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之父蔡元培 作者:陈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大之父蔡元培 作者:陈军-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美梦。在这群龙无首的中国学界,谁只要占领了这惟一的国立大学,就等于确立了学术上领袖群伦的地位。为了这一目标,他不惜手段地赶走了留学东京大学的前校长何燏时。唉!这些天来,他真是越来越仇视策划蔡元培到校的沈步洲、范源廉、汤尔和以及那位人称“鬼谷子”的沈尹默。这位忘恩负义的吴兴小同乡,是他亲自把他请到了北大,如今却整天跟在蔡元培后面瞎摇羽毛扇。

  他冷冷地瞟了一眼老成持重的张思秋,有点歇斯底里地问:

  “我们究竟走错了哪一步棋?又究竟败在何处 ”

  张思秋呷了一口主人家乡的顾渚紫笋茶,有点认命地苦笑道:

  “唉!这些日子我算是想通 应该说蔡的出长北大也是时代潮流的必然。他能请出陈仲甫、章行严一帮革命党,我们敢 他敢让陈仲甫和胡适借《新青年》搞白话文运动,弄得满北京风风雨雨,我们可能 还有,他那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口号最能迷惑青年学生,也必然会被北洋政府所不容。我甚至怀疑孙文给他布置了什么特殊使命呢!暧!古人说道不合不相与谋,还是认命趁早走吧!”

  胡仁源不满地瞪了他几眼,铁青的脸痛苦地抽搐了几下。还是姓舒的庶务主任机灵,阴声阴气地冷笑道:

  “哼!无毒不丈夫,我是不肯就此罢休的。这几天那些被解聘的英国教师急得像没头苍蝇,整天来找我讨主意。我让他们去向朱尔典告蔡元培。还有那几位‘探艳团’的宝贝,加上一位林琴南的弟子叫张什么的,也正在密谋兴起一个‘倒蔡运动’。我让他们找徐树铮做靠山,拿段祺瑞压教育部。还有预科学长徐大炮,正被我煽得在和蔡元培较劲呢。蔡说要改革预科,他说预科要独立,甚至想成立什么预科大学。次珊兄,你就韬光养晦,等着看好戏吧!我们是不会让这位书生气的对手过安稳日子的。”

  胡仁源终于长吁了一声,喘过气来。他不动声色地在客厅踱了几步,又冷冷地关照了一句:

  “不过也不要搞得太过分,他毕竟是我的先生哟,传出去彼此都没脸面。”

  说实话,这些日子他正在静观“府院之争”的动向。黎元洪和段祺瑞围绕对德宣战问题,正按各自的外国主子意图较劲呢!听他的好友傅增湘说,段祺瑞搞了一份由大总统提交国会的对德绝交咨文,亲自带领内阁成员到总统府请黎元洪盖印,没想到黎元洪说:“此案当再考虑。”气得段祺瑞大吵一场,当天辞职去了天津。这一手果然将了黎元洪一军,连忙派总统府的秘书长张国淦去天津劝慰,并表示咨文可以盖印照发。据傅增湘分析,“府院之争”必两败俱伤,最后来收拾残局的只能是徐世昌。而傅增湘是徐心目中最好的教育部长人选。如真有这一天,风水将重新轮回到他的头上。

  在这春天的晚上,他就这样孤寂地静观着天象,期待着惊蛰的雷声或许能带来一丝转机。

                  9

  蔡元培的车平时都是九点左右到校,今天却一早进了四公主府。他先去了东斋,又独自来到西斋的学生宿舍。听说宿舍墙上,甚至厕所里,学生互相攻击的匿名壁报很多,一看果然不假。他要在今天召开学生班长会议,这些不堪入目的“校园民间文学”,令他心情颇为沉重。

