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5:格西是藏传佛教中的学位性僧职,学位性僧职职称在藏传佛教界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威望。因为这一僧职称谓是极少数僧侣经过长期的清苦修学而获得的一种宗教学位,它能够显示得到学位之僧人在佛学知识领域具有极高的专业水准和身份。这一宗教学位在藏传中总称之为“格西”(汉文意思叫“善知识”)。
注6:朗日塘巴尊者(公元1054…1123);是藏传佛教中噶当派的高僧,其所造的《修心八颂》历来都受到高僧大德们的重视和推崇,是大乘菩萨行的缩影,更被很多佛学院列为必修课程之一。
注7:一行禅师,当今国际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佛教僧人之一,更是越战期间“越南佛教和平代表团”的主席。以禅师、诗人、人道主义者闻名于世。1926年生于越南中部,十六岁出家,为越南临济宗第四十二代传人。1969年访美,后来到欧洲,现定居法国。1967年,他被小马丁?路德?金提名诺贝尔和平奖,路德?金博士说:“我不知道还有谁比这位温良的越南僧人更堪当诺贝尔和平奖。”他用越南语、英语和法语写过八十多本书。他的著作由于关注人类的心灵苦难和疗救,加上他对佛法诗意的表达,被译成三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在欧美畅销书排行榜两度进入前十名,长期畅销不衰。
一行禅师以教导“正念禅”而闻名欧美,受到当地人的青睐。日前居住在法国西南部的禅修中心“梅园”,同时也奔走世界各地领导“正念生活的艺术”的禅修活动。
佛法中的六度空间——成就完美团队的六扇门模块三:做正确的事情,为自己负责(1)
一、以戒为师
现时的快餐文化都在号召人们要去追寻自由,似乎可以随心所欲,没有限制的人生才是终极的追求。确实,谁都喜欢过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尤其是小时候在父母的打骂呵斥之下,最向往、最渴望的就是快快长大,快快独立。再也无须理会被人管教的滋味。不过无拘无束惯了,更容易无法无天。而一旦开始无法无天,就基本上和人这一撇一捺再没什么关系了。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在现实中,随时都有很多规矩在约束着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似乎对这些规范有一种天生的抵抗力。就比如闯红灯这个案例,似乎男女老少、不管你的职业、学识、社会地位有什么区别,只要自己觉得没有危险可言,一个个都会很习惯成自然的,雄赳赳、气昂昂大步直闯禁区。就在最近几天,上海刚刚曝出一个女硕士生闯红灯后不服警察规劝,向执法人员大打出手被拘留十天的事件。这一不小心成了有史以来在上海滩闯红灯被拘留的第一人,在全国应该也算是罕见。
看来守规矩确实不容易,尤其是在长大成人融入社会之后,好的习惯很难掌握,而一些错误的观念和习气就像电脑病毒一样极易被复制和传播。还是以闯红灯为例,有时你想遵守一下交通规则,在路口耐心地等待,但是看着理直气壮往前冲的其他人把你当作异类的目光,仿佛觉得自己做的是件错事而不是件好事。然而这也很正常,因为真理总是站在少数人这一边。
释迦牟尼佛在世间弘法的前期,并没有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来制约他的信徒,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发现,如果没有一套合情合理的规范来降服人心,再神圣的真理也难永存。如此,在佛陀将要告别众生的时候,亲口拟定了一些教戒作为延续佛法的重要规条。戒法不仅是躬行实践的方便门,更是续佛法脉的动力。因此,释迦牟尼佛将入灭时,阿难尊者请示释尊:“佛在世时,弟子们以佛为师;佛灭度后,当以何为师?”佛陀回答:“以戒为师。”
“任何一种成熟形态的宗教都会有一套以至上之神的名义确定起来并通过赏罚喻示来保证实行的伦理体系。因而宗教律法和道德对人们的行为发挥着强大的规范功能。这一功能通过宗教教义、教规和宗教戒律的神圣性来实现。”佛教戒律的社会控制功能正是通过其本身的神圣性来实现。由佛教戒律本身的神圣性造成对佛教信徒个体的双重约束:一是规范与引导,二是惩罚与威慑。
佛教戒律实质上是以内部立法的方式,要求信徒必须自觉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以此表达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以及用来标志信徒自身的德行。因此,遵守戒律对佛教徒来说不仅具有一种神圣的义务感,而且还具有一种神圣的权利感和神圣的欣慰感,所以能以一定的自觉程度来遵守戒律,对于虔诚的信徒尤其如此。许多虔诚的佛教徒成为道德自律很高的模范——不论历朝历代,高僧大德从来就为世人所景仰。
佛教戒律以信仰为基础,遵守戒律是修持佛法、获得解脱的重要保证。《华严经》说:“戒是无上菩提本。”佛教信仰者首先得遵守戒律,“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仰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只有在持戒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得定生慧。周叔迦(注1)在《戒律的意义》一文中道:“没有严肃的戒律生活,也就得不到真实禅定,因而也更得不到真实的智慧。所以,戒律,是求解脱者所必然要践行的。”
