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8-生命淡如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468-生命淡如水- 第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我现在该与他说些什么?怎么向他解释呢?他会不会对我撂下电话?如果他像莫比一样待我,我会伤心极顶。我怎么会陷入这样一个困境?我为什么就不能从这个困境中摆脱出来呢?    
    今年三月份,我接到一个电话,是莫比打来的。“我想我们应该讲和了。一起吃顿饭吧?”他说。吃饭的时候,我承认了我的无礼,并向他道了歉。他也对他那次不与我握手的“报复行为”表示了歉意。我们又成了朋友,但这又让我想起了……失去的东西。在那次饭桌上,一种伤感的愁绪在我心头泛起,一直萦绕于怀,至今不散。我应该给本克回一个电话。但是,我没有。    
    终于,因果报应之轮向我碾来。上周,我的朋友斯泰得了一份新工作。斯泰是我生意圈里最亲密的朋友。我在他上班的第一天给他打电话表示祝贺。“谢谢,伙计,”他说,“我得走了。我们改天再谈。”我可以听到背景中的声音非常嘈杂,甚至可以听到祝贺他的亲吻声。    
    我第二天给他打电话,他在开会。过了两个小时我再给他打电话,接电话的却是一个陌生人。那人叫我把名字留下。我再也没有给他打电话。我想我以后也不会了。如果他想与我说话,他是有办法找到我的。我肯定他会找我的,因为我们是好朋友。毕竟在我们这个年纪像我们这样的朋友关系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发展起来的。    
    现在我眼前有一台天平,一头是本克,他离我而去了,但是如果我跨出正确的一步,或许我们的友谊还会继续,另一头是斯泰,他也离我而去了,我和他的友谊能否继续则要看他的做法。其实,只要他回我一个电话。    
    我猛然醒悟。我拨了一个号码。    
    本克!如果你不在,回来后给我回一个电话!伙计,对不起,是我错了!    
    我是理发师的儿子    
    生活中我们不管做了些什么,在成功的阶梯上爬了有多高,我们将始终被人记住的应该是,我们是怎样帮助了不如自己幸运的其他人。


第五章回一个电话(2)

    每当我欣赏自己的功成名就时,我总是希望别人能了解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什么。现在,为了慈善事业我每年都有五十多次在媒体露面,还为我值得出力的事业捐助了5亿美元。    
    我常想,如果一个人胸怀大海,他将得到百倍的回报。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值得我特别讲述的故事,直到现在仍能感动得我泪流满面。    
    1942年春季里的尸天,春寒乍暖。加拿大温尼伯市生产衬衣的大力公司老板马克斯•;弗雷德胳膊下夹着一摞整理得很整齐的定单回到他的工厂。马克斯的生意兴隆,虽然他刚满30岁,却已成了一位成功的商人。    
    他往办公室走的时候,注意到了街对面双膝跪在地上、两手正在擦洗丘吉尔服饰商店前台阶的年轻人。这个男孩看上去很面熟。弗雷德走过去,问年轻人,“你在这里干什么?”    
    20岁的年轻人回答说:“我给丘吉尔服饰店干活。老板要我擦洗这些台阶。”    
    “你叫什么名字?”弗雷德问。年轻人告诉了他。    
    “你父亲是我的理发师吗?”弗雷德又问。他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    
    弗雷德回到办公室立刻就给理发师打了电话。“刚才我看见你儿子在我公司对面街上的一家商店前擦台阶。他看上去是位很有才智的年轻人,难道这就是他选择要干的工作吗?”    
    “我儿子想回大学读书,”说话轻言细语的理发师告诉他,“但是送他上学我无能为力。”理发师解释说,他儿子中学毕业后巳工作了两年,攒钱上了大学。但是在马尼托巴大学学习了一年半后,钱就花完了。因为他的生意不好,理发师的妻子甚至要干两份活,家庭生活仍入不敷出。这孩子每周9元的薪水都如雪中送炭地帮助了家庭。    
    “要你的儿子明天来见我。”弗雷德告诉理发师。    
    第二天的晚上,身体瘦长、健康结实的年轻人在丘吉尔服饰商店干完送货和打扫卫生的活后,到弗雷德工厂的办公室见到了他。    
    “想回学校吗?”弗雷德问。    
    “没有比这更想的事了。”年轻人回答。    
    弗雷德的眼睛直视年轻人:“我负责让你上完大学。写出你需要多少钱,拿来给我看看。包括学费、书籍,所有的一切。”    
    男孩的脸上绽开了笑容,他不能相信眼前发生的事。这位保护天使是从哪里来的?    
    第二天,年轻人给弗雷德看他所需要的钱的账目。这位衬衣制造商浏览了一眼后说:“你自己还需要些什么东西吗?吃不吃午餐或者理理发?你还需要添一些新衣服。把这些都加进去。”    
    弗雷德把支票交给年轻人之前告诉他,“到此,我强调几个条件。”    
    男孩静静地坐着,期盼的眼睛瞪得滚圆。    
    “首先,你不能告诉任何人这笔钱是哪里来的。”男孩点点头。“第二,你必须保持学习拔尖,我不是把你送到大学去当花花公子。”    
    “第三,这是一笔借款,当你有了能力后,必须还给我。最后一点,你必须承诺在你的一生中也为其他人做这样的事。”    
    “感谢你,弗雷德先生,”20岁的年轻人说,“我决不会让你失望。”    
    年轻人每个月都去看望弗雷德,报告他的成绩。他在马尼托巴大学才华出众,是班级的尖子生,还被选为学生会主席。    
    在这三年时间里,马克斯•;弗雷德借给理发师的儿子990元。年轻的学生读完大学后一找到工作就开始还借款。第一年他寄给弗雷德100元,第二年100元,毕业后的第三年还清了全部借款。    
    理发师的儿子一生中从来忘记给他机会走向成功的那一天。他当然还记得他对弗雷德的承诺。所以从那时起,他照样帮助几位年轻人完成了高等学业。    
    这孩子答应马克斯•;弗雷德的承诺有一件他没做到:虽然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他的神秘赞助人的身份,但他最终决定说出.他的故事,因为他认为这将鼓励人们来帮助别人;他还认为,尽管马克斯•;弗雷德想隐姓埋名,但应得到公认。    
    我经常讲这个故事。故事提醒我,生活中我们不管做了些什么,在成功的阶梯上爬了有多高,我们将始终被人记住的应该是,我们是怎样帮助了不如自己幸运的其他人。    
    我之所以喜欢这个故事的另外一个原因——我就是理发师的儿子。    
    (本文作者:鲍晓明译)


