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第60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说明,十法界,每一个法界里头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一个条件,当然每一个法界要说因缘无量无边,决不是单纯的,非常复杂,可是这复杂的因缘里面,哪一个因缘最重要?我们称它做第一个因素,佛给我们说出来了。成佛第一个因素是平等心,这从观心上讲的。你成菩萨,六度心。今天是华严会上的菩萨,是十度心。你的心跟这个相应不相应?缘觉,十二因缘心。阿罗汉,四谛心。这是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
  六道里面,什么样的心你会生天?上品十善、四无量心,这是生天的第一个因素。阿修罗,一般经上讲下品十善,掺杂著烦恼习气,我不同意这个说法。这个说法说哪一种阿修罗?阿修罗有四种,《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除了地狱道没有阿修罗,天上有阿修罗,人间有阿修罗,饿鬼有阿修罗,畜生有阿修罗。如果讲他修下品十善带著烦恼习气,那可以说畜生跟饿鬼的阿修罗。如果人天阿修罗,他修的善肯定是上品十善,贪瞋痴慢没有伏;换句话说,他没有慈悲喜舍,他有贪瞋痴慢。上品十善加上慈悲喜舍生天;如果上品十善加上贪瞋痴慢,天阿修罗。福报再稍微次一点,人间阿修罗,他得这个果报。
  人道,佛讲五戒十善心。饿鬼道第一个业因是贪心,不管你贪什么,贪心重的人与饿鬼道相应。学佛贪图佛法,还是贪心,只是你贪的对象换了,用贪心学佛法,果报还是在鬼道,不过在鬼道里头会享一点福报,因为你那个对象还不错,大多数到鬼道里面当官去了。作城隍,城隍就是县市长,中国人讲的都城隍,都城隍就是省长。山神、土地,去做鬼神去了,贪图佛法。如果贪图名闻利养、贪图五欲六尘,那就当饿鬼去了,在鬼道里面受的果报就很苦了。地狱道是瞋恚心,瞋恚、嫉妒堕地狱,愚痴堕畜生。这是讲什么?讲观心,你常常存的是什么心,就知道你将来会到哪一道。所以我们学佛,果真常存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佛菩萨的心,你不作佛也肯定作菩萨。
  清凉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一念相应心舍,则具十度」。舍就是放下。我初学佛,正式第一天跟出家人见面,他就教我看破、放下。「舍而不取」这就叫布施,这就是施心。我放下,我决不求回报,我不想求要得什么,这个心是施心,与七最胜相应。「不为过非所污」,这是戒。过,种种罪过,就是烦恼;非,是讲种种不正见,邪知邪见。烦恼邪见不能够染污,这个心是持戒的心。「忍可非有为忍」,忍可,我们一般讲承认、同意、随缘、不要去计较,忍可有这个意思,他有也好,没有也好,这叫忍。这个意思讲得很深,在诸法实相里面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能不能接受?你能不能同意?你能够接受、能够同意,这是忍,得忍心。佛在《金刚经》上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就是忍。《心经》上一开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皆空,那是忍。我们佛法常讲的「万法皆空」,你能不能忍?这上能忍,那什么都解决了,还有什么不能忍的?
  「离身心相」,这才叫精进,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了。它十条都跟放下相应,放下身心世界,这叫精进。「寂然不动」,这是禅定,清净寂灭,如如不动。「决了无生为慧」,这是般若波罗蜜,决是决定,了是明了,一切法不生。一切法既然不生,哪里会有灭?当然没有灭。只要说一个无生,《中观论》上讲的「八不」全都具足: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这是般若波罗蜜。「虽空不碍知相」,这是方便波罗蜜。虽然性体空寂,像佛在《楞严经》上说的,不碍万象发挥,这是方便。就说这个意识心吧,意识心是空的,找不到在哪里,像《楞严经》上前面七处徵心,佛并没有问阿难真心妄心,没提真妄,心在哪里?阿难所答的心是妄心,七处都了不可得。虽然了不可得,这个意识心它能随缘现相。一些人睡觉都会作梦,梦中那个相是意识变现的,意识找不到,但是不碍它随缘现相,方便!
