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同学,请接著看「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佛」的第二段「先瑞熟机」,从第七句看起,这是一个段落,从第七句:
【宝华光明腾聚成云。复出妙音。说一切众生前世所行广大善根。】
我们上面一段讲到这个地方,接著看他所说的第二句:
【说三世一切诸佛名号。】
这是第二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特别是在《华严经》上佛告诉我们的,这些重要的原则确实非常难懂,但是那是事实,诸佛果地上亲证的境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过去我们只说弥陀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这是古大德常说的,这个说法当然是有根据的。古大德告诉我们,世尊当年在世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实在讲,流传到现代,当中失去的很多。
过去书写很不方便,世尊当年在世,我们知道那个时候笔、纸都没有发明。中国那个时候也是如此,用刀刻在竹简上,把字刻在竹简上,所以相当不容易。佛说了这么多,诸位想想,在集结的时候,我们想像当中应当就失去了一部分。写出来之后,只有一份,没有第二份,什么人需要,什么人是抄一份。这样我们就晓得流通的量非常少,所以很容易丢失掉了。
东汉初年,佛法刚刚传到中国来,印度的高僧到中国,以后中国也有不少人到印度去求经,那个时候还是贝叶写的。我们见过,贝多罗的树叶把它裁成长条,一面通常大概写四行到六行,这样一部大经,你就晓得它的分量是多大。一个不小心,很容易就丢掉了一部分,何况世尊一生所说的。所以真正传到中国来的分量不多。到中国来,把它译成华文,我想像当中,不可能全部都译出来,总是精挑细选,选出它的精华优先翻译。这个翻译一定是最重要的、次要的、再次要的,一定是分很多等级,所以不可能完全翻出来。因此,今天我们华文的佛经,藏文的佛经,巴利文的佛经,都是世尊在一生当中讲学的部分而已,不是完全的。但是这个分量已经相当可观,世间任何一个人的著作,在分量上的丰富,实在没有人能跟释迦牟尼佛相比。
这么多经典里面,哪一部经第一?最殊胜、最重要、最圆满?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大德,不分宗派,公认《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法的根本法轮。早年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也特别说出《华严》是佛经的概论,佛学概论。一切经都是《华严》某一部分详细的讲解、研究讨论,《华严》是圆满的教学,公认《华严》第一。可是《华严经》最后,文殊、普贤这两大菩萨把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是全体,华藏的全体)导归极乐,华藏全体到最后归依极乐世界。
你们想想,这是什么味道?极乐世界是华藏的归宿,《华严》的归宿,所以《无量寿经》就变成第一,这样把《无量寿经》烘托出来。《无量寿经》,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分为四十八品,这四十八品哪一品第一?这个不必我们去猜测,古大德早就公认,「四十八愿」第一。四十八愿在现在这个经本里头第六品。这一品经是全经里头最重要的一部分,阿弥陀佛自己说的,这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四十八愿,我们再得要问,哪一愿第一?这也是隋唐时代古大德一般都公认的,第十八愿第一。十八愿是什么?十念必生。这就说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所以,四十八愿归到名号;换句话说,「名号」才是真正第一。四十八愿是解释名号的,《无量寿经》是解释四十八愿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是解释《无量寿经》的,世尊一生所说的一切经典是解释《华严经》的。从这样显示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晓得弥陀名号不可思议,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佛的佛号?佛佛道同,法门平等,无有高下,都不可思议!又何况《华严》大教里面教导我们,「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从这些地方我们细细去参究、去观察、去体会,才真正明了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佛的名号不可思议,菩萨名号亦复如是,众生的名号,哪有例外的!没有例外。确确实实这里面只有迷、悟的差别,除了迷、悟差别之外,法界是平等的。生佛不二,性相一如,这些话佛菩萨在大乘经里面讲得太多!无数次的重复。为什么要重复?无非是加深我们的印象而已。让我们牢牢的记住,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能提得起观照功夫,我们的修行就从名字位提升到观行位,道理在此地。
为什么现前有不少同学,确确实实他们的心地很善良,也非常勤奋,精进努力,但是许多年来功夫不得力,这个原因到底在哪里?如果我们找不到原因,就没有办法对治。好像治病一样,这个病的病因找不到你不能用药。你要把病因找到,然后才方便下药,药到病除,恢复你的健康。我们今天的麻烦是找不到病因,实际上这个病因是什么?我们佛法的薰习不够,时间不够,力量很薄弱,敌不过烦恼习气。烦恼习气无量劫薰习成就,现前一切时一切处还是烦恼习气在薰习。所以,追究其真正的原因,我们在佛法用的时间太少!
我们自己要冷静的去反省一下,你就不难发现。你从早到晚起心动念,有多少个念头是在佛法上?有多少念头是在世法上?在世法上就是烦恼习气!这我常常讲的,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起心动念总是落在这里头。你每天起了几个念头,像这个经上所说的,「自他不二,凡圣一体」,你有几个念头是这个!
