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的事业有了信仰,就会有用之不竭的激情。激情是所有事业的助推器,没有激情,任何行为都不可能持续长久,激情能把人身上的全部潜能都调动出来。如果说热情是事业成功的基础,那么激情就能够成就伟业。激情比热情更长久,更有震撼力。
长征途中,刘伯承任军委总参谋长。渡金沙江时,在皎平渡渡口,红军只找到7条小船和36个艄公,渡江一直持续了七天七夜。由于在护国讨袁战争中受过重伤,刘伯承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但是作为渡江指挥部的负责人,他在离江边不远的一块大圆石上站过七天七夜。任何一个过江的战士从他身边经过时,都能看见他眼睛里似火的激情。
事业的成功,没有激情是不可想像的。我们的生命,一半是生活,另一半就是工作。缺乏对工作的激情,工作必然会变成无休无止的苦役,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不停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
激情是战胜所有困难的强大力量,它使你保持清醒,使你全身所有的神经都处于兴奋状态,去进行你内心渴望的事情;它不能容忍任何有碍于实现既定目标的干扰。如:莫扎特幼年时,每天要做大量的苦工,但是到了晚上他总是偷偷地去教堂聆听风琴演奏,将他的全部身心都融化在音乐之中。巴赫年幼时连点一枝蜡烛继续学习的要求都被蛮横地拒绝,只能在月光底下抄写学习的东西。牛顿每天除了睡觉,剩下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研究之中。
判断一个人在他所处的行业中有没有前途其实非常简单,只要看一看他对目前工作的态度就可以了。如果没有激情,那就不要去幻想成功。没有激情,军队就不能打胜仗,雕塑就不会栩栩如生,音乐就不会优美动人,人类就没有驾驭自然的力量。激情使人们拔剑而出,为自由而战;激情使樵夫举起斧头,开拓出人类文明的道路;激情使莎士比亚拿起了笔,记下他燃烧着的思想。
更多的时候,工作的激情,不取决于工作本身有趣与否,而在于你有没有诚心诚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许多工作,正是因为我们没有投入,才没有发现其中的乐趣。如果你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你会发现再枯燥的工作,只要你努力去做,也会变得有趣起来;如果你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再有趣的工作,兴味索然地去干,也会变得了无生趣。工作的价值,取决于对待工作的态度,这就是工作的哲学。
看看那些如今在商业界呼风唤雨的企业巨头,在创业之初的艰难困苦自不待言,正是那股冲天的激情,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微软如此,沃尔玛如此,国内的联想、海尔、万科、顺驰也都是如此。激情是企业前进的动力,更是成就伟业的根本保障。激情就是永不屈服,永不放弃,永不满足现有的一切成就。
工作,需要激情。因为工作充满魅力,它激发人们的想像力、创造力,引燃思想的火花;工作具有挑战性,它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劳动,需要人们振作精神、充满自信,发扬大无畏精神。一旦人的激情融入工作中,就能发挥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激情是工作的灵魂,甚至就是生活本身。如果不能从每天的工作中找到乐趣,仅仅是因为要生存才不得不从事工作,仅仅是为了生存才不得不完成职责,这样的人注定是要失败的。工作或许平凡,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到它对这个世界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把它当作你特殊的使命,激情自会油然而生。
精神——卓越源于坚定不移的信仰第4节 要奋斗就要有牺牲
当一个团队为了崇高伟大的理想而奋斗时,有时候就需要部分成员作出不同程度的牺牲。
历时一年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时,究竟有多少人为此牺牲,永远也搞不清楚。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有八万六千人,长征结束时只剩下不足六千人。长征途中,红军一直都在招募新兵、充实力量。
用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事》中的话来说:“计算数字并没有多大意思。这是用热血和勇气谱写的史诗,是胜利和失败的史诗,是沮丧和憧憬的史诗。这种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中国革命赖以成功的基础。中国革命将从这些奋斗牺牲的传奇故事中汲取无尽的力量。”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暴烈的行为,是要流血牺牲的。毛泽东曾经一语道破战争的真谛:“只有大量地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保存自己的最有效手段。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但是,战争需要代价,无论是胜利的一方,还是失败的一方。红军最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但自己的伤亡也很大,正如“歼敌一千,自损八百”所描述的一样。
“断头今日意若何?创业艰难百战多。”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将士都明白,不能怕打仗,也不能怕伤亡,要奋斗就要有牺牲。我们不需要战争,但是只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先拿起枪杆子。
其实红军也想跟敌人打正规的阵地战,但是客观条件不允许他们这样做;其实红军也想在原来的根据地稳健地开展革命,但是敌人不允许他们这样做。除了长征,他们没有别的选择。长征途中的孕妇,往往是在担架上生下孩子,生下孩子之后她们却面临着一个更艰难的选择:是带着孩子经受战火和征途的洗礼,还是把孩子留在当地,自己继续前进?
