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文件很多。一不可令人翻看,怕错乱;二恐小人抽换。时人称签押房犹如中央的军机处。与被称为“外咽喉”的门房相比,签押房被称为“内咽喉”。谚云:“假门上,真签押。”意谓签押房比门上更重要。
签押房的工作统称司签,具体分为六行,即稿签、发审、随堂、用印、挂号、书禀,各司其职。1。稿签又叫稿案,是签押房的领袖,一切上申下行签稿,往来各色事件,无所不知,无所不办,总揽一切,颇似现代的办公室主任。是与司阍并称的两种最重要的长随之一。《官场现形记》写到签押房的稿签挟制本官,为让本官改变已做出的批示而与本官争吵。反映出稿签地位的重要。2。发审帮助本官调查处理上级发审来的案子。3。随堂也叫值堂,随官赴案发现场验查,以防仵作(检验命案死尸的人)欺混舞弊。4。用印是掌管官印的。官府用印极为复杂,须仔细办理。5。挂号也叫号件,将官府文件分别登号,须摘要者摘出。6。书禀负责起草给上司的禀帖及同寅间往来信函。省会、首县、地方大缺的签押房中,司签必宜十人:稿签一人,发审一人,随堂二人,用印二人,号件二人,书禀二人。长官对签押房工作人员的要求是:道德上要特别讲忠孝礼义廉耻;业务上要明白笔墨款式,熟悉文件、律例、案情等;应当让幕友和书吏悦服。
三、跟班
跟班即跟随在长官左右,随时侍候长官的长随。《学治臆说》云:“跟班一项,在署侍左右,出门供使令。”官员出门时,跟班要带上内装长官名帖的护书盒(又叫拜匣,为一函套或夹子),以备官员拜客之用。到了所拜人家,跟班便拿出一张名帖递上去。什么样的人送什么样式的名帖很有讲究,跟班都要掌握。对此,长随手册《偏途论》中有详细的规定,如“参将、游击、都司用年家眷弟帖”、“散府以及州同用晚生帖”等,此外还规定:“凡用帖以及手本须在临时请其官示为准,庶不误事。”清代流行吸水烟,跟班如随有吸水烟癖的官员外出,还要为长官带好水烟袋。长官出门在外要换衣服,要坐得舒服,所以跟班要背着衣饰等物,拿着坐垫。韩春湖咏司官生活的俗曲说到这种情况:“几曾见伞扇旗锣红黑帽,叫名官从来不坐轿。只一辆破车儿代腿跑,剩有个跟班的夹垫驮包,傍天明将驴套。”有的跟班,还要替主人送信和办机密的事情。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是清代翰林,因犯“科场代人行贿罪”入狱。此案的败露就起于周福清派出送行贿信的跟班。周作人《鲁迅的故家》记述了具体情况:介孚公(周福清)为几个亲戚朋友通关节,“将出钱人所开一万两银子的期票封在信里,交跟班送到主考的船上去。那跟班是一个乡下人名叫徐福,因为学会打千请安,口说‘大人’、‘小的’,以当二爷为职业,被雇带到苏州去办事。据说那时副主考正在主考船上谈天,主人收到了信不即拆看,先搁下了,打发送信的回去,那二爷嚷了起来,说里边有钱,怎么不给收条?这事便发觉了”。
跟班地位低微,总是一副奴才相。对长官打千请安,口称“大人”、“小的”,是基本功。如长官想拜客,跟班就说:“老爷要拜×大人,小的先为传帖。”清人缪良《文章游戏初编》有一首嘲长随诗,勾画出跟班卑微的样子:“手捧书函腰屡驼,宅门得进沐恩多。见官觳(hú)觫(sù)磕三响,入队哜(jiē)嘈挤一窝。”跟班呈上信函、公文、名帖时,总是高举过头,躬腰前行,回事或领客人进来,也都要这种姿势。给当官的磕头也是常事。
四、三爷
