!” 
  鹿说:“执政不怕他,为什么不敢在社稷坛举行公祭呢?” 
  段棋瑞这才明白鹿钟麟的意图,但又不便发作,沉思一下说:“去社稷坛公祭 
并没有什么,我只是担心学生闹事。其实去天坛公祭不也可以吗?” 
  “我看学生们不会闹事。话说回来,要想闹事,去天坛也会闹事的。” 
  “你能保证学生们不会闹事吗?” 
  “只要执政答应在社稷坛公祭,学生们的要求满足了,还闹什么事呢?” 
  “只要你有把握学生不闹事。我可以答应在社稷坛公祭。” 
  “一言为定。” 
  鹿钟麟告辞,刚走出门,又转身返回。 
  段祺瑞问:“怎么又回来了?” 
  “还有一个建议向执政报告。执政这样做固然显得伟大,不过我看执政还可以 
做得更伟大些。” 
  “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执政既然允许在社稷坛停灵公祭,如果执政再去亲临祭奠,那样岂不更伟大 
吗?” 
  “不行,不行。”段连连摇头。 
  鹿钟麟遂举诸葛亮吊周瑜的故事将他一军,并说:“执政亲临致祭,昭示天下, 
与诸葛婉美,这是何等伟大啊!” 
  段心有所动,只是说:“话是不错,我去致祭,恐怕学生们更会乘机闹事了。” 
  鹿拍着胸脯说:“执政如果这样做,学生们只有对执政更加敬重,哪会闹事? 
执政的安全,我负完全责任!” 
  段祺瑞终于答应亲临致绦。治丧处为此专门作了布置。 
  不过后来,段还是没有去。原来鹿钟麟走质,段祺端即召集左右商议。不料左 
右全都反对他前去祭奠,担心万一发生意外。危及段的安全。其亲信朱深竟在段的 
面前,长跪不起,要求段打消此意,免遭不测。段祺瑞原本心存顾虑,这么一来, 
便再次充当了“食言而肥”的角色。 
  3月19日上午9时半,在协和医院小礼堂。为孙中山举行祈祷仪式,参加者只有 
亲属及部分特邀人士,其中有苏联公使加拉罕。孔祥熙说,孙总理病危时曾对他说: 
“就像上帝把耶稣送到世界上一样,上帝也把我送到了世界上:” 
  随后孙中山讲的一些他自己同耶稣相似的话从亲友们口中传播出来: 
  “他是一个革命者,我也是。” 
  “他是来拯救穷人、不幸者和被奴役者的,裁也想这样做。” 
  “他公开谴责犹太的立法者所保持的传统,宣传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主张。正因 
为有同样的桎梏柬缚着中国,我才发动我的十字军运动,正因为有组织的教会是那 
么离心离德,我早就退出教会,但我相信耶稣和他纳教义,并努力使之成为我自己 
的教义。” 
  美国记者埃德娜·;李·;布克参加了祈祷仪式。她写道: 
  一队穿白色法衣的唱诗班打破了肃静,走过来了。他们由燕京大学的学生组成, 
手持点燃的大蜡烛,唱着孙博士喜爱的歌:“甜蜜的和平,上帝博爱的礼物。”他 
们排列在灵柩旁,在优美、壮观而简朴的仪式进行过程中,他们一直站在那里…… 
在外面,成千上万的人等待着,一直等到唱诗班把送葬者从小礼堂里领了出来…… 
孙夫人身穿丧服蒙着面纱,是那样虚弱和哀痛。她的妹妹宋美龄和孙的前妻的儿子 
孙科扶着她。还有孔祥熙夫妇以及其他亲友。后面是二十四个护棺人抬着的巨大灵 
柩。 
  11时15分,由协和医院向中央公园移灵。沿途肃立着十多万人,到处是花圈、 
挽联。当时抬灵和守灵人员分为三组,国共两党要人都有。轮流倒替界之而行。第 
一组为汪精卫、张继、孔样熙、林森、石青阳、宋子文、喻毓西、石蘅青;第二组 
为于右任、陈友仁、李大钊、白云梯、邹鲁、戴季陶、邵元冲、钮永健;第三组为 
李烈钧、林祖涵、姚雨平、郭夏初、焦易堂、邓彦华、朱卓文、蒋雨岩。另有黄惠 
龙、马湘、马使超、林耀光等担任灵堂照料。 
  送殡队伍壮观浩荡,前面有100名警保人员开路、接着是庞大的军乐队,之后是 
几万名各界代表,紧接着是全副武装的护卫队伍,随后是外国驻华代表、随员和旅 
华人士,后面是亲属百余人。亲属之后,是灵柩和执绋人员,宋庆龄乘青玻璃马车 
随柩行进。走在最后面的是一队护兵。沿途上空有三架飞机缓慢飞行,空撤遗像。 
在前门的马道上,每隔五分钟就鸣放礼炮一响。 
  灵柩到达中央公园,停在社稷坛大殿正中。安放稳妥后,全体行三鞠躬礼,继 
而一片饮泣之声。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汪精卫,痛哭失声,泪流满面。悲伤欲绝。谁 
能想到此人后来竟与中山遗志背道而驰,认贼做父,成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好!世间 
的事就是如此复杂,令人难以琢磨。 
  3月23日,国民党党员公祭。从24日到27日,各界举行公祭。治丧处收到花圈7 
000多个,挽联、挽幅500余种。吊唁签名者达74万多人。30日,苏联赠送的玻璃棺 
由专人护送到京。 
  公祭之日,执政府临时通知治丧处,说段祺瑞因脚肿,不能亲来致祭,改振内 
务总长龚心湛代表。当时聚集在社稷坛前的数千民众。正期待着段能亲来吊晴。李 
烈钩接此通知,当即向众人公布段祺瑞爽约失信的行为。他说:“诸君今日热心前 
来祭奠孙中山先生,如此踊跃,一半是钦敬孙先生,一半是欲瞻仰孙先生的遗体。 
但是,孙先生遗体容易见,段执政的‘风采’不易见。孙先生不过是主义的先行者, 
将来实行主义,继续奋斗。其责任仍在学生和民众。像那些昏庸腐朽之辈,是绝对 
不能主持国家大事的!” 
