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母的个性,徐庶当然很清楚。不可能写这样的书信,让儿子为难,徐母的笔迹,尽管仿得很像,以徐庶的神机妙算,难道还算不出来?他只是按照集团策略,先打动刘备的心,占据着舞台。然后找机会离开,自然地引出孔明,来主持更大的场面。水镜自己不出山,才有辨法把这些小老弟安排出去。他自己在暗地里操控,某些人才方便在明处表现。这种天衣无缝的配合,刘备当然看不出来。
徐庶将计就计,写一了封信,坦诚告知刘备,在水镜处已经知道刘备的身份,故意唱歌来吸引。现在由于母亲被曹操软禁,非到许昌不可。用母子天性来再一次打动刘备的心,实在是知人知心的攻心计策。刘备不敢强留,又万分舍不得。徐庶并不直接举荐孔明,只是哭泣拜别,十分悲伤无奈。从马拜,又匆匆返回,在刘备从觉中惊醒,以可徐庶改变主意的紧急时刻。才举荐孔明,是何等的高明!诸葛亮还没有出山,就已经十分热场,有助于水镜集团的步步进展。所以徐庶的功劳,还是不可抹杀。明知是假的,也当成真的。虽然救不了徐母,却也尽了孝心。而且留在曹操身旁,心要时提供讯息,自然是上策。
8.徐庶走马荐孔明,有什么特殊的用意?
水镜集团人才济济,共推诸葛孔明下山扶佐刘备。重量级人物出现之前,当然要有很多动作,把场子搞热。
首先是牧童介绍水镜出场,接着水镜弹琴,见面就说刘备逃难落魄。指出刘备的缺失,在左右不得其人。很快就引出伏龙、凤雏,以吸引刘备的注意。最高明的地方,是让刘备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为将来三顾茅芦,埋下伏笔。接着出现的人物,居然是徐庶,登场表演,让刘备叹为观止。认为天下高贤,以徐庶为第一。徐母的一封信,使刘备痛失左右手。要留不敢留,送别太伤心。徐庶这时候推荐孔明,即使刘备想要也不便明白表示出来,以免徐庶认为有了孔明便可以取代徐庶,岂非笑话?徐庶知道刘备的个性,所以含悲离去,这才走马返回。表示非去不可,但不荐不能安心。刘备转悲为喜,愿闻其详。徐庶好好推介一番,刘备对孔明终于有了深刻的认识,铭刻在心。
现代人喜欢自我推销,抓住机会,便要吹捧自己,把自己推销出去。这种做法,是自己作贱。只能贱卖,不能提高地位。徐庶高歌一曲,好像是自我推销,其实不然。如果不是水镜先在刘备脑海当中,打下一个印记。徐庶再怎么唱歌,恐怕刘备也不会在意。因为他们的心目当中,又有孙干、糜竺、简雍;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那里还需要什么山野间人?水镜推荐伏龙、凤雏,先给刘备一个模糊的概念。然后逐步具体,真人还是不出现,增加一些神秘感。让刘备觉得可望不可及,起了崇敬之心,决意讨贤。
9.徐庶事母至孝,却间接害了母亲,怎么办?