长随虽然是官仆,但有些长随自己又有仆人。傅崇矩《成都通览》云:“三爷,一名三小子,门印笺稿大爷及跟班所用之家人也。”“三爷,跟丁之跟丁也。”长随称二爷,其仆便降一级,称为三爷、三小子。二爷之下有三爷,可见封建等级的细密。《官场现形记》有关于三爷的描写:有个值西餐宴席的二爷,正在说某抚院(巡抚)吃西餐不演习(练习),“不提防旁边那个抚院跟来的一个三小子——是伺候抚院执帖门上(跟班)的——听了这话,便说道:‘你说抚台大人他不演习,他演习的时候,这怕你瞧不见罢哩。’”和ㄊ蒲欤涓械娜布信赏泛图挥小S懈龉僭敝梁瞳|府送贿银,递上门包五千余两才有一仆人出门见他,此人即是收了这五千余两银子才肯出来见客的三爷。至于二爷,递此数量的门包是根本见不到的。和杏懈鏊俱越辛跬鹤樱嵋撞桓窗葳说墓僭蓖ㄙ鳎孕矶喙僭敝缓孟然咄ㄈ肴搅跬鹤幽抢锴笄椤:瞳|府中的三爷有三十多人,皆因受贿而致巨富。
第一章 官场中人第4节 难缠的“三爷”
清代官场上流行一句谚语:“莫用三爷,废职亡家。”这里所说的“三爷”与作为仆人的“三爷”不同,指的是官亲。意思是说官员用人时不要用自己的儿子(少爷)、女婿(姑爷)、妻兄弟(舅爷),否则会招致丢官败家的结果。
清代官场上流行一句谚语:“莫用三爷,废职亡家。”这里所说的“三爷”与作为仆人的“三爷”不同,指的是官亲。意思是说官员用人时不要用自己的儿子(少爷)、女婿(姑爷)、妻兄弟(舅爷),否则会招致丢官败家的结果。这条谚语,是根据大量有关官员任用亲属(即“官亲”)办理公务的弊端总结出来的,因而反映出清代官场中任用官亲是普遍的现象。在清代文献中,也常可看到官亲活跃于官场的记载。
所谓官亲,当然不只是“三爷”,官员的远亲近戚,乃至干亲,都属于官亲的范围。清人外出做官,往往有亲属随任或前来投靠,其中有不少人被委以职务,如司征比(征用人力和考校服役成绩)、掌笔墨案牍、管仓库等,其中作为至亲的“三爷”最易受到委任。这些离家随官或投靠的官亲,多是家中无恒产恒业和羡慕官势的人,多不善理事。他们来到官府中,大多是想借当了官的亲属的官威谋求私利,因而多心术不端,任性妄为。官亲在衙门中的地位比较高,甚至可以指挥官幕吏役等衙中各类人员。《牧令须知》说,官亲“在家乡,畏官人;在署中,管官人,犹之乎以羊(喻衙中各类人员)将(送给)狼(喻官亲)”。一般来说,官亲在官员手下诸类人中的地位和幕友差不多,高于书吏、长随、差役等。《官场现形记》曾写到某寺庙中的客位按官场中人的地位分为三等:上等是提、镇、司、道及督抚衙门的幕友、官亲;二等是实缺、候补府班以下人员,至首县止,以及阔商家、洋行买办、钱庄汇票等字号;三等是候补州县、佐贰各官及随常买卖人等。这里的官亲是督抚衙门中的,故地位列为第一等,在第一等中又与幕友并称。书里写到一个叫戴世昌的游击也被列为第一等,因为他是总督的干女婿,是官亲。
由于官亲与官员有特殊关系,所以能在官场上起很重要的作用。所起的作用从主要方面来看是不好的,主要表现为作弊乱政。汪龙庄在《学治臆说》里说到“三爷”为政之弊:“任以笔墨则售承行,鬻(yù)差票;任以案牍则通贿赂,变是非;任以仓库则轻出重入,西掩东挪,弊难枚举。”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官亲“通贿赂,变是非”:巴县有甲乙二货店掌柜,甲欠乙银千两,立有欠约,后甲归还了银子,但未将欠约取回。甲乙二掌柜死后,乙子昧心执欠约再次索偿,遂涉讼。有官亲向与乙友好,乙子持约往诉,对官亲说,如能帮我收回银子,给你一半。