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 第12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嫔鲜窃诶嬷谏导噬暇拖胛俗约耗怖?赡苡行┤巳肥挡欢行┤思词苟艘簿醯梦匏剑静话岩蚬币换厥隆�
    世人为了身体,宁可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为了保住生命,在身上截一部分肢体也心甘情愿;但是为了保护佛法,按理来讲,舍弃生命也是应该的,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是佛教徒的重大责任。可是现在的佛教徒,虽然大多数非常不错,有些人的发心和精进,我们出家人听起来也非常惭愧,觉得自己就连一个在家居士都不如,有时候真的不好意思。但也有一些人打着佛教的招牌,成天搞一些自己的利益。这样没有必要!你要学佛,就要如理如实地学,最好不要依靠佛法而堕入地狱。堕地狱的因,外面的社会上比比皆是,不需要用这种方式!
    作者在这里也讲了,其他的善法都可以舍弃,但万万不能舍弃菩提心。我们在有生之年再怎么样困难,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要记住这一点,白天晚上再三地劝勉自己,务必要坚定这个誓言。否则,若没有好好修持菩提心,其他的善根修得再好,功德也不是特别大。华智仁波切曾说:“有些人在短暂的人生中不修持这么重要的菩提心,整天装模作样地修什么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积累一些身体和语言的善根,请你们这些人食用九大城市的不净物!”这个教言并不是诽谤有些修行人,而是在提醒我们修心的重要性。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我们在十六七岁之前,不具备学习的能力;六七十岁以后,想学也学不进去;中间这么短的时间内,要通达所有的学问恐怕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最主要精力应该放在最根本的法要上,这就是菩提心。佛陀也说了,宁可舍弃生命,舍弃财产地位名声等世人所希求的一切,唯一有个东西不能舍,就是我们的菩提心!
    菩提心相当于是如意宝,国王的国库中有了它,便会安排人时时刻刻守护着。同样的道理,我们通过上师的窍诀知道了菩提心的珍贵之后,也应当时时刻刻以正知正念来看护它,不能让烦恼的盗贼偷跑了。若能如此,我们临死前对解脱还是有希望的。
    刚才已经讲了护持学处必须要护心,而护心的方法就是守护正知正念,下面分三个方面来宣说:
    己二(护心之方便法——护正知正念)分三:一、教诫护正知正念;二、未护之过患;三、护持之方法。
    庚一、教诫护持正知正念:
    合掌诚劝请,欲护自心者,
    致力恒守护,正念与正知。
    这里,作者寂天菩萨诚心诚意地向凡是学习《入菩萨行论》的,不论是当年的、现在的还是未来的众生合掌,劝请我们:只要想护持自己的心(前面讲了要护持戒律,一定要护自己的心),就要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地守护正知与正念。
    当然,寂天菩萨向我们合掌,并不是对我们这些凡夫人生起极大的信心,有些论师解释道:“寂天菩萨之所以合掌,不是我们现在的行为让他特别感动,而是为了让我们学人高度注意正知正念对守持戒律、护持自心的重要性。”有些上师遇到特别的关键问题时,就一直合十祈求大家“你们一定要如何如何”,同样的道理,当年寂天菩萨也是通过他的修行体悟,认识到作为一个修行人,尤其是作为一个凡夫人,如果没有护持自己的心,以后的修行是不会圆满的。知道了这个关键问题后,他老人家诚恳地劝请我们一定要护持自己的心,而护心最关键的,就是守护正知正念。寂天菩萨曾说:“我们应以正知、正念、不放逸来守护根门,于白天晚上三时当中,务必要护持自己的相续。”阿底峡尊者亦是如是强调的。
    前面也讲过,正念就是念念不忘善法。但在《大乘阿毗达磨》中,对它的对境、形相、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宣说。所谓的正念,就是于过去之事不忘而心不散乱。它的对境是过去之事,形相是不忘,作用是心不外散,正念应该具足这样的条件。比如说,我是个修行人,不能忘记自己以前发过菩提心,有了这种念头的摄持,心就不会往外散乱。听说有些居士学习了《入菩萨行论》以后,不去社会上的各种娱乐场合,杜绝一切无意义的交际往来,从现在开始他的行为有所调整,这就是正念。因此,正念是忆念善法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一定要认识。
    所谓的正知,《般若经》中是这样定义的,在行住坐卧等一切威仪中,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三门,知道自己在坐着、在说话、在做事、在睡觉……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所以,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三门,这叫做正知;始终不忘行持善法,就叫做正念。正知正念的基本概念,希望大家不要混淆。
    现在有些人,不管是讲经说法也好,参加讲考也好,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对佛法一点都不负责任。问他“什么叫正知?”“正知就是一种善法。”“什么叫正念?”“正念就是正见。”将学到的佛教名词乱用一气,这是不合理的。要知道,物理、化学等世间学问中,每个字也有它严格的用法,假如你没有用对,很多事情就乱套了。再比如器械说明书中的术语,你若随便加上其他的意思,用法就完全不对了,到时候你要负责任的。所以,我们宣讲佛法或者著书立说时,一字一句应该谨慎,不能随随便便乱说,甚至解释一个正知正念,也有它固定的专用词语,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此,寂天菩萨在印度那烂陀寺合掌祈请大家:要想真正守持菩萨戒,永远变成一个大乘修行人,必须要护持正知正念。当然,假如连正知正念都没搞懂,以其来护持戒律是根本不可能的。法王如意宝在《忠言心之明点》中说:“倘若没有戒律,就像是空中建花园一样,什么功德都得不到。但要护持戒律的话,务必以正知、正念、不放逸三者来进行护持。”这是护戒的一种方法,没有这种方法,就不能护持自己的戒律和道心。
    世间上有些人,今天是个非常好的佛教徒,再过几年以后,就根本不去寺院了,也跟佛教团体没有关系了,天天都忙他的世间法。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失去了正知正念,以致修行半途而废。因此,我非常希望凡是皈依佛门的人,临死之前不要退失对三宝的信心,而不退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有正知正念。如果没有正知正念,那就没有自觉了,没有自觉的话,凡夫人不可能做什么好事。因此,大家在修行过程中,千万不能失去正知正念!
