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1-魅力制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501-魅力制造- 第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的心里真的很温暖很感动。让我有一种特别的体验。    
    在《长征》剧组,黄薇收获更大的是,重演革命历史,对灵魂是一次净化。    
    几十天的拍摄,在人迹罕至的荒野,尘土飞扬,路上没有厕所,只好忍着不吃不喝,一直忍了四天。终于,她能坐在牛粪上吃饭了,能不洗澡不洗脸就酣然入睡了,十个手指甲黑黑的,嵌满了泥污,浑身都是汗馊味,这对于从小有洁癖的黄薇来说,比不让她吃饭还难。她都挺过来了。她相信,人没有受不了的苦,这些苦,更远远比不上当年长征的艰难。    
    一路艰辛,黄薇终于走完了长征。她到达了瑞金红军纪念塔。那是用石子砌成的。石子,代表着无数死难的先烈。尝过他们吃过的苦,享过他们未享过的福,黄薇的心灵被深深震撼,她情不自禁地想为他们跪下。    
    正是有这深切的体验,她更懂得了珍惜幸福,有了对生活感恩的心态。她更能吃苦,更坚强,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更加积极,对人对事更加豁达。


黄薇:女人要有女人味司马南的大锤,见证了内心的坚硬

    有时候,黄薇的腰椎会隐隐作痛。几年前的一幕,便浮现在眼前。那是为了制作“五四”青年节晚会,司马南以反伪科学斗士的姿态引人注目。节目邀请他来参加,进行揭露伪气功的表演。表演是把一块大石头放在人体上,锤落而石碎,人却不会受伤。节目需要现场有一位志愿者来接受试验。黄薇自然相信科学,作为节目的主持人,她觉得由自己来演示会更有说服力。    
    于是,她平躺到地上,大石头压在她的身上。司马南运好了力气,一锤下去,果然,石头碎了,黄薇从地上站起来,让观众看到她没有受伤。    
    现场实验成功了。其实,这用一个很简单的物理学原理就可以解释:动量守恒原理。拿捏好力度,锤子上的动能,就被传递到石头上,石头破碎的过程,吸收了锤子传来的大部分能量,而传到人体上的就不多了。    
    她把这件事当趣事跟爸妈说,当妈的就心疼女儿:“这哪有准啊,怎么能那么冒失。”    
    说实话,这活儿应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士来练。黄薇终于在十年之后感觉到了这一锤的力量。但她冲上去的时候,什么也没有考虑。    
    在和平年代,生活中不再有英雄,但依然有英雄主义;没有刀山火海,却依然有奋不顾身。也许,他们就隐形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刮目相看。


黄薇:女人要有女人味用尽力气去做

    事业上如日中天,黄薇对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    
    2001年,黄薇参加了北京大学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研究生班学习。由于外出拍电视剧,有的课程没有听。可是,到了考试这一关,怎么过呢?    
    她不会利用自己的身份去找老师套磁,更不会作弊。对她来说,她不会找任何变通的办法。怎么办?横下一条心,就算是火坑,也得自己跳过去。她向台里请了两个星期的假,把自己关在家里,几门功课轰炸式学习。多少年没有这样系统的学习了,一口气把几本书灌进大脑。还是那句老话,天道酬勤,几门考试她终于全部通过了。可是,人整整瘦了八斤。    
    她做任何事都是这样,只有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用尽了,才心安理得。天生不会偷工减料,只有实实在在地付出。    
    成功启示:用爱孵化着平凡的日子。付出而快乐,热爱而幸福,给与而坦然,尽力而无憾。    
    FACE  TO  FACE    
    关于财富:    
    我没有财富目标。但一定要衣食无忧,有能力孝敬父母。    
    希望拥有的爱情:    
    源于内心的激情,爱得刻骨铭心。    
    关于女强人:    
    我喜欢女性在柔弱的外表下,骨子里是钢。    
    关于女性的个性:    
    女人是弹性的。可大可小,可强可弱,可软可硬。但女人不是面团,要有自己的主见。可以娇,不可以骄。要有傲骨,不要傲气。女人要有“女人味”。    
    关于经营家庭的策略:    
    女人多承担一些,多付出一些。要用心经营,全心全意。    
    关于丈夫的最大优点:    
    假装对我言听计从,满足我治家有方的虚荣心。不找情人。    
    温馨家园    
    提起家,提起先生和女儿,黄薇总是笑容满面、心满意足的样子,也难怪家庭太幸福了嘛。当代社会,分手率如此之高,一个快乐温暖的家对女人有时如此重要,那么,    
    如何拴住丈夫的心?    
    1、 保持整洁的外表和优雅的仪态。    
    有的姑娘婚后、特别是生完孩子后,变得不修边幅,吨位超重,与婚前判若两人,让丈夫摇头不已,需知“女为悦己者容”,保持整洁的仪表,留住丈夫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时时赞美丈夫。    
    男人都是孩子,喜欢赞美和夸奖,不断地挖掘他的优点和长处,时时赞美他,他会乐不可支,也会朝你赞美的方向努力。    
    3、 有包容心,少唠叨,少攀比。    
    人难免会犯错误,妻子如果紧抓住丈夫的缺点和错误不放,整天唠叨,会使丈夫烦不胜烦。另外,有些妻子爱慕虚荣,动不动与人比吃、比穿、比一切可比的东西,比输了,就埋怨丈夫不中用,这样的女人只会让丈夫敬而远之。    
    4、 照顾好家庭。    
    整洁的家庭环境,可口的饭菜,轻松的家庭气氛,会使丈夫愿意呆在家里。同样,丈夫也希望妻子是一个好母亲,把孩子教育培养好,会赢得丈夫的敬重。    
    5、搞好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有的妻子与公婆、叔嫂的关系很僵,让丈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千万要记住:没有哪个男人愿意听到别人说自己父母的坏话,哪怕这人是他的妻子。    
    小贴士:女性在沟通中的常见错误    
    1、 在应该倾听的时候不断转移话题。    
    通常的情况是这样的:丈夫兴冲冲地回家,急切地想告诉妻子,自己的创意是如何受上司赏识,而妻子则不断地打断丈夫的话,一会儿告诉他该交水电费了,一会儿又抱怨孩子多么调皮,最后,丈夫只能闭口,并觉得妻子索然无味。    
    2、 在一旁默默无言。    
    如果你只是在倾听,而不发表任何意见,那么很快就变成是对方的独白,而不是双向的沟通。适时地参与意见,表示赞同或偶尔表示反对,但不滔滔不绝是可取的态度。    
    3、 不倾听而直接提供建议。    
    有时,丈夫在外面受到不公正、不合理的对待,便回家找妻子诉说,但女人经常摆出一副“让我告诉你这么办”的架势,对男人唠叨起来,结果使男人烦上加烦。    
    4、 不能保守秘密。    
    很多女性都喜欢充当传话筒的角色,并常常把男人曾经告诉自己的话作为吵架时攻击对方的武器,这样的女人不仅让男人对她们三缄其口,而且望而生威。


