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用书面试及历年考题精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用书面试及历年考题精选- 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例13】如果我单位录用你,你打算怎样开展工作?    
    【解析】对本题的回答主要有以下几类:①希望录用以后再详细谈,好吗?②还没有考虑过,希望给我一段时间认真考虑一下;③服从分配、努力工作;④贵单位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我愿对此加以改进;⑤有准备地说明做好某些工作的初步打算或详细计划。    
    答案⑤表现出对某项工作的热情和追求这一职位的强烈愿望,容易得到考官的赞同,这一点来自事先的认真准备;答案③直接表达上述愿望,但明显准备不足;答案④如果事先有准备,直言不讳,有可能引起用人单位的好奇和关注,但更大的可能是引起反感;答案②显得求职诚意不足,但也给人留下办事老成的印象;答案①则显得“自视清高,待价而沽”。    
    【例14】针对职位要求,你有何优点和特长?    
    【解析】对本题的回答主要有以下几类:①本人的优点是好静、稳重、办事认真,特长是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②我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专业学习成绩较好;③我的特长是英语口语较好,优点是热情开朗,喜欢和人打交道,喜欢旅游和运动;④特长谈不上,优点是心直口快,待人热情;⑤我比较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无论在实习期间还是在日常工作中都在不断钻研业务。    
    答案①③比较符合考官的要求,但你不能胡编乱造,必须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否则对你以后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答案⑤强调自己的专业能力强,也还可以,容易引起考官的关注和好感;答案②强调自己专业对口,成绩较好,是典型的“学生腔调”,但也具有工作发展潜力;答案④不好,心直口快可能引起用人单位的疑虑和担心。    
    【例15】如果今天面试结束后我们决定不录取你,你认为主要原因会是什么?为什么?(你认为我们今天的面试使你的能力都展现出来了吗?为什么?你认为这种面试有何改进之处?)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也可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此问题主要是让考生对自己的劣势作出分析。通过考生对自己在面试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出考生是否能符合拟任职位。考生对自己的认识和分析应客观、合理,其劣势对于拟任职位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例16】请你谈谈所学与所用的关系,你认为自己在学校所学的内容适合我们单位工作的需要吗?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的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考生应能客观地分析自己在学校学习的优势和不足。注意所学的知识与拟任职位匹配。    
    四、自我测试    
    1。根据专业和能力情况看,你可选择的职业范围很广,为什么选择国家机关而且特别选择了我部门呢?    
    2。你为何想离开原工作岗位?又为什么报考现在的单位?这次报考倘若未能如愿,你将有何打算?    
    3。依你的兴趣、性格,最喜欢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如果我部门录用你,你会为我们做什么贡献?    
    4。你为什么选择报考我部门?你觉得你的性格和能力与这个职位的要求相吻合吗?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5。这个职位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如果你不报考公务员,你还有可能去干什么?或者你最希望去干什么?    
    6。据说你工作三年已换了四个单位,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你能在我们单位好好干呢?    
    7。你在竞聘这一职位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8。请结合你的优势谈谈为什么竞聘这个单位。    
    9。你认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如果没有这种环境,你怎么办?    
    10。如果你被录用,你希望单位如何安排你的工作?    
    11。如果有其他的工作机会,你怎样看待?    
    12。你打算沿着这条职业道路走下去至少五年至十年吗?十年后你希望从事什么工作?    
    13。进入这个单位,你认为自己的优势和不利因素是什么?    
    14。你准备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    
    15。你是否确定了以后的奋斗目标?你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16。谈谈你对将要从事的工作的认识。    
    17。谈谈你对本单位的了解。    
    18。请谈谈你现在的工作情况,比如,待遇、工作性质、工作满意程度等。    
    19。你在工作中追求什么?个人有什么打算?    
    20。你想怎样实现你的理想和抱负?    
    21。你的外语和专业知识水平都很高,为何不去外企?公务员现在工资并不高,而且又已取消了实物分房,你能忍受公务员的清苦生活吗?如果工作后发现自己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怎么办?    
    22。我想问三个问题,第一,你为什么想到我们单位来?第二,到我们单位后有何打算?第三,你报到工作几天后,发现实际情况与你原来想像的不一致时你怎么办?    