  我们现前这个相是怎么回事?阿赖耶所变现的,《华严经》上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现在这个相是阿赖耶所变的。你明白这个事实真相,这叫方便。希望成佛,这是愿波罗蜜。成佛是为什么?成佛是为了帮助一切众生成佛,决不为自己,这个愿是真愿。我自己早一天成佛,众生少吃一天苦头,我会全心全力帮助他;我要晚一天成佛,众生就多吃一天苦头。所以勇猛精进不是为自己,是为众生。《地藏经》大家都念得很熟,光目女为什么那样精进?婆罗门女为什么那么拼命?因为她们知道,她早一天成就,她母亲早一天离开地狱,她要是晚一天成就,她母亲在地狱就多受一天苦。这个愿真实,这个愿的力量推动她勇猛精进。
  我们今天精进不起来,什么原因?众生痛苦好像跟我没有关系,我早一天成就、迟一天成就好像无所谓,《地藏经》上这些经文多念念!什么时候你能够体会到虚空法界是自己的心相,刹土众生是自己的身相,尽虚空、遍法界跟自己是一体。佛在经上虽然常常说,几个人承认?几个人认可?听听释迦牟尼佛说的是不错,不承认!不能接受。我不是你、你不是我,你不是他、他不是你,坚固的分别执著,迷失了事实真相,所以悲愿发不起来。什么时候你体会到事实真相,那个悲愿才真正能发得起来,众生在受苦受难,就像自己亲生父母在受苦一样。不过现在人难了,亲生父母受苦受难他也不问,不像从前了。
  我往年在美国旧金山讲经,有个同修告诉我,这个做儿子的跟他自己太太商量好,把他母亲卖掉,他母亲受苦受难好像觉得跟他没有关系。现在是伦常道德已经断灭了,这个世间怎么会不遭难?怎么能把一般外面这些众生苦难看作是自己受苦受难?作梦他也想不到,你怎么跟他讲他也不会承认,他说你胡说八道,他说你头脑有问题,你应该看精神科医生。跟他讲假的他相信,跟他讲真的他不能接受,愿发不起来。
  诸位同学:我们现在接著讲第九「观心」,讲到「愿心」。「愿」后面是「力」,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的「思择不动为力」,思是思惟,择是择法、选择,不为动摇,这个是力。「决断分明为智」,智是正确的判断力,力是决定不会被外缘干扰,自己确实能有主宰。所以十波罗蜜后面的四种:方便、愿、力、智,可以说就是般若波罗蜜的作用,能够助成前面五度,这是连智说,助成六波罗蜜达到究竟圆满,它有这个作用。大乘法里面讲六波罗蜜没有说得这么详细,十波罗蜜说得详细,特别是对我们中下根性、初学的人来说,确实是很有利益、很有受用。
  后面大师在这里做一个结论:「一念方等,十度顿圆,纵七最胜,亦在一念,可以思准。」这几句话非常重要。「一念方等」,这个「方」就是「才」,一念才平等,这个等是平等,十波罗蜜就圆满了,所以佛的心是平等心。我们的心不平等,是希望通过修学十波罗蜜达到平等。果然一念平等,十波罗蜜一定圆满具足,就是七最胜也不例外。七种最胜在於一念,如果有二念,二念就不具足了。我们《阿弥陀经》里面常讲「一心不乱」,念佛的功夫是以这个为标准,以这个为目标,要念到一心不乱。到一心,十波罗蜜、七最胜统统具足。为什么?一念决定平等,二念就不平等。净土宗是用念佛的方法念到一心不乱,这个方法方便。禅宗用参究的方法,目的还是一心不乱。一心是禅定,不乱是智慧。用念佛方法来修就叫做「念佛三昧」,用参禅的方法来修,禅里头还有许许多多法门,把它那个方法贯在三昧前面,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三昧,三昧是一,方法不一样。我们念佛方法把这个境界说成为「一心不乱」,《华严经》里面称为「一真法界」,一个意思!我在讲经时常说,一心是能证,一真是所证,能所是一不是二。大师说:「欲令行者,即之於心」,所以他在「观心」用了四个字:「可以意得」,还怕我们对这句话有疑惑,又做了这一番解释。从这些地方看到大师心很细,很慈悲,特别是对於后来的学者。
  下面是第十段,第十段是解释偈颂,请看第一首,第一首是布施波罗蜜:
  【昔於众生起大悲,修行布施波罗蜜,以是其身最殊妙,能令见者生欢喜。】
  四句偈,前面两句是修因,后面两句是讲果报。大师在十波罗蜜每一波罗蜜前面都有简单的开示。舍己利人,这叫做布施。布施的体性,「无贪及所起三业而为其性」,最主要的没有悭贪心你才肯施,你才能施。三业是身、语、意,这是能施的工具。我想布施,我要没有身、没有语、没有这个意思,这个施不能够起作用,不能现行。所以形象不能不要,没有这个形象不能度无量无边众生,没有这个形象也不能成就自己无上菩提,所以形象非常重要,身、语、意三业这是形象。以无贪的心跟这个形象,这是能布施的性体。
  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这是我们在平常讲席当中常常提到的。财布施的目的、总的目的,都是断悭贪。用这一个字财施,里面包括是什么?包括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用一个财来代表。换句话说,身外之物,包括自己这个身体,身体也是物,身体叫内财,统统能布施,现代人的话叫服务。我捐献一切财物帮助需要的人,这是财施。我没有财物布施供养,我用我的身体去当义工,去帮他服务,也是属於财布施,内财布施。这是一个道场,是一个社会慈善福利的机构,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看到的:养老院、孤儿院、医院,有很多年轻人利用假日或者利用他空闲的时间,到这里面去做义工,帮助大家去服务,不要一丝毫的报酬,这是他用身体布施,用他的劳力、用他的时间、用他的精神,叫内财布施。内财不一定是像经上讲的捐献器官,捐献器官也是属於内财布施。
  为大众服务,这种内财布施是非常普遍的,应当要学,断自己的悭贪。我们去帮人做义工服务,断什么悭贪?贪爱自己的身体,生怕自己身体劳累了,要好好的养息,这都是贪心。世间人常说「这个人懒惰,懒死了」,你想想这句话什么味道?懒惰会死,没有听说哪一个人勤快死了?没听说过。勤奋工作,尤其是做义工,舍己为人,那我们学佛知道,这个果报,身体一定一天比一天强壮;纵然是自己身体多灾多病,因为他为大众服务,大众的福报大,他肯利用自己身体为大众服务,他的业就转过来了,报也转过来了。为什么?不是自己的业报,众生的福报!是这么回事情。由此可知,利他才是真正自利,常常想著自己的利益,果报适得其反,得的是祸害,得的是灾难,真正利益得不到。很可惜,这个道理真正懂得的人不多。我们学佛明白这个道理,自己认真努力去做,遇到有缘人要劝导他多修布施。
  财布施,果报得财富。法布施,目的是要断吝法的心,嫉妒别人善法的心,断这个烦恼的。无畏布施,是改变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