水镜集团如果牺牲徐母来成全大业,已经是不仁不义,那里是高明人士应有的心态?可见徐母殉节,并未在计划之内。而是谋士程昱的诡计,才出现这样的变数。神仙打鼓,有时候也会出错。单福再高明,这件事情突然发生,使他方寸大乱。偏偏孙干劝告刘备,必须留住徐庶,以免为曹操重用而危害我方。还说什么徐庶不去,徐母必为曹操所害;徐母一死,徐庶就会力攻曹操为母报仇。说得很有道理,刘备一句也听不进去。所以也没有辨法冷静地分析利害得失。徐庶一片孝心,刘备仁德为先,两人一厢情愿地认为徐庶到许昌,徐母便能得救。刘备大方地祝福徐喜事新主,以成功名。徐庶则发誓终生不设一谋,便曹操白忙一场。两人仁尽义至,仍然间接害死徐母。一个人应该用理智来指导感情,不应该以感情考虑事情。由徐母殉节这件事情,可以明白这种道理。刘备和徐庶,都冷静下来,相信会进一步推论出来水镜所说的:徐庶不去,徐母还可以存活;徐庶一去,徐母必定殉节。
这件事刘备要负很大的责任,因为徐庶是孝子,一心一意求去,是必然的。刘备应该冷静地为他分析,帮助他用理智指引感情。然而刘备就是这种只顾仁德,不够实际的个性。今后的发展,受到刘备这种个性的影响很大。
最不应该的,还是孙干,说一些反效果的话。难怪水镜说他不过是白面书生,并非经论济世之才。跟着刘备那么久,那么近。居然不了解刘备,真是个典型的参谋。
10。徐庶像一阵风,来了就走,给我们什么启示?
徐庶很有才能,否则刘备不会那么赏识他。曹操也不可能想尽办法,要把他骗到许昌。气球所需要的,是良好品质的气体。刘备和曹操所极力争取的,莫非良才。徐庶不表现,他的母亲反而很安全,不致引起歹念。如今徐庶表现得十分杰出,他的母亲,因此成为曹操动坏脑筋的对象。天下事有利必有弊,徐庶再有智慧,徐母再有福气,恐怕也难逃这样的劫难。当然,徐庶可以提早将母亲隐藏在安全的地方。但是依徐母的个性,也未必接受。说不定为了让徐庶专心为刘备工作,她也可能提前结束自己的性命,岂不成了刘备害死他的母亲?
再说,以徐庶的聪明和孝心,立即判断徐母的家书是假造,他又能怎样?动用军际的力量抢回来,很不可能。不加以理会,便是贪图自己的前程,完全置母亲的安危于不顾,这种人在刘备阵管担任要职,妥当吗?就算他果真如此,刘备也为了公事而不计较这些私事。以刘备对他的赏识,还会三顾茅芦,去礼聘孔明吗?孔明不下山,仅凭徐庶的才能,有可能三分天下?徐庶的贡献,和阻挡孔明下山,两相比较,那一种比较重大?
由此可见,像这样曲折离奇的演变,实在不是显秩序的规律,所能够解释的。只有隐秩序,才能够促使程昱出这种馊主意,而曹操居然也接纳。再使徐庶深信此事,又坚决要走。刘备不忍离别,远送一程。徐庶走了又回来推荐孔明。就隐秩序的立场,经常把好人当好人,也把坏人当做好人来使唤,实在比显秩序更为灵活。
11。刘备欲往隆中拜访孔明,水镜如何反应?
孔明奇才,使刘备十分敬仰。安排礼物,要到隆中拜访。刚好水镜来访感叹徐庶中计,暗示孔明比他高明。刘备说起徐庶的推荐,水镜却说:自己老了,为什么还要拖累别人,把孔明拉出来呕心沥血?让刘备明白,跟着他只有辛苦,根本谈不上享受。若不是为了天下百姓,谁愿意放弃山林的悠闲生活,下山受罪呢?更进一步打动刘备的心,对水镜所推荐的人物,更加尊敬和感动。水镜趁机说出孔明、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是密友,但以孔明最特殊。他故意借用孔明的话,其他四人都可以担任刺史、郡守,只有孔明能够和管仲、乐毅相比,来提高孔明在刘备心中的地位。连带着引起关羽的注意,认为孔明太过自大。水镜这才画龙点睛,指出孔明可比姜子牙、张良,为其后请孔明当丞相留下伏笔。水镜告别时,仰天大笑说:卧龙难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告诉大家,水镜集团的宗旨大公无私,替天行道而不顾虑个人的成败。
刘备当下盛赞:真隐居贤士也。心里明白,孔明如果不加以特殊的礼遇。和水镜一样,是不愿意出山相助的。水镜这一番话,促成刘备的诚心拜访,使三顾茅芦传为人间美谈,而流传万世。这当中有进有退,有刚有柔,也有成有败,使刘备今后和诸葛亮相处,心中有一个底。这是最完整的战前辅导,使孔明获得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使刘备对所邀请的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合理的期待。水镜做为战业咨询顾问,实在是服务到家,考虑得很周全。
12。三顾茅芦,为什么传为千古美谈?