官亲羡其贿,就暗告县令,说乙子有约可凭,甲子应还钱,否则当严究。于是县令当堂断甲子还银。汪龙庄还说到许多官员因亲属作弊乱政而受累遭到惩处。他举了两个例子,一是乾隆二十九年诸暨县令黄汝亮重征(加倍收税)案,一是乾隆五十一年平阳县令黄梅苛敛案,皆因儿子从中作弊,招致父子一同被处死。汪龙庄认为,“三爷”中以少爷为害最大,也最难对付,所以他在三十年游幕生涯中,凡遇署中有少爷主事,断不受聘。张集馨曾说到官亲倚仗官势,招摇撞骗,勾结胥吏、差役,共同作弊:“每思官亲背井离乡,依托宇下,无非为利,稍不遂意,便生怨怼(duì),甚有倚势招摇,勾同丁胥作弊。”清代鸦片之害屡禁不止,原因之一是衙中有人包庇烟贩子,官亲即为包庇者之一。林则徐说:“衙门中吸食(鸦片)最多,如幕友、宦亲、长随、书办、差役,……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宦亲即官亲。
官亲所以能作弊乱政,任性妄为,主要是由于官员的姑息纵容。有的官员虽也想对犯事的亲属进行惩治,但碍于亲情,投鼠忌器,不忍下手,他们感到,这“三爷”真是难缠得很。正如汪龙庄在说到官亲之弊难治时所总结的:“以法则伤恩,以恩则坏法。”“治婿则碍女,治舅则碍妻。”张集馨也曾感叹官亲“犯事不能惩办,非如家人(仆人)可以驱逐而严治之”。为防止官亲之弊,一些明智的官员、幕友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陆丰知县李平书出告示规定:“其随任之官亲,襄理家务,于公事绝无相干,……一切词讼案件,概由本县亲自主裁,旁人不能稍参末议。”又规定:如有“不法之徒,遇案造谣,谓某官亲可托关说”,则“造谣之人,立时拿送到县”。汪龙庄总结出了“至亲不可用事”、“用亲(官亲)不如用友(幕友)”、“亲友不宜概听赴署”、“子弟不宜轻令随任”、“官亲可办者不过仓库”等防止官亲之弊的用人之道。官场教科书中也有关于对付官亲的经验,如《牧令须知》提出:“若官亲难却,只可留署饱食燕居,不可干预公事,亦不可任令在外游荡,议论是非。”还针对有些不法之徒冒充官亲招摇撞骗,欺压百姓的情况,规定允许被骗受欺之人拦轿喊冤告状。
官亲除作弊乱政外,还能起到其他一些作用,如做官员的耳目。由于官居高堂,许多下情难以了解,而可靠的情况又必须可靠的人来汇报,所以官亲就成为向官员提供情况的重要耳目,这使得官员能够得到不少真实情况。有人曾评论说:“官府出告示、办公事,所涉及的下情非常准确,就像长官亲眼见到过一样,这都是由于官亲之力呀!”又如帮助官员排忧解难。由于官亲与当官者有经常的、较深的接触,所以比较善于揣摩当官者的心理和喜好,这很有助于他们解决官场上的一些麻烦事。清初,某偏远之地的长官听说大将军福康安要来本地,非常惶恐。因为福康安途经其他一些地方时,对其招待甚为不满。该偏远之地的长官生怕本地条件差,也招待不好。此时,有一官亲自告奋勇说:“给我三百两银子,我能把事情办好。”于是,他用这不多的钱布置了非常别致、舒适的居处,摆下了非常精巧、可口的饭食。福康安享用后甚为满意,不但褒奖一番,还偿还了三百两银子,并优保该官升任了监司。在这件事中,官亲以其善于逢迎权贵的本领帮助戚官解决了麻烦事,并使之升迁了官职。
第二章 官场炎凉第5节 宦海风涛千丈高
袁走后,李又对亲信说:“我偏不告退,教他想死!我老师的‘挺经’,正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