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去掉众多考官要素评分中的最高分、最低分然后得出算术平均分,再根据权重合成总分);作为对考官评分科学性的估价及对考官打分公正性的监督,还可以设标准差一项,看每一位考官打分与标准分的离散度。
4面试程度及时间安排有结构
结构化面试是严格遵循一定的程序(如考官、考场的选择、监督机制与计分程序的设立等)进行的,一般每个考生的面试时间在30分钟左右。
结构化面试具有内容确定、程序严谨、评分统一、形式活而不乱等特点。从近年面试实践经验上看,其测评的效度、信度较高,比较适合规模较大,组织、规范性较强的录用、选拔性考试,因此,结构化面试已经成为目前录用面试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公务员录用面试及其组织实施第三节公务员录用面试组织实施程序
一、确定面试对象
面试一般是在笔试之后进行,笔试合格者才有机会参加面试。笔试一般由主考机关统一组织,面试一般由具体用人部门组织。面试对象(即应试者)一般是拟录用人数的两倍或三倍,具体根据用人部门招考实际情况而定。面试对象确定后,要尽快通知本人,以让其做好应试准备。
二、确定面试考官
在进行公务员面试时,用人单位一般会组建一个面试测评小组(或称面试评委会)。面试测评小组一般由7~9人组成,其人员来源一般为:用人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用人单位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用人单位主管领导、面试测评方面的专家学者与用人单位专业相关的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在面试测评小组的人员构成上要考虑专业优势互补,并注意人员的年龄结构,做到老、中、青相结合,以避免某一年龄层次人员太多而可能造成的偏差。
选择面试测评人员(即面试考官)时要注意考虑以下条件:①党性强,为人正派公道,能够公平取人;②事业心强,工作认真负责;③精通业务,并在某一方面有较深的造诣;④熟悉用人部门的有关情况,熟悉用人部门拟补充岗位的工作性质、职责及任职条件;⑤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高的综合分析与综合协调能力;⑥性格开朗、思维敏捷、视野开阔。
在一些国家,为了确保公务员面试的质量,实行面试考官的资格认证制度,使面试考官都具有较高素质。
三、培训面试考官
面试考官的培训工作由主考机关负责。培训的内容包括: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特点;面试过程的把握与提高面试效果的手段;面试的提问技巧;面试的评分要素与评分标准;面试案例剖析、讨论;面试情景模拟等。
四、安排面试场所
面试场所包括面试室、应试者候试室、考务办公室等,它是面试构成的空间要素。面试场所要按照一定的条件来选择和布置,具体要求如下:
(1)面试室、应试者候试室、考务办公室之间,相互联络要便利,要设置相应的指示牌,使人容易找到。
(2)面试室要整洁、宽敞、明亮、通风、冷暖适宜,使面试工作人员和应试者都感到舒适。面试室内设立主考席、评委席、应试人席、工作人员席和监考席位。应试者席位与其他席位要基本呈面对面状态并保持一定距离。
(3)应试者候试室最好放置一些本单位介绍材料,有关的报纸、杂志及一些轻松有趣的读物,以让应试者轻松地度过等候时间,提高其面试效果。
(4)面试场所宜选在安静、独立、不易受外界干扰的地方。
五、确定面试评价标准
进行公务员面试,要测评哪些内容,各项内容的比重如何确定,对应试者的回答如何评分,都需要事先设计好。具体工作如下:
1确定公务员面试的评价项目
面试评价项目要以用人部门的专业特点和所需人员的资格条件为依据,要通过经验和专门分析,把应具备的素质条件列举出来,并进行合理取舍。国家统计局2001年的公务员面试,设计了以下评价项目:仪表形象;事业心;求实精神;知识面;专业能力经验;思维判断能力;说服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特长等。他们在设计这些评价项目时,是怎样考虑的呢?统计部门工作条件比较清苦,工作岗位既平凡又重要,这就要求统计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热爱统计工作、事业心强的特点;同时统计工作具有数字性强、时效性强、真实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统计工作人员具备勤奋、认真、求实的工作态度,要求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利用数据进行思维判断、综合推理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等。
2确定面试评价指标
面试评价项目在应试者身上以一定的特征存在着,对这些项目作出评价,必须借助于一些具体指标,比如我们要评价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用“是否有逻辑性、条理性”、“吐字是否清晰”、“语音语调状况”等等具体要素来进行评价。有时为简化起见,仅用“优、良、中、差”或“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等作为面试评价项目的通用评价指标。
3设计面试评分表
面试评分表是面试考官评定应试者面试成绩的一种工具,它是在面试评价项目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评分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应试者姓名、编号、性别、年龄、报考职位、评价项目、评分标准、评语栏、考官签字栏等。
六、公务员面试的实施
实施公开选拔考试面试的一般程序和内容如下:
