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小金手持菜刀和假手榴弹,闯入居住在丰台区的一个浙江商人住处,抢劫了手机等价值2万多元的物品后,被警方逮捕。
1995年11月28日,丰台法院以抢劫罪判处王立华有期徒刑9年。在法庭上,王立华把判决书拿过来一看,疯狂地撕毁了判决书,坐地上哇哇大哭。对于尚未成年、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差的王立华来说,9年徒刑仿佛要在监狱里呆上一辈子一样。
有舍才能有得,预谋杀母闯“江湖”
王立华被送到监狱里进行劳动改造。但是,王立华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反而认为是社会待他不公。
王立华在监狱里通过与其他犯人聊天,不但认识了很多人,还学到了更多犯罪手段,并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左膀右臂的几个兄弟。这其中包括参与绑架的王庆晓、董立民、梁军等人,他们都是王立华的狱友。
到监狱之后,王立华认为自己之所以被抓住,是因为没有干成大事,如果自己有足够多的金钱,就会摆平一切。在监狱里,王立华就暗暗发誓出狱后要轰轰烈烈地干点“大事”,不枉来世上走一遭。干大事需要钱。从哪里搞到足够多的钱呢?王立华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银行,只有银行的钱最多,反正干一把,就不如抢个钱多的地方。王立华天真地想要绑架银行行长抢劫国库,这个念头是他1996年入狱不久开始出现的。
在王立华的狱友中,有一个高高瘦瘦的银行工作人员,王立华有意和他套近乎,问他银行的一些事情。在聊天中,王立华得知银行的金库是由行长和保卫科长共同掌管金库钥匙,王立华想:“只要绑架了银行行长和保卫科长,带着他们去金库,不怕拿不到钱。”抢劫金库的想法,王立华酝酿了整整7年,他在狱中读书看报看电视的过程中,还暗暗记住了一些银行的位置和银行行长的名字。
2002年9月,王立华因为改造积极被提前释放。出狱后他开始着手实施他在狱中就策划好的抢劫国库的计划。而他计划的第一步竟然是准备杀掉自己的妈妈,以免后顾之忧。
尽管王立华出狱后,他的行为基本上跟正常人一样,可是只有他知道自己心理多少有些不正常。出狱后,王立华的第一个想法是出来先把妈妈杀了,因为这个世界上惟一让他牵挂的就是妈妈,他明白自己要是抢劫国库被抓住,罪行比上一次会更重,被判死刑是无疑的。妈妈肯定受不了这种痛苦,与其让妈妈为自己痛苦,不如瞬间让妈妈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结束生命,然后无牵无挂地放开手大干一场。
王立华的冷血在于他什么事情都敢于拿得起放得下,他认为有舍才有得。比如说有两个东西,必须得取一个,另外一个即使舍不得,王立华也能够狠心扔掉。比如他预谋杀掉妈妈,在王立华的天平上,衡量的砝码一个他的私欲,一个是妈妈的养育亲情。王立华知道这样做对不起妈妈,但他觉得亲情再重也不如满足自己的私欲,就打算把妈妈“舍”掉。这种伤天害理的逻辑在冷血的王立华看来却是天经地义。
因为非常爱妈妈所以要杀掉妈妈,然后一身轻松去闯“江湖”,这就是王立华的逻辑。但在实施杀戮中王立华终于手软了,尽管王立华多次立下重誓要杀掉妈妈,但他知道妈妈这一辈子为他操碎了心,每次面对妈妈已经花白的头发和日渐苍老的面容,吃着妈妈亲手给他做的饭时,冷血的王立华出鞘的尖刀一次次拔出来,又一次次收回去。
