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议事日程。
在一般人眼里;李鸿章的思想也跳越得快了些;连他的铁哥儿们兼老亲家、也是进士的刘秉璋都不同意;上面当然就不会有下文。直到1897年;已经经过甲午战败的清朝政府;终于痛定思痛;下诏决定在科举中举行经济特科考试;选拔实用人才了;这比李鸿章当年上奏要求“专设一科以取士”;整整晚了三十三年。
1871年9月;由容闳提出的官派幼童留美的动议终于得到了清廷的批准;第二年第一批幼童得以从上海起程出国;这是李鸿章与曾国藩联名上奏的结果。原定每年从沿海各省选出三十名十三四岁至二十岁的聪慧幼童赴美;连续选派四年;共计一百二十名幼童;先入美国一般学校;再入军事院校或船政院校;连续在美学习十五年;以期学到真本事;回国时正是三十岁上下;正是可以为国效劳的时候。
1872年8月;首批年龄九岁到十五岁的少年得以在上海登船赴美。这个破天荒的计划;虽然在十年后因遭到了保守派、反对派的阻挠而告部分中断(已经在大学就读的近六十名学生继续完成学业;而还没有进入大学的幼童;除了在中等学校就读外;就只能在一些专门学校进修一段时间后就返回了);但毕竟首开官派学生留美的先河;为日后的人才培养创下了范例;何况十年间;还为中国的近代化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他们中有五十多人考入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著名大学。回国后他们中许多人卓有成就;除了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还有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唐廷枢的侄子),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唐廷枢的儿子),天津轮船招商局总办、著名实业家周寿臣……他们中还有不少人回来就职于北洋水师、天津水师学堂、鱼雷学堂、电报学堂;也有些人被送到开平煤矿和天津医院。他们中还有一部分进入了外交界。 这项开创性的计划从上层来说;倾注最多心血的是李鸿章;因为曾国藩在第一批幼童尚未出国之前五个月(即1872年3月)就去世了。
此后的一切奏章和矛盾交涉;凡是涉及到上层的;无不由李鸿章一肩担当。他那些事无巨细、样样关心的信函;至今读来仍令人感动。关键时刻还惊动了美国总统格兰特。 李鸿章对于上海的格致书院(即上海格致中学)的支持和赞助;也能体现他的中西兼容、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 “格致”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是“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的简化;是说必须穷究事物的原理才能获得知识。晚清时代的人;把从西方传进来的光学、电学、化学、地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统称为“格致之学”;而格致书院的创办;正符合李鸿章倡导的摆脱旧科举的藩篱;大办“新学”的主张;因此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 这所书院是由我国著名科学家徐寿、徐建寅父子及在沪英国人伟烈亚力、傅兰雅、英国驻上海领事麦华陀等人一起创办的、以理工科为主的近代学校;最初的八名校董中中外人士各占一半。
中国人中除了徐寿父子;还有著名实业家唐廷枢和一位清军副将王荣和。1874年;当徐寿写信给李鸿章;请他给予支持时;李鸿章非常高兴地支持了这一新生事物;不仅为之捐款银一千零八十七两;还为学校题写了“格致书院”的横匾。 这所学校是中外合办、亦中亦西的;采用中西结合的方针办学;除了固定的科目;还定期邀请中外著名学者来校讲演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为了使学校教育更加贴近社会现实;也为使地方督抚大员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育情况;沟通学校与地方的联系;学校还别出心裁地定期请北洋大臣、南洋大臣;以及津海、东海、江海、浙海、粤海等海关的关长(海关道)为学校出考试题;命学生课试;优秀者给予奖励。
李鸿章曾多次被邀请为学校试题的命题人;他出的题目有:中西格致说含义异同;西方格致说源流考;化学原子名称中译问题;《周髀算经》与西法平弧三角近似说;德奥意合纵、俄法连衡论等等,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时事政治各方面。从中可以看出;他这个科举出身的进士;在近代硝烟的熏陶下;已具备了不少自然科学的知识。当时如果清廷给他更大的权力;说不定他那时就会办起清华大学了呢! 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职位上多年;李鸿章始终是近代学堂的积极创办者和支持者;大凡各类于洋务有补的专业学校;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海军学校)、天津武备学堂(陆军学校);都是他亲上奏折;并悉心维护的。
从这些学校毕业出来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和近代职业军官;有不少成为后来的叱诧风云者;如段祺瑞、段芝贵、王士珍、冯国璋等人皆是;可知其影响之深远。
第一部分 末代相府第15节 北洋大臣身边的弟兄们