黄薇:女人要有女人味巴丹采访手记

    2005年6月,中国作家协会邀请我做“第三届鲁迅文学奖颁奖晚会”的策划和撰稿,请黄薇做晚会主持人,我们由此相识。    
    她不厌其烦地跟着我们到深圳电视台租服装的影楼试衣服,一遍又一遍地推敲晚会串联词,不辞辛苦地走台。录像的当天,因为怕录制节目的晚礼服压出褶皱,她从下午化好妆,穿好服装后,就一直站着候场。这件衣服太合体了——不吃饭刚刚好,因为怕吃了饭胃部凸显出来,她居然整整一天没有吃饭,直到夜里两点录完像回到宾馆,才享用了一顿夜宵。    
    这是一次远胜于采访的亲密接触,一个星期的合作让我深入地了解了她做人的真性。我终于知道了她快乐的源泉:把幸福带给身边的人,她感觉自己最幸福;把快乐带给身边的人,她感觉自己最快乐,所以,她幸福着,快乐着,她不断地为家人、为同事、为观众带来愉悦,也让她感到自己是最快乐的!    
    她在爱人面前忘我,在父母面前忘我,在工作面前忘我,在观众面前忘我。上帝真的会派天使到人间吗?当然会的。这样一个女人,就是天使。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幸福,就像黄薇一样,死心塌地地爱老公,让他感觉到幸福;像黄薇一样竭尽所能爱父母,爱女儿,让他们生活快乐。    
    我一直向往诗意的生活,在黄薇身上找到了。    
    诗意的生活,就是像黄薇那样,把生活的酸甜苦辣,把溶解在爱的海洋里,去除杂质,酿成诗意。于是,花开草绿,心香弥漫;日曝蝉鸣,心幽如潭。    
    所以,有缘结识黄薇,是幸运的。


和晶:我是超级替补和晶:我是超级替补(图)

  绝密档案VS私语  1988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   1998年主持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有话大家说》  2002年9月至今:主持《实话实说》栏目  人生座右铭:再坚持一下!  影响最大的人:外婆,让我懂得感恩。  未来的期望:事业上要热闹,生活中要平静。  18岁之前,和晶一直都在新疆长大,爸爸是汉族,大学教师,妈妈是回族,小学教师,和晶继承了他们共同的优点:热爱阅读。  由于幼年时目光所及一眼望去的世界特别简单而宽敞:一片接一片的白杨林、红柳林,还有耀眼的金色大戈壁,所以,和晶很单纯。她常形容自己“笨”。但笨拙是福。这句话,含有朴素的真理。人算不如天算,人心难敌天机。老老实实做事做人,其实就是人生的捷径。  和晶的先生是学医的,虽然两个人的专业相去甚远,在对艺术的感觉上更是不合拍,但性格和学识的互补,又让他们彼此欣赏,互相尊重。她最欣赏先生的数学思维,称自己一见数字就糊涂,对自己,她也有清醒的认识。她知道自己是一个很挑剔的人,而先生从不计较,客观地说,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他的宽容、细致、体贴,都让她感到心满意足。  现在有了宝贝女儿,和晶的“三人行”生活也拉开了序幕。


和晶:我是超级替补心灵独白:从低处起飞,一直向前走(图)

  我不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但你们别给我机会。  接《实话实说》,一开始是当替补。说好崔永元也就是休息一个月到两个月。所以主持的风格尽量往他的风格上靠。  我是个超给替补。  初进上海电视台;我的任务是给主持人写脚本。第一次上镜;因为主持人临时未到;就要开机了,我是临时救场。还有一次,我第一次主持大型颁奖活动;女主持突然生病;离现场录像还剩40分钟。救场如救火,没办法。这次,又是当替补。替补的机会就是成功的机会。  我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录了9期节目;这样质量不会太高吧。其实,双方都在试探。节目组为了不形成崔永元身后的真空,必须有人来替补。他们又不愿意一下子说“换人”,怕观众和舆论接受不了。先找一个“替身”,就成了他们的缓兵计。对于我来说,试试就试试,大不了不替了。当然,在别人看来,我是冒着职业生涯的最大风险接受这一挑战的——如果,在这儿被炒了鱿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