王立华决定要做的事情,从来不会因为别的原因而放弃。但在杀掉母亲的事情上,王立华一次次放下了屠刀,为此他苦恼无比。在家里呆了几天后,他无法忍受自己在欲望和亲情面前将要作出的抉择。无奈之下,2003年年初王立华离开了家,跟几个要好的朋友去了河北涞水野三坡,在那里,他从一位老猎人手里花300块钱买了一杆猎枪。因为干大事手里要有“家伙”。
第六部分第118节 要把北京闹翻天
搞枪是王立华计划中的第二步。王立华搞枪的目的是先抢国库,然后拉起一帮“兄弟”把北京闹翻天,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所以王立华从出狱后就开始了他的寻枪生涯,而且从来不避讳告诉身边的朋友“要搞枪”。2003年1月,王立华的一个小哥们家在东北,想回老家一趟,并吹嘘自己有很多朋友都有枪,问王立华去不去。王立华立即找来朋友的一辆车,和这个名叫“小二”的朋友辗转到辽宁铁岭市、黑龙江拉林市,搞到了3杆猎枪。
这些枪显然满足不了王立华“干大事”的需要。2003年2月的一个晚上,王立华和一个朋友在北京五棵松附近的一个歌厅找小姐,他的一个手下带来一个叫小海的哥们,这个小海是北京人,因在云南作案被判刑,刚刚被放出来。王立华见到小海后,就毫不掩饰地提出让小海带他到云南买枪。但小海从别人那里得知王立华是个胆大包天的人,买枪后担心出事牵连到自己,没有答应他。王立华一气之下,决定单枪匹马去寻枪。
2003年3月,王立华决定到电影《寻枪》的拍摄地贵州去“寻枪”。因为居住在京城的他觉得贵州天高皇帝远,肯定能够搞到枪。他单枪匹马来到贵州松桃县,在县城了闲逛的时候,他尾随一个中年男人进了一家饭馆。凭借自己的经验,他发现那个男人后胯上鼓鼓囊囊,好像是把手枪。
王立华要了酒菜坐在了那个男人对面,三杯酒下肚,两个人聊上了。那人果然是个枪贩子。这个姓吴的男人卖给王立华3把仿“六四”手枪,还有3发子弹。王立华当时试枪打了一发,发现手枪能够使用,就把枪揣起来带回了北京。这次买枪,王立华花掉了9100元。
2003年9月,王立华绑架了王大亮之后拿到300万元赎金,手头一下子宽裕起来。他约见了小海后给他1万元当路费,为自己搞到大批枪支做开路先锋,并答应买到枪后会给他好处。这次小海爽快地答应下来,他们约好10月份在云南会面。
2003年10月,小海先行到了云南,王立华随后带了60多万元赶到。在云南,王立华分别找到了4个人订购枪支弹药,共预定了180支枪,仅仅订金就交了30多万元,一个月后,花光了所有钱的王立华回到北京。这次,王立华买了2支手雷,还有几支折叠冲锋枪、手枪等枪支弹药。
为了把这批枪支弹药安全地运回北京,王立华让他的手下梁军雇了一辆捷达轿车和一辆面包车,带了10几个兄弟到云南接货。
王立华买来的枪除了自己使用,都装备了他手下的兄弟们。有意思的是,2003年夏天,王立华在丰台一个饭馆吃饭,恰巧碰到以前的一个狱友,酒喝多了,王立华从腰里摸出一把损坏的“六四”手枪,竟然顺手把这支枪送给了这个朋友。而在警方审讯王立华时,他无论如何都想不起这个朋友的名字来。
在王立华购枪的过程中,他买到的大多是普通猎枪,这些枪太显眼,用起来不如制式手枪或者冲锋枪。王立华想,如果能够搞到一批制式枪支就好了。他知道买枪必须有大量的钱,所以搞到一笔钱是王立华需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搞钱,王立华想了很多办法。他想到过偷,但他已经不屑于当个小偷了。他也曾经想到过抢劫,但抢劫太危险,而且也很难一下子抢到一大笔钱。那么,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很快拥有一笔上百万的巨款呢?他一下子想到了一个叫王大亮的人。
