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大师从反面讲,这个几句话很重要。「若不闻此无边无尽无二之境」,你要是没有听过《华严经》,我现在不说「读」,为什么?你读了不懂,这不行。你要听讲,真正把这个经里头的义趣听懂了,听明白了,对你的生活、工作、修持会有大帮助。为什么?心开意解。你的心量拓开了,本来是小心量,现在心量拓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确实你的思想观念,你的行持不一样。
如果对这个经不闻、不懂,「滞於权小」,你一定停留在权教小乘,为什么?心量拓不开。不知道宇宙之大,不知道众生之多;宇宙之大,众生之多,你真的不懂。你说你懂了,我知道你讲你懂的意思,实际上你所懂的范围非常窄小。一一微尘里面有虚空法界无量无边刹土众生,你懂不懂?不懂。毛孔之中,一一毛孔也有虚空法界无量无边刹土众生,你知不知道?不知道。你怎么会懂,你懂的有限。所以你心愿达到的境界有限,所以是权教、是小乘。「普贤行愿何由可成」,普贤行愿,说老实话,你怎么能够修?你怎么能成就?一点都不假。你做梦都想不到,这个大经不听不学,那怎么行?
我们这个本子上,后面附著有李长者《合论》,李长者在这个论里面有几句很重要的话,我们也可以念念给大家听听。他说这个经的来意、意思,「令诸现在未来始发菩提心者,识佛所行,及菩萨行海,佛菩萨大慈悲海,能普遍法界海,众生行业海,而利益之,令到究竟岸故,既见是已,而仿效之,学佛行故。令始发心者,悲智圆满,行解不错谬故」。这个说说得很好,可以弥补清凉大师跟我们讲解的不足,值得我们做参考。
又说「令始发心菩萨,知众生业报同异差别,由心造故」,这个前面都说过了。又说「令始发心者,知众生界广大,等法界虚空界,如影相入,重重无尽,依住各别,佛菩萨行悉充满故」,跟清凉所见真的是无二无别,但是他这里讲的好像更清楚一点。又说「令始发心菩萨,知诸佛菩萨境界海,众生境界,一异不可得故,随众生自业转变,刹海转变故,随自业成坏,刹海成坏故,以众因缘故,此品须来」。这个来意跟清凉所说的,这是两个人对这部经领悟、体会的地方不谋而合,都能把这些重点抓到,教导后学。我们中国谚语里面有所谓「英雄所见,大略相同」,我们从这个地方认识李长者跟清凉大师,他们对这个经的体会、看法,这些地方完全相同。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七九卷) 2002/4/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79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
清凉大师以四科,就是四个段落来介绍这一品:第一个段落是来意,第二个段落是解释品题,第三个段落是讲宗趣,我们在前面都已经介绍了。李长者在《合论》里头有一段话很重要,大致上他们的看法非常接近,甚至於引经据典也有许许多多地方相同,有些话也很值得我们做参考。
譬如《合论》里面讲,「若不说众生界、法界、佛界、菩萨境界、虚空界,无二无尽,如影重重」,这个就是普贤菩萨在这一品经里面所说的内容。长者说,假如要不说,不说明这个事实真相,「所有发心者」,所有发心学佛的人,即使「不入二乘道,修菩萨行,但得权教菩萨,心常染净,而有限碍」,限是限制,碍是障碍,「不入佛境界故」,这个意思清凉注解里头有。下面他说「有自佛他佛」,像我们常常说的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自佛;他方世界诸佛,不是我们娑婆世界,他方佛,我们会有分别心。「及以国刹分剂,有往来所依处故」,极乐世界不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不是华藏世界,我们凡夫总是离不开妄想分别执著。他举例,「如三乘中所说,净土在於他方」,弥陀净土在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距离我们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国土,这个也是佛在经上说的。「菩萨愿生其中是也」,许多菩萨都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净土在於他方。《华严经》上给我们讲事实真相,讲的是「法界,佛界,菩萨境界,虚空界,无二无尽」,普贤菩萨说的经文,也就是说出宇宙刹土佛菩萨境界的真相。意思在教「初发菩提心者,知众生境界诸佛境界广大之相,重重无碍无尽之相,佛及菩萨愿行,含覆利益」,真正是无微不至。这品经当然要说,不能不说,这个意思非常好。
下面是解释经文,解释经文这是第四个段落,解释经文:「三品正陈法海」,这个三品就是「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这两品是讲果,最后有一品「毗卢遮那品」是讲因。前两品给我们说诸佛刹土的实相,真实的状况;末后一品说这个世界是什么原因出现的,为什么会有这个世界,要给我们说出原因。这里面有两个意思,清凉大师给我们说,前面两品「通答前三十句果问」,前面我们读过的,菩萨提出四十个大问题,在这两品经里面通答,概略的说明,细说在全经。「后一品,答前十句因问」。什么原因?说「因」,我们就知道它的果。实在讲,佛说法通常因果都讲。我们要看佛这次的谈话开示是果讲得多,还是因讲得多?如果果讲得多,我们就把它分类,归类归到果这一边,果里头也说因。如果因说得多,果说得少,我们就把它归在因这一类。因果都说,这是每一会的说法,当机大众根性不相同。