  当时的北大图书馆设在胡清的松公府旧址,前后占有三个大的庭院,雕梁画栋,古柏参天,非常富有一种幽古的中国庭园气息。这座旧时王府的第二进和第三进的屋子,有一部分正在装修成宴会厅。会议放在阅报室里开,当蔡元培和陈独秀步入会场时,他发现梁木上尚未剥落的深红色髹漆上,交织着碧黄色的云彩和玄黄色织锦的图案,上面积满了朽黯色的灰尘。那细纹的窗棂上也垂挂着几重尘丝和蛛网,而就在它的下面,却是黑压压挤满一屋的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青年们。这些学生班长多数穿着褪色的蓝布大褂,有些肩上还缀着补丁,正静静地注视着他俩。

  蔡元培有点激动起来,在这黑暗的世道里,每当面对这些莘莘学子,他的心就会燃起新的希望。

  “同学们,我来北大已有些日子 但和诸位一起探讨怎样办好大学还是第一次。在坐的都是学校的精英,能来北大读书也很不易。关于办学宗旨,我在到校的第一天都说 概括起来一是希望学生丢掉读书做官的思想,树立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地的信念。二是想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今天我和陈学长一起,真心来和大家商量一个问题,我们究竟要把北大这所最高学府,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我以为大学之大,不是校舍恢宏,而是学术气度广大。这些年来我在西方考察教育,发现各国大学风格颇有差异。像英国的养成人格,德国的专重学问和美国的兼及实用等等。而且我发现一所好的大学,都有她自己独特的校风和精神传统。那么,什么才是我们北大的校风和精神 同学们今天不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再过五十年、一百年北大校庆时,我们的后人也会提出这个话题。我以为第一流的大学,不仅仅是肩负着阐发新学,昌明旧术之责任。也就是说,不能仅仅满足为社会提供有知识技术的专门人才。还应该是整个国家最高尚、最纯洁的学术圣地,是培养具有人类优秀品质和完美个性的“思想库”和“实验室”。这些天我很苦恼,常在问自己,你心目中的新北大究竟该是什么模样 我以为一是应该有学术至上,思想自由的学术气度,大学应该是提倡极端的学术自由的最高机关。二是我比较欣赏洪堡在创办柏林大学时的人文教育思想,西方的大学有点类似教会,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我们的北大,也应该把培养具有独立思想和自由意识的批判者作为奋斗目标。三是我历来主张教育要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要保持独立的资格,丝毫不受各派政党或教会的影响。看来在中国,一所新型大学的诞生,还要有一种敢于和封建专制和黑暗势力誓不合作的精神勇气呵!”

  阅报室里终于爆出热烈的掌声,同学们都被这精彩的演讲震呆 他们千里迢迢地来这里求学,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么深沉博大的问题。陈独秀也以敬佩之情注视起这温文儒雅的身影,暗自在心里惊叹,想不到他已在思考要创建新的大学精神这一课题?看来北大之大乃蔡元培先生的气局之大,将来要是谁忘记了蔡先生,不仅是北大的耻辱,也是整个民族的悲哀呵!他自认为是个天才的鼓动家,原准备是要好好地登台演讲一番的。但是至少在现在,他已果断地打消了念头。好像又是理科的张国焘和爱凑热闹的罗家伦站出来高声叫嚷:

  “向蔡先生致敬!”

  “欢迎蔡校长再作精彩演讲!”

  会场潮水般地沸腾起来 蔡元培感动地挥了一下手,用一种平静的语调继续说道。

  “可是今天我却看到一件不愉快的事,在我们的校园,在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之间,出现了许多互相攻讦的匿名揭帖。同学们,这种种揭帖,真是叫我这校长看了难受哟。我想要是看的人信了他们的话,那对立面几乎不能做人 如果能设身处地想一想,又当如何 我们见了别人的过失,应该用怜爱之情劝告他,这是同学的友谊。如以为不可规劝,也尽可对学校当局说,这才是人间正道。至于匿名揭帖,受之者纵有过,也决不易改悔。而施之者则为丧失品性之开始。我劝今后凡作过此事的,都要痛改前非。否则,我们刚才谈的整顿校风,建设新北大都无从说起……”