在读小学时,我们就从课本中认识了那位把自己的棉衣让给别的战士,自己却在冰天雪地里被冻死的军需处长。在崇山峻岭的羊肠小道行军时,路的一面是几乎垂直的峭壁,另一面是深深的悬崖。炊事班的战士背着沉重的大铁锅,由于山路太狭窄根本没办法行走,但是他们却舍不得把锅丢掉,因为那是大家吃饭的必需工具。所以炊事班战士们只能像螃蟹一样横着走,由于看不见路面的情况,很多战士失足掉下了悬崖。
当一个团队为了崇高伟大的理想而奋斗时,有时候就需要部分成员作出不同程度的牺牲。如果这个团队是军队,牺牲的往往是成员的生命;如果这个团队是一个企业,牺牲的往往是一些可见的物质利益。团队的利益高于一切,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这是红军告诉我们的选择。
的确,一个个人利益至上的时代,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展开。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个人英雄的神话,并且对这些英雄顶礼膜拜。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个人英雄主义将不再是未来社会的主流,团队精神的时代即将到来。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科研的逐步成熟完善,只凭一个人的力量已经不能包打天下了。任何人想完成自己的理想,都必须组建或者加入一个优秀的团队,通过集体的智慧来实现。
团队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团队的工作方式,可以让我们的工作量大为减少,工作效率大为提高。与个人相比较而言,团队的优势决定了在做相同的事情时,团队更容易取得成功,而团队的成功也就是个人的成功。但是,团队的特点决定了团队成员必须在某些方面放弃一些东西。为了团队的纪律,我们有时候要牺牲一点自由;为了团队的利益,个别成员有时候要牺牲一点个人利益;触犯了团队的规章,就要接受团队的处罚或者批评。那种甘于自我牺牲的精神是团队时代中优秀员工所必须具备的。
精神——卓越源于坚定不移的信仰第5节 藐视一切困难
在艰苦的条件下,红军如果没有藐视一切困难的霸气和自信,他们又能怎么样面对现实呢?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没有经历过长征的人是永远都体会不到长征的艰难的。“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
的确,红军有足够的资本以英雄好汉自居,即使是那些半途中退下来的红军,同样也足够骄傲。红军就像当年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了真经。红军最终能成功到达目的地,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他们舍我其谁的霸气和藐视一切困难的绝对自信。红军的领导者们都是在少年时代就树立了拯救民族于水火的信念,毛泽东少年时期的笔记本中有孟子的一段话:“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如果红军没有这种霸气和自信,他们又怎能面对现实呢?没有枪,没有炮,没有弹药,没有粮食,可以说什么都没有。但是不要紧,这并不是困难,红军将士高唱:“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红军走出草地的时候,只剩下一支褴褛不堪、瘦得只有骨头架子的部队。成千上万的人咳得喘不过气来,可是这支队伍还能一师又一师地击败军阀部队。红军是历史上一支无与伦比的坚强队伍。红军将士以藐视一切困难的自信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敌人是纸老虎,困难也是纸老虎。纸老虎并不是不吃人,吃人的时候就是真老虎,但纸老虎终究是外强中干的,没有什么可怕的。面对困难,既要在战略上藐视它,又要在战术上重视它。前途总是光明的,道路又常常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有藐视一切困难的自信,相信自己,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所以,必须把一切困难看作纸老虎,在战略上藐视困难。但是,道路又是曲折的,在革命的道路上总会有许多障碍物,总会有许多困难,因此就需要充分地认识困难,设想困难,分析困难,要有应对各种可能的思想准备,不能幻想侥幸取胜。所以在具体工作上、战略战术上,又必须重视困难,把一切困难当真老虎来打。
要在战略上藐视一切困难,在战术上重视一切困难。这就是我们正确地对待困难的基本原则。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红军既有藐视一切困难的那份自信,也有勇敢挑战、消灭一切苦难的拼搏精神。拼搏是一种向上的动力。具备了拼搏精神,就有了一种敢于藐视一切困难的胆魄,就有了在困境中生存、发展、腾飞的可靠保证。
精神——卓越源于坚定不移的信仰第6节 敢于竞争,敢于胜利
只有敢于竞争的员工,才是最优秀的员工;只有敢于胜利的团队,才是最卓越的团队。
与国民党军队相比,用毛泽东的话说,红军的装备简直就像叫花子,而国民党军队则是龙王。叫花子不能与龙王比富,但叫花子要从龙王桌子上拿东西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红军不仅拿了龙王的东西,而且还越拿越多。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暴动。所以拿龙王的东西当然不会轻松,弄不好是要送命的。但仗不能不打,东西还一样要继续拿,红军不仅跟龙王打了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