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的都是奴才!我正色相告:一个有信念有目标的人,自己为自己负责的人,就不是奴才。正由于你在心底里,对打工者的定位都是奴才,所以你才拼命想做一个好奴才。可惜你连做奴才都不知道怎么做,故而只能是鲁迅先生所说的第三种人。
目标决定过程——第三章 设定你的目标,越早越好“以终为始”的职业生涯规划
“以终为始”的职业生涯规划
人生在世,拿什么去判断自己存在的理由,存在的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一个人的人生大目标,即西方人常说的“使命”就是他存在的理由。越是聪明,越是有上进心的人,越会在某一个时段遇到对整个人生的困惑与迷茫。或许有些人还有别的办法可以解决,但我认为,只有找到上天赋予你要去实现的目标才是根本之道。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其与上帝之间的契约,人生要有大的成就,就要自己把契约上写的什么搞清楚。也许我们不必信教,但有信仰会让人更坚强,人生更丰满。人之不同于动物,因为人有信仰。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
人的一生,左边是痛苦,右边是诱惑,能够坚定地走完自己该走的路的人又有多少呢?不少朋友最大的痛苦就是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该干什么,该走什么路,不满于现状之余又不得不沉沦于现实。更郁闷的就是放眼一望,这个地球上所谓成功人士太多了,连隔壁大妈那个打小不成器的儿子现在倒买倒卖挣得都比我多。人比人真是气死人。
一次某业务员跟我说:去年一个月只赚1000的时候,看着别人赚上万,觉得很丢脸。但当时只是想着不干活就得挨饿,一门心思地为生意忙,当时那个苦啊,但是生存有压力,也不觉得太苦。今年自己也赚上万甚至更多了,心里却比去年还慌,老想着这个月上万了,下个月要是业务不行掉下去怎么办,那个脸不丢大了。再看看别人,好像都比自己做得好,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赶上他们。天天心里慌得很。
他问我怎么办?如何才能保持业绩并超过别人。我告诉他,你是如何从1000做到10000的,重复去做就行了。但这并不能解决你心慌。因为当你一个月赚2万元甚至10万元的时候,你还是要心慌,你永远都有业绩下降的压力,而比你强的人永远都有啊。现在你眼中那些比你强的人,就站在你面前,但有一天你超过他们,更强的人还在后面,就算你再强,赚得再多,你能强过比尔·盖茨?
我问他:这辈子你想做什么样的人?你死了希望别人怎么评价你?你想赚多少钱就足够了?你想用多少时间赚到这些钱?把这些想清楚,再倒推到眼前,你每天该做多少工作量?做到了你就可以安心休息。因为你不用再跟别人比了。只要你每天的工作做好做到,到时间你的目标就实现,有什么可心慌的?
“职业生涯规划”是现在很流行的概念。我的看法,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要领是“以终为始”,也就是说,首先要明白你自己的目标,再去设计你的路,否则规划只是空话,再过几年又会觉得计划没有变化快了。而很多抱着创业想法,以学习心态去打工的人,往往会去读MBA、学英语、努力进外企,等等,这些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对于创业这些是必要条件吗?而一些想做职业经理人甚至CEO的朋友,则站在这山望那山高,总发现有朋友、有同学比自己职位高薪水高,于是永远都不满于现状,只要有好一点的机会便想跳槽。但事实上,没有规划、与目标关联度不高的跳槽和转行,其实是走更多的弯路。
很多人的自我规划,只是从现状出发来规划,目标只是比现在过得强一些。但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终点何在,永远也不会真正满足,会活得非常累,非常无奈。而总跟别人的状况对比,很难获得真正的满足与自信。我主张一个人用自己的目标来衡量自己的成长与进步,那样人生会更轻松、更喜悦。
目标决定过程——第三章 设定你的目标,越早越好做成最好的你自己
做成最好的你自己
职业生涯规划真正的难处是要搞清楚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天生我才到底有何用。这是没有人可以帮你规划出来的,只有自己问自己:我喜欢什么?我想做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得到什么?想得越清晰越具体越好。如果你想不明白,就经常去想,任何人也代替不了。当然,不仅是要经常去问自己的心,而且要经常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去考察自己。比如上学时你对什么课目最有兴趣?什么课目学得最好?工作时做什么你最有干劲?工作中的哪一方面你最得心应手?生活中你有什么兴趣爱好?这种爱好体现了你什么天赋或个性呢?不要忽视任何类似的细节。这些就是你的“天生之才”的自动表现。
人一定要按自己的天赋去设计自己的路。否则见贤就思齐,九成最后一事无成。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是要你变成另外一个人,而是变成最好的你自己。
比一辈子要赚多少钱更重要的,是要做什么样的人。但凡是真正有大成就的人,不管他起始阶段是什么原因,抱着什么目的,最终他都是有了一种信念,成为某种人,承担某种使命。这种信念支撑他一路过关斩将,这种使命使他可以忍受一切利害得失。经常有人会问:有什么事是你不赚钱甚至倒花钱也愿意做的?这个问题的深层次意思,就是你想做什么的人?你认为上天赋予你什么样的使命?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世界知名企业,都有他们的企业哲学、企业使命,一些朋友总认为那是资本家编出来哄人的,其实不是。
有了自己坚定的信念与目标,打工就不是做奴才,投靠哪棵大树也不等于是卖身为奴。职场之道的精髓就在于,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平衡。
目标决定过程——第四章 明确你的价值观价值观的作用
