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亚历山大的继承人——克娄巴特拉
序言
人们最后一次见到她是在尼罗河畔。她的身心全都向着北方。
对她而言埃及不是故乡更像异邦,她的家在地中海。海风也为她的故事而叹息不已。
在我所撰写的传记作品中,本书的特殊性在于几乎没有引文。
在其他传记作品的写作过程中,为了全面表现传主的个性,我会收集他本人、朋友甚至是他敌人的来往信件、演说词、回忆录等资料,而本书完全没有引用这些东西。
克娄巴特拉的情书、安东尼和恺撒的绝大多数私人信件都已散失,留存至今的只有安东尼在一封信里写过的三句话。幸好女王的生平行迹,除去极短暂的一段时间外,一般都有可靠的记载传世。因为与女王命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那三个罗马人都在世界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女王统治完结后的几年时间里,好几位作家对她的描述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逼真而有个性的形象。
至少有一尊切实的半身像可以证实这些描述的可信度。在所有作家中,普鲁塔克是我愿意优先追随的大师。
我认为古人的记录不仅质朴而且细致入微,与之相比所有现代历史学家的叙述都是冗余的。不过在阅读弗里诺那部规模浩大的罗马史和斯蒂尔、韦高尔对克娄巴特拉精细的研究时,我还是收获颇丰的。普鲁塔克的描述不如历史学家的研究那么有新意,由于他与被描述者的生活年代相距不远,我就觉得他更可信。普鲁塔克记录过他祖父在亚历山大城从安东尼的厨师长那里学会的烤肉秘方。现在的学者们可能会为苏埃托尼乌斯和阿庇安哪位更值得信任而发生争论,而我觉得,烤肉秘方比这种争论更可靠、更准确。
心理活动资料的缺失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让我得以更加自由细致地描写传主的心理状态和内心独白。1919年,我在写《歌德传》时,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传记创作方法,允许自己偶尔运用一下内心独白,写《拿破仑传》时我也采用了这种方法,但是这种写法在后来的传记中就不太用了。可这本书中内心独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根本找不到可靠的心理活动资料。在人物的所作所为方面,却有着充足的史料。因此,即便是普鲁塔克本人对传主的情感世界也只能凭借想像来揣度。当年的疆场厮杀、派别倾轧,甚至是古罗马帝国,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都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只有人类的情感是永恒的,这些历史人物的天性和今天的我们一样,我们只有通过这种情感的纽带方能理解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
本书以历史小说为其上限,没有超越它的范围。和我的其他传记作品一样,这本书中完全省略了伟人之间的对话,就连描写场景我也都尽可能地符合与传主同时代作家们的描述。书中为数不多的那些对白也都能在我所掌握的史料中找到相应的依据。
如此一来,我把这段波澜叠起的历史写成女主人公和三位举足轻重的罗马人交往的心路历程。读者将要认识的并不是传奇故事中伟大爱情的化身——克娄巴特拉,而是一位身兼多种角色的女性:情人、母亲、战士和女王。希望在传记的写作形式之外,读者能够理解我耗费三十年的努力获取的对人类心灵史的一点感悟。
艾密尔·鲁特维克
第一部分:亚历山大的继承人——克娄巴特拉小公主的憧憬(1)…(图)
在历史上诸多赫赫有名的女性当中,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无疑是一位焦点人物在立柱的阴影之下,一位小公主倚靠着窗台,从阔大的窗口遥望大海。她今年只有十二岁,满头棕色的卷发,穿一件黄色的丝质衬衫。这时,她把双手叠放在脑袋和大理石墙之间,蜷着双脚,以便坐在自己的凉鞋上,一副小女孩的可爱模样。因为穿得比较少,微风能吹出她那对微微隆起的乳房的轮廓。在北方,人们会觉得她已经十五周岁,是一个成年女子了。但这里是地中海,皇宫坐落在非洲的海岸城市——亚历山大城。
小公主的个子不高,但步履轻盈。如果她这时一跃而起,蹲在一边的内侍可能还没来得及站起身,小公主已经跑到大门口去了。她真有这么敏捷灵动。缩在角落里的内侍看着这位小公主,以为她不知道自己正在这样直视着她的背影。可她对周围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在一艘大帆船驶过灯塔,驶离她视力范围的同时,公主还能感觉到这个内侍带着湿气的目光落在了她的背上,甚至能分辨出他的棕色皮肤与丝绸衬衫摩擦所发出的沙沙声。至于他正在想些什么她并不关心。
他只是一个奴隶,或者说是一只皇家豢养的动物,根本算不上一个男人。小公主还闻到了一股柏油味,她想这应该是从那几条湿缆绳上传过来的,昨天肯定是用了这几条缆绳把她的小游艇拖上船坞的。
现在它们被挂在她窗台下的拱梁上晾晒。
内侍那含泪的目光投射在小公主的身上,如同无声的埋怨。
整座城里每个孩子都知道奥利提斯国王陛下是个吹笛手。
每个权贵都看到过国王醉醺醺地从街道上走过。许多妇女在他乱摸她们的胸脯时抓破了他的手。
所以如果哪一天人们要废黜这个国王去拥立他的长女贝勒奈西公主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贝勒奈西是他和一个黑奴所生的,而他自己也是一个私生子。
毒死她!小公主想。正如另一个托勒密毒死她母亲,正如托勒密四世绞死他的哥哥和姐姐一样。
家庭中每个猝死的人身后都藏有一个狠毒的阴谋,小公主的教师和其他人让她慢慢地弄懂了这一点。 她想,一个爱玩乐的父亲当国王,一个早已不在人世也无人知晓她究竟怎样的母亲,一个出身低贱的姐姐当女王!当父亲身着紫袍,头戴王冠乘车到神庙时,埃及的老百姓和奴隶们还愿意把他视作阿蒙神的化身吗?那可是由人类和众神之父卜塔选出来的。他常常在街头喝得烂醉如泥,又曾扬言要杀了誉满世界的哲学家德米特里。这么一来,舞文弄墨的文史家们还会在他们的作品中赞美他吗?
