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望望一直沉默的皇上接着说,“也许长龄等人的建议是合理的!”
道光虽然不语,心中也极为矛盾,身为一国之主,百官之父,一言九鼎,三令五申命长龄等人接受自己的主张制定出奇制胜的方案,而长龄等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坚持正面出兵,大军并进,以威势压服叛军。究竟是自己的“奇兵”之策不能行使,还是长龄等人故意抗旨不遵呢?
长龄为我满洲权贵,一向指挥有方,领兵有度,又身处回部任职多年,较多了解回部事务,他不致于有何抗旨异想。况且,杨遇春、武隆阿都是新任钦差大臣,一向忠心耿耿,为人正直不阿,更不会有非分之想。特别是武隆阿多次远征异邦平乱,立有战功,自山东来京时,朕与之交谈甚久,也极为融洽。也许“奇兵”之计仅是朕的设想和愿望,与实际情况差之甚远,纸上谈兵罢了。
想至此,道光气已消了大半,又听曹振镛这么一说,正好借机下台,便接着说道:
“既然曹学士再三强调长龄等人的平叛策略符合前线实情,那就按曹学士说的,尊重前线指挥官的主张,给他们作战的充分自由,京城与边防前线战略决策实现统一,让长龄等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权而把平叛战争打好。”
穆彰阿本想在皇上面前再吹几把火,让皇上怒迁长龄,自己再保举儿子穆寿福接任指挥大员。见皇上沉默一会儿后,改变了语气和立场,他还能再说什么,也就顺着皇上的话说:
“皇上能如此体察下情,不独执己见,而虚心听从下臣意见,及时纳谏,接受下臣有益主张,实是千古明君,令卑臣敬仰!”
“千古明君,朕岂敢妄想,不过,一向主张臣子能多提中肯意见,表朕之过,帮助朕管理好天下,振兴家邦,即使话语再尖刻些,朕也能接受。当今朝臣,像魏征、包拯、海瑞那样的实在太少,令朕失望。”
“皇上,既然同意长龄等人的平叛战略,不可耽搁太久,以免边防官兵担心与猜疑而影响军心,应尽快回旨答复,确保平叛战机的主动权充分发挥。当然,万一长龄等人战机有重大失策,再严加重惩,交吏部评议。”
关于发兵哈密还是阿克苏的矛盾中,道光已向边疆指挥大员让步,这次平叛战略的让步更显示出道光处理君臣关系上的一种合理决策。也正是道光能够虚心接受臣子的正确见解,并很快达到决策上的统一,进一步推动了平叛战局的顺利发展。
道光皇帝03
03
张格尔在喀什噶尔称王后,兵分三路,四处出击攻下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等地,势力控制了整个南疆。
终于打回了老家,雪洗了父辈祖辈的耻辱,恢复了先祖的光荣。张格尔举行喀什噶尔人城仪式的时候,他哭了,说不清是喜悦,还是伤心,抑或多年域外奔波的辛酸今天得以清洗。
张格尔称苏丹的消息传开,他离散多年的妻子爱则尔华比,儿子布素鲁克,都从境外奔来。不久,其弟巴布顶,侄子倭里、呵里雅和外甥托哩和卓也都纷纷赶来投奔。
看到久别的亲人到来,张格尔更感到发展势力、壮大疆域的重要。为此,他率领他的整个家族再次来到阿帕克和加玛杂,举行一次隆重的祭礼,一方面告慰先祖在天之灵,宣布自己又重归故里,恢复了家族的荣耀;另一方面也想通过对先祖的拜祭,再次唤起白山派各部的支持,进一步扩大影响,壮大队伍与清兵展开争斗,夺取东四城,统一整个新疆。
一日,张格尔正和“芙蓉花”玛达娅在一起调情,忽闻警卫士兵来报,浩罕王伊列汗和伊萨伯克将军求见。张格尔急忙来到门外,把他们请了进来。
“张格尔和卓,你现在统一了南疆,据有西四城,不知有何打算?”伊列汗边说边用眼也斜了一下坐在旁边的“芙蓉花”,“这位姑娘是……”
“哦,本和卓新得到的夫人玛达娅。”
“她就是南疆有名的美人,号称‘芙蓉花’的玛达娅?”伊萨伯克刚一进门,眼睛就再也没有离开玛达娅的俏脸,直到张格尔提到玛达娅三字,他方从失态中醒过神来。“哦,你就是玛达娅,久闻大名,今日一见真乃三生有幸!”
