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三:培养孩子自主的好习惯
谢军是享誉世界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曾获得过多项世界冠军。很多人羡慕她的辉煌成就,但很少有人知道她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完全是因为父母给了她自主的机会。
1982年,12岁的谢军小学即将毕业,但她却面临了两难境地。是升重点中学还是学棋,在这个分岔口谢军举棋不定。小学6年中,谢军曾有7个学期被评为三好生,这样品学兼优的孩子谁见谁要,学校当然要保送她上重点中学。但是,国际象棋的黑白格同样牵引着谢军和她的一家人。在这个节骨眼,母亲的一席话给了谢军莫大的勇气,让年纪小小的她学会了自主,学会了对自己负责。
母亲叫来了谢军,用商量的语气说:“谢军,抬起头来,看着母亲的眼睛。你很喜欢下棋,是不是?”这是母亲对女儿选择道路的提问,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女儿将来命运的提问。家庭是民主的,对孩子采取了审慎的商量的办法,充分尊重女儿的意见和选择。谢军目光坚毅、严肃地看着母亲的眼睛,坚定地说出七个字:“我还是喜欢学棋。”听到女儿的话后,母亲同意了她的选择,同时又严肃地说:“很好,不过你要记住,下棋这条路是你自己选择的,既然你做出了这个重要的选择,今后你就应该负起一个棋手应有的责任。”
一个12岁的女孩很难懂得和理解这段话,但却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正是母亲的这段话,使谢军受益一辈子。假如当初没有这段话,或者是父母包办决定女儿的前途,都不会有今天的谢军,也不会有中国这位国际象棋“皇后”。
从谢军母亲的这一做法中,做父母的可以得到以下的深思:第一,父母尽管有很高的文化,见识也广,但并不强迫孩子一定要走自己为她设计的路,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孩子,在父母看来,孩子学棋或者继续学习都是成才之路,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他们都对孩子充满信心;第二,在谢军的家庭中,亲子关系是平等、民主的,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人,孩子的事听取孩子本人的意见,父母决不凌驾于孩子之上;第三,父母尊重孩子,也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孩子做出选择后,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和教诲,在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方面加上了浓重的一笔。
写给父母
培养孩子自主习惯的5种方法
富兰克林说:“人类一生的工作,无论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的每一个习惯所决定。”孩子总有一天是要自立于社会,自立于人生的,如果能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就能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性、自主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对于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无疑是有巨大的帮助的。
孩子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的能力。自主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有主见的、可以自我调节的、独立的人。努力培养孩子具有自主能力,并给孩子自主的机会,可以充分调动孩子自身的积极性。
培养孩子自主的习惯,父母仅仅转变观念还不够,还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掌握培养的具体方法。以下是几种让孩子学会自主的方法,做父母的可以借鉴一下。
第一,观察法。
父母要传授给孩子一些生活技能,为他们的自主打下基础。比如,可以让孩子观察母亲是怎样刷牙或洗袜子的,父亲是怎样整理书柜的。如果家中有摄像机的话,还可以将大人做事的过程摄下来给孩子看,这样会提高他的兴趣。当孩子知道父母如何做某件事情时,就会照着做,并会为自己能够完成某些事情而骄傲。
第二,游戏法。
孩子的特点决定了他对枯燥无味的事情没有兴趣,也不会坚持去做,因此,做父母的可以利用游戏方法使他产生兴趣。比如,孩子玩完玩具后,父母可以和他玩“把玩具送回家”的游戏,在玩具架上贴上各种玩具摆放的标记,请孩子把每种玩具送到相应的位置上。孩子会将这种劳动看成是游戏的一部分,每次玩完都将玩具归位。再如,为了让孩子学会用勺子吃饭的技能,父母可以把大可乐瓶子挖一个小嘴,再用手纸贴出娃娃的眼睛,然后准备一些豆子、纸球等物,让孩子用勺子喂娃娃吃饭,这样,孩子既从游戏中得到快乐,也学会了自主吃饭的能力。
第三,竞赛法。
父母可以与孩子比赛,比一比谁做得好、做得快。比如,比比看谁吃饭的碗干净、不剩饭,谁床铺整理得好,谁的衣服穿得快等。这样可以激发孩子做事的兴趣以及要把事情做好的愿望。当然,当孩子把事情做好时父母应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赞扬。
第四,奖励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理习惯,能够让孩子坚持经常去做。比如,让孩子每天自己穿脱衣服,叠被子。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他插一面小红旗,等孩子坚持到插满十面小红旗时,可以奖励一些小礼物,如图书、画笔、零食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也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认真做事的态度。