这时,德米特里走了过来。他低垂着自己英俊的头颅,向小公主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在亚历山大城里,他的希腊语讲得最漂亮。他对神和自然无不了然于胸。当这位犹太哲学家用他那柔和而富有磁性的声音讲课时,小公主不由地怀疑起“智慧不及皇冠”这句托勒密皇家箴言。当然,她绝不会为获取智慧而放弃皇冠的。第一部分:亚历山大的继承人——克娄巴特拉小公主的憧憬(2)…(图)
这位埃及绝世佳人凭借其美丽,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帝王纷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卖命。
但人必须学习。尤其是她,要学习、领会希腊人创造出的所有文明。只有这样,在将来的某一天和那些除了打仗什么都不懂的罗马人面对面时,她才知道应该如何驾驭他们。今天要进宫为她讲学的三位教师会再度告诉她,一切智慧和美都源于雅典。她对知识有着一份无休止的渴求,虽然她的年纪不大,却已经比她父亲知道得更多,而她的姐姐和三个弟妹在学识方面与她更是无法同日而语。现在,整个缪塞恩都知道宫里又出了一位想无所不知的公主。传闻她能立即领会皇宫里每一幅宏伟的绘画和每一件精致陈列品的用意;她学的知识从机械制图、船舶设计、人体构造到硬币制作无所不包。她还会通过硬币看相,预知未来,还掌握了六七种地中海地区的语言。可是百姓们不知道,小公主最喜欢做的事是站在巨幅地图前,伸出她稚嫩却坚定得从不会颤抖的手,用手指从尼罗河三角洲向西画一条线(她经常做这件事,并且每次都是双唇紧闭),它穿过叙利亚、卡帕多西亚、庇鲁斯直到布林迪西,然后再斜穿意大利直接南下回到起点。这条线似乎要把整个地中海东部地区全部划入埃及的版图。可是有一点,小公主从来没把罗马圈进来。
埃及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称呼,实际上无论是她还是她的祖先对这个地处尼罗河上游的国家都知之甚少。这个国家的信仰并不是她本人的信仰,管辖着这儿的神明也不是她的保护神。尼罗河对她而言也是一条陌生的河流,她也没有见到过。
因为亚历山大城在希腊海边而不是如孟斐斯那样在尼罗河畔。
她生活的环境和头脑中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层希腊色彩,无论是她梦中的语言、她的感受、她所学习的东西还是她理解事物的方式、她的祖先、亚历山大城的建筑物以及从港口传来的各种方言汇聚而成的喧嚣。
小公主轻盈地跑过皇宫大殿,清脆的脚步声在空中回响,托勒密祖先们的半身像俯视着她。
这些雕像的确已经没有了挺拔的希腊鼻,但他们的身材还是雅典式的,如同亚历山大一般身形矫健。
昔日,亚历山大踏上还是荒漠的这片土地,环顾四周后就决意把它建成世界之都。
现在,这个城市还能保持这份殊荣吗?
傍晚时分,小公主喜欢爬上皇宫的屋顶,在那儿远眺的视野几乎和站在灯塔顶层上一样开阔,可以看到塞浦路斯、希腊甚至罗马。此刻,船舶都安静地躺在港湾里,回想着它们承运的货物——莎草纸、玻璃器皿等以及它们未来的命运。
明天它们将离开这儿,在蔚蓝色的海面上航行,驶往下一个港口。
在那里,水手粗大的手会抓住侧舷的缆绳让它们靠近热闹非凡的码头,然后卸货。
海上航行时还有可怕的暴风雨在等待着它们。但它们是一个民族联系另一个民族的使者,是运送商品、军队,传递权力的重要工具。它们宁肯驶向危险,也不会静卧港湾不动,因为等待它们的一定是腐烂消散的命运。
小公主在屋顶上注视着航船的起伏,她心里的所思所想可与船舶全然不同。
她在默默地告诉自己:总有一天,我要乘上一艘快船到叙利亚和卡帕多西亚海岸去,后面还要跟着六百艘三层桨的战船,直奔以弗所、科林斯和雅典而去!
这个巨大港湾里所有的岛屿都将为我所有!到那个时候,被关押软禁的将会是贝勒奈西。
我的头上将戴着阿芙洛狄特和伊希斯的皇冠,我的戒指上会刻上“克娄巴特拉七世·埃及女王”这几个字。
到那个时候,这世界上的强者就只有我和罗马了。
到那个时候,让我们看看埃及的玉米是否还要被运送到意大利去。
即使要运去,他们也不再能够像过去和现在这样,不但得了货物不付钱反倒从亚历山大把一船一船的金子拿走!
相反,黄金和贡品到时会源源不断地从罗马内地运到这个富庶的世界之都来!
入夜,这种对未来东方命运的憧憬总是伴着夕阳沉入海天交接处。
从哲学家、远洋船长或者内侍那里听来的一切关于罗马的叙述让小公主觉得那是一个黑暗而混乱不堪的国度。
她听到的那些关于父王的传闻和印象中的罗马帝国一样乱七八糟。
她还知道许多自己出生之前就发生过的事情。在她出生前十三年,一个托勒密就曾把埃及拱手相送,可罗马元老院还不肯接受这样的馈赠。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