伊萨伯克又回过头冲着玛达娅点头哈腰地恭维着,“真是人间芙蓉花!张格尔和卓攻下喀什噶尔收获不小,福气,福气。”
“多谢将军的夸奖!折煞小女了。”玛达娅甜甜地冲着伊列汗和伊萨伯克笑了笑说。
张格尔一见伊列汗和伊萨伯克都色迷迷地瞅着玛达娅不放,心中十分气恼,但又无法发作,现在正需要这两人帮助,岂能得罪。但对于玛达娅,张格尔说什么也不愿拱手让给这两个色鬼。先前得到的两个美妞全让给他们,为此,张格尔伤心几天。现在,到手的肉再也不愿放弃,今非昔比,地位不同了。当年我张格尔四处奔波何等寒酸,需要你等帮助,才忍痛割爱,而今天,我已有自己的地盘,也该享受享受。
张格尔见玛达娅冲这两位微笑,心中酸溜溜的,回头对玛达娅说:“你到后面内室去,我们有公务谈。”
“是!”玛达娅又冲众人点点头,然后退下。
“不知两位来有何指教,是闲聊,还是有军务?”张格尔语气软中带硬。
“随便聊聊吧。”伊萨伯克首先答话,“但也想提醒一下和卓。”
“提醒?”张格一惊,“是关于西四城的事?”
“张格尔和卓真是好记性,不过,也不光为此事,你我之间这点小事不值一提,还能不相信张格尔和卓吗?”伊列汗话中带话。
张格尔摸不清伊列汗还有何事,就直接追问一句:“伊列汗国王,你我之间既然如此,有话直说。”
伊萨伯克眨巴一下眼说道:“听说清兵已从内地源源不断调遣来此,格张尔和卓对此有无考虑,是等其来攻,还是主动出击?”
“这……”张格尔被问得不知如何回答,“伊萨伯克将军,对此,你有何看法?”
“我认为:与其在此等他们攻过来,不如首先打出去,夺取东四城,扩大了疆域,夺得了物品,还能征召大量兵了,有益而无害。”
“嗯,本和卓也有此打算,但考虑到兵少将寡,军需物品也不足,无法与清军抗衡,故此决定坚守西四城,以守为攻。”
“张格尔和卓,这些你不必担心,我浩罕国历来做事都是帮朋友帮到底,我所率一万兵马可为你打先锋,至于粮饷、军需品,你已攻下西四城,足够你一年粮草,此外,还可向回部各族再征集一些。”
“目前,刚刚攻取几城,士兵疲乏,休整一段时间再挥师东征,二位意下如何?”
“不可!”伊萨伯克先开了口,“清兵正从内地调来,目前尚在途中。等你休整好,清兵大队人马已打进回疆,那时,变主动为被动。”
“就是么,兵法上讲:兵贵神速!应趁清军尚在旅途,没能集结,可派人率精锐部队打过去,击溃清军于回疆之外,然后攻城掠地,东四城也是指日可待!”伊列汗也极力唆使张格尔东侵。
张格尔沉思一会儿:“好吧,本和卓立即发兵东征,但要借你浩罕兵马作先锋。”
伊萨伯克向伊列汗瞟了一眼,没有言语,示意伊列汗点头发话。
“好!但西四城的事,张格尔和卓可不能反悔。”伊列汗终于提出预先想好的内容。
“当然!”张格尔也想先利用浩罕兵马打头阵为自己卖命,就爽快地回答。
“既然张格尔和卓如此豪爽,我浩罕王也一定倾国相助,但离土远征他乡,恐士兵不服军令,请张格尔和卓先割一城给我浩罕,待我发兵时,也好对士兵有个交待。”
“这……”张格尔有点犹豫,“那样吧,向东征讨,我们攻下一个城市,我西四城割给你浩罕一个。如果兵未出,城未攻下,先给出一城,恐回部各族不服,那时,清兵压境,回部内乱,岂不更糟?”
