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和谈演义 (第一部)作者:马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一部)作者:马辂- 第4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9月,张作霖派兵入关,爆发第二次直奉战争。张作霖进抵北京,张宗昌作为其主要 
支持者之一,尽效犬马之劳。 
  人称张宗昌有三不知:不知手下有多少兵,不知自己有多少钱,不知自己有多 
少小老婆。 
  张宗昌自称有50个姨太太,并以此引为自豪。其中既有江南秀女,也有塞外蛮 
女,既有良家妇女,也有青楼女子,既有中国的,也有东洋、西洋的。她们大部分 
是抢来的。张宗昌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上了哪个女子,极少能逃出他的魔爪。他 
有一段时间住在北京,游东安市场时两次猎艳,将两个漂亮女子拥上汽车,扬长面 
去。鼓辱者一为前清某王府的内眷,另为一家名门闺秀。其家人畏于权势,只能忍 
气吞声。张宗昌有一次走进北京一家外国大旅馆的屋顶花园。后面竟跟着一群姨太 
大,叽叽喳喳,鱼贯而人。他有时在床上搂着小老婆或是抱着小老婆放在膝头上会 
见外国外交官员,被传为笑谈。 
  张宗昌是“五卅”前夕的4月24日来山东上任的。张作霖为回报张宗昌,向临时 
执政段祺端要求。任命张宗昌为山东省军务督办。 
  张宗昌为了改变自己的大老粗形象,居然附庸风雅,写起诗来。然而他的诗传 
出之后,更令人忍俊不禁,引为笑谈。兹录四首,以见一斑: 
  一、笑刘邦 
  听说项勇力拔山, 
  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 
  奶奶早已回沛县。 
  二、俺也写个大风歌 
  太炮开兮轰他娘! 
  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 
  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三、游蓬莱仙阁 
  远看泰山黑糊糊, 
  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四、天上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链, 
  好像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 
  为何又是一火链? 
  这年4月19日,困青岛日本资本家以野蛮手段制止工人组织工会,大康纱厂工人 
首先宣布罢工,内外棉及隆兴、铃木两厂工人起而响应。到29日,参加罢工人数已 
达18000余人。上海各日本纱厂、全国铁路总工会等纷纷援助,青岛学生界也组织了 
后援会。日本资本家本已请来海军陆战队和保安队,但末敢轻举妄动。相持了23天, 
资本家答应了工人提出的改善待遇的部分条件,工会宣布5月10日夏工。 
  然而日本资本家极不甘心。工人复工后,厂方故意不履行条件。向工人挑衅, 
并向新上任的张宗昌报告:“工会领着工人捣乱。应该取消。” 
  张宗昌一听就火,说:“对,不能让工人闹下去,闹来闹去还不闹到老于头上 
啊?必须立即散伙!” 
  他先派人带着委任状和金钱去收买工人代表,工人代表没有接受,他便派出大 
批武装警察保安队前去查封工会办公处。大批工人闻讯前来护卫,保安队悻悻而退。 
  日本资本家十分不满,对张宗昌又是施加压力,又是讽刺挖苦。张宗昌把部下 
招来,一额臭骂:“他娘的,一群饭捅!连一帮工人也对付不了。养狗还能看家护 
院哩,葬你们顶个鸟用!”随即派出军队和武装警察保安队和日本的海军陆战队一 
起,于28日夜深人静时驰赴工厂附近驻扎。 
  凌晨3时许,一声号令,突然包围了大康纱厂,以武力驱逐工人出厂。工人奋起 
反抗,中外军警一起开枪,工人当场被打死8人,受重伤者10余人,被捕70余人。 
  此事发生在“五卅”前一天,与“五卅惨案”如出一辙。 
  惨案发生之后,张宗昌看到全国纷纷扬扬,担心青岛工人复起,便采取高压政 
策,让军警荷枪实弹,昼夜出巡。胶济铁路总工会和四方机械厂的工人不畏强暴, 
组织数干人走上街头,游行讲演,并成立了“青沪惨案后援会”。到7月23日,大康 
纱厂、内外棉隆兴三厂再次宣布罢工。 
  第二天,张宗昌巡行到青岛。日本领事和资本家立即登门拜访,先送上厚礼。 
然后捏造事实,说工会在青岛搞“赤化“,行动过激,无理取闹,不光给生产造成 
了损失,而且扰乱了社会治安,请张宗昌继续弹压。张宗昌一拍胸脯:“请放心, 
都包在淹老张身上!” 