价值观,似乎是概念性的东西,跟实际工作与人生关系不大。其实不然,价值观的作用巨大,了解自己和别人的价值观,是保证长久成功的关键之一。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各种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评价,如对自由、幸福、自尊、诚实、服从、平等、金钱、家庭、朋友,等等,在心中有轻重主次之分,这种主次的排列,构成了个人的价值体系。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决定人们期望、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在同一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比如在同一环境,有的人对地位看得很重,有人看得较轻而注重工作成就,这就是因为价值观不同所致。
价值观的作用
不同的价值观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广东省佛冈县原县长廖添财在一次中学开学典礼上对学生们说:“你们为什么要读书呢?读书就是为当官发财。当官就要当大官,当个科长有什么意思,要当县长、市长、省长,发财就要发大财”。就是在这样的价值观指导下,他最后因受贿被捕入狱。
北师大哲学系有位研究生,为了拥有一份中国银行山东省某支行的储蓄员工作而放弃了学业。她本人说,促使她“退学”的原因是银行能提供宽敞的住房和不薄的薪水。有记者对北师大哲学系正在就读的36名研究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有50%的同学表示“可以理解”,应尊重她的选择;有27%的同学为她“遗憾”或“惋惜”,认为从长远看她的选择是“偏重实利和眼前”、“是对知识的贬低,对人文精神的亵读,对拜金潮流的追随和对自己理想的降低”;不愿加以评论的约占20%;只有1人认为她的选择是正确的。
很难说同学们的看法孰对孰错,因为这些都只是不同价值观的反应而已。
价值观的作用,是让我们了解对于自己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让我们对生命中的诸方面确定一个优先次序,建立一个平衡,找到此时此处最佳的平衡点。其次,当你面临重大的决策,很难取舍的时候,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帮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即使眼前利益受损,时间也将证明你的选择是明智正确的。第三,当你面临巨大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价值观在你背后做坚固的支撑,将迅速帮助你重新建立信心,你最终还将壮大、强大。
价值观引导我们追求所想要的东西,无论你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我们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实现我们的价值观,否则就会觉得人生不全,没有意义。价值观会主宰我们的人生方式,影响我们对周遭一切的反应,从你所穿的衣服、所开的车子、所住的房子,到教养孩子的方式,这一切都受价值观的左右。它是我们行事为人的规范,帮助我们了解和判定自己以及别人的行为。我们的行为若无法与内心最重要的愿望相合,那么便会在内心产生对立,成功也就遥遥无期了。如果一个人正在追求某件东西,但在内心里却与是非黑白的信念相冲突,那他就会陷于混乱。
目标决定过程——第四章 明确你的价值观价值观都是“自我的”
价值观都是“自我的”
任何价值观都是“自我的”,世界上不存在无主体的、抽像普遍的“终极”价值观。正因为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的差异,对同一件事,各人对其价值的判断不尽相同,反应也会各不相同,而客观事物的价值也因此不同。价值观是行为的动机和选择的基础,不同的价值观也决定了对成功的不同定义。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认为,员工加班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获得更高的职位,可以拿更多的薪水,可以为他们的家人提供更多的东西。但事实上这家企业离职率特别高,因为并不是每个员工都希望成为企业家,也并不是每个人把金钱和地位做为衡量成功的惟一标准。
我们若想能改变、成长、兴盛,就得清楚自己以及他人的价值观,以此作为衡量成败的标准。因此,不要用你的思维去界定别人的行为,因为不同的价值取向、信念以及角色的人,对行为的选择是不同的。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对事物的认知开始的,也就是说每个行动都会符合某种价值观。小偷偷东西,有没有符合这个行为的价值观?当然是有,在小偷的价值观里,道德显然是不能同财富相抗衡的。小孩子撒谎,有没有符合他的价值观?当然也是有的,在孩子的价值观里,不被挨打这个价值观显然支配了他的撒谎这一行为。我们可以总结说,不同的价值取向、信念以及角色的人,对行为的选择是不同的,同时每个行为,无论是否有意识,都会符合某种价值观。
目标决定过程——第四章 明确你的价值观明确你的价值观
明确你的价值观
了解自己,实质上就是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具体来说,就是了解不同的事物在自己内心的“价值优先等级”。这是一件困难且繁杂的工作,你要把所有外界事物,不论有形无形,在心目中按重要性排定先后顺序,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等级。知道自己的价值等级,才会理解自己做某些事的动机。知道自己心目中最重要的事物,你才能集中力量有所追求。或许在你的价值等级上,事业和家庭都同等重要,但是当你上班前答应当晚要回家吃饭,却在下班前才知道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