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精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军精神-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红军不仅跟龙王打了仗,而且最后还取得了绝对的胜利。如果说有秘诀,那最大的秘诀就是“敢战”。有战斗的决心,红军没有因为双方实力对比悬殊而放弃战斗。不战斗怎么会有机会赢得胜利呢?灰尘不扫是不会自己走的。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敢于竞争,敢于胜利。    
    说来简单,做起来却很不容易。实力对比摆在那儿,简单的一句“咱不怕死”,盲目地跟敌人对峙、打消耗战,那必败无疑。匹夫之勇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红军进行长征前的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    
    都说以弱胜强是毛泽东的智慧,其实以弱对强是不可改变的事实。红军何其不想拥有好的武器和足够的粮食、弹药、衣服?但他们必须面对不可改变的事实。如果他们不想被消灭,除了斗争,除了争取胜利,还能有什么办法?    
    自然界遵循的法则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任何动物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人类社会就是一个丛林社会,也遵循着同样的法则。为什么要挨打?因为落后,因为弱小。不能埋怨竞争的残酷,因为竞争绝对不能避免,它是必然要发生的。竞争甚至是成长壮大的动力,是生存的保障,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状态,是人类文明前进的永恒动力。我们没有必要去抱怨生活的压力,正是这种压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竞争是美丽的,也是残酷的!到底是美丽的,还是残酷的,要看你如何去面对它。有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了竞争对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会告诉你——竞争是美丽的。有的人不相信自己的实力,过分自卑,他会告诉你——竞争是残酷的。勇于面对竞争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最好方法,如果只是一味地逃避,你永远都不会取得胜利。竞争是激励前进的最好动力。通过竞争,可以让你更加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可以让你更加确定自己的实力;竞争可以让你变得更加成熟稳重;竞争可以让你战胜一切困难,勇往直前。面对竞争,你一定要有大无畏的精神。    
    商场如战场,说的就是商场中的竞争和战场上的战争同样残酷。在企业中,竞争更是不可避免。一个员工能否适应激烈的竞争,能否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是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当我们为了辉煌的事业和美好的生活而奋斗时,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竞争,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面对人性残酷的一面。人们欣赏、佩服那些能够通过竞争脱颖而出、成为各个行业中佼佼者的人。世界上所有通过自己的奋斗取得成功的人,都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他们在竞争中打败了对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写进了人类文明的史册。    
    不要惧怕失败。失败算什么?失败只不过是给了你一次重新再来的机会,你要看到竞争胜利后所带给你的巨大利益。当然,失败需要付出代价,这也正是竞争最大的魅力所在,如果可以不用付出就得到成功,那成功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只有敢于竞争的员工,才是最优秀的员工。    
    只有敢于胜利的团队,才是最卓越的团队。


精神——卓越源于坚定不移的信仰第7节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就是一切靠自己,不求人。艰苦奋斗,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全力拼搏,没有条件就千方百计地去创造条件。    
    1941年和1942年,日本侵略军发动连续的大规模的疯狂“扫荡”,各抗日根据地处于极端困难时期。根据地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财政经济状况和军民生活都处于非常困难的状态。为战胜严重困难,坚持持久抗战,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八路军三五九旅在王震率领下,开赴延安东南的南泥湾垦荒屯田。战士们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树立坚定的抗日必胜的信念,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到1944年,战士们开荒261万亩,把梢林满山、荆棘遍野的南泥湾,变成了五谷丰登的“陕北好江南”。他们不仅用勤劳开创了丰衣足食的局面,而且创造出了“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就是一切靠自己,不求人。艰苦奋斗,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全力拼搏,没有条件就千方百计地去创造条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直都是红军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在革命真正要取得胜利的时候,依然保持清醒的态度,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建国后,中央作出决策:原子弹、导弹、核潜艇、卫星和载人航天、民航大飞机都要研制成功。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极端困难条件下,我们国家却在短短一二十年的时间内,都取得了成功,从而创造了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一切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这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外国人有的,我们要有,外国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两弹一星精神、神五精神、运十精神,都是这种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    
    音乐大师贝多芬曾经说:“人的一生,全靠奋斗;唯有奋斗,才能成功。”有一种蝴蝶,当它飞舞的时候,翅膀张开足有一米,好像凤凰一样,人们都惊羡它的美丽,称它为凤凰蝶。但是凤凰蝶的羽化却是惨烈无比。因为蛹的开口小而幼虫的个子大,每次爬出蛹变成虫的时候都是血肉模糊,而且这个过程长达几十个小时。有的人实在不忍心看它们如此受罪,就将那开口人为地扩大,但是这样出来的凤凰蝶却再也没有那如翼的翅膀了。因为它的翅膀只有在与坚硬的蛹壳不断摩擦的过程中才能生长。没有经过这一番苦难,凤凰蝶就不能展开它那美丽的翅膀。    
    红军是一支军队,它存在的意义是与敌人作战并取得胜利,所以必须要有强大的战斗力,这是军队的本质。一个企业,它存在的意义是创造价值,也就是生产价值,所以必须要有强大的生产力,这是企业的本质。要有强大的生产力,就要求所有员工都要保持红军的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没有这种奋斗精神,我们都将一事无成,有了这种奋斗精神,我们就无往而不胜。