又何况佛陀说法不同於世间学校教学,世间学校教学,学生人数是一定的,程度是差不多。佛说法听众是不一定的,有些是一直听下去的,有些是中途而来的,前面没有听到的,有些可能只来听这一次,听一次,佛都不舍弃他,为了令他得利益,佛还是委曲婉转要把意思说圆满。当然这里头广略差别是有的,就是细说略说,这是有的。
好在我们今天能够看到古大德为我们集结世尊当年所说的这些教诲,集结成为经典,前后各处所说的,我们今天在经本上都能看到,这是希有的因缘,不可思议,我们一定要珍惜。就是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也不是在一处一时说的,清凉就给我们说的是「七处九会」,说经的处所有七处不同,一共有九会。李长者讲的是「十处十会」,因为这部经到中国来并不是圆满的,是残缺不齐的。李长者讲一定是十处十会,他讲的也有道理。《华严》用「十」代表大圆满,十处十会这个讲法是能讲得通的。
这就是为什么说前面两品讲果,后一品说因,多说果,少说因。「遮那品」里面多说因少说果,说因比说果要多。现在我们这一品「世界成就品」,这里头要说的是「诸佛及诸众生所有的刹海」。给我们介绍,我们现在讲的,太空当中无量无边的星球星系,这一品给我们讲这个,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天文学,这一品跟底下一品都是讲的天文。
后品「华藏世界品」,「别明本师之所严净」,这里头特别说到毗卢遮那佛对於刹土的庄严。「又此品明成刹之缘」,「世界成就品」要说明宇宙为什么形成?形成的缘是什么?「后品别辨果相」,「华藏世界品」要说明果报的现象,确实这真是我们迫切需要明了的。这一品是「答」世界「安立之问」,前面曾经问过,云何安立?有这么一个问题。「其中虽明形等,亦是缘故」,说许许多多现象都是从缘上讲的。
现在这一分里头也分为两段,先「总标纲要」,这是本分,后面「正陈本义」是解说分。我们现在看经文: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以佛神力,遍观察一切世界海,一切众生海,一切诸佛海,一切法界海,一切众生业海,一切众生根欲海,一切诸佛法轮海,一切三世海,一切如来愿力海,一切如来神变海。】
这段经文,『尔时』是普贤菩萨入法界大定,起定之后,这个示相教学非常重要。入定是属於内证,总得把妄想杂念分别执著统统放下,这时候自己的心跟一切诸佛、一切菩萨心性起感应道交的作用。因为一切诸佛菩萨的心是纯净纯善的,我们入定,定中的境界纯净纯善,这叫「内证」。不但是内证,也是感得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加持,『以佛神力』!这是经文上的。
凡夫的心跟佛心不一样,凡夫的心是动的、是不定的、是乱的。所以要说如来果地上境界,你不契入如来果地境界,你怎么能说得出?怎么能契入?入定就契入了。我们一定要知道,普贤在前面是表演,是做样子给我们看的,有入有出;实际上普贤菩萨入法界定,没有出入,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都在法界定中。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前面做个样子给我们看,教初学。
初学,我们现在讲初学为大众讲经说法,要用什么态度?普贤菩萨示现的就是模范,要入定。所以从前法师升座讲经,诸位都晓得,有讲经的仪式,法师升座之后那个仪式很长,差不多需要四十多分钟。这么长的仪式,法师坐在座位上入定,仪式完了之后,引罄一敲法师出定了,这才讲经,就学普贤菩萨!总得要把整个妄念放下,意志要集中,你才能体会到经里面的玄义,微妙的义理,无尽的义趣,你才能体会得到。如果心散乱,决定不能成就,你决定不懂。
平常我们讲经要做充分的预备,预备需不需要?需要,那是敬业的态度。我把这个事情当作一桩重要的事情来办,我很重视,我也有充分的准备。准备这个东西有没有用处?不见得。也许上台之后,你所准备的东西,一句都用不上。为什么?智慧现前,佛力加持。这桩事凡是讲经的这些大德们,都有这个感应。
往年李老师在台中讲经,一个星期一次,我跟他十年,他做榜样给我们看。讲经这天他不见客的,在图书馆讲经,图书馆给他准备一个休息的房间,在一个小楼上,他这天等於说在小楼上闭关。中午这一餐饭送到楼上,他不下楼,晚上讲经的时候才下来。在台中讲经三十八年,三十八年如一日。他这样的用心,这样的敬业,我们佩服!他也看古大德的注疏,做充分的准备。有时候他把经里头重要的义趣,用表解的方式列出来,在讲经之前,把这个表解写在黑板上,我给他写过不少年的黑板。他这些笔记现在都印在《全集》里面,《全集》里大概有两、三册是过去他一生当中讲经做的笔记,给我们后学做榜样,决定不是草率。
我早年讲经,前十年完全遵照老师这种方法,他一个星期讲一次,我一个星期差不多是讲五、六次,因为他还有其他的事情,他的工作很多。我出家之后,把世间事完全放下了,专门走讲经这个路子。所以我天天讲,前十年是天天都要用很多的时间做准备工作,十年之后就愈来愈熟,谚语所谓「熟能生巧」,准备的时间就愈来愈短了。我在讲台上跟诸位报告过,最初出来讲经,讲一个小时,要准备四十个小时,真的不容易。大概讲半年之后,不到一年,愈来愈有进步,一个小时讲经,大概只需要十几个小时就能够完成了。两年之后,几乎讲一个小时,我有六、七个小时准备就行了。三年之后,可以一比一了,讲一个小时的经,大概一、两个小时准备。所以有的时候用一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