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斯小心地试探道。完成这种任务最好挑一些懂得拖拉机生产的人。因为炸毁军车和桥梁是一回事,对付世界上最大的机器制造厂则是另一回事。
盖德断然刹住话题说:“没关系,我们教得会。”
魏斯只有两三个小时的时间,他未必来得及从侧面打听到什么消息。此外还得和“钉子”接一次头。行动必须格外小心。
他考虑现在是午餐时间,军需仓库里没有人,决定叫“钉子”到那里去。他把车停在军需仓库旁边,走进空荡荡的办公室,用打字机打了一张便条:“学员‘钉子’即来物品仓库。”
营地长单独在食堂的隔间里用饭,通常都是最后一个来。魏斯把条子放在他的餐具旁边,拿了钥匙,来到仓库。
“钉子”几乎接踵而至。他在昏暗的仓库里停住脚步,因为刚从亮处进来,眼睛看不清楚。
魏斯把他叫到两边垛满了制服的狭窄过道里。
“您好!”“钉子”伸出手。
“怎么样?”魏斯问。“报告一下!任务完成了吗?”
“全部完成。”
“钉子”扼要地报告:
“该我第一个跳伞。我走到舱门口,把手榴弹准确地投进尾舱,就跳了下去。飞机爆炸的气浪冲击着伞顶,伞卷了。我象石头似的直往下掉。心想,要摔死了。结果不然。快到地面的时候伞又张开了。我的脚好象踩到弹簧上,就着陆了。
“一切都按预定计划进行。我在指定的地点着了陆。您的那些肃反人员,事先从您那儿知道了我的情况,他们把我逮住了。”
“怎么‘逮住’的?”
“把我弄进一辆‘嘎斯’车,起先带到食堂,后来发现我的一条腿脱了臼,就把我送到医疗站。我象傻了一样,毫无感觉。当着自己人的面,窘得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吗?后来就给我下达指示。
“我在规定的时间发出无线电信号,把自己人交给我的东西发出去。后来专门为我安排了一次破坏行动:在一条备用铁路线上炸毁了一辆空列车。
“我把这些都作为个人的功劳报告给瓦利司令部。工作情况就是这些。
“最后我报告这边:小组的人都被捕了。他们指示我撤离。我就越过前线,重新回到这里。”他沉吟了一下,又说:“巴雷舍夫同志向您致以衷心的问候。”他兴奋起来:“领章上三道杠,却没有一点架子。巴雷舍夫对我说:‘我们不能命令您回到德国人那边去—…’我可真急了:‘怎么不能呢?难道我不是个士兵?不是个有资格佩军衔的人吗?’”
“他向我作了解释;我才弄明白了。原来需要我自觉自愿,好象我是个社会活动积极分子似的。现在我和巴雷舍夫同志讲好了,如果发生意外,一定把我作为阵亡战士通知家属。”
“为什么您不通过秘藏点报告到达日期?”
“来不及,我蹲在情报局前线地区看押所里,等候他们向司令部查询我的身份。身份证实以后,马上把我送到了卫生所。因为我在穿越前线时遭到轰击,炮弹炸起的土块把腿砸伤了。从卫生所出来就直接送到了这里。现在腿还有点痛。迪特里希上尉知道后对我十分关心。他说要找外科医生看看。我有些怀疑。为什么学校里招来了两名一条腿的学员呢?后来其中的一个被除名,那是他不想干。迪特里希对另一个非常照顾,但是那个人也不合适;由于震伤,他得了癫病病,会无缘无故地摔倒在地,不停地抽搐。迪特里希上尉很是扫兴。所以我想;为什么上尉要劝我保重身体,去治治腿呢?”
魏斯告诉他,迪特里希要用残废人搞破坏活动。
“钉子”想了想说:“据说德国人是截肢老手。用普鲁卡因麻醉,就象拔牙一样。既然他们这么想弄到一个残废人,没关系,为了大局我能忍受。”
“你想干什么?”