精神——卓越源于坚定不移的信仰第8节 不信邪

    “不信邪”就是没有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就是一种敢于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的创新精神和拼搏精神。    
    “不信邪”,是毛泽东主席常说的一句话。长征途中,每当遇到决定生死的选择时,毛泽东常常能顶住各种巨大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红军的胜利,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当然要有十足的勇气和智慧。这种勇气和智慧,就是“不信邪”。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每一次战争从正常的情况去分析,都是敌人的胜算要大得多,但最后都是红军、解放军、志愿军取得了胜利,靠得就是这种“不信邪”的精神。“不信邪”,就是一种敢于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的创新精神和拼搏精神。“不信邪”,就没有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只有“不可能”是不可能的。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战史上光彩夺目的一章。当时,国民党军队的飞机漫天撒下“红军要做石达开第二”的传单。两岸的高山、奔腾的大渡河水、十三根晃晃荡荡的铁索、紧迫的作战时间,无不显示着这场战斗的残酷性。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起义在这里演完了它最后的一幕。太平军最后一位领袖翼王石达开和四万士兵就是在这里全军覆灭的。历史可能会再一次重演,可红军不管这一套,即使连铁索都没有,他们也必须要渡过河,继续北上。    
    1950年的朝鲜战争,当时的美国军队被认为是不可战胜的,而且他们还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有其他国家军队的帮助。而中国却刚刚建国,军队的装备与解放战争时没有多少区别。力量对比的悬殊程度何其巨大?但是,被世界蔑视了整整110年的中国军队最终用胜利骄傲地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世界军队中的精英,有着跻身世界顶尖军队的足够实力。    
    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给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经数次参观中国军队,希望解开他心中的疑惑:为什么装备如此差劲的军队却有如此之强大的战斗力?他最后的答案就是:“不要试图进攻中国!谁进攻中国谁就会倒霉。”    
    不怕鬼,不信邪,没有什么不可能。这是我们面对困难应该具有的态度。它需要我们积极动脑,想尽一切办法,付出艰辛的努力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托辞。“没有办法”或“不可能”只能使事情画上失败的句号,“不信邪”则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    
    “不信邪”,就要坚信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理想和信念的坚定,是工作的动力,会使行动更加果敢、有力,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而且大都立志于青年之时,追求于一生之中。    
    “不信邪”,还要在危机来临时敢于打破固有的规则,灵活应变。不要以为经验万能,现代社会的变化之快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像,照搬以往的经验都可能出错。所以在工作中,要有一种顶住压力、敢于实践新想法的精神。


精神——卓越源于坚定不移的信仰第9节 精气神

    强者心态是任何成功的团队和个人都不能缺少的。保持强者的心态,总有一天就会成为真正的强者。    
    中国文化的5000多年里有4800多年一直是在这个世界上领先的。中国文化5000多年里有4800多年中国人是激情昂扬的。然而自1840年开始,我们的民族曾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受尽侮辱和欺凌。    
    是什么力量使红军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拯救中国?是什么力量使中国人能够重新站直身躯?是什么力量使中国军队无往而不胜?是什么力量使我们抛弃自卑,砸碎“东亚病夫”的招牌,重燃在竞技场上夺冠的信心?是民族精神,是中国人特有的精气神儿。当几十万人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为了同一个崇高的正义目标而会聚在一起时,那将产生何等巨大的力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激励人民为国家、为民族振兴而英勇奋斗的强大思想动力。江泽民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精神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而是随着时代与社会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精神长河,它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如果停滞了、僵化了,也就失去了活力,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永葆生机与活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战争的历练,红军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    
    红军的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