  日本人刚走,商会会长隋石卿又来了。青岛的商家大多做的是日本人生意,所 
以自惨案以来,唱的是“对英不对日”的调子,不肯实行经济绝交,颇为工学两界 
所唾骂。《公民报》主笔胡信之更在报上公开责骂。隋石卿早就想暗杀胡信之,一 
见张宗昌,就说:“大帅来得正好,您再不来青岛,可就要翻天了!工人、学生闹事 
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煽动……” 
  不等隋石卿说完,张宗昌就急问: 
  “是谁煽动的?”“胡信之!他在《公民报》上三番五次鼓励工人罢工、学生 
罢课、商人罢市。5月29日的事情发生后,他不仅骂温树德,还骂大帅您哪!此人不 
除,青岛没有宁日!” 
  张宗昌一拍桌已:“他娘的,找死!明天就毙了他。” 
  隋石卿走后,他正要派人去抓胡信之,一个亲信劝他说:“这事要从长计议。 
您委任老状元王寿彭当教育厅长,还宣布要礼贤下士、延揽人才,现在杀一个有影 
响的文人,恐怕不合适吧?” 
  张宗昌一听有理,打消了杀胡的念头、与小老婆调情去了。 
  隋石卿未达目的,即再次登门拜访,送来许多玛瑙翡翠、绫罗绸缎、珍品古玩, 
又与副会长一起设盛大酒席宴请张宗昌。张宗昌吃着山珍海味、奇禽异兽,品着中 
外名酒,听着小旦的清唱、名妓的淫词,开怀大笑,至醉方休。次日,正副会长通 
知每一商家摊洋三千余,共集得30余万元,亲自送到张宗昌寓所,张宗昌更是乐不 
可支。 
  不料此事走漏了风声。被胡信之得知,在《公民报》披露了出来。隋石卿得意 
万分,拿着报纸来见张宗昌。张宗昌一看,气得七窍生烟,当即派兵逮捕了胡信之, 
又抓去工人26人、学生8人、小学教员1人,并查封了多数报馆和胶济铁路“青沪惨 
案后援会”。29日夜,张宗昌下令枪毙了胡信之和那位姓李的教员。其他的被捕工 
人和学生则带到济南、烟台处决了。 
  就这样,青岛的反帝爱国运动被张宗昌血葬了! 