“没什么,”“钉子”说。“我不过是合计一下。”他揉了揉膝盖。“伤处很痛,反正这条腿是不灵便了。”
“我不允许你这么干。”
“钉子”扬起脸;对魏斯细细审视了一会儿。
“巴雷舍夫同志直截了当地对我说过;‘如果是出于自愿,那你就干吧。可是我们不能命令你于。’看吧,用不着您来命令,这完全是本人自愿。”他又嘲弄地说:“迪特里希上尉一定会非常高兴。承蒙他如此盛情,让我当上了别动组的头儿,怎么能伤他的心呢?”
魏斯激动地请求道:“吉洪·卢金,请原谅我,见面时我对你太冷淡了。”
“哪儿的话!”“钉子”惊奇地说。“你做得对!我没有把报告送到秘藏点,违反了纪律嘛。事事都要一丝不苟。”他向魏斯挤了挤眼睛:“你命令我汇报情况时,我就明白会有一场严肃的谈话。于我们这行,纪律是第一条。”他又安慰魏斯:“您别不放心我的腿。也许我们会给过去留下个纪念。当然罗,如果这条腿并不那么使我难受的话。不过,象根车杆儿似的,弯也不能弯,这玩艺儿早晚也没有多大用处了。”
“在我回来之前,不许你进任何医院,”魏斯严厉地命令道。
“您要是这里的最高长官,那就悉听尊便。”“钉子”模棱两可地说,并调皮地问道;“现在咱们总该互相问个好了吧?”
魏斯拥抱了他,低声说:“你知道,我见到你有多高兴啊!”
“这还用说,”“钉子”说。“老是一个人干。现在这里有了两个苏维埃人,这就是一股力量。”
接着,他讲起了莫斯科。
第四十三章
象夏天一样湛蓝深暖的晴空映衬着皑皑的白雪。一株株松树挺立着发红的躯干,枝头的松针泛出柔和的绿意。空气象泉水那样清冽,冰冻的雪地上,阳光闪耀着斑斓的火星。
魏斯把车开得飞快。一方面他急于到男爵夫人的庄园去见自己的监护对象,另一方面,这种飞快的速度也反映了他此刻的心境。同“钉子”的会面深深打动了他。
吉洪·卢金自从回到了祖国怀抱之后好象变成了另一个人。他脸上的表情不同了。他那肩膀宽阔的身形使人感到镇定和信心。呆滞失神的眼睛里现在也闪出了活泼的光辉。“钉子”的变化如此显著,魏斯甚至都有些担心:会不会引起德国人的怀疑呢?
魏斯面前又浮现出吉洪·卢金的面容和那双被内心的幸福照亮了的眼睛。魏斯的心中也充满了幸福,因为他履行了肃反工作者的天职——挽救了一个快要丧失人格的人。
他想对雪团儿微笑。松枝上的雪团儿中支出尖尖的松针,好象一些白茸茸的刺猬在爬树。他想用手去碰这些雪团,去抚摸它们。
他想对树木微笑。这是和他家乡一样的树木。他想摸摸那快要脱落的树皮,摸摸那散发出松脂的清香和涩味的干燥的树身。
周围的一切都使魏斯高兴。他摇下侧面车窗的玻璃,吸入寒冷的空气。往事的回忆随着清凉的气流一齐向他飘来。
他想起了苏联第一个“北极”漂流考察站。当时巴巴宁他们孤零零地在大洋里,在一块破碎的冰块上漂浮。死亡时时威胁着他们。萨沙·别洛夫坐在自己安装的业余电台旁边,搜索着太空中的信号。他听到了用世界各种语言发出的焦急不安的询问:英勇的苏联极地考察人员现状如何?冰块在不断缩小,随时有再度碎裂的危险。四个苏联人以大无畏的精神继续进行工作。全世界都在为他们的命运担忧。
在这共同的忧虑中,全球人类表现出一致的美好心愿,似乎他们往后再也不会卷入流血的战争,似乎大家从此会变得更加善良,会珍惜每一个人的生命。
戈培尔的宣传部不仅禁止刊载苏联极地考察消息,甚至不准人们谈论北极。德国的无线电爱好者不断发出询问:巴巴宁等是否从碎裂的冰块上得救?这些无线电爱好者的关注特别令人感动,因为德国秘密警察随时可能迫害他们每一个人。
