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道乐更快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会道乐更快乐-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意识是不对的。    
    特别是在今后的时代,只要你做的事情是自己喜欢的,你就能够向前迈进。    
    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你就一步也无法前进。    
    不仅如此,你还会退步。    
    无论是工作还是消遣,如果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就可以不断前进。    
    反之,就只能后退。    
    一个不喜欢高尔夫球的人会怎么也打不好高尔夫球,尽管这只是一项消遣的游戏。    
    因为不喜欢,所以他的心里只会堆积越来越多的压力,最后对他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伤害。    
    在认为工作就会使人前进、消遣就会使人后退的时代里,大部分人都在为谋生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    
    如果一直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结果会怎么样呢?    
    那样的话,你只会距离自己真正的目标越来越远。    
    那种认为不管怎样,工作就是好事的想法是不对的。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人生才有意义。    
    为了生活做自己本来不喜欢的工作,你就会渐渐偏离自己原来希望靠近的目标。    
    日本人原本就不擅长抓住目标,而且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只要能努力工作就好。    
    虽然如此,但也必须时刻注意你是否偏离了原来的目标。


第三部分:人际关系之道乐人际关系之道乐 

    自己不快乐,就不能给别人带去欢乐    
    什么样的人能吸引大量的客户?    
    答案是:能让客户感觉愉快的人可以做到这一点。    
    因为,他们把“让别人快乐”当成了自己的工作。    
    客户不会因为某个业务员工作卖力就来买他的东西。    
    他们不愿意从一心只想着完成销售任务的人那里购买商品。    
    因为他们知道,这种人拼命推荐商品的目的只是要完成销售定额,而并不是真正为他们着想。    
    当他们看透了这一点时,就会离开那些推销商品的人。    
    随着时代的变化,“使客户快乐”将取代以往的销售定额而成为商业的目的。    
    但是,认真刻板的人对此可能又要产生误解——    
    “以前是上司给我们指定销售任务,而现在就是要让我们去取悦客户了。”    
    这样想的人就又把“取悦客户”定成了工作目标,把它当做一项硬性任务去努力完成。    
    但是,客户肯定也不会从一个拼命讨好他的人那里买东西。    
    因为他们知道,这种讨好的行为只不过又是在完成一项任务。    
    而客户不是为了任务的完成才存在的。    
    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不知何时对这一点作出了错误的理解。    
    他们认为,服务于客户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销售额,实现自己的营业目标。    
    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看法。    
    客户是为他自己而存在的。    
    真正能够接近客户的人,是那些快乐地工作着的人。    
    经营快乐人生的人总是朋友成群    
    人们总是喜欢亲近那些看起来很快乐的人。    
    看见这样的人,我们的心中的羡慕之情就油然而生。    
    禁不住会想:这个人为什么能生活得如此快乐呢?好想再遇到他!    
    相反,我们不希望遇到那些特意花心思取悦他人的人。    
    当我们发觉别人在自己面前耍心眼时,只好也跟着用心计。    
    相反,快乐的人使我们自己也想变成快乐的人,所以愿意主动去接近他。    
    什么人的周围总是朋友云集?    
    什么人可以成功?    
    当然是能够快乐地经营人生的人!    
    这样的人周围,总是会有很多的员工和客户。    
    而且,他们都希望能和他一起做点儿什么。    
    参加面试时,很多人都会说“我喜欢和人打交道”。如果我是面试的考官,就不会录用这样的人。    
    说“我喜欢和人打交道”,就如同说“我喜欢提高销售额”一样,会让客户感觉有压力。    
    所以,相比起来,我更喜欢那种看起来生活得很快乐的人。    
    因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会很快乐。    
    以后的时代,人们将只愿意从给人快乐感觉的人那里购买商品,只愿意和这样的人一起工作。    
    因为这样他们可以有所收获。    
    单纯地为了工作而在一起工作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人们不会再为了“上班”而和某个人一起工作,而是希望从一个人的身上学习到像做事方法之类的有意义的东西。    
    因为快乐至上的时代即将到来。    
    是否有所收获和感觉快乐,已经成为要不要和一个人一起共事的判断标准。    
    这个标准既对工作关系有效,也对贸易中的伙伴关系有效。


