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 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D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2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30认识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就是()    
    A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B由理性到实践的飞跃    
    C在理性认识阶段达到理性具体的过程D由抽象概念到具体事物的过程    
    31“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觉的问题”,“悬而未觉”是()    
    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    
    C可知论观点D不可知论观点    
    32“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C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观点D对逻辑和历史关系的割裂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之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实践作为认识发展的动力,是因为()    
    A给认识提出新课题    
    B为新问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经验材料    
    C为人们认识新事物不断提供观察和研究的手段    
    D规定认识发展的方向    
    3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表现为( )    
    A。主体以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生理系统所决定的选择    
    B。主体对信息的能动选择    
    C。主体对信息的自觉选择    
    D。主体对客观事物的选择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    
    A有限和无限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5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是否得到政府批准    
    C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6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之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B真理的内容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C真理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    
    D真理具有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公共性的内容    
    7真理向谬误转化的原因,主要在于()    
    A真理超出了其适用的一定条件和范围    
    B只有少数人赞成,遭到多数人反对    
    C背离了主观与客观、认识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在实践中一时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8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C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D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    
    9一切科学的定律、学说、理论之所以是真理,因为()    
    A它们的内容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B它们为大多数人所公认    
    C它们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认识D它们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    
    1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内涵包括()    
    A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C价值关系D审美关系    
    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间接经验回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C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过程    
    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2人的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    
    A在人的知识、情感、意志中,情感和意志属于非理性因素    
    B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因素    
    C人的认识过程中的非逻辑性思维    
    D非逻辑的跳跃    
    13“只要迈进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个方向迈进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真理具有相对性    
    C在一定条件下真理会向谬误转化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4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理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段话说明了()    
    A思想本身不是现实的力量    
    B一定思想只有和一定的实践相结合,才会变成现实力量    
    C思想必须被群众掌握,才能对社会存在起作用    
    D无论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思想,只要被群众掌握,就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15下列观点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D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6清代哲学家魏源提出“及之而后知”,他说:“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疱丁之一啜”。这种观点在认识上是()    
    A坚持了唯物论B重视感觉经验的作用    
    C重视实践的重大作用D坚持辩证法    
    17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使理性认识()    
    A接受实践的检验B起改变事物发展总趋势的作用    
    C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1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    
    A前者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后者则离开了社会实践    
    B前者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后者则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    
    C前者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后者则否定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D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19“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    
    A教条主义B理论脱离实际    
    C本本主义D经验论    
    20割裂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会导致()    
    A教条主义B经验主义C“左”的错误D右的错误    
    21“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B唯物主义的观点    
    C唯我主义的观点D反理性主义的观点    
    22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是没有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一观点在认识论上说明了()    
    A认识来源于经验    
    B在经验的积累中加深认识    
    C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例    
    D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超过青年人的认识    
    23下列选项中代表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    
    A孔子提出“生而知之”    
    B孟子说“不虑而知”    
    C老子说“不行而知”    
    D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4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D理论可以决定一切    
    25价值具有()    
    A主观性B客观性C主体性D。实践性    
    26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    
    A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    
    B人的需要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    
    C价值必须以人的需要为前提    
    D价值是物质关系    
    27一个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价值认识,必须符合()    
    A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B对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    
    C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D对实践关系的正确认识    
    28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是()    
    A实践原则 B真理原则C思想原则D价值原则    
    29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表现为()    
    A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原则    
    B真理与价值相互贯通,既互为前提又互相适用    
    C真理与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从价值走向真理,从真理走向价值    
    D实践是真理和价值共同的检验标准    
    30“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A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D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3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因为实践()    
    A具有直接现实性B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C具有普遍性的特点D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32恩格斯说:“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致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推断它明天会再升起。”这说明()    
    A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有其局限性    
    C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是不能认识和推断的D归纳方法的局限性    
    三、分析题    
    1试论述马克思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并以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观点阐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事的关系。    
    2如何理解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原理对反对“左”、右倾错误有何意义?    
    3说明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4试述在真理问题上实践标准的辩证法,请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    
    5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同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联系,并指出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6试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说明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7运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说明正确地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必要性。    
    8运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9运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    
    10分析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    
    11价值评价及其尺度是什么?    
    12分析说明价值选择及其实现。    
    13中国从古到今的思想对认识(知识)的来源有各种不同看法。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