魏斯还想起了法西斯审判,想到季米特洛夫揭露法西斯的罪恶,他那充满自豪的共产主义呼声轰动了整个世界。千百万苏联青年也想象季米特洛夫那样同法西斯主义搏战,为了把人类从褐核运动的瘟疫中拯救出来,甚至不惜献出生命。
当时萨沙·别洛夫就向往当一名这样的战士,要为德国人民摆脱法西斯暴政而斗争。
于是他成了一名侦察员……他把侦察员的活动设想成轰轰烈烈地去建立功勋。当时何曾料到,侦察员所干的主要是一些十分耐心而细致的工作,千万件日常琐事决定着他的工作成效,也正是这些琐事可能将他导向灭亡。系鞋带的方法不对头,或者不自觉地流露出助人为乐的习惯,这些都可能引起敌人的注意。侦察员必须时刻记住,置身于一个人人为己的异邦社会,唯有表现出自私自利、嗜财如命,才能确实证明你是这个社会的一员。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他才完全懂得了,必须将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是一个苏维埃人的本色,在别人面前尽量掩饰起来,把它压缩到最低限度。
任何微小的差错都可能危及侦察员的生命。为了在敌人营垒中开展工作,他的伪装身份必须合情合理,每个细枝末节必须真实自然。只要稍有不慎便有杀身之祸。
因此,魏斯不允许自己长久沉缅在欢乐中,沉缅在和吉洪·卢金亲切握手那种温暖的回忆里。
他应该想一想奥莉加的事。她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冒充别人?她想干什么?会构成什么样的危险?
魏斯必须弄清楚这一切,而且要利用那个性格乖张的老太婆,把她变成自己的眼线。然而,只有当她把魏斯看作值得信赖的同胞时,她才会成为驯服的工具。要让男爵夫人相信,这样做会给她本人带来某些实惠和油水,否则就不能指望得到她的支持。她可不是那种舍己为人的人,哪怕对帝国也是一样。
魏斯猜对了。男爵夫人答应军事情报局人员的要求,殷勤好客地接待一名俄国女战俘,与其说她想为德国谍报部门效劳,毋宁说她是考虑到自身利益,希望这位苏联上校的女儿能对她本人有所稗益。谁知道事态还会怎么发展……莫斯科近郊的失败真把她吓坏了。
出于同样的考虑,她曾庇护过两位波兰望族老妇人,她俩都是古老公爵世家的后裔,被逃往英国的亲属们遗弃了。
除了捞取未来的政治资本,男爵夫人还热中于现时的物质保障。在这方面,帝国顾问约阿西姆·冯·克留格博士给予她最大的支援,尽管这种支援并不是无私的。
冯·克留格伯爵一把年纪,娶了一位著名的女飞行员。并非这位“帝国空中瓦尔基里亚女神”的声誉使他倾倒,而是她那健壮丰满的体态把克留格迷住了。这位小姐做了帝国顾问的夫人之后,在一帮崇拜她的纳粹分子的协助下,向法院控告丈夫淫乱无行。夫妇因此离异。女方鲸吞了丈夫的大部分财产。也许是出于对前夫的一点侧隐之心,她又借助那班朋友为破了产的克留格在党内谋得一个官职。这个职务薪俸不高,然而生财有道。在后一方面帝国顾问有足够的智谋,虽然其实也并不需要特别的聪明。
顾问曾对男爵夫人说,他的“工作”实质上是这样的:“我们的任务是向占领区居民供应口粮,其数量以饿不死为限。人的主宰是肠胃而不是大脑。正确地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