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下面几个常见的说法:
1.“我需要亲眼看一看。”
2.“如果我是领导,我一定要直接和我所领导的人对话。”
3.“我一定要在看过这个话剧之后,才看批评家们的评论。”
4.“我知道专家们是怎么说的———但是,如果他们不同意,他们怎么能叫专家呢?”
5.“她是教师,所以她说的话肯定是正确的。”
例1,2,3是积极的感觉的情况。例4表达了对二手信息的质疑。例5是对二手信息的全盘接受。作为一个考虑周密的人,你一定要为自己评估一下二手信息摘要的真实性。
观察是人一切活动和日常选择的基础,不论这种观察是出于你还是出于别人。然而,只有经过对观察过程的严格检验才能产生创造性的思想。观察影响着你的决定和信仰,并进而间接地决定了你能取得什么成就。设想一个政治家,他一直和他的选民保持直接的接触。他通过与选民直接对话而了解了他们的真正需求。正是因为他经常的直接的观察,他比其他与选民接触不多的政客更有可能制订切合实际的法规。
观察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辨别、定位和知道的能力。你怎么知道某个特定的东西是你的?你运用了哪些辨别线索?当你必须去招领失物时,你能精确地描述它的特征吗?通常情况下,这种精确是没有必要的。例如,你坐下来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可能并不清楚你的鞋子、衣服或手表的重量。可能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开始注意了,但之前你肯定没有注意到。每天的感觉很大一部分都成了静态的,被正常运转的生物规律抵消了。没有这种有选择的意识,将出现观察过剩,无数的感觉的信息将使你筋疲力尽。
你不同程度地运用自己的感觉,与炉子的火势调节十分相似。最小档的调节是潜意识的,接着,少量的有意识的感觉渗入,越来越多的东西被记录下来,直到出现“高温”警示,极度的敏感就产生了。这也是为什么对某个事物的深刻关注能够获得非同寻常的、特别强烈的意识的原因。然而,长时间保持这种高强度注意是困难的。你的思想会不集中。关于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在东方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这种技能通过“禅”的出版物和“禅”文化的传播逐渐进入西方文明。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禅”及其相关领域的知识,公共图书馆或书店可以提供这方面的资料。一本特别有趣的书叫《“禅”的三根柱子》(The Three Pillars of Zen),作者是菲利普·卡普洛。另一本是哈罗德· 库克和乔尔·戴维茨合著的《思维发散的60秒》(60 Seconds to Mind Expansion)。该书讲述了专门设计来提高感觉意识的练习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芭芭拉·布朗博士的《新思想,新身体,生物反馈:思想的新方向》(New Mind,New Body,Bio…feedback:New Directions for the Mind)一书分析了α脑电图波与禅、催眠术之间的关系,还有对超心理学的评论,可视听信号、心灵—身体音乐或艺术以及生物反馈的药物用途等等。
提高你自己的感觉技能有哪些途径呢?下面列举了一些技巧和方法。如果你感兴趣,选择一些并经常加以运用。你可以在你的笔记本或本书的空白处记下你的感觉、想法和结果。
第二部分:观察集中注意力观察
集中注意力观察
尽可能彻底排除下意识的看法,集中注意力,调动所有感官功能进行观察。观察一下诸如钥匙,硬币之类的普通东西,先注视一小段时间。闭上眼睛,认真倾听家黑的声响。仔细触摸某件东西,直到你能真正感觉出它的形状、重量、质地等特征。看看天上的云彩、卧室的窗帘或者你自己的手。尝尝食物,一次一小口,感觉一下口感如何,尽力辨别出其成分。根据气味确认熟悉的物体,或者拿一大捧花,闻闻每一朵的香味,感受每一朵是如何的不同。有时候,你可能希望观察物体不易被人很快察觉或注意到的地方。比如,对一把钥匙,你也许把注意力集中在形状、表面颜色和反光,同时大脑也记下了它没有明显的气味。对表面上普通的物体进行换位思考、检查和观察,这样常常能产生有趣的发现。
反复地观察
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中反复观察同一个物体。注意你情绪和思想上的变化会如何影响你的感觉。再注意一下,随着时间的流逝,你是如何开始留意该物体的新的方面的。观察一系列相关联的事件,持续的时间长一些,比如几个月。人、天气、建筑或者某个特定的风景点,都可以成为你观察的对象。如果你愿意的话,把你的感受都记录下来。
有目的地观察
你收集观察结果的时候,努力找出它们内部之间的关系。大胆对可能的相似点、区别、周期、模式和异常做出假设。然后,设计一个观察计划来确证或推翻你的假设。注意,人们通常无意识地要设法确证第一印象。这种倾向的影响很大,你可能因此忽略了反面的证据。努力控制自己,最大程度地减小你确证自己最初观念的倾向。
观察以刺激想象
对某件事进行调查,然后在大脑中反复琢磨它的基本特征。想象如果把它变成别的东西需要什么必需的要素。它怎么可能与一个外表看来非常不同的东西相似呢?比如说,汽车和橘子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它们怎么能相似呢?随意把任何两样东西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越离谱越好,越不可思议越好。然后,仔细观察这两个东西,并进行联想。或者,看着一个物体,观察它,努力去想,在你无法想象得出的程度上,它会是什么样子。你可以想象出一张纸的大小、构成、颜色和气味。但是,在你能看到、感觉到或闻到的物质之外,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纸张释放出来的你无法观察到的物质是什么?它内部的结构是怎样的?你可以运用什么器具来提高观察力?