(1)召开面试考官会议。面试工作开始前,考官要开一次小会,检查面试工作的准备情况,进一步明确面试方法、内容、要求,明确面试评分标准和方法,明确主考官与其他考官的职责分工与协调配合,检查考务工作准备情况。
(2)考务人员引导应试者进入面试考场,应试者不得携带与面试有关的用品。
(3)主考官向应试者讲解有关注意事项,时间一般控制在1分钟以内。
(4)面试考官顺序提问,每人一般提1~2个问题。当应试者没听清所提问题时,主考官可重复一次。考官提问时要用语准确,使应试者明白要回答什么问题;提问最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逐步深入;主考官要控制好提问话题,把时间用在最重要的话题上;考官提问要使用规范、明确、易懂的语言。
(5)应试者回答考官的提问,各考官根据面试工作评价标准各自独立打分,其他人不得加以引导或暗示。对每个应试者的面试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应试者面试工作结束后,面试考官要对应试者进行综合评分。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各考官所给分数基础上,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取其平均值。
(6)整个面试结束后,面试考官要及时整理面试的有关材料,如面试评分表、评语及其他需要的材料,报主考机关和人事部门,以便确定面试合格分数线和合格人选。
七、公布面试成绩
公开选拔考试面试工作结束、面试成绩确定后,主考机关和用人部门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成绩,并尽快通知本人。在公布公务员面试成绩时,考虑到应试者的心理情况,可只写考号不写姓名。
第二章公务员录用面试及其组织实施第四节公务员录用面试试题的编制设计
一、编制面试试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是面试试题编制上的重要原则。所谓针对性,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空缺职位(岗位)需要的特殊性,落实“为用而考”的考试录用方针。因而在面试试题编制过程中,要注意选取那些带有岗位要求典型性、经常性、稳定性的内容去设计试题。二是应试者个体素质的特殊性。面试试题设计前要对应试者来源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岗位的需要,设计出既适合岗位要求又能切实测评出应试者个体能力素质的试题。从实际情况看,我国虽人口众多,但真正能够达到理论上所要求的国家公务员能力素质的人并不是很多,尤其在那些受地域狭小的限制,又无法从其他地区招录公务员的地区更是如此,如果离开应试者来源背景这一实际,试题设计的理论水平很高,却未必能达到实际的选拔目的。另外,经过报考资格审查、笔试的筛选,进入面试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若能根据每一个应试者的履历表和笔试成绩,有针对性地拟定面试试题,这不仅是对笔试的一个补充,也可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测评出每个应试者具有的实际能力素质。
2科学性原则
在面试试题的设计编制中,不能随心所欲,拿来一个题目、一个案例就作为面试题目。所谓面试试题的科学性要求,一方面指从内容上它应该是严谨的,既源之于现实和岗位工作需要,又不是干巴巴的抽象理论或是不加修饰的生活原版,它是经过提炼、加工、改造后的具有典型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题目。另一方面,在形式上,它应该按照各类试题编制的规范来设计,题目的大小、提出或设置方式应适中、适度。尤其是那些难度较大的面试,其试题的设计在科学性、规范性上的要求更高,否则此类面试就会流于低层次循环,既测评不出应有的素质指标,也无法拉开应试者之间的距离。
3目标单一性与试题内容多样化原则
目标的单一性与内容的多样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首先,根据空缺的职位对任职者素质的要求确定面试的目标。分散化的目标将使竞聘面试难以成功,明确目标之后,要以目标为核心进行多样化试题的设计,从而保证面试的有效性。
面试目标是根据对考生的素质要求而设定的,而每一面试目标都需要备有多样的试题材料。面试的科学化程度依赖于选用的试题材料准确性、科学性,这就要求有丰富多样的试题供选择。因此,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试题题库。
4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要求在面试试题的编制设计中,题目的形式和内容都要采用较灵活的做法,一是为面试提问留有余地,给应试者的思维留有空间,调动应试者的积极性;二是灵活性的试题可以营造面试所特需的活跃气氛,使面试根据时间进展的情况,根据应试者的表现情况,有张有弛地进行,这有利于调节应试者的紧张心理,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水准。
5弹性原则
弹性原则要求在设计编制面试试题时,除少量客观性试题外,尽量做到一题多义,一题多解,给应试者以充分的施展空间,让他们能够运用自身知识和工作经验,给面试考官一个全面观察的时机。如果试题内容涉及面狭窄,答案惟一,凭应试者死记硬背就能完成,既便于应试者押题,也会极大影响面试测评的有效性,使面试变成了笔试的延续。
但是,具有弹性的面试试题,并不意味着大容量,或者是多个小问题的组合,好的弹性试题可能就是精练的一句话,或一个简短的案例,它提供给应试者更多的是思考问题的多维性、创造性和联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