    庚二(未护之过患)分三:一、未护正知正念之过患;二、未护正知之过患;三、未护正念之过患。
    辛一、未护正知正念之过患:
    身疾所困者,无力为诸业,
    如是惑扰心,无力成善业。
    被病魔缠身的人,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无能为力。有些教言书中也讲了,身体强壮的人一旦染上疾病,就像被石头击中的鸟雀一样,一下子就不能动了,甚至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有些人即使有点小感冒,也两三天一直躺在床上,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平时爱开玩笑的人,生病之后也无精打采、萎靡不振,这些都是病魔所致。同样,如果我们的心没有正知正念,着了烦恼的魔,也没有力气成就各种善法。
    有些人着了嗔恨的魔,对某人生起嗔恨心,在嗔恨心没有消失之前,让他背书、修心、听课,干什么都不能成功。有些人对某个对境产生贪心,在没有办法对治之前,做任何善事也软弱无力。前一段时间,我问几个人:“你们学习的状况怎么样?”有个居士就说:“那个人肯定学得不好,因为她在谈恋爱。”他这样一说,我觉得说得太过分了,也不一定是这样吧。后来想了一下,也确实如此,假如白天晚上的心思都在那上面,学习是不可能有效果的。所以,一般在家人当中,贪心、嗔心、嫉妒心等烦恼非常多,只要烦恼缠绕着你的心,修行是不会成功的。
    就像一个人生病以后,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同样,如果自己的心被烦恼所扰,没有获得自在,即使坐在闻法的行列里也没有用。有些出家人特别想家,白天也想晚上也想,就连睡觉的时候,也做梦跟家人团圆过中秋节,(今天是中秋节,是吧?)如果一直这样的话,平时上课时法师再怎么讲,他也听不进去,肯定在那个时候正好睡觉。所以寂天菩萨有些颂词的内容,希望大家还是要再三地琢磨。
    当然,如果烦恼没有控制我们的身心,那我们在善法方面就有一种勇气、一种力量。这一点也可以看得出来,比如一个班里有七八十位出家人,有些人亲近善法,平时的情绪很稳定,这说明他相续中的烦恼鲜少;有些人两三天内还可以,后来今天生病了,明天心情不好了,后天又如何如何了,说明他要么有身体的病,要么有心里的病,不管怎么样肯定有病!有这些病的时候,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的,无论在家人还是出家人,大多数都是这样!
    因此,大家应该记住寂天菩萨的这个教言,作为一个凡夫人,始终一点烦恼都没有,这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经常学习一些高僧大德的行为,那你到临死的时候,假如没有严重的烦恼病来缠绕,应该会有一种勇气的。以前色达有位活佛非常了不起,他去印度求学的经历也相当感人,他生前发愿每天念两万遍莲花生大师心咒,后来在六七十岁接近圆寂时,他实在拿不了念珠,就让别人在旁边计数,直至临死前每天的咒语都没有间断过。我还见过一些高僧大德,明后天圆寂的,今天去看他,精神还非常不错。不像我们有些人,人还没有死,死相就已经现前了,一提起善法,什么力气都没有,总是奄奄一息的。听说外面有些学习的人,提起《入行论》或者因明,就开始打瞌睡,一讲到世间上乱七八糟的事情,他便醒过来,跟大家有共同语言了。这就是烦恼魔已经缠住了自己的心。我们作为修行人,应该以那些高僧大德为榜样,尽心尽力地学习他们,一旦相续中生起了烦恼,马上以正知正念进行断除。这样不断地下工夫,实际上也不是特别困难。
    这次学习《入行论》,很多人的贪嗔痴烦恼、恶劣习气应该有所改变。藏传佛教中有种说法:“这个人的行为非常不如法,可能从来没有听过《入行论》。”《入行论》似乎成了调伏身心的一部论典。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夸大,学过这部法和没有学过的人,肯定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你们听完以后,所作所为应该有些变化,这也是我的一个希望!
     
思考题
    393、有些人认为自己修行境界很高,成天跟别人讲自己能看到什么、能听到什么,还能知道别人的心思,这些就真的了不起吗?为什么?
    394、有些居士遇到一个假活佛,自己被骗得人财两空,就认为是藏传佛教不好,并到处说这个活佛的过失。对此现象你怎么看待?如果你也有相同的经历,今后打算怎么办?
    395、有些人喜欢说大话,认为什么环境对他都是无利无害的,住在恶人群中也可以,住在女人窝中也可以,这样的话,其结果会怎么样?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这样做?
    396、假如自己曾毁坏过佛像佛塔等三宝的所依,现在应该如何忏悔?
    397、现在有些佛教徒以高价贩卖经书,美其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