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姐,满意了吗?”
评梅点点头。先前凄凉的心绪消失了,渐渐地,有了些欣慰的快感。
“很有几分雅气!”小鹿鹿简直有些手舞足蹈了,“怎么样,这回可不像魔窟了吧?”
“可它毕竟还是个荒斋啊!”
“咱们这一番劳苦,还不算改变了‘荒斋’的面貌吗?”
“怎么不呢?当然算!”
“那好,”小鹿坐到藤椅上,她的脸上也表现出些微的倦意,“那好,你就给这间小屋起个雅致点儿的名字吧?”
评梅赂一思索,便说道:
“那就叫它梅窟吧!”
小鹿连忙摇头:
“不好,不好!”
评梅一怔,张大眼睛瞅着她。
“又是什么‘窟’!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2”小鹿说,“再想一个!不仅要雅而不俗,还得雅而不阴!”
评梅故意以手轻轻扣额头,格晃着脑袋,煞有介事一番,最后说道:
“那就叫它‘梅巢’吧!”
小鹿眨巴眨巴灵活的眼睛,心下思摸:“梅巢”,嗯,典雅不俗,亏她想得出!小鹿从藤椅上一高跳起来叫道:
“快把这两个字写出来,贴到门楣上!”
说着,便从评梅案头的一摞花笺里,随手神出一张水红的铺在桌中间,让评梅往上写。
评梅见那水红花笺上,印着几个墨绿色的宋体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句词,仿佛与她的心迹,与她的人格相一致,她舍不得用,赶忙把它放回去,另外拣出一张印有“春风一梦无桃李,留得梅花共岁寒”诗句的花笺,铺好。小鹿磨墨,评梅执笔,挥羊毫,转玉腕,“梅巢”两个潇洒遒劲的字,便跃然纸上。
“梅巢”,是石评梅告别红楼,来到师大附中担任女子部学级主任之初的栖身之地;是她暂短的二十六年生命历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页。
“梅巢”,在评梅的生活中,永远不能忘怀!
中秋节,六角古亭里齐膝的野草,斜挂的蛛网,碎石烂瓦,都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亭中摆着一张方桌,三把藤椅,桌上放着玫瑰酒、月饼,以及为做菊花面准备的各种佐料。
明月已经升起。今夜天上没有一丝云,地上没有一缕风。古殿的风铃不响,古槐的枝头不摇。碧空万里,宇宙茫茫。评梅一个人站在草亭里,许久许久。小鹿从太阳西斜,说是灵感忽至,诗兴大发,一头撞进梅巢里写诗,到现在还没出来。庐隐答应来,这会儿还没露面。
评梅抬头望望冷月畔的点点孤星,突然,一阵凄凉涌上心头。那天真烂漫的学生时代,已告结束;那度过她少女似锦年华的红楼生活,从此诀别。迎接她走上新生活的,却是一座空旷古荒的庙宇,残破败旧的古亭,变幻莫测的世态炎凉。她心中郁结的许多离愁别恨,此时又增加了许多难以排解的悲绪。
评梅正在惆怅中,听得身后有脚步声,转过身来,借着皎洁的月光,她看见了一个熟识的身影,渐渐向她走来。
“君宇!”她在心中说,却不觉脱口而出。
“评梅,是我!”高君宇答道。
目光锐利的年轻人,从少女静穆沉思的神态中,仿佛看到一缕淡淡的清愁,飘逸而出。她心底里的怅惘哀怨,仍旧那么深,那么沉!他不觉心中一怔!
高君宇已经来到草亭下,手里拿着一卷纸筒,踏着草亭的台阶,仰脸望着评梅。月升中天,月光像一道洁净的流水,像一层淡淡的晨雾,披洒在少女那张鲜嫩而略呈苍白的面孔上,显得特别的柔和,特别的幽美。她的典雅,她的文静,像一道爱的激流,涌进高君宇的心田。使他激动,使他爱慕。
评梅一眼便看穿高君宇那双不太大的眼睛里,所饱含的深情,以及他掩饰自己这种感情所做的克制。
“君字,”评梅故意轻松地说,“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呀?”
“噢,哦……是……”评梅的情绪提醒了高君宇,他从爱的深渊里,一跃而出,也把语气变得很轻松,“为了庆贺你的乔迁之喜,我抄录古人的几句话,写成的一个条幅,送你的。”
评梅高兴地把她那只白嫩丰腴的小手,朝高君宇一伸:
“是吗?拿来我看!”
高君宇上得古亭里,展开条幅。评梅借着月光,探头仔细观赏起来,口中轻声念道,——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
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
子云:何陋之有?
癸亥中秋君宇恭录唐刘禹锡①名篇敬赠评梅
①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朝彰城(今江苏徐州市)人。著名诗人。官至监察御史。
评梅读完,默然思忖:陋室之可铭,在德之馨,不在室之陋呵!惟有有德的人居住,陋室之中才能触目皆成佳趣。南阳草庐,因为住的是诸葛孔明;西蜀玄亭,因为住的是西汉大文学家扬雄。我评梅有何德能?把它贴到屋里,只是以表心志而已。不过君宇录此名篇赠我“凄凉梅窟”,可见,知我心者,莫过君宇矣!但她嘴里却幽默地说:
“君宇,真是谢谢你。我要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悬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一天念它三遍,把我自己也变成一个有德能的人,才对得起你写的这条幅!”说完,笑了起来。高君宇看着她,笑道:
“你可真会开玩笑。不过,我可是实实在在的。因为我觉得,这篇《陋室铭》的内容,和你现在的住处很贴切!而且,我还觉得唐朝的刘禹锡,简直就是为今日的石评梅写的《陋室铭》啦!”