做出反馈
把观察过的对象画出来,然后同实物进行比较。你可以给自己画像,可以画宠物,房间,手表等等。有些东西具有情绪性的色彩,比如你的面孔,会很大地影响你的观察。这里重要的不是你的艺术才能,而是你对实物的抽象能力。如果你不会画画,只管描述,而不说明是什么东西。然后,让某个人根据你的书面描述,猜它是什么。
观察你自己
这可有点难度,但也非常有趣。问自己一些问题,然后观察自己。胳膊有多长?你能看见或感觉到的物体能有多小?什么样的声音让你感到快乐?本周你要吃掉多少食物?你的视野有多大?你可能是色盲吗?满满一屋子人,你会坐在哪个位子?一分钟你能清晰地说出多少字?一分钟能跑多远?你能多么准确地听懂别人的话?能记住多少?你记得住什么样的事?你能摸出瓷器和玻璃的区别吗?这些只是建议性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问其他的问题并找出答案。
也许,对你来说,所有这些对仔细观察的强调都是不必要的。本章引用了观察玩具火车和研究婴儿啼哭的典故。然而诸如这类在复杂条件下做出的观察,已经得出重要的研究成果。在此前提到的芭芭拉·布朗博士的书中,一辆玩具火车被用来探索生物反馈。她的研究成果可能使早产婴儿死亡率下降。你能想象得出布朗博士设计了什么样的观察方式来检验她的观点吗?
研究者们对婴儿啼哭的观察和科学研究已经带来了许多好处,比如,更好地诊断婴儿的疾病,更好地了解幼儿个性的发展,减少父母对幼儿的虐待或忽视。想象一下吧,科学家这种概念的凭据就是婴儿的哭声。再想想他们辛苦工作可能产生的作用。
准确、认真地观察人生的各个方面是理解人生的最基本的一步。比如说,你对自己身体,对其正常、不正常状况的了解可以帮助你判断你的健康状况,以及什么时候该去看医生。观察还能使你运用身体在生物反馈方面的感觉机制来缓和紧张情绪和偏头痛。观察和评判身体语言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朋友和同伴。对这种理解的一个很好的测试是转换对象,用它来想象别人是如何看你的。在所有这些情景下,你可以运用自己刚刚磨炼的观察技巧。
最后,不管是出于个人娱乐,还是为了发现值得同别人分享的东西,相信你能够独到地看到或领悟出一些东西,这是非常重要的。主动行动起来,不要等着别人给你指定某个观察对象后才开始行动。找到自己的“孩子的眼睛”以及观察世界的“窗口”。
第二部分:观察智慧小语
摘要
※ 环境和条件影响着你的观察经历。
※ 进行探索和观察的愿望是从孩提时代传下来的一种品质。
※ 太多的感觉信息会阻碍你的观察技能的发展。
※ 你应该恰当地评估观察结果。
※ 感觉的效果随着其强度的变化而变化。有一些方法能够提高这种敏感性。
※ 运用某些技巧能够提高你的感觉的观察技巧。
※ 想法、信仰和活动能把观察变成深刻的思想和创造性的“桥梁”,这使得文明成为可能。
智慧小语
最好的教育家是观察,而不是书本;是经历,而不是人。
———阿莫斯·布朗森·奥尔科特
我们所有的知识开始于感觉,然后上升为理解,最后发展为理性。
———伊曼纽尔·康德
为了获得知识,人类必须学习;而为了获得智慧,人类必须学会观察。
———玛丽莲·沃斯·萨万特
初次遇到的微小事情可能会带来伟大的启示。
———芳廷
不了解第一手资料的人不了解真相。
———富兰克林·伯勒斯
到底什么叫科学家?他是一个好奇的人,通过钥匙孔———大自然的“钥匙孔”往外看,努力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雅克·库斯托
学习是这样的:你突然一下子明白了你以为自己一生都很明了的事,只不过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
———多丽丝·莱辛
不要太惊奇于不平常以致忘记了平常。
———马格达伦·纳布
Observation more than books; experience rather than persons; are the prime educators。
———Amos Bronson Alcott
All our knowledge begins with senses; proceeds then to understading; and ends with reason。
———Immanuel Kant
To acpuire knowledge; one must study; but to acquire wisdom; one must observe。
———Marilyn vos Savant
Minor things can become moments of great revelation when encountered for the first time。
———Margot Fonteyn
People who don’t work with primary sources don’t understand reality。
———Franklin Burroughs
W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