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宗教融成一片,这才是普度众生,一定要离开妄想分别执著。
长行里面说了处所,「诸趣」是处所,遍虚空法界。在偈颂里面讲「三世」,后面偈颂头一句,「如来往修三世行,诸趣轮回靡不经」,补助长行的意思。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没有间断,不仅仅是处遍虚空法界,时间也永无间断。清凉跟我们解释,「决定」好,『决定平等』,「同有佛性,名为决定」。这个「决定」的意思就很明显,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决定是一个心性。佛在《华严》上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讲心、讲识,其他宗教讲上帝、讲神,一桩事情。他们讲这个虚空世界从哪里来?上帝造的;我们佛讲自性变的。自性就是上帝,上帝就是自性,造物主。能现能变就是造物主,佛家讲自性,名称不一样,是一桩事。所以佛在经论上常常教导我们,不仅是深入经藏,彻法底源。「底源」是什么?这法从哪儿来的,就是说能生能现。要把这个东西找到,这个东西就是性、佛性。
情与无情全是性现的,全是识变的,「同有」。如果我们入了这个境界,不要说入,能够真正理解,你的心量就大了,许许多多妄想分别执著,自然就没有了、消融了。还有妄想分别执著,不但没有入这个境界,对於这个道理没有真正理解。所以我说基督教的《圣经》就是《大方广佛华严》,大家听了感觉得非常讶异。你要真正懂这个道理,你会点头。为什么?《大方广佛华严》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新旧约全书》也从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哪一法不是从自性流露的?离了自性,无有一法可得。所以法法平等,真的无有高下,这是事实真相。
为什么今天我们看到这一切法有高下?是我们的心迷,是我们不觉,我们产生了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不平等,过在这个地方,境界上没有过。就好像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一切万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过失;你要去戴个红眼镜,看到外面,你们讲得都不对,全都是红的;那个戴绿眼镜,你错了,外头境界全是绿的,他两个要打架了。你要晓得妄想分别执著就是有色眼镜,戴上这个东西看外面境界变了质,不是外面变了,是你自己变了,外头实在没有变。蕅益大师讲得好,「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心」。那个心,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就是个有色眼镜,你把这个东西拿掉之后,你才看到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决定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我们必须要舍弃、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我们看一切人平等,看一切物平等,看不同的世界平等,不同的国度平等,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没有一样不平等。情与无情都平等,我们看到蚊虫蚂蚁,就像自己兄弟一样,真诚的爱心生出来了。这是佛法,佛法是觉法。你真的觉悟了,你真的了解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什么关系,这叫做「决定」。
「具上三义」,这上面三个意思很清楚,「遍一切处」是一个意思,「遍一切时」是第二个意思,「情与无情,同有佛性」这第三个意思,这三个决定,三个决定显示了一个境界:「平等行焉」。谁住平等?佛住平等。这个佛就是讲法身大士,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你不见性,你怎么成得了佛?见性就成佛了。所以在《华严经》上,这是圆教,从初住菩萨都是佛,真佛不是假佛。天台大师判作「分证即佛」,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不过他见性是见性了,见性没有圆满,古德用夜晚的月亮来做比喻:究竟圆满的佛果,这是十五的满月;等觉菩萨是十四的月亮,接近圆满,还差一点;往下就是所谓的十地、十回向、十行、十住,初住菩萨是月牙,好像初二、初三看到的月牙,刚刚看到月光;那个光是真的不是假的,这叫「分证即」,拿这个做比喻。
「相似即」,不是真的,相似的。《楞严经》里面给我们举的例子,叫「捏目所看」,那是相似的。我们把眼睛用一个手指用劲按一下,你看到外面都是两个影子,这两个影子有一个真的,一个是相似的、一个是假的,这个比喻做相似,非常接近真实了。这是比喻什么?四圣法界,四圣法界是相似即佛,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藏通之佛,相似即。六道凡夫里面只有「观行即」、「名字即」,不是真的。不是真月,是什么月?水里面的月影。古人用这个比喻很有味道,你仔细去想,那是水中的月影,比捏目所见的那又要假了,这不是真的。
我们从这些地方仔细去想,慢慢去体会这些意思,佛的境界确实甚深甚深;不但是圆满佛果,就是圆教初住菩萨的境界已经甚深甚深了。我们无明没有破的人,要想理解他的境界相当不容易,於是我们不能不佩服释迦牟尼佛,不可说不可说的,他能够说出这么多来。所谓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议的境界,佛也能用这个手法烘云托月,为我们说出。十地上的境界,那非契入没有办法理解,一定要实证。像我们没有到大陆去旅游过,我们看到大陆风光的录像带,看录像带决定不是亲自去旅游所看到的,旅游那是亲证,那就是「分证即佛」。我们今天看录像带是「相似即佛」,不是亲证,完全不一样。有些地方曾经去过的,再看这个录像带回味,那个很有味道;但是没有去过,同在一起看的时候感受完全不一样。这是比喻境界必须自己亲证。