伊列汗见张格尔虽答应爽快,真做起来,却不会轻易让出一城,明知不会一举取得城市,要多费些时间,但仍再三要求。
“不让出城市,兵实在难以发出。”
“出兵未必能夺得一城一地,而先让出一城,本和卓如何面对回部各族?”
“当初我浩罕发兵时,你不是讲,攻下喀什噶尔就割让。城吗?”
“话虽如此,喀什噶尔是我回部大军攻下,你浩罕兵马起初攻打,并未攻下而退出,岂能割城?”
“张格尔和卓你反悔了吗?”伊列汗有点生气。
“哈哈,伊列汗国王,你我兄弟之间,怎会为一城伤友情,我只是想让你浩罕兵马先发出,帮我攻打东四城。至于割让城市一事,我们先订条约如何?”
伊萨伯克回视一下伊列汗,上前说道:“张格尔和卓,条约就免了,我们还能不相信你吗?你张格尔苏丹,一言九鼎,怎会出尔反尔,即使不让一城,我浩罕又何在乎一城。浩罕大兵一到,城市对于我们岂不是易如反掌。”
伊萨伯克心想,签订条约有何用,你一旦反悔,条约也成废纸。但我浩罕大军在此,谅你张格尔在前后受敌之时,也不敢反悔,那时,我再迫你割地也不迟。东征胜败与否,对我浩罕都有利。胜了,你张格尔理所当然让出一城;败了,前有清兵,后有我浩罕兵马。你张格尔还不得老老实实听我摆布,如今先让一步。
张格尔也不想把局面搞僵,他明白目前的处境,虽然夺下四城,但这四城实在不好拥有。浩罕国虎视眈眈,窥探已久,清兵正云集而来。只有主动出击,击败清兵才议此事,让浩罕兵打头阵,败了你们休提让城,胜了,我的领土扩大,给你一城又何妨。
想至此,张格尔忙问道:“让城之事,我们一定坚守诺言。但如何进军夺地,先攻何地,我们必须先讨论一下。”
“查回疆地图,东征仅两条路,一条是巴什雅哈玛草地小路,一条是沿巴尔楚克大路。”伊萨伯克随口答道。这两条路,他已派人探寻多次。
“据说巴什雅哈玛小路艰难难行,当地回民步行尚可,骑兵、驼队无法通行。”张格尔答道。
“如此看来,只能沿巴尔楚克大路前行了?”伊列汗反问一句。
“正是这样!”伊萨伯克肯定地说,“只有走此路方能东进或西出,因此,这条路是回疆一条重要东西通道。”
“嗯,是这样!”张格尔思索一下,“阿克苏与柯尔坪正是此路上两个咽喉要地,必须先攻下这两地。”
“如果能攻下这两地,就等于打开东四城的大门,可以挥师东下,一举夺回整个回疆!”伊萨伯克进一步分析,“而这两城,阿克苏更为重要,清兵必然重点守防。但目前清大队人马来不及赶到,可速发兵攻夺。”
“阿克苏是谁防守?”伊列汗插了一句。
“长清。此人身为武官,领兵战斗尚有方略,万万不可轻敌。”伊萨伯克提醒一句。
“估计要多少人马?”张格尔看了一眼伊列汗,伊列汗又望一眼伊萨伯克。
“估计需一万五千到二万人。”
“那就先调二万人马。”张格尔相信伊萨伯克的谋略,“不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