第五,儿歌法。
父母以生活中的技能为内容编成儿歌,一边说一边让孩子操作。比如,穿裤子可编成儿歌“两座山洞前边站,两列火车向里钻,呜的一声开过去,两个车头又见面。”孩子不喜欢穿衣服时,父母说了有趣的儿歌后,孩子会很高兴地自己去穿。另外,洗手、刷牙、吃饭等都可以编个儿歌,这样,孩子比较喜欢接受。
第四章 独立自主——摆脱依靠的武器步骤四:对孩子进行自控教育
步骤四:对孩子进行自控教育
在一场举世瞩目的台球比赛中,上届的世界冠军走到卫冕的门口,他只要把最后的那个黑色8号小球打进球门,就可以登上领奖台了。就在他要打进自己的最后一球时,一只苍蝇飞过来凑热闹。它落到选手握杆的胳膊上,弄得他痒痒的,于是他停下来拍苍蝇。苍蝇飞走了,但是转了一圈又落到它的眉头上,他不耐烦地用手去打苍蝇,苍蝇又轻捷地逃走了。他集中精神,决定打进决定自己命运的球,但苍蝇又回来了,并落在了那只黑色8号小球上
终于,选手动怒了,拿着球杆就朝着苍蝇捅去,结果苍蝇没打着,却碰歪了球。按照比赛规则,他的失误给了对手一个反击的机会,结果对方抓住机会,把该打的球全打进了。这位选手因为没有在面对一只苍蝇的“挑战”时控制住自己,就这样与卫冕冠军失之交臂了。
人们经常为一时的情绪、兴趣、欲望所支配,造成本不该有的损失,甚至最终输掉自己。因此,让孩子学会控制自我、支配自我并自觉地调节自我,即让孩子既能自觉完成理所应当完成的任务,又能够抵制不良行为,是每个父母应负的责任。父母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要注重把对孩子外在的约束力转化为他们内心的自我控制能力,这样孩子今后才能真正独立走入社会,求得很好的生存。
写给父母
自控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望子成龙”是父母们的热切企盼。然而父母对孩子期望的高度与孩子自身努力的程度往往并不是成正比的。父母们按照自己理想中的模式为孩子设计了美好的未来,并以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扶助孩子,手把手地教孩子,不厌其烦地陪着孩子,使出了浑身解数却未必达到预期的目的。问题的关键是只有父母一方面的积极性,而孩子成了被控制、被指使的对象。在一些孩子的认识上,学习是老师、父母的要求,我是给老师、父母学习,生活上的事是父母的事,自己没有必要去做,结果自己成了自己的事情的“局外人”,这样的孩子在成人后,很难独立把握自己。
因而,开展自控教育是当务之急,即改变那种将大人作为控制一方,孩子作为被控制一方的割裂做法,把习惯的“望子成龙”改变为“子望成龙”,恢复孩子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再由大人包办代替,而是通过逐步引导,增强他们自控的决心和毅力。培养孩子自己树立目标,并对目标有不折不挠、持之以恒的倾向,这正是自控教育才能做到的。具体来说,自控教育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我判断。
父母应该改变永远把孩子看成小娃娃的看法,改变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出主意、想办法的做法,遇到问题要让孩子独立思考解决,分析有几种解决方法,判断哪种方法是最合适的,经过自己的优选去做。
第二,自我规划。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父母不应该事事都替孩子“定目标”,引导孩子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索,发现、筛选和确立适合自己的年龄、兴趣和性格的种种目标。例如,父母可以让孩子独立规划以下的事情:怎样安排每天的时间,自己定一个作息时间表;怎样听课,怎样预习、复习功课;参加什么课外活动;做点什么家务;做什么运动、玩什么游戏以及在家里、在学校做一个什么样的孩子,长大后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等。
第三,自我管理。
父母不应该对孩子的大事小事都过问、照顾,应该引导和鼓励孩子按照自己定的规划来管理自己的思维、言行、作息、卫生、物品等。例如,学习时,自己把握自己的注意力不溜号;自己的物品自己整理;自己洗澡、剪指甲;大人有病,主动倒水、端饭。
第四,自我改进。
父母应该改变批评多、赞扬少,总是斥责孩子,甚至恨铁不成钢、施之以棍棒的做法,引导孩子自我改进。这样,孩子不仅会发现和认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不断改进,还会把自己最新的成绩和进步作为起点,不断去超越自我。
此外,父母还可以从以下一些小方面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1让孩子知道控制自我是成熟的标志:能够很容易就控制自我、阻止自己犯错误的人才是一个成熟的人,孔子认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2让孩子学会着眼于远大的目标。
3培养孩子坚定的意志:要让孩子坚定正确的立场,学会抵制外界的诱惑,不要在花花世界里失去自我。
4培养孩子温和的性格:教会孩子做事不要只想自己,要从他人的角度考虑自己做得是否适当,温和地对待周围的人。
5让孩子逐步学会自己评价自己:让孩子用那些教给他的“可、否”观念来评判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这样他就会自觉以此来约束自己不做不该做的事情。
6让孩子学会忍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人主要的表现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容易激动、发怒会给别人造成不好的印象,损伤自己的人际关系。
7让孩子学会冷静分析: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要让他学会先分析各个方面丝丝缕缕的利害关系,再做出自己的决定,让孩子保持冷静的状态,遇事不要慌慌张张。
第四章 独立自主——摆脱依靠的武器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