经云众生“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人的欲望无所不在。为治众生无穷无尽的欲望,佛陀制定了条文繁琐的戒律(如比丘当受二百五十戒,比丘尼要受三百四十八戒),帮助弟子从欲望中解脱出来。印度伟大的译师鸠摩罗什(注2)所译《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将欲望比作心猿意马,将戒律比作辔勒,“心马驰恶道,放逸难禁止。佛说切戒行,亦如利辔勒。佛口说教诫,善者能信受,是人马调顺,能破烦恼军”。在持戒实践中,佛教徒“费力地逐次把握每一种细微的感觉,这样,由这些相续不断的细微的感觉激发起来的许多欲望也许受到了一种自发的控制。在达到这一步后,那些由记忆、想像和沉思所激发的欲望也同样被征服了”。
一提到戒律这个词,许多崇敬自由的新新人类肯定觉得有种被捆绑束缚的难过,会认为没有必要限制那么多,根本就像拿绳索绑缚自己的手脚,让自己活动不方便,自找麻烦。
印度的梵文中,“戒”这个字音译为“波罗提木叉”,它原来的意思可以翻译成“别别解脱”,也可以翻成“保解脱”。“别别”是个别个别的意思,所以“别别解脱”就是一样一样的解脱。意思是说,如果你能守一条戒,就能解脱某一类的心病、痛苦,得到意想不到的自由自在。如果我们每一条戒都能遵守保持,就能完全解脱心病痛苦,过着快乐清净的生活,和我们原本的佛性完全相应,就可以将佛性中本来的福报、本来的智慧,圆满发挥出来,使我们内心安乐自在。所以,“戒”它原本的意思,应该是保护众生,让众生能得解脱自在的原则。这也是它另一个翻译叫做“保解脱”的缘由。意义在于如果我们按照戒律去做,就保证能解脱,未来不会再受痛苦的束缚。因而戒律是用来保护众生,让众生得到解脱自在的原则,并不是要将人绑住的条文。
像戒律这种解脱自在的原则,应该是最适合想要自由的现代人。提倡自由的人,都应该遵守人生戒律的原则,若不去遵守,最向往自由的心反而会被种种心病缠绕、侵蚀,一定不会明白什么是自由快乐的本来滋味。
许多对佛教存在种种迷信观念的人,往往把戒律看得很恐怖,觉得一旦持戒会受到许多的制约,万一不小心犯了戒,就会被打下十八层地狱。这种似是而非的观念,是对佛教戒律最大的误解。
简单理解,戒律就是一个人的生活规范,或者是一个团体的共同守则、运作标准、规章程序。戒律相当于国家的法律,不同之处在于,持戒属于自发性的行为,法律则是强制性的行为,若不遵守戒律,应当忏悔,若不遵守法律,就会受到制裁。
戒律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是消极的止恶,也就是不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做。不应该做的事有两种,其一是社会风俗、习惯、法律所不许可的事不做;其二是有害于人的事,不论是物质、名誉,或精神的损失,纵然法律、风俗、习惯没有规定,也不应该做。第二层是积极的行善,凡是于人有益的事,不管是不是自己的责任,都应该尽力而为,特别是在团队中合作,如果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行事,可能会得到片刻的所谓“潇洒”,不过因此你也没有必要再去妒忌他人的成功与发展,毕竟机会总是青睐于时刻精心准备并且一直在努力付出的人。
持戒,就是培养正确善良的观念、行为和心态;与其相反的念头,就必须去除。“莫以恶小而为之”,诸葛亮的名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持戒,表面上看好像是处处受限,实际上却是在保护我们的法身慧命,免造更多恶业,受更多苦报。若是肆无忌惮地做想做的事,最后终需承担一切后果,因为“因果”是世出世间万事万物的真理,并不会因为你不相信它就不存在。
佛法中的六度空间——成就完美团队的六扇门模块三:做正确的事情,为自己负责(2)
二、自由心灵的“特训方案”
人毕竟要在群体中生活,一旦与群体发生互动时,相对地,就会衍生出责任和义务的关系。比如父母对子女要尽慈爱教养的责任,子女对父母要尽尊敬孝顺的义务,夫妻之间更要共同承担相濡以沫、相伴终生的责任,师生、同事都是如此。每一个人同时对许多相关联的人,都必须去尽自己的本分。有可能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抑或是天性使然,我们多少都有点逃避责任的习气,久而久之就迷失了自己的本分。所以,心中若有持戒的念头在,并且将它作为人生中为人处事的规范与原则,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就不至于被有意或无意地遗忘掉。
认识戒律,便会发现诸佛如来的大慈大悲。透过持守佛陀的教诫,生命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一般人在心境转换的当下,总以为是自己在作抉择:看见温暖的颜色,情绪转向柔软;闻到怡人的香味,嘴角不经意泛起微笑。而只要发现,环境中看不见柔美的色彩,情绪便无法缓和;生活中听不到激昂的音乐,心情无法振奋;没有好听的鼓励与赞扬,人生便失去斗志──此时在赫然警觉中才发现:感官在刺激的温床中,早已失去了自主的能力!好比温水煮青蛙,水温是在逐步升高的,而你受不了沸水的煎熬时,早已丧失掉跳跃出陷阱的能力。
繁忙紧张的都市生活中,身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可能常有这样的经验:
“还是睡过头!”房里已摆了两个闹钟,上班或开会还是迟到;
“怎么又吃得太饱!”其实不怎么饿,为了两三样喜欢的菜,只得整晚撑着肚子等它消化,直到腹部的赘肉变得惨不忍睹,再开始自虐式的减肥;
“总是聊得太久!”方便的手机或网络聊天室,让人天南地北地聊着,直到离线才惊觉耽误了不少正事,到了月底看见账单更是悔不当初。
我们往往是知道“应该”做什么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