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9-"高考"在美国 (最新增补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329-"高考"在美国 (最新增补本)-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2等:在体育或音乐领域内获得州(省)一级别的荣誉,如州的摔跤冠军、省级音乐大奖赛一等奖。    
    第3等:是一个或两个(学校级别的)运动队的队长,学校管弦乐团的指挥,学校学生会主席,等等。在普林斯顿的申请者中,这一类人才最普遍。    
    第4等: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但均是一般成员(如校刊编辑、足球队员),既不是队长或领导,又没有显示出领导才能。    
    第5等:很少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也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    
    学校校刊的主编、获得童子军最高段位——“雄鹰”级别的资格证书者、某个已经成功运作的公司的创始人……这些虽然在一般高中生里已是凤毛麟角的人物,但在人才济济的顶尖级大学的申请者当中,也只能列为第3等。    
    注:    
    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学术评估测验)或ACT(American College Tes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是当今美国主要的两种高校入学考试形式,各高中可选择参加,每年有数次机会。相比之下,SAT的参加考试人员和认可高校更多一些。SAT考试分为两部分,包括SATⅠ推理测验(主要测验考生的英文、数学推理能力)和SATⅡ专项科目测验(科目包括英文、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语三科以上)。    
    AI(Academic Index,学业参考指数),一般计算公式是:最高的“高考”成绩+平时成绩+年级综合排名。    
    (摘自《“高考”在美国——旅美教育学专家专家眼里的中美高考》,黄全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


上篇:中国高考变革一席谈中美“高考移民”现象异同

    引子:美国也像中国一样,存在“高考移民”现象,但其迁移趋向和价值取向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中美“高考移民”现象异同    
    “地理分布”是指学生来源的地理方位。一般来说,一个学校的学生来自越遥远越广泛的地区和国家,说明这个学校的影响越广泛、越大,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有的最顶尖的大学也宁愿降低标准去尽量广泛地招收一些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学生的原因。在一个地区招收了一个学生,就等于在这个地区播下了一粒种子,何乐而不为?所谓“世界著名的学校”,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影响;又所谓“社区学校”,顾名思义只能在本社区有点影响。    
    如果我们分析一下生源的“地理分布”在中国高校招生和美国高校招生中的实际情况,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某些方面,美国与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中国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大城市,美国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偏远地区。    
    近几年中国出现的“高考移民”,实际上就是生源的“地理分布”问题。    
    由于各地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名额有相当大的差别,许多考生或考生的家长发现,高考的成败,往往不在于你考得多少分,而在于你在哪里考。同样的分数,在甲地可能上不了本科线,在乙地却可以上重点线。于是,人们千方百计地为自己参加高考的孩子“挪挪窝”。有的真“挪”,有的假“挪”;有的托熟人,有的干脆买房子报户口……    
    如果说,在政策上划定各地不同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名额的初衷,是想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那么,高考政策向北京和上海这些最发达的大城市倾斜,则是人们最不满的焦点。为这种倾斜辩护的理由之一,是这些大城市的考生虽然分数低些,但综合素质高……    
    北京、上海的考生是不是素质更高一些?    
    完全有这个可能。问题是我们并没有制定一套全新的评价体系,去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去选拔出素质更高、潜力更大的学生。    
    我们一方面用分数作惟一的考量手段去选拔学生,另一方面又在录取低分考生时声称录取的理由是因为他们的素质高。    
    用同一把尺子去量每一个人的身高,但在量出一些人的身高不达标时又说测量的是体重,一把尺子,两种结果,当然难以服众。    
    美国大学招生,往往会注意偏远地区生源的平衡问题,这就使得经济、文化、教育较发达的地区和大城市的竞争更趋激烈。    
    当然,我所说的美国的大城市,是一个大概念,主要是指大城市外围的卫星城,特别是郊外富人居住的学区。一般来说,在美国大城市城区里住的多是穷人,富人住在郊外。因此,真正是芝加哥或纽约这些大城市里的穷人区的孩子,又是得到特别照顾的。    
    许多大学尽可能不让生源过于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城市,尽可能使生源的地理分布更广泛些。在纽约或洛杉矶这些地方,SAT达到1500分的孩子多如牛毛,但是在密西西比这些贫穷地区,恐怕1400分已经是凤毛麟角。同样的分数,在偏远地区的“含金量”要远远高于发达地区和城市。因此,有一些华人朋友,在孩子读到高中期间,倒很乐意工作单位把自己派到一些偏远地区去工作一段时间,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大学招生时,能占生源“地理分布”政策的优惠。    
    (摘自《“高考”在美国——旅美教育学专家专家眼里的中美高考》,黄全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