我们为什么不能亲证?障碍,业障。什么叫「业」要懂得,业是我们的活动、我们的造作,我们的造作活动结果叫做「业」。你在造作活动的时候叫做「事」,你在做的是什么事,这个事的结果就叫做「业」。凡夫所造不外乎就是善业、恶业、无记业,三种都是障碍。无记业堕在无明里头,它是障碍,它不觉悟。要怎样把这个障碍去掉?佛就说,你不造业,障碍就去掉了。我们今天修行,想明了的、想做到的,就是如何不造业。
佛在大经里面跟我们说得很详细,特别是《华严》,《华严》清凉大师判全经「四无碍境界」:事没有障碍,理也没有障碍,理事没有障碍,事事也没有障碍。障碍在哪里?障碍怎么产生的?全是产生在妄想分别执著。佛在这部经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讲得这么清楚!由此可知,我们的活动有没有障碍?没有障碍。所以善财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代表我们现前社会各行各业、男女老少,没有障碍。障碍就是起在妄想执著,我们现在讲的是妄想分别执著。在佛经里面的术语,无明烦恼是妄想,尘沙烦恼是分别,见思烦恼是执著,除这个之外没有障碍,障碍在此地。然后我们就晓得,障碍不在外面,障碍在自己本身,本身把这三种障碍除掉了,就成佛了,就入华严境界。华严境界在哪里?无处不在。
《华严经》里面讲毗卢遮那,毗卢遮那是法身佛,什么是法身?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法身。所以这个地方讲「处无不遍」、「时无不均」,这就是法身。尽虚空、遍法界跟自己的身心融合成一体,这是法身。法身永远在,法身无处不在,法身是我们这个身的根本,我们这个身要离开了法身,这个身就不可得了。古人用「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这个比喻说得好。「金」是什么?金是法身,我们应身、化身是「器」,离了金,哪有应身、化身?法身无不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问题就是你怎么样能够证得。你今天不能证得,就是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你就证得了。
怎么样离妄想分别执著?我常常劝勉大家,自私自利是头关,如果不能放下自私自利,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起心动念会想到「我」,你永远不会证得法身,所以一定要把念头转过来。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这一位老菩萨天天在这里叮咛我们,不断的重复说,「修行人要改心」。改什么心?没有修行起心动念为自己,真正修行起心动念为众生,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你只常常这样想,常作如是观,时间久了,不知不觉就有几分契入了,就相应了。可见得真肯改,假以时日是能够转得过来的。转过来之后,这非常明显的现象自己能够觉察,烦恼轻、智慧长。烦恼轻是欲望少了,也就是讲自私自利的念头少了、没有了,贪瞋痴慢没有了,名闻利养没有了,五欲六尘享受没有了,什么都可以随缘,什么都好,烦恼轻;智慧长,无论看人看事看物聪明了,经典一展开字字句句无量义。
这个智慧能力,就是佛讲大家是平等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不是说我比你们高,你们不如我,那是错误的,平等的,决定平等的。决定不是从外面求来的,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只是把障碍除掉了,大家都一样的。众生智慧跟佛不平等,是佛障碍统统去光了,菩萨障碍去了一大半,还剩一点点,不太碍事了,这就是法身菩萨,剩下来的那一点障碍不碍事了。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还碍事,虽然除得很多,还碍事;也就是说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做不到,还碍事。到法身菩萨就事事无碍了。
这个问题完全是自己的问题,与别人、与外面境界毫无交涉。真正明白这个道理,自然你就不会怨天尤人了。谚语里面常说「自作自受」,我们这一生的际遇自作自受,决定与别人不相干。什么事情不能离开因果,如来在究竟果地也没有办法离开因果,所以因果才是真理。尤其我们现在读《十善业道经》,这一段经文讲得细,我们才晓得世间有很多大富大贵之人,那前生修布施的,但是还有许许多多不如意的事情,这是十善里头他做得不圆满。如果十善做得圆满,那个大富大贵真的叫事事如意,丝毫烦恼都没有。我们现在把原因找到了。
菩萨、阿罗汉应化在这个世间广度众生,也有时候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这个事情从哪里来的?还不是过去生中一些不善业来做障碍,不过他们是已经破了无明的人,这些障碍他很容易就把它化解。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也示现三个月「马麦之报」,孔子也曾经「在陈绝粮」,也挨饿,这都是过去在因地里面还有不善的业习,遇到缘依旧起现行。大圣人、佛菩萨受不受这苦?不受。不像我们,我们遇到的时候真受苦,他们不受。不但他们不受,我们晓得须陀洹以上都不受,苦乐忧喜舍五种受,只有六道凡夫有,圣人没有。须陀洹把这个放下了,也就是《金刚经》讲的四相破了,虽没有完全破,破少分,须陀洹都已经破少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五种受没有了。在我们看起来,这是佛菩萨慈悲示现,表演给我们看的,特别是提醒我们,恶业不能做,造了恶业,成了佛,还要受报,用意在此地。他虽然受报,表演的时候他没有苦受,这是真实的,所以叫「平等行焉」。
下面这两句跟我们解释「善音」,「不宣实义,非善音也」,这从反面说。你跟一切众生说经讲道,讲的不是真实义,那就不叫善音,由此可知,「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多么重要。为什么?你能够解如来真实义,你才能行。真实,说得最清楚、最明显的,《无量寿经》。《无量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