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
今天的会上,我们感到十分荣幸的,是英国文化大臣理查·卢斯先生从
莎士比亚的故乡来到中国,参加这个盛会。我想在此地告诉阁下的,是英国
派出的大使没有谁比莎士比亚更能干,更有力量与魁力。全世界没有一个国
家没有莎士比亚的译本,没有他慑人心魄的演出。他是世界的阳光,永远照
耀人的进步。
让我再一次欢迎各位到会的朋友和客人,同时欢迎你们再一次来参加我
们的盛会。谢谢。
(原载《戏剧报》1986年第
6期)
我对歌剧的几点意见
近年来,陆续听说有人以拙著为新歌剧的底本,我以为不妥。理由及我
对歌剧的浅陋意见陈述如下:
一、歌剧故事应简明、清楚,我的戏故事复杂,人物太多,有的立意且
偏僻,今日观众未必喜欢。
二、我们需要熟悉中国歌剧特点与要求的戏剧诗人。他们的才能与功力
也称得起是歌剧作家,如从全国访贤,这是找得到的。
三、我们需要伟大的作曲家。梅里美的小说《卡门》,如无比才,便写
不出传世的歌剧。今日为中国歌剧作曲的人太少,不够重视。世界歌剧多以
作曲家称名。我国的杂剧、昆曲是以作家称名,可见我们自来不大重视歌剧
作曲家的。
四、我们缺少伟大的歌剧演唱家。今日有成名的歌剧艺术家,但成就虽
大,然仍需与各地音乐学院共同培养,多方实践,是一问题。
五、选歌剧题材,似不宜急功近利。若定要米取目前题材,求一日之效
益,得上级暂时的首肯,发展中国歌剧是困难的。
在不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条件下,任何高级人物、批评权威、普通观众,
可以提出各种意见。对剧本、作曲、演出、歌唱,或批评,或赞美,都应争
取有见解的歌剧艺术家的理解与消化,才能有所取舍。要在和谐空气中求交
流,在平等地位上求团结,求进展。做不到这一点,则如石缝中硬埋苗子,
永远长不成大树的。
六、今日中国歌剧唱法,究应采取民族唱法?或洋唱法?或二者并举?
应争鸣,但更应多实践。允许失败,允许得失参半的情况,在认真的长期的
实践中终会得一定论。
七、我们赞同常演出世界名歌剧,以丰富文化,以扩大眼界。然而,我
们必须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中国歌剧,在全世界、全人类面前做大贡
献。中国歌剧的伟大贡献,要使世界人民口服心服,而不仅是获得多少个金
牌。我们今日的中国歌剧要使子孙后代认为这是永恒的文化宝库,是祖国的
光荣!
(这是作者关于歌剧问题给乔羽的一封信,本报刊登时有删节)
(原载《人民日报》1986年
6月
21日)
为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而作
在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国,在祖国空前振兴的今天,我们举行第一次
莎士比亚戏剧节。这不仅是中国戏剧界的大事,也是使世界戏剧同行们欣喜
的大事。
莎士比亚这个名字,一百二十多年前才被介绍到中国来。近几十年中,
陆续有莎士比亚全集出版,有诸多的译本,有陆续不断的舞台演出,还有许
多学者的出色的研究论文。然而莎士比亚给予人类文明的瑰奇财富,我们还
没有充分地吸收。
这一次的莎土比亚戏剧节就是我们新的努力。
在戏剧节上,将有最优秀的戏剧艺术家们的演出,把莎翁的剧目变化成
多种多样的形式。有忠于原著的现实主义的演出,有改编成为中国的人物与
环境的演出,京剧、越剧、昆曲、黄梅戏,各地方剧种都有了自己的莎士比
亚剧目。莎士比亚与中国的戏剧,与中国的人民更加接近了。
有位“黄梅戏”的导演说过,排莎士比亚剧目,改编排练时唯恐其不“黄”,
上舞台时又唯恐其不”莎”。这种心情是很有道理的。把莎士比亚艺术的种
子,遍植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上,就是要靠中国的戏剧工作者们创造性的劳动。
莎士比亚是伟大的天才,落笔便是诗,是哲学,是深刻的思想与人生的
光辉;是仁爱,是幽默,是仇恨的深渊,是激情的巅峰。有人读了莎士比亚,
几乎不能自己地称他是神,是上帝的宠儿,是无法想象的戏剧的巨人。
但是,“哪里有一座艺术的殿堂,只有脱掉鞋子的人才能进得去呢?哪
里有这样的作品,必须先读许多书,举行一次考试,才能看得懂呢?”不是
这样的。莎士比亚的戏在当时的演出,舞台两侧固然有坐在包厢的贵族、诗
人。台下,不也是有成群的“下等人”,站着,挤着,摩肩接踵,兴味十足
地在观看吗?
莎士比亚从来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看懂,欣赏他的戏的。莎士比亚的愿
望如今已是我们的愿望。普及莎士比亚,使中国更多的人能了解他,热爱他,
欣赏他,这不正是莎士比亚戏剧节的目的吗!
(原载《人民日报》1986年
11月
11日)
美玉
——看话剧《和氏璧》
我小时候听过这佯的故事,石工卞和抱着半剖开的石璞哭泣,哭得眼里
流出血来。他两次捧着石璞,送到楚王面前,说,这石头里藏着一块从来不
曾有过的美玉。第一次楚王刖去他的一只脚;第二次又刖去了另一只脚;但
他第三次又来到楚宫,当石璞终于被剖开,其中确有一块惊天动地的宝玉。
这卞和的故事,在我七八岁的时候,使我听了非常伤心。呆子一般的卞
和,被剁去双脚,残废终生,他为什么这么傻,这么可怜呢?