王大亮是王立华绑架的第一个对象。
得到赎金撕票,冷血绑匪多行不义必自毙
王立华出狱时,他的几个“朋友”带他到一家很高档的酒店为他接风。这时候,从楼下走上来几个西装革履的年轻小伙子。王立华的朋友中有一个叫“六哥”的人连忙站起来跟来人打招呼,但领头的那个小伙子只是很傲慢地点了一下头。小伙子的做派让王立华很不舒服,他盘算着,“六哥”至少也有六七千万元的家产,还对这个小伙子这么客气,这小子肯定有些来头。当“六哥”介绍王立华是自己刚出狱的朋友时,那个小伙子不屑一顾地说:“不就是抢了两万块钱吗?算个球啊,要是早找我,我跟公安局长打个招呼就把你捞出来了。”
王立华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眼前这个20刚出头的毛头小伙子出口太张狂了,自己蹲了7年多的监狱,在他眼里竟然不如跟公安局长说句话。等这个小伙子走后,王立华问身边的人是什么来头,怎么这么牛啊。朋友告诉他,来人叫王大亮,父亲是做大买卖的,有亿万家产。王立华当时没再说什么,但他暗暗拿定了主意,一定要给这个小子点颜色看看。
王立华锁定的第一个绑架目标就是这个王大亮。经过精心策划,摸清了王大亮的情况后,王立华网络了3个帮手,开始实行绑架计划。王立华之所以把目标琐定王大亮,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王大亮家里有钱,二是因为看着王大亮“别扭”。
王立华叫来了在服刑时认识的王庆晓和董立民以及其他几个“朋友”,在平谷的一个理发店里绑架了王大亮,并且打电话向其父亲索要500万元。在电话中,王立华特别强调让王大亮的父亲不要报警。为了救出儿子,王大亮的父亲被迫答应王立华的条件,但是,他同时也报了警。2003年9月7日凌晨1点,王立华与王大亮的父亲约好在京开高速公路大红门收费站南交纳赎金。在走之前,王立华交待留下看守王大亮的董立民说:“如果我失手,在明早六点前就把人‘办’了!”
王立华并没有失手,他拿到了分别装在两个袋子里的300万元。但是王立华觉得王大亮的父亲报了警,并且在交纳赎金的时候,王大亮的父亲对自己太“横”了,所以王立华决定杀掉王大亮。就这样,王大亮被王庆晓用铁链勒死后埋进了他们事先挖好的坑里,那一天,王大亮离23岁的生日还有3天……
在得到300万元的当天,小二拿走了30万元,董立民拿走了10万元,王庆晓拿走了6万元。这些钱除了买了2部二手桑塔纳轿车,到云南购枪花了60多万元等开销外,其他的钱王立华都用再赌球、吸毒和吃喝玩乐搞女人上了。王立华还在北京和河北租了10套房子供他的女友和手下居住。他同时包养着2个女人,还不停地去找小姐,有一次王立华玩完了觉得心情不错,一把甩给小姐小费5000元。
大手大脚地挥霍和购买枪支,300万元赎金根本不禁花。没钱了,王立华继续带人出来绑架。他们先是准备绑架王大亮的弟弟王小亮,没有成功,之后又连续绑架他人却发现绑错了人。王立华非常恼火,他决定不再像以往一样踩点后再绑架,而是见到谁开豪华轿车绑架谁。2004年2月2日,在朝阳某歌厅门前,王立华团伙选定了一辆奔驰跑车,绑架了驾驶员杜某,当得知杜某是借别人的车自己无钱支付赎金后,气急败坏的王立华一伙又于2月3日来到三里屯某酒吧门前,将目标锁定了一辆宝马吉普车。
第六部分第119节 演员吴若甫的
这辆宝马车就是演员吴若甫的。2004年2月3日凌晨1时许,王立华带人绑架了吴若甫。关于绑架吴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