第五章改变一生的邂逅

    这个面貌和蔼可亲、像是一位老朋友一样的乞丐对我说,他有些重要的东西要给我看并要与我分享。    
    14岁那年,我读高中。也许我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材料,或者是由于我学习不刻苦的缘故,总之,我的成绩真是太差了,因此我不得不中途辍学。我决心要到社会的大风大浪里去闯荡一番。    
    那天,在快要进入爱坡索市中心区的时候,我看到有一个老头坐在街道的拐角处,他是一个乞丐。当我就要从他的旁边走过去时,也许是见我对他熟视无睹,没有向他施舍一两个美元感到不满,或者是对我行色匆匆的样子感到好奇,他竟突然开口向我发问。他问我是不是偷着从家里跑出来的。我想他这么问我一定是看我太年轻,觉得我太嫩的缘故。    
    “才不是呢,先生,”我对他说,“是我爸爸开车把我送到休斯敦的高速公路上的,他为我祈祷,求神保佑。他还鼓励我说‘孩子,学会追寻你的梦想和憧憬是非常重要的。’”    
    “噢,是这样的,”那个乞丐听后,点了点头,“我请你喝杯咖啡怎么样?”    
    “不,先生,我想来点苏打水。”    
    于是,我们走进街道拐角处的一家酒吧,面对面地坐在转椅上,一边喝着饮料,一边天南海北地闲聊。    
    几分钟后,这个面貌和蔼可亲、像是一位老朋友一样的乞丐对我说,他有些重要的东西要给我看并要与我分享。    
    我紧紧地跟在他的后面,穿过了几个街区,来到了市图书馆。我们沿着它前面的台阶向上走,在一处小小的咨询台前停了下来。咨询台后面坐着一位笑容可掬的老太太。老乞丐上前向她说明来意,并请她帮我照看一下行李。我放下行李,跟着老乞丐走进了这个神圣而又庄严的知识殿堂。    
    老乞丐把我带到一张桌子前,让我先坐下来稍等片刻,而他则到那些林立的书架中去寻找他刚才对我说起的特别重要的东西去了。    
    不一会儿,他腋下夹着几本旧书回来了。接着,他打开了话匣子,开始了那改变我一生命运的谈话。    
    “年轻人,我想教你两件事,”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意味深长地说,“第一,切记不要从封面来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因为封面有时也会蒙骗你。我敢打赌,你一定认为我是个老乞丐,是不是?”    
    “嗯,是的,先生,我是这么想的。”我坦白地说。    
    “喂,年轻人,我就知道你会这么想的。不过,我会让你大吃一惊的。”他一边说着,一边神秘地笑望着我,“你可能不知道,其实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人们梦寐以求的任何东西我几乎都有。”    
    说着,他收敛起笑容,目光也从我的脸上移向了远方,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    
    “我原来住在东北部,凡是金钱能买的东西,我全都有。但是一年前,我妻子死了,我为她祈祷,请求上帝保佑她的在天之灵。从那以后,我开始沉思,追忆过去的岁月,深刻反省人生的意义。我知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我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体验过,比如做一个沿街乞讨的乞丐。于是我决定要做一年的乞丐。就这样,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从一个城市流浪到另一个城市,到处飘泊,到处乞讨。”    
    说到这儿,他把目光再次移向我,“所以,年轻人,千万不要以貌取人,否则会受骗的。”他顿了顿,咽了口唾沫,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我要教给你的第二件事是要学会如何读书。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是别人无法从你的身上拿走的,那就是智慧!”    
    说到这儿,他伸出一双肮脏不堪的手握住我的右手,把刚才从书架上找到的书放到了我的手上。那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的不朽的经典。    
    然后,他又带着我走回来时经过的那个过道,向那位笑容可掬的慈祥的老太太道谢之后,下了台阶,返回到我们第一次相遇的街上。    
    在我们即将分别的时候,他再三叮嘱我永远不要忘记他的教诲。    
    我发誓: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本文作者:李威编译)


第五章枕头底下的信

    当生命之海遭遇风暴的时候,我知道在我的枕头底下有世上最坚固、最持久、最无条件的爱,作为我改变命运的可靠保证。    
    那一年,我13岁。我的家在一年前从北佛罗里达搬到南加利福尼亚。    
    那时候,青春期的我很暴躁很反叛,对父母所说的每一件事都持一种逆反的态度,一点也不尊重他们,尤其是当我不得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