即使是念佛人,你从早到晚,二十四小时当中,你念佛的时间多,还是打妄想的时间多?很清楚就明了了。而且念佛,念佛里头夹杂妄想,把你念佛的功夫全部破坏掉。甚至於还有不少人,古人所说的「口念弥陀心散乱」,下面一句话不好听,「喊破喉咙也枉然」。从这些地方说明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名号是修行证果、自行化他的总纲领、总原则,总的题目。
一个教学的区域,一尊佛在那个地方主导教化,立一个名号。这个名号就是他教学的宗旨,就是他教学的纲领、教学的方针,针对这个地区、这个时段众生的毛病下的药方。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提示得好,前面一句说「前世所行」,讲这个地区的众生过去生中的行业。这是说出这些人过去生中有善根、有福德,现在因缘成熟了,把这个讯息透给大家,希望你好好的把这个机会抓住,你这一生成就了!
我们今天在图文巴这个小地方,这么一个小道场,诸位有缘到此地来,来听教听经,来念佛,这就是你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了。你要是能抓住这个机会,万缘放下,一心称念,依教奉行,你这一生的功德就圆满。当然学《华严》那是很难的,甚至於说不可能的。我们修《无量寿经》,我们修《阿弥陀经》,这个行!这一生当中稳稳当当的取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往生华藏世界!即使是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跟诸位说,也都是华严境界。你把净土经,古人常讲往生经,往生经就是净土三经,你跟《华严经》对比一下,你就明白了。我们听《华严》修净土,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们是用《弥陀经》导归极乐,用《无量寿经》导归极乐,比什么都殊胜!所以「说佛名号,令忆念故」,这个意思在此地,叫我们常常想著、常常念著。第三句:
【说诸菩萨所修愿行究竟之道。】
这一句注解里面,「说大行愿,使修发故」。我们要记住,这谁说的?是「宝华光明腾聚成云」这里面发出的妙音。佛还没现身,这一种殊胜的预兆、瑞应在佛出世一百年前,这一百年当中常常有。提醒这个地区的众生,这个缘太难得了,真的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无量劫中希有的因缘,要好好的抓住,要快快的成就。这快快成就,真的,一生成就,不要等第二生。怎么样才能成就?一定要放下万缘。在这个道场上依教奉行,一心称念,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要放下。常住里面必须要些工作,这由义工菩萨们在护法,清众修行。这些护法的菩萨是护持清众的,清众的善根福德因缘具足了。
紧接著这第三句讲,『说诸菩萨』,注意这个「诸」字,「诸菩萨」就不是一个菩萨,众多!多,不是说人数多,是品位,十信位的菩萨、十住菩萨、十行菩萨、十回向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这叫「诸菩萨」。所以此地这个「诸菩萨」就是指华严会上五十一个菩萨,五十一位。每一位里面,菩萨的人数没有法子计算。仔细去观察他们,他们是怎么修行、怎样发愿能够证得究竟圆满的佛道?这些人是我们的榜样。
我们在经教里面看到佛是怎样教菩萨,千万不要以为「佛是教他的,不是教我的,与我不相干」,你这么想法就错了。只要你展开经卷,跟我就有缘分,我要没有缘分,我怎么能看到这个事情?我怎么能听到这个事情?只要我能看到、我能听到,跟我就有缘。换句话说,经典里面这些诸菩萨们是我的代表。他们向世尊请法,就是代表我请法;世尊教导他,就是教导我。这叫「直下承当」,我才能得佛法真实殊胜的利益,这道理不能不懂。
我们今天很认真、很严肃的来说,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有没有具足?我给诸位说明,肯定的说明,具足了!这个缘分真正不容易遇到。这一生当中修行成功、失败,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你有没有真正抓住这个机会!果然把这个机会抓住了,你就成就!
我们讲堂隔壁在建教室,这个教室我听说二月底会完工。完工之后,那边有十个教室,做什么用?提供给诸位学教、修行,做这个用途。有这么多的小型的道场,无论你欢喜学哪个法门,你们几个志同道合在一起共修,彼此不相妨碍,纯粹是个修学的道场。现在其他的道场比我们大,但是没有我们这么好的环境。我们有十个教学室,你在这里面念佛也好、诵经也好、研究讨论也好,课程你们自己去订。喜欢用什么方式学,都能如愿,我们都提供环境给你。道场是为大家建立的,不是为我,我不需要这些道场,这个路我走过来了。所以我这一生全心全力当护法,护持大家,提供大家修学上的方便,我做这个。
重要的,『愿行』,诸位决定不能够疏忽,「四弘誓愿」,那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的最高指导原则。头一个,你要发愿,什么愿?度众生的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果然发这个愿,心量拓开了。你要晓得,这个自私自利、我执,好难断!无量劫薰习成的我执,这是三途六道的大根大本。怎么样能破我执?四弘誓愿头一条就破我执,心量扩大了。众生无边,无边是什么意思?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刹土里面无量无边的众生。「度」,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帮助、协助;现在很时髦的话,服务。我要发一个愿,为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刹土里面无量无边的众生,为他们服务;这个服务是义务的,没有代价的。这一愿用现代的话来解释,就是这个讲法。
我们这个愿发了没有?大概你喜欢的人,你为他服务,没有问题。你不喜欢的人你能不能给他服务?你能不能帮助他?只为我欢喜的人服务,决定不肯为我不喜欢的人服务,这一愿就没有了。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