  略一停顿,他继续说:“是的,因为孙先生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 
丧权辱国,所以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一样,恨孙先生,怕孙先生,活着怕他,死了 
还是怕他。”最后高声说:“死总理吓死了活执政!” 
  一时群情激愤,为之大哗。等龚心湛到社稷坛时。守门的学生立即给了他一个 
难堪,不准他走正中台阶,他只好沿侧路进入灵堂,读完段的祭文,匆匆而退。 
  因为原定段祺瑞亲临致祭,所以李烈钧预先撰写了答词,对段颇多颂扬、感谢 
之语。既然不来,李便托人把这份答词带给了段,以示嘲讽。段看后,追侮莫及, 
认为错失了一个往脸上贴金的机会。 
  4月2日,孙中山灵柩移至西山碧云寺停厝。这是孙中山的遗愿。这一天,遗体 
乘高架灵擦在数十辆黑自两色马车和众多送灵人员陪同下,由中央公园前往掩映在 
白皮松林中的西山碧云寺。三架飞机绕空护送,鸣礼炮33响。30多万人从中央公园 
一直步送到西直门,2万多人继续从西直门步送到西山。机关团体和各界民众在路旁 
肃立恭送,多达百万计。 
  当时的名诗人朱湘,写了一首《哭孙中山》,颇能表达广大民众的心意和感情: 
  猩红的血辉映着烈火浓烟, 
  一轮白日遮在烟雾的后边; 
  杀气愁云弥温了太空之内, 
  五岳三河上已经不见青天。 
  革命之旗倒在帝座的前方, 
  帝座上高踞着狞笑的魔王; 
  志士的头颅替他垒成脚垫, 
  四海哀呼,同声把圣德颂扬! 
  国体上约革命未能作到底, 
  便转过来革命自家的身体; 
  那知病魔的毒与恶魔相同, 
  我国的栋梁遂此一崩不起。 
  谁说他没有遗产传给后人? 
  他有未竟之业让大家继承。 
  他留下玻璃棺样明的人格, 
  他留下肝癌核样硬的精神。 
  让伟大的钟山给他作囚跪, 
  让深宏的江水给他鸣丧钟。 
  让他为国事疲劳了的筋骨, 
  永息于四十里围的佳城中。 
  罢罢,因为我们的国医已亡, 
  此后有谁来给我们治创伤? 
  病夫!你瞧国医都死于赘疣, 
  何况你的身体有百孔千疮? 
  停住哭!停住四百兆的悲伤! 
  看哪,倒下的旗已经又高张! 
  看哪,救主耶稣定出了坟墓, 
  华夏之魂已到复活的辰光! 
  同孙中山真诚合作、受到他敬佩的共产党人李大钊,则以满腔的热沈,撰写了 
一幅长长的挽联,讴歌了孙中山的伟大功绩,表达了不负遗训、依靠工农大众成就 
革命事业的决心,如泣如诉,似歌似诗。联曰: 
  广东是现代思潮汇注之区,自明季迄于今兹,汉种子遗,外邦通市,乃至太平 
崛起,类皆孵育萌兴于斯乡。先生挺立其间,砥柱子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 
旧。揭民族大义,诀将再造乾坤。四十余年,弹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红血红族, 
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诚为人间留正气。 
  中华为世界列强竞争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经济侵凌,甚至共管 
阴谋,争思奴隶牛马而家国。吾党时丁此会,丧失我建国山斗。云凄海咽,地阴天 
愁。问继超何人,毅然重振旗鼓?亿兆有众,惟工与农,须本三民五权,群策群力, 
遵依牺牲奋斗诸遗训,成阙大业慰英灵。 
  这时,东征军将士正在与叛军医战。为不影响战斗情绪。孙中山逝世的第九天, 
3月21日,“代帅”胡汉民才电告前线将士:“总理逝世!”消息传开。将士即刻陷 
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正是: 
  北上未捷身先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五回 
师回广州中二逆 血溅五卅醒万民     
   话说3月27日,东征军攻克兴宁县城。蒋介石集合校军于东门外,宣布了孙中山 
逝世的消息。官兵脱帽肃立,有饮泣之声。 
  3月30日,校军在兴宁北门外召开追悼孙中山及东征中阵亡将士大会。会上首先 
宣读了《总理遗嘱》,蒋介石、廖仲恺、周恩来分别讲了话。蒋介石亲撰挽联:“ 
主义扬中外,精灵炳日月。”横额为“高明配天,博学配地”。又挽阵亡将士曰: 
“讨贼立功先我死,冲锋摧敌世尽惊。”横额为“主义之花,革命结晶。” 
  蒋介百在讲话中首次提出:“我们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后来。此说广为民 
众接受,遂成定制。 
  全体官兵在会上宣誓:”我陆军军官学校全体党员,敬遭总理遗嘱,继承总理 
之志,实行国民革命,至死不渝!谨誓。” 
  第一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