  再说“五卅惨案”传到香港,反帝情绪迅速高涨。中共中央派邓中夏等到香港 
发动罢工,以声援上海的“三罢”斗争。6月中旬,邓中夏召集全港工团联席会议, 
通过了罢工宣言,悲壮地宣告: 
  “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除了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侵略以外,还 
要加以武力的屠系,是可忍,孰不可忍!故我全港工团代表联席会议,一致决议与 
上海、汉口各地取同一之行动,与帝国主义决一死战” 
  6月19日晚,香港如大地震一样,罢工爆发了。海员、电车、印务首先发难,接 
着是洋务、起落货、煤炭以及各行业工人相继而起。罢工工人纷纷离职返回广州。 
21日,广州沙面租界的工人,英、日、美洋行和各行业职工响应香港工人罢工。 
  23日,广州市各界和香港罢工工人约10万人在东校场,举行市民大会一致通过 
援助沪案条件16条,会毕进行示威游行。工人、商人、学生、黄埔军官依次由东校 
场出发,经惠爱东路、永汉中路,直出长堤西壕口。过沙面租界河对岸的沙基。下 
午3时,当游行队伍到达沙基西桥口时,早已布置好的英、法海军陆战队,从沙面突 
然向游行群众开枪扫射。游行队伍猝不及防。四散躲避,当场死亡59人,重伤170余 
人,轻伤者无数。同时,驻扎在白鹅潭的外国兵舰也开炮向北岸示威。 
  沙基惨案发生后,广东革命政府立即向英、法、葡驻广州总领事提出最严重的 
抗议。26日叉向各国领事提出:(一)此案各有关国派大员向广东草命政府谢罪;(二) 
惩办与该案有关系之长官;(三)除两通讯舰外,驻粤各有关国兵舰一律撤退;(四) 
沙面租界交广东革命政府接管;(五)赔偿此次死伤人员恤金。 
  29日,香港25万工人实行全面总罢工,并有12万人陆续撤回广州。 
  接着,成立了带有政权性质的省港罢工委员会,共产党人苏兆征为委员长,李 
森为总干事,邓中夏、廖仲恺为顾问。周恩来还专门派去共产党人徐成章、陈赓负 
责组织工人纠察队。 
  省港罢工委员会命令纠察队严密封锁香港。纠察队驻在东起汕头,西至北海, 
蜿蜒数千里海岸线上的各港口,维持地方治安,扣押英国货物,严禁粮菜外流,切 
断香港、澳门与沙面之间的交通。香港顿时交通瘫痪,商务停顿,商店关门,食品 
奇映,物价飞涨,经济濒于崩溃。 
  由于清洁工人也罢工了,街上垃圾粪秽,堆积如山,加上赤日燕炙,臭气熏天。 
  繁华的香港成了死港、臭港、饿港。 
  港英殖民当局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总督史塔士曾狂妄地说:“蠢尔华人,竟敢 
罢工,余誓在余任内亲自解决之。”没想到事情闹到这步田地。他黔驴伎穷,要求 
英国政府大举出兵,“驱逐广州及广东所有之过激党”,“黄埔军官学校一律缴械 
或解散”,“如不实行,则完全用英国海军封锁广州及其邻近海道”。 
  然而史塔士的愿望落空了。虽然两度请英国政府出兵,但英国政府均回电表示 
爱莫能助。因为此时英帝国各属地如印度、爱尔兰等时时发生革命,英国政府穷于 
应付,已无余力顾及香港,只借给香港100万英镑,作为救济商业之用。而史塔士被 
撤职,调往他处。港英当局被迫坐到了谈判桌前。 
  罢工委员会委员长嘲笑说:“总计史君在港督任内,亦尝用极严酷方法对待我 
华人,在罢工期中亦尝以各种野蛮方法对待我华人,冀以武力手段消灭我华人之反 
抗。但卒未有效,今则蠢尔之华人尚未解决。而史君已去。则蠢尔华人乎?抑君自 
道之也?” 
  轰轰烈烈的省港大罢工坚持了一年多,是世界工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它得到了国共两党的领导和支持,是两党合作的一项胜利成果。 
  再说孙中山去世后,广州国民党的领袖们似乎抛弃了门户之见,派系之争,共 
同沉浸在悲痛的情绪之中。然而这种感人的场面仅如昙花一现,权力斗争的溢涡很 
快就把这一切都卷走了。在第一次东征和平息杨、刘叛乱之后,国民党上层在成立 
国民政府的问题上开始了明争暗斗。 
  谁会成为孙中山的继承人呢?最有竞争力的有四人。一个是以正统自居、根基 
颇深、势力显露的“代帅”胡汉民。一个是有着行刺前清摄政王光荣历史、起草并 
亲承孙中山遗嘱的汪精卫。一个是忠实执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真正的国民党左派 
廖仲恺。还有一个长期为孙中山所器重、最具军事实力的许崇智。 
  当时活动得最为积极的是汪精卫。他刚在北京办完孙中山的丧事回到广东,就 
带着夫人陈璧君专程跪到东征前线的潮州看望蒋介石,对蒋说:“总理临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