上篇:中国高考变革一席谈一百年前,张之洞说……

    当我开始研究美国大学招生的作文时,第一个吸引我的是各大学独具特色而又多姿多彩的作文题。    
    中国高考作文题,可谓一年一题,独领风骚。高考前,围绕作文题,各路高手议论纷纷;高考后,围绕作文题,各路名师又是纷纷议论。    
    2000年7月5日,我到广州执信中学作报告,由于还有一天就要高考,所以高三的学生没来。    
    广州电视台的记者来拍了录像,还拍了我那张“绿鸟、花狗、黑猫、黄狮”的图片。当晚,因种种原因,电视台没有播出,第二天晚上才播出,结果在广州引起轩然大波,因为人们发现高考作文题与我在全国各地作报告时的这道题如出一辙。    
    高考作文题的开头有这样一段话:“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    
    于是,就开始有人很礼貌地问我是不是那位学者。我越说不是,有人就越往“是”上说;我说不知道,更吊人胃口,更有想像的空间;但我又不能说是。后来,有人就干脆“指定”那位“学者”是我。    
    要命的是,更多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硬说是我“猜”中高考作文题。这一“猜”就带了神秘色彩,一时声名鹊起。有记者甚至请我“猜”第二天的高考化学题。    
    有人说:如果你说《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作者来作报告,来的人可能不会太多,但如果你说“猜”中高考作文题的黄博士来猜明年的高考作文题,恐怕1000元一张门票也有人来听你胡说八道……    
    我研究的是素质教育,竟然与“高考”莫名其妙结缘。最让我感到悲哀的是,许多人对我感兴趣的不是我对素质教育的研究,而是我“猜”中高考作文题。    
    最近,有四川的企业公开宣称,要拿出100万元人民币奖励“高考状元”;媒体还在爆炒用诗歌体裁写作《智子疑邻》得满分之事,就有两所大学准备破格录取这位尚“面目全非”的学生;各地的媒体没命地追逐各地的“高考状元”……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考试文化,仍在为落后的“八股”、没落的高考推波助澜、摇旗呐喊。    
    我们的媒体、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孩子,一面在鞭挞高考,一面又在讴歌“高考状元”。    
    早在一百年前,湖广总督张之洞就上奏道:“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各国……”    
    于是,1905年,科举就被废除了。    
    一百年前的张之洞之言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    
    各领风骚,竟是学生考自己    
    美国大学的“高考”作文题,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各领风骚,与中国高考作文题一枝独秀、孤芳自赏、独领风骚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照。    
    下面,着重介绍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和普林斯顿2003年的招生作文题。    
    芝加哥大学在申请表上一口气开列了五个作文题,让申请者任选一题,写一篇一两页纸的作文,并提示道:“这是你告诉我们关于你自己、你的鉴赏力、你的抱负的一个机会。每一题都可以用完全真实或者完全虚构或者兼而有之的方式写作——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消遣、分析(不要痛苦地挣扎)、创造、写作——让我们听一听你感兴趣的事情,听一听你的心声。”    
    (作者注:由于作文题注明为设计者个人所有,未征得设计者本人同意之前,不便翻译。敬请读者谅解。)    
    1。 Storytelling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formation of our identities。 The stories that our parents and our munities tell us about themselves and the world form our first map of the universe。 At some point; we begin to tell our own stories to ourselves and to others。 Tell us a story you tell。 Your story does not have to be either true or a story you would think to tell anyone but yourself; but the story must be your own; and its telling should have significance to you。 Your story should also be significant to a listener who might tell a story about you。    
    Inspired by Susannah Nadler; a graduate of The Spence School; New York; NY     
    2。 How do you feel about Wednesday?    
    Inspired by Maximilian Pascual Ortega; a graduate of Maine Township High School South; Park Ridge; IL     
    3。 The Sudanese author Tayeb Salih wrote; “Turning to left and right; I found I was halfway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I was unable to continue; unable to return。”If he is unable to choose; the character faces the threat of being frozen in place or torn between two states。 Describe a halfway point in your life…a moment between your own kind of “north” and “south。” Tell us about your choice; your inability to choose; or perhaps your folly in thinking there was ever a choice to be made。    
    Inspired by Rafi Mottahedeh; a graduate of Deerfield Academy; Deerfield; MA     
    4。 In his book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Lewis Carroll imagines a fantastic; nonsensical world for Alice after she walks through a misty mirror。 Physicist Stephen Hawking has spe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