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在一个机关单位负责档案管理,主管是个中年妇女,在小孙眼里属于根本没能力的人。档案局通知要求单位进行档案升级,事情不多也不难,小孙便把一些提议和想法告诉主管,主管不置可否,小孙也没有再问。后来上头问起来了,主管便说工作正在搞着呢,然后要小孙抓紧搞,其他什么也没有说。小孙便整理立卷、写卷目,还有里面内容的题词。小孙也没请示就写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主管并没有说什么。当小孙写完向她汇报时,她便说写得不对,小孙当然觉得自己写对了,因为主管啥也不懂嘛。于是主管跑到老板那里告状,老板骂了小孙一顿。事后小孙才明白,当主管是这号人时,千万不要自主行事,哪怕芝麻大的事都要请示一下,虽然她并不能给你多少意见,但如果不问她的意见,她绝对会给你使坏,因为你越权了。
“越界症”很多时候还表现为“多管闲事症”。
小马在一家小公司上班,老板风度翩翩,养了一个情人。老板一直说公司的工作跟私生活无关,但他妻子知道了另外一个人的存在,而情人又不满意现在的生活想要一个名分,双方闹得比较凶,有时还闹到公司。小马本不想涉及别人的家庭生活,可是老板妻子天天给他打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小时,又不得不接。有时候觉得她也挺可怜的,在事业上她帮助了老板好多,可是太要强,老板在家里得不到放松。而老板的情人也想让小马支持她。在这个问题上,老板也费了很大精力,对小马又很不错,知情的朋友都劝他离开,但他拿不定主意。
这个故事里,小马看起来没错,但肯定有一点他是做错了。老板的家事他根本不该搀和,就因为一开始他没有明确地置身事外,才会身不由已地被老板的两个女人所纠缠。“疏不间亲”这个成语,永远都是对的。
职场中还有另一类人,喜欢跟同事交朋友,相互交流稳私。但无论大家管不管得自己的嘴巴,都要明白一点,同事和朋友始终是有一个底线的,对于别人的事,不要那么起劲,更不要刨根问底。而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知道是最好的。虽然把同事想像成假想敌也不对,但至少为了能防止某些糟糕的办公室纠纷的发生,永远都不要推心置腹地把你的隐私告诉同事。这就好像在你身边理了一颗地雷,没爆炸的时候风平浪静,可假如有一天爆炸了,你就彻底死定了。一个同事的杀伤力比一个亲密朋友的杀伤力厉害多了,最起码,密友不认识你的老板是谁。
一流人才做规则——第十八章 游戏第二规则:遵守规则“中途放弃”症
“中途放弃”症
“坚持就是胜利”人人都知道,但在遇到挫折时很多人都会忘记。
小文在一家规模不大的外企工作,这里外国人多于中国人,氛围轻松。员工与老板间没大没小,可以就一个问题与老板争执,再大的老板也会向员工说sorry,大家都感觉非常舒服,每个人都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岗位上的事情。两年后,小文突然辞职,到一个朋友所在民营企业工作。吸引小文的有两点:一是公司非常大,集团下面有着很多欣欣向荣的产业;二是小文将从事的是一个国际性大品牌的市场推广工作,小文觉得这是一个新的发展机会。很快,小文发现这里的环境与以前的外企大不相同,没有人听她的意见,没有人愿意多做一点事情,更多的是同事们的观念意识没有到位。小文的工作需要其他组的人配合,而他们不认为这是自己该做的,非要等领导压下来才做。小文发现,这里的空间很大,但管理随意,人为因素也很大。她做得很不开心,辞职又有点不甘心,不走又觉得环境实在不适合。
后来小文想清楚了,决定还是留下来积极地做事情。一方面,她非常看好该行业以及该品牌的前景,另一方面,岗位也是她喜欢的,能够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哪怕这种满足只是沉浸在自我欣赏的层面。10个月后,她觉得自己适应了新公司的风格,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与能力的全面性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她知道,自己在职业生涯上又前进了一步,开始成为一个“全才”。
小文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公司,更重要的是,你要有自己的目标。如果在这个游戏里你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那么游戏开始就不能停止,而且得全心投入地玩下去,时间能让你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
有些人习惯于不满意就跳槽,但跳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自己,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到那个公司,否则只会是反复跳槽。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人去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来适应你。不分专业、行业地盲目跳槽,是人生的最大浪费。人的一生的发展,或者是沿着专业的方向发展,或者是沿着行业的方向发展,不能在专业或者行业之间跳来跳去。人生最大的浪费,是选择的浪费。即使是一个天才,要成为某行业或专业的顶级人物,一般也要花费八到十年的执着努力,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拥有别人不具备的优势。职场游戏中一遇到困难就不玩了的人,哪行哪业都没有深入进去,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不专业,只好一直做不需要精通的初级工作,结果肯定一无所获。