世世代代,都可能有诸葛亮这样高明的人士,只是刘备难求。请看今日的微才广告,口气都不是很好。好像提供工作机会,已经很了不起。求职的人,非低声下气不可。动不动要提出申请,还被问有什么要求?诸葛亮如果遇到这种主人,恐怕不可能加以理会。当时诸葛亮既有贤才,又有志向。有人建议他往投曹操,必定获得重用。他认为曹操虽然求才若渴,由于志不同道不合,不能考虑。有人建议江东孙权是好主人,孔明说他能贤亮却不能尽亮。既然无法发挥,何必浪费时间?他坚持慎选明主,否则宁可自己做做研究。听说刘备仁德为怀,先让徐庶去试一试,果然如此。水镜把路铺好,他自己还要亲自试看看。
他算到刘备将于近日来访,故意外出。由童子口中,说出归期不定,行纵也不明,考验刘备的耐性。再请崔州平泼冷水,说自古以来,治乱无常。就算把孔明请出山,也是徒费心力,试探刘备的信心是否坚定?然后放出讯息,使刘备知道自己回到队龙岗。那时候天寒地冻,三兄弟一定有不同的意见。让他们内部先沟通沟通,对礼聘孔明这件事,能不能达成共识?以免将来成为空降部队,关羽、张飞心里不高兴,难免造成障碍。促成刘备在内部调上,做好准备工作。同时故意让三人再度抽空,看看三人如何反应?刘备怎样安抚?会不会自己也发起牢骚?安排石广元、孟公威从旁观察,最后请岳丈黄承彦面试,大家都表示同意,第三次都有家等候三人的来访。
对刘备来说,能够三次顺利成行,实在并不容易。因为关羽和张飞,都有不同看法。能够三次兄弟同行,证明刘备领导有方,随时展现大哥风范。两位弟弟虽然有意见,却也能够顾全大局,配合兄长的意愿。虽然具有高度的团队精神,值得孔明投入,把自己的心力贡献出来。
但是,为了将来好做事起见,还是不能亲自到门口迎接。以免一下子主从定位,失去先生的地位,很难做事。
所以他故意书寝,高卧不起,看刘备有什么反应?会不会叫童子吵醒,还是故意大声说话来吵醒?关、张二人,是不是忍得住?将来会不会接受他的意见?一切都通过考验,这才翻身醒来,问童子有没有俗客来说?如果开口就问有没有贵客光临,岂不是露出马脚,让刘备识破他的心思?于是整容更衣,使刘备获得很好的第一印象。并且十分谦虚,说自己年幼才疏,比不上水镜、元直。刘备更加坚定信心,好不容易见面,今天非打动孔明的心,把他请下山不可。若是孔明一开口就自我膨胀,说水镜、元直不错,只是不如自己高明。又说刘备虽然命苦,到现在还找不到立足之地,现在找对了人,以后可以安心。说不定刘备恼羞成怒,反而把孔明挖苦一番,拂袖而已。因为这么大的口气,这么高的资态,以后大概很难领导,不如算了。反正大家都说时机不对,徒劳无功,不如另做打算!
孔明一向愿闻将军之志,把刘备的心安定下去。愿意聆听主人的理想,大多是好幕俸。这么高明的军师,当然不能错过。于是三顾茅芦,慎始善终,园满地收场。
13。隆中决策定三分,有什么重大的启示?
孔明未出山之前,已经做好全球布局的计划。他从战略上,对全局做了十分深入的研究。在短短几分镜之内,把曹操和孙权的势力和地盘,做出明确的归纳。指出荆州和益州,才是刘备的用武之地。三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