很久以来,我几乎再也没有想起过他。但七十年过去了,我在舞台上却
又看见了卞和,看到了他一生的故事。我被强烈地震动,心里流出血来,卞
和,他是一个代表人类真正的大智与做人的全部悲壮的汉子。”这其间的道
理太深太深,我似乎明白,又未必完全明了。但我要把我感激的泪水,奉献
给写了这出戏的入、演出了这个戏的人们。
这就是台湾剧作家张晓风创作,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的《和氏璧》。
人,总是愿意一辈子安居乐业,骨肉相守,和睦安康。可为此,又丢失
了多少自己所知道和根本不知道的宝贵的东西呢,根本不知道这一点的人是
最多的;而知道了,又宁愿丢弃,不作牺牲的人也很多;不过,还是有人明
白了这个道理,就用生命去换取那宝贵的东西!卞和就是这样的人。正是靠
了下和的精神,整个人类才不至堕落,才能使美好的事物留存下来。
庄子说:“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真人与难求的真知,对于人类是多
么可贵呵。文艺复兴时期,布鲁诺被火烧死了,但他所发现的真理,终于被
后入接受过来。清末,谭嗣同被砍了头,仅为戊戌变法,仅为他心中之道。
古往今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他们身后,世间才被照耀着一道崇高完美
的精神光辉,才不会被愚昧苟且的昏暗所吞没。
卞和为真玉失去了他个人的一切,然而还是有人卖假玉。买假玉,因为
这是容易的,是不用牺牲的。他们不能相信卞和,在于他们不敢相信卞和,
只有在真人用血冲出的道路上,他们才可能迈步。
《和氏璧》这出戏,跨越时间与疆土,冲出了这惊心动魄的苦难的真理。
但它并不使人悲观。为卞和而感动的人,将心怀希望。真善美的存在是不会
被丢弃的,这信心已由卞和传给了观众,传给了我们。
看过演出之后,我又要来剧本细读。如此动人的寓言、哲理和诗的戏剧,
太难得了。同时,我的脑子里总是浮现出舞台上演出的场面。我想,这种演
出风格与剧本的高度和谐,同样是十分难得的。无论是导演、舞美、形体设
计、灯光与演员,都深深地理解了剧本,有了他们用心去追求到的理解,才
能有这出在舞台上光华四射的戏。在这里,导演似乎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但
又浑然一体,朴实凝重。由此我想到,不管是什么手法、技巧,都只有当它
溶为戏的血肉时,才能显出它们真正的生命力。一切都为戏所用,为我所用。
这正是演出成功的道理。
在此,我祝贺中央实验话剧院,不仅祝贺他们的成功,更为他们的勇气
祝贺,好的剧本,要有人认识,更要有人知难而进,潜心思索,使它在舞台
上树立起来。我听说,也看到,在演出时,是有人中途走了,但这并不应使
人沮丧、气馁。这些演出者、创作者正如卞和,紧紧抓住真理不放,把“玉”
剖出来了,献给了我们。演出的过程也就是认识的过程,所以必然是艰难的。
会有人不认识,会有人认为是欺骗,但是要相信自己,相信卞和,相信卞和
与这出好戏会走进我们的思想里的。不是有许多的观众在为他们拚命鼓掌
吗?
中国的话剧需要这样的好戏,需要像卞和一样的人。他们必将赢得人们
的心。我老了,但我为此感到多么高兴!
(原载《人民日报》1986年
11月
16日)
群众是我们心中的圣人
——在“人艺之友”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你们是我们的好观众,好朋友。你们关心我们、支持我们。多少年来,
你们爱我们的演员、导演、舞美艺术家以及后台、剧场无数为你们服务的人
们。老实说,离开你们,我们一天也活不下去,倒不是因为你们买票看戏,
而是因为你们亲切的关怀连系着我们的心。你们说“好!”你们热烈地鼓了
掌,我们从心里高兴,愉快,甚至一夜晚都激动得睡不好觉。你们看了戏,
闷声不响,垂着头回了家,对家里人说,“真丧气!白跑一趟,花钱买气受!”
我们这些台上的、台下的人,对你们是多么惭愧,但更多的是伤心。我们的
艺术打动不了你们,我们不能给你们一点安慰,一点思索,一点口味的余地;
不能鼓舞你们,不能使你们笑,或者哭,不能给你们任何感想,我们活着还
有什么味道!只好回家上吊!上吊当然不会,因为还有妻儿老小。(一大堆
朋友亲戚在关心着我们。还有我们共同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期待着我们,期
待着我们上进,搞得好一点,一定要树立一套真正的中华民族味道的社会主
义的舞台艺术,贡献给你们,使你们的生活添一些颜色,多一点趣昧,或者
更丰富一点思想。如果我们都办不到,那我门多惨,活着还干什么。上吊不
允许,只有睁着眼等天亮,在床上辗转反侧,想:哪一点没有弄好,哪上一
点没有尽到责任,哪一点对个起自己的艺术良心。
朋友们,这就是我们和你们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所有
的同志对你们的心情。你们许多是我们的老观众、老朋友。五十年代,你们
看过我们演老舍的《龙须沟》和《茶馆》,六十年代,你们看我们演郭沫若
的《武则天》和《蔡文姬》,你们还看过我们演田汉的《关汉卿》和《名优
之死》。当然,“文化大革命”之前,我们还演过许多表现社会主义的中国
的好戏和一些外国的好戏。你们有人在大冬天头天晚上拿着铺盖等第二天卖
票,也有人看完戏,回到了家已经深夜,第二天对朋友、对亲戚,还谈着我
们,评评这个戏,哪个地方好,哪个地方不行。你们甚至于写信给演员,给
导演,给剧场的服务人员,有时称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