“实在不敢当。”她说,“不过我也不是开玩笑。君宇,今天中秋,我要在这座古亭里,设宴招待朋友。”
设宴?在这座古亭里?一边赏月,一边饮酒?高君宇想:世间除了评梅,只怕任谁也想不出这么高雅的点子来。这简直太有诗意了!
“不过,”评梅说,“你不要以为我是在这座古亭里大摆宴席。我不是阔小姐。我只不过在古亭里请朋友们来吃菊花面,来喝玫瑰酒,来赏中秋月。”
评梅特别说明那瓶玫瑰酒,是地道“上义洋酒厂”的名牌产品。高君宇拿起来看了看,果真是法国圣母文学会十三年前,在阜外马尾沟建立的那个洋酒厂出产的。因为这个厂的厂房总面积仅仅一千多平方米,原酒贮存量不过55吨,而且是从妙蜂山玫瑰谷采购的玫瑰。所以,这个厂生产的玫瑰酒,在市场上成了紧俏商品。
石评梅把一把藤椅往高君宇身边推推,
“为了感谢你的《陋室铭》,我特邀你参加今日的晚宴。怎么样,肯赏光吗?”
“很可惜,”高君宇看看石评梅,惋惜地说,“我没有这个口福了。”
“怎么?”
高君宇沉默了一会:
“待会儿,我就要走,去西山疗养。”
石评梅一怔:
“怎么啦?”
高君字点点头:
“感觉不太好。”
石评梅急切地问:
“又咯血了?”
高君宇轻松地说:
“不重。”
唉!评梅从心底里,重重地叹了口气,转过身,仰脸望着浩渺的不可知的太空。
两个人,一时都没有什么话说。
不知什么时候,小鹿钻进了古亭里,突然哈哈一笑,把高、石俩人吓了一跳。评梅可劲儿挖了她一眼:
“死鹿鹿!怎么没让老猫把你叼去?跑这来吓我!”
小鹿耸耸小巧的鼻子,嘻嘻地笑道:
“嘻嘻!我让老猫叼去,谁来给你作伴,解闷?谁来帮你布置,买东西?将来,谁来给你布置结婚的新房?”
评梅的心情一下黯淡下来,神色也有些惨然。对于一个抱定独身主义的姑娘来说,小鹿的话,无疑是残酷地一击!
君宇发现评梅的情绪,陡然发生了变化,又不知怎么触动了这株绛珠草的哪根茎,哪片叶,便只好假装不知,对小鹿笑道:
“我刚才到东厢去,看你在作诗。怎么样?憋出来了吗?”
“诗没憋出来,人快憋死了!”小鹿说,“胡诌了几句,拿来献丑,博梅姐一笑而已。”
说着,拿出一张绉绉巴巴的纸,神开来,就着月光看了一阵,大概写得太潦草,看不清,索性又揣回兜里,清清嗓子,背着念起来,——
我轻轻地
踱进凄凉的梅窟了。
萧条呵——梅窟,
枯瘠呵——梅窟,
它正待着止泪来装点呀:
朋友
快掏出你鲜红的心血,
快开放你辛酸的泪泉吧,
装点它——
它便是你的理想的乐园!
看呀!
蔓草做了小亭的金冠,
蛛网妆饰成小亭的纱裳,
朋友,
这是多么的美妙,
自然?
你莫谓它不如你的摇篮,
明月夜,
人静后,
你偕着你的影儿,
悄悄地踱进了小亭。
热泪当酒,
素诗作肴,
那时候——
寂静的院里,
淡抹上
一幅美妙的图画!①
①这是陆晶清1923年10月4日于女高师写的一首诗,发表在当年10月28日的《诗学半月刊》第15号上,题目是:《一瞥中的凄凉梅窟》,这里是节选。当时这个题目下面还有陆晶清写的几句注释性的话:“中秋前一日,评梅由女高师移住师大教员寄宿舍;我为同着她去的缘故,遂得相识了她所谓的‘凄凉梅窟’,而评梅又以乍离开相依三年的女高,颇感不快,故书此以慰之,班门之下,固无我弄斧之地,不过,聊博评梅一笑耳!”
小鹿念完,又缠着评梅作诗。原先说好的嘛,为啥不作?评梅缠不过,想了想,走到小亭台口,一手扶着亭柱,仰望碧空,慢慢吟诵道,——
使命!
令我离了旧巢,
把人间的余恨都留在梦内。
将振荡着银铃,
曼声低歌;
走向人间!
唤醒那沙漠上沉睡的青年!
指导他去开辟人间的乐园。
灵幻的光流;
惊醒了留恋的残梦;
我已换了个生活的花篮!
朋友!
那时金钗叩门,
你挟着素兰的芬芳,
来到了凄凉的梅窟。
一切……人间的一切,
我不知何所憎,
何所爱?
上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