第三部分:人际关系之道乐找情人是在做傻事

    有些人觉得找个婚外情人是美事,其实不然。    
    且不说要花很多心思左右应对、弄得自己心力交瘁吧,单就经济负担一项,你仔细考虑过了吗?    
    如果你想找一个情人,就要做两倍的工作。    
    如果你不想干两倍的工作,就不要考虑找情人的问题。    
    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支付成本的。    
    想拥有情人的话,你就必须负担起两个人的生活。    
    那些总是羡慕别人能出双入对的人,肯定没有为了两个人的生活而拼命工作的经历。    
    了解了拥有情人的人风光背后的辛苦,你就再也不会有找个情人的念头了。    
    找情人根本就是在做傻事。    
    如果你同时和两个女性交往,而其中一人对你不满意,那么另一人肯定也不会满意。    
    所以,如果你想同时和两个人交往,那你就不得不多增加一倍消费。    
    而如果你想同时和三个人交往,就必须多挣三倍以上的开销。    
    也许你愿意多花钱多和几个人交往,可关键是你能从中体验到多少快乐呢?只会疲于奔命了吧!    
    收入并不是最重要的。    
    如果不消费、不娱乐,对方就无法感受到你的魅力。    
    别人的判断并不重要,关键是你的情人如何评价你。    
    就怕你努力工作、不吝啬金钱,可你的情人还是抱怨你给的关照不够多。    
    家人的评判是最残酷的。    
    如果你为了情人而疏于照顾家庭,最终把家弄得支离被碎,那时后悔就太晚了。    
    道乐的评判者是我们自己    
    因为工作是一种团体行为,所以每个人评价的标准也各不相同。    
    如果不知道让谁来评判的话,就很难得出清楚的结果。    
    但是,道乐却可以评判清楚。    
    因为评判者就是你自己。    
    “道乐”和“娱乐”不一样。    
    道乐讲究的是“道”的精神。    
    原本,以“道”命名的事物都不存在裁判。    
    在黑泽明的电影《姿三四郎》中,最后的场面是两个人在草原上对决,他们之间没有裁判。    
    因为,谁胜谁负他们自己可以判断。    
    这就是“道”的世界。    
    而在体育的世界中,运动员们则需要裁判的评判。    
    道乐和体育不同,结果的评判最终要由自己来执行。    
    对别人有兴趣的人才会引起别人的兴趣    
    如果想让别人对自己感兴趣,首先你必须对别人有兴趣。    
    大部分的人都希望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兴趣,但他们却常常只在引起别人注意的方面倾注精力。    
    第一次和别人见面就只顾着自己说话。    
    关于自己你介绍得再多,对方也不会感兴趣。    
    因为每个人最关心的都是自己。    
    当对方告诉你他去过某一个地方时,你千万不要用“我也去过”这样的话打断谈话,更不要把说话的主动权夺过来。    
    应该适当地表示出你对他的兴趣。    
    如果你想让他对你感兴趣,就必须表示出你对他的兴趣。    
    兴趣的交换决定人际关系。    
    对方会因为你对他感兴趣,而开始慢慢对你也感兴趣。    
    被别人评价“有趣”的人并不是自己说话很有趣的人,而是在听别人说话时说“有趣”的人。    
    比起说话来,倾听更能显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幽默最容易懂。    
    有幽默感的人并不是会说俏皮话的人,而是那些会听俏皮话的人。    
    身为一个听众而能够让谈话的气氛更加有趣,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有幽默感的人。    
    所以,倾听的方式很重要。    
    如果别人总是对你说一些老生常谈、让你腻烦的话,其实问题在你这边。    
    是你的倾听方式造成了这种情况。    
    不要使劲把别人的兴趣引向自己,而是要先表示出你对别人的兴趣,这样你才能创造出机会。


第三部分:人际关系之道乐只有道乐才能制造交往的机会

    迄今为止,一直都是地域关系、血缘关系、工作关系和同学关系为我们制造着和别人交往的机会。    
    和公司同事一起去喝酒,和生意客户一起去吃饭,这样的形式给我们建立了一个关系网。    
    但是,以这种方式建立人际关系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今后的时代,人们将以共同喜欢的东西、共同爱好的事情为核心,建立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    
    地域、血缘、同事和同学关系将不再是重点。    
    跟趣味相投的人交往、交流,成为这种新型人际关系的本质内容。    
    没有道乐精神的人、没有自己的爱好的人将会交不到朋友。    
    其实,这种事情在现实社会中已经有所体现。    
    在公司里,那些除了上司、部下、同事就没有其他朋友的人,常常被人排挤。    
    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的人,也正渐渐地被大家抛弃。    
    因为下属没有接受自己的邀请来喝酒就大发脾气的上司,肯定还没有觉察到时代的变化。    
    他说:“如果是过去,哪有人敢不来!”可是,现在已经不是“过去”了。    
    他还没有注意到,关系网的形成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因为无法谈论兴趣爱好,所以大家都不愿和没有道乐的人交往。    
    这个网络的连接点不只限于相同的道乐。    
    喜欢“铁人三项赛”的人们聚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小网络。    
    热爱钓鱼的人,也有自己的小集团。    
    即使两个人的兴趣爱好不一样,也照样可以结成关系网。    
    假如下属喜欢“铁人三项赛”,而上司的爱好是钓鱼,如果其中的一个人问“那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那他们之间就能找到接点。    
    之所以可以找到接点,是因为他们有各自的道乐。    
    新型人际关系网络中存在两种关系:爱好相同者之间的关系和爱好不同者之间的关系。    
    被这个网络漏掉的人,只能是那些没有自己的道乐的人。    
    这就是今后人际关系网的存在方式。    
    重建以地域关系、血缘关系、工作关系和同学关系为中心的人际网络,在今后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将来是交往和交流的时代。    
    在公司里见面并不能叫做交往。    
    这和在电车里与陌生人擦肩而过没什么两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