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更是如此。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定位,决定了他们的成功和收获不可能超越公司的成功。只有公司成功了,经理人才能成功。试想一下,如果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是个糟糕透顶的企业,那么怎么会有总裁韦尔奇的成功?跳槽可能会增加白领人的收入,但这种个人收入的增长,与一家企业由小到大而给员工带来的收入增长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洪小莲是李嘉诚的秘书,几十年来一直追随李嘉诚,她从几千元的工薪族,做到身家上亿的工薪族,享受的是公司成长的回报。这种回报并非是因她个人的学识和经验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得到的等价交换,很大程度上仅仅因为她忠诚地呆在这趟车上。与从微软出来的吴士宏相比,联想集团的杨元庆就是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他至少懂得为自己保留享受公司成功的机会。对于那些经常炒公司鱿鱼的应聘者,招聘单位往往心存芥蒂,担心你到他们公司后也干不长。用人单位的主管往往做不到用人不疑,但疑人不用绝对能做到。如果对你有疑心,你就很难有出头机会。不一定自己创业才是成功,如果你能在公司里变成金领,变成打工皇帝,那也是一种成功,频繁跳槽者肯定没戏。
一流人才做规则——第十九章 游戏第三规则:变通规则变通规则是为更好的执行
中国人已经太善于变通规则,直到使规则名存实亡。所以人们通常认为,变通规则就意味着不尽职尽责。但我要讲的,不是那种出于私心私利的低下行为,而是如何以变通规则去更好地尽职尽责,同时保护或得到自己应有的利益。
变通规则是为更好的执行
变通规则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没有任何规则可以覆盖所有的可能性。就像莎士比亚的名言:“天上地下有很多事,都在你的哲学想像之外。”因此,我们会发现既定规则在有些时候不合时宜,甚至循规蹈矩是错误的乃至自投死地的行为。在开始变通规则之前,我仍然要强调,严肃而认真地对待规则,遵守规则,是必要的前提。规则创立出来,不是让我们去随意破坏的。变通规则,实质是寻找更好的执行手段,但规则的内在精神与目的,仍然是应该遵循的。
有一家制造企业,在市场迅猛扩张之后,下游的经销商们实力剧增,同时为了利润最大化,开始出现一些违规行为。一次,某地分公司接到经销商王先生的投诉,说在自己的专卖店附近,有一个小店,最近公然打出灯箱广告,开始出售同类产品。王先生暗访之后,认定这是一家未经企业授权的店,同时该店的广告也侵犯了企业商标权,对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分公司负责监管经销商营运的小张马上实地调查,发现这个店任何方面都达不到企业要求,于是表明身份,要求店主取消广告,产品下柜。岂料对方立刻翻脸,声称他不是从企业进的货,企业管不着。至于商标权等等,他根本不理会,声称自己卖什么产品,自然该产品所有的资源都可以自由使用。小张跟他解释,结果越说越僵,双方争吵起来。最后,店主说出了自己的进货渠道,是当地最大的经销商之一李先生供货,难怪他根本不怕企业。
小张当场气呼呼地打电话给李先生,警告他如果不撤消这个非法店,一切后果自负。回到公司,小张还气得脸色发青。他是个非常认真负责的小伙子,又身负监管经销商营运的重任,一直把公司政策和公平原则放在首位。他向经理陈先生表示,无论如何,这个店既违反公司政策,又达不到公司标准,无法纳入正规化管理,必须撤消。如果李先生敢违抗,就必须按公司与他签的协议予以重惩,直至解除经销协议。
这边才听完小张的抗议,李先生的电话就来了,他同样非常生气,对陈经理说:“从公司开拓这个市场开始,我就一直尽心尽力,哪一点没有遵守过公司规定和政策?这个店的事,我根本就不知道,货是我这里出的,但不是我直接发的,下面的二三级经销商把货分到哪里,我也不能完全掌握呀。就算这个店有问题,但小张又是什么态度?公司不是一直都说保证经销商的利益吗?公司不是一直在提倡优秀的客户服务吗?小张这样一杆子打死的态度,还让我们以后做不做业务?以前市场开拓艰难的时候,也有这种把货发到不太合公司标准的店去卖的情况,那时候公司也没说什么。现在市场做大了,就用规范管理来压我们了?有的人看我做得大,眼红了,自己做不赢就来投诉,公司到底是什么态度?要规范市场我也支持,但这个店我最近也试销了一下,卖得不错,关门是绝对不可能的。你看着办吧。”接着,他又杂七杂八反投诉一些经销商王先生的行为。
陈经理放下电话,去看小张,他还在生气,陈经理只好说:“这个事情,先放一放。”小张顶回来:“放什么?公司政策规定,这种情况三天之内必须处理,否则出了问题谁负责?”说着就要向总部写邮件反映情况。陈经理不禁有点无可奈何之感,小张跟了自己几年,工作任劳任怨、尽职尽责是没得说,许多具体事务,没有他还真不行。但就是这个动不动坚持原则的脾气,让陈经理有时也有点又气又无奈。目前的情况,陈经理知道再意气用事,小张和自己都要倒霉了,便强硬地说:“你先消消气,这事出了问题我负责,没有我的话,什么事也不要做,明白吗?”小张看看经理,没有做声。
陈经理跟经销商李先生打了个电话,说:“李先生,我们共事多年了,你我之间,没有什么信不过的,以前多少风浪,我们都一起闯过来了,我们既是合作伙伴,也是朋友,是不是?”李先生表示同意。陈经理继续说:“这个事,我想你也明白,小张不是针对谁,他是按公司政策办事,公司的规则你也明白。当然,作为合作伙伴,我们一直都考虑实际情况,只要不出大问题,从来都是能帮经销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