  会场上鸦雀无声,许多同学垂下了脑袋。傅斯年的脸渗出了羞色,他的眼前闪现出一个长着一副小官僚面孔的脑袋。此人平时常做些令人讨厌的事,于是同学某君先在西斋贴出一张“讨伐”告示。两天之内,满墙之上出现了无穷的匿名文字,把此人骂了个“不亦乐乎”,其中也少不了他的杰作。在他的匿名揭帖中,表面上都是替此人大抱不平,实际上却在暗处挖苦地。这种春秋笔法深为讨伐者赏识,同学们在上面浓圈密点,批评狼藉。听说此公后来生了一场大病,神情也渐渐痴呆起来。今天听蔡先生一席话,真像经历了一次精神洗礼,只觉得整个灵魂正在向一种全新的境界升华。

  蔡元培见大家接受了他的建议,脸上焕发出一种慈爱之情。他兴奋地望着陈独秀,作了一个邀请的姿势。

  “是陈学长建议我召开今天的会议,让大家回去发动全校同学,开展正当的娱乐活动,建立各种学术研究团体,以吸引求学之兴趣,培养德智体美的健全人格。这也是世界各国大学的惯例。下面我们欢迎他来演讲。”

  面对热烈的掌声和一双双期待的眼睛,陈独秀终于按捺不住地站了起来。他不愧是一位青年领袖,眼神里总是闪射着咄咄逼人的豪气。

  “同学们,在正人君子眼里,我陈仲甫可能是个危险分子,是个乱党。大家都知道,我是被蔡先生的精神感召来北大的。是来办刊物,搞白话文运动,传播新思潮的。刚才听蔡先生一席话,真是如坐春风呵!先生那有所不为,无所不包的气局实在令我感动。我想按蔡先生的理想,教育应该是指导社会的,而非随逐社会的。所以我们的北大,还应该是创造国家的新文化,建设科学和民主新社会的发源地。将来从我们这里走出的学生,应该是有一种气象,有一股敢和黑暗势力抗争的力量和牺牲精神的。为了这一天,同学们应赶快行动起来,去创造一种全新的精神生活。去运动场、去结社、去办刊物、去研究室、去雄辩、去开展一切有益身心的活动。有什么好主意,今天就可以谈。因为站在你们面前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的蔡先生!”

  台下的情绪终于被他鼓动起来了,年轻人开始交头接耳,跃跃欲试。一位五大三粗的山东学生先跳了出来。

  “蔡先生,我们一直想组织北大学生技击会,还想请您担任名誉会长。更希望能拨出几间房子做活动场所,不知意下如何?”

  蔡元培会心一笑,眯细眼睛反问道:“想要几间房子?”

  他先是一愣,然后瞪直眼狮子大开口;

  “五间!”

  “可以考虑!我还打算逐步建台球室、乒乓球室、游艺室、体操场、游泳池。如有兴趣,我还想买几匹马供你们训练马术。论人数北大最多,但历年华北运动会我们却派不出人,真是笑话呀。这样吧,你们先自发组织,然后再改为由学校组织。我想最迟在明年就可由校方组织学生军和体操两部,学生军部请富有军事知识的导师任教。将来无论哪个系的学生,都必须认定两部中之一为必修课,每年春季还要开全校运动会。你看可以 ”

  傅斯年听得心怦怦直跳,忙向顾颉刚、范文澜使眼色。见他俩同意就抢先举起了右手。

  “蔡先生,我以为作为煌煌上岸的北大,应该有一份刊物,是否就叫《北京大学日刊》,向师生公布每天的文告和新闻。另外,我们也一直想办份《新青年》式的学生刊物,不知可以 ”

  蔡元培一看是胖胖的傅斯年,心里就乐

  “行!名字也取得很好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