旧式科举制度出身的李鸿章;对于近代洋务诸项要政不可能是先知先觉、无师自通的;他的聪明在于除了悟性高之外;主要还在于他能客观地看到自身的局限和不足;善于学习;把握时机;与时俱进;广闻天下事;不让自己成为瞎子和聋子;善于调动和运用别人的聪明智慧;愿意听取别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为此;他必须有一批头脑绝顶“拎得清”的下属和朋友进入他的幕府;充当他的“脑外之脑”。他在这方面绝对是个成功者;数十年间;他的周围集中了当时中国最具开放智慧和实际才干的中级官员、外交人才和商务人员;他们中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他们之间既是主仆;也是朋友和师生;有时甚至互为师生。 这些人的作用无疑是非常明显的;他们尽共所能地为李鸿章换一个近代化的脑子;尽力为他排除一切前进路上的困扰;实现他的目标。
正如美国学者福尔索姆先生所讲的那样:“李鸿章可以名副其实地被称做是幕府制度最伟大的产儿、幕府制度最熟练的运作者和幕府制度最后一个伟大的实践者。”据福尔索姆估计;前后进入李鸿章幕府的大约有数百人(据福尔索姆《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
李鸿章就是这支数百人的“乐队”的成功的指挥。在他的指挥下;不仅是北方的军事、实业、税收、人才培养;整个清廷的内政外交;事无巨细;常常都在他的运作之中;有时清廷也要仰仗他的威势。除了甲午战败;清廷还从未给他使过脸色。 他幕府中的中国人无疑都是洋务和外交方面的优秀人物;其著名者为:冯桂芬、郭嵩焘、薛福成、周馥、刘铭传、张树声、刘秉璋、朱其昂、丁汝昌、唐廷枢、徐润、盛宣怀、郑观应、容闳、马建忠、罗丰禄、伍廷芳、郑孝胥、吴汝纶、袁世凯、唐绍仪等等。
在他的亲友之中;只有他的大儿子李经方和女婿张佩纶进入了他的幕府;其他人均轮不上。在他看来;张佩纶有辩才;粗中有细;口无遮拦;但耿直可爱;李经方有译才;通五国文字;性格沉稳;勇于任事。可知他要用的人;才识和忠诚都是绝对重要的。 周馥(1837—1921)是跟李鸿章时间最长、关系最铁的幕僚。从淮军还在招兵买马的安庆时代开始;直到《辛丑条约》签订后李鸿章闭眼为止;他都跟在李鸿章身边;前后“风雨龙门四十年”;只有短时间去内地任职;但“风筝”的线还捏在老李手里;一旦老李召唤;他就又来了。筹饷、治河、开矿、办 学、修建唐胥铁路等等,凡是交给他办的事;都是尽可以放心的。他又是个不要名利、不要官做,死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的老疙瘩。
直到李鸿章在北京贤良寺大吐血;黄泉路近时;他一直守在旁边。李鸿章咽了气而死不瞑目;还是周馥用手为之合上眼的。他们之间的关系;那份男人之间的人情美、义气美;是一种怎么赞美都不会过分的、中国历史上最动人的一类故事。
盛宣怀(1844—1916)是一个干练的、天生的经商能手;具有常州人特有的聪明与狡猾。他帮李鸿章办轮船、办铁路、办电报、办汉冶萍公司、办棉纱厂、办海关;还办过对外商务谈判;除了在修建铁路应当先修哪一段的问题上与李鸿章有分歧外;其他诸项实业都是干得很利落的;有能吏之称;是李鸿章的一只臂膀;也是李鸿章在上海的一只“眼睛”。 唐廷枢(1832—1892)原先是英国人在中国的最大的洋行———号称“洋行之王”的怡和洋行的总买办;帮英国人经营丝茶出口贸易;办洋务很有一套;后来受李鸿章“感召”;前来为中国人办事;任轮船招商局总办,主持开采开平煤矿,创办唐山细棉土厂……他干了几家在中国近代史上数得着的大企业;也是李鸿章办实业的得力干将之一。
马建忠(1844—1900)的哥哥马建勋在打太平天国的时候就在李鸿章的幕府;并将弟弟马建忠引荐给他。马家是天主教世家;精通外语。马建忠是老三;老二是更有名的马相伯。三兄弟号称“马氏三杰”(其实还有第四杰;即三兄弟的姐姐马氏。在发生教案的时候;是姐姐马氏带他们逃难的;转辗到了上海徐家汇。姐姐后来嫁给安徽籍人士朱懋斋;又培养出了四个上海史上留名的儿子;他们是朱志尧、朱云佐、朱西满、朱季琳;朱志尧即上海求新造船厂的创办人)。马建忠既是外语人才(后来不仅精通英、法文;还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那正是李鸿章所急需的;于是就让他去留学;进一步培养。1876年他被派赴法国留学;兼任驻法公使郭嵩焘的翻译;1879年获博士学位回国;是当时公派留学生中学位最高者。回来帮李鸿章办洋务;曾受命去印度和朝鲜处理外交事务;也管过轮船招商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著名的《马氏文通》就是他的著作;是中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语法著作。他的去世是因为庚子事变。那时李鸿章已被清廷重新委派为全权钦差大臣;与十一国公使展开谈判;每天各国各地的电文堆积如山;马建忠担任外电的翻译;随来随翻;刻不容缓;每天要翻译七八千字;时正值大暑;他劳累过度;不幸中暑而亡。 甘心为他效命的忠实哥儿们还有很多;只是无法一一评说。 李鸿章身边的几个洋幕僚;是总督衙门里的一道特殊的风景;他们几乎跟总督大人形影不离;总督大人似乎也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他们充当了总督大人的耳目;通过他们;李鸿章在不断地观察着世界。这在中国;还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督抚大人的身边;围绕了那么多的大胡子幕僚;这几乎被视为奇观。
洋幕僚中最重要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德国人德璀琳(Fustav Detring);一个是美国人毕德格(William N。 Pethick);他们两个都会汉语;几乎天天都在李鸿章的身边转;以至于所有在李的幕府中工作的外国人;几乎形成了一个习惯;有事先写信给他俩中的一个。德璀琳是那些在李鸿章的工商企业中任职的外国人的联络官;也是那些为李鸿章办理外交事务的外国人的联络官。毕德格则是负责管理在北洋海军里任职的外国人的联络官。如果按地域来划分的话;他俩还有一个不太严格的区分:德璀琳联络着在李鸿章手下任职的欧洲人;毕德格则吸引着美国人;有时也有英国人。
仅次于他们二人的;还有一个汉纳根(Constantin Von Hanneken)也是李鸿章的军事联络官;不过他表现得不像他们两个那么“紧跟”罢了(见前引福尔索姆一书)。 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