    


第三章公务员录用面试试题分类解析第三节人际关系处理与协调能力等方面问题

    一、命题思路    
    在实际工作中,公务员要与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是否具有较强的人际关系处理与协调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其能否顺利开展工作,按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因此,人际关系处理与协调能力一直是公务员录用面试重点测评的项目之一。根据各地命题情况,现将其命题思路与相关要点分析如下:    
    (1)公务员与领导的关系。公务员与领导的关系,从体制上说,两者是工作关系,主辅关系;从组织上说,两者是上下级关系,即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要处理好同领导的关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精明强干,善于办公、办文、办事;②诚实而不做假弄权;③善于提出补充意见而不以正确者自居;④公正无私,不搬弄是非;⑤谦虚谨慎,不傲上凌下;⑥受到批评而能不急不怨;⑦办事要忠于领导意图,不带个人意愿;⑧熟悉领导、适应领导,取得共同语言。    
    (2)与群众的关系。要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最根本的就是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公仆,急人民群众所急,想人民群众所想。公务员既要代表机关和领导接待群众,解答问题,又不能以机关代表自居。和群众打交道应热情、谦虚、平易近人,决不能指手画脚,盛气凌人。公务员要把群众的反映、群众的情绪、群众的愿望、群众的问题,如实向领导汇报。    
    (3)与朋友、同事的关系。公务员要有与朋友、同事和睦相处的能力。大家在一起工作,彼此能够和睦相处,形成和谐一致、心情舒畅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群体中,每个人都应该真诚对待他人,意见发生分歧时要及时沟通,不背后议论;要有主动承担繁重工作的精神,而且不能自我夸耀;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优点,不苛求别人;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忍让精神。    
    (4)与其他单位的关系。一个机关单位在社会上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要与左邻右舍各兄弟单位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或商洽工作,或寻求支援,或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在同各兄弟单位交往中应做到以下几点:①要熟悉兄弟单位主要领导和中层干部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性格、特长、能力、爱好等,初次交往,即能排除陌生感,增加亲切感。②社会交往中,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态度不卑不亢。③接待兄弟单位的来人来访,要热情、周到,注意迎送礼节,讲究说话艺术,措词恰当,态度诚恳。④交往中如发生意见分歧,能耐心听取对方的陈述,然后抓住关键,据理分析,求同存异,协商解决,不可出于本位,态度粗暴,损伤友好关系。⑤要有真诚协助兄弟单位解决困难的精神,而且不附加任何个人条件;寻求兄弟单位支援时要看对方条件是否许可,不强人所难。交往中,必须坚持原则,反对一切不正之风。    
    二、答题技巧    
    要想比较完美地回答这类问题,考生应周密考虑以下因素:    
    (1)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特征,以及与朋友、同事、领导等交往的实际情况。在面试过程中,考官一般会通过细微的观察,或提相关的问题,对考生的性格特征作出基本的判断,从而推断出考生的社交能力与大概状况。如果你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却说你的社交能力特别强,交游十分广泛,当面撒谎只会引起考官对你的反感,结果自然适得其反。    
    (2)大概了解报考单位或职位对人际关系处理与协调能力的特殊要求,例如,组织中的绝对服从、合作、协调、指导、监督等,尤其是工作中的权属关系,包括权限、服从、纪律等意识。    
    (3)掌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些基本原理,如人际交往的主动性、适应性、有效沟通,以及处理与特定人群关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等,具体内容请参见上文“命题思路”中的剖析。    
    三、例题解析    
    【例1】你喜欢你的老师、同学吗?    
    (类似问题:你感觉在单位里和同事们易相处吗?你与单位领导合得来吗?)    
    【解析】提出这类问题,考官是想考察考生的人际倾向,人际相处的技巧与能力,并判断考生的一般社会角色、社会形象。另外考生在社会交往中的责任归属也是一个主要测评内容,即考生将交往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还是别人身上。    
    考生回答这类倾向性测评的问题,语言表达都是次要的,关键是态度,考生应该采取积极肯定的态度。这一方面体现了考生的集体观念、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考生不管是处理人际关系还是处理其他事务都应具备的宽容、豁达的品质。    
    考生应注意的要点有:    
    ①不能仅简单地表明态度,应以生动、真实的事例具体说明,这样你的善于与人相处、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品质就形象地表达出来了。    
    ②绝对不要以否定的语言挑剔学校或过去单位的不足之处,以及批评同学、同事、领导的人格缺陷。    
    ③尽管这种类型的问题主要考察考生的人际倾向,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际倾向与人际交往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如果考生承认自己的人际交往关系有问题,也就承认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在能力结构上的缺点。    
    【例2】在你的现实生活中,你最不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共事?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追问:在你认识的人中,有没有人不喜欢你?为什么不喜欢你?请举例说明)    
    【解析】本题考察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由于价值观、知识面、经验等方面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相互之间喜欢或不喜欢都是正常的现象。    
    考生应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最喜欢的人及其不喜欢自己的人的原因,并能作出相应的分析。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与评价,应基本符合客观现实。    
    【例3】假设你在某单位工作,成绩比较突出,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但同时你发现同事们越来越孤立你,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准备怎么办?    
    【解析】本题意在考察考生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本题为考生提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