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敢干 作者:汪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敢想敢干 作者:汪洋- 第3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新文化”的信心
  面对挑战,勇于创业的人不应害怕,而是用坚定的信心来迎接这一机遇。
  自信是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成功靠自信,自信多一份,成功多十份。只要心中有自信,成功的动力才更大。自信是福布斯富豪们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福布斯》中国富豪排名第47的凤凰卫视创始人刘长乐,并不认为凤凰卫视在短时间内崛起是一个奇迹,他的梦想是把公司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华语电视网络”,而现在凤凰卫视只是植根在香港,主要落地在内地,而且收视率排在央视、上海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之后的境外媒体。
  刘长乐认为现代的传媒在大众生活中很重要,而华人拥有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创办一个全新的华语媒体一定很有前景。而且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于是,刘长乐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凤凰卫视的品牌应该塑造中华文化的内涵和中华民族的烙印”,并提出“凤凰卫视要再造新文化”。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刘长乐走着常人所没走过的道路,那就是重新打造文化在传媒中的内涵。
  刘长乐的看法让人警醒而又发人深思,对当前的媒体传播现状,他引用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尔金斯基的话说,“如果美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全球化的社会,是因为它是第一个传媒发达的社会。美国强大的基础在于它对世界传播的支配”。事实也确实如此,英语媒体在全球传播体系中不可否认地占有强势地位,他们一方面在日常报道中对受众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重大事件的规模化的报道,对人们认识、评价外部世界的态度发挥着导向性的作用。而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华人话语权和其它第三世界国家的话语权几乎被淹没。
  难道经济的全球化或者媒体的全球化等于美国化?刘长乐认为,“对全球化的理解应该是双向的,大众媒体对全球化社会取得促进作用的同时,全球化也反过来冲击媒体独立、公正的视觉和内容。而现在的文化全球化不是对等的全球化,而是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倾斜的趋势,这是比较令人担忧的。”正是基于此,刘长乐敢于对这一现象提出挑战,所以他提出凤凰卫视在品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再造新文化。凤凰卫视之所以取名凤凰,就是明明白白的打上中国的烙印,而同时又能体现南北荟萃、东西融合的文化理念。我们相信自己的文化能够在二十一世纪处于领先地位。
  刘长乐认为“媒体宣传的价值观是民族认同的一部分”。他引用鲁迅话并举例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凤凰卫视对这个理念身体力行。比如充满了人文理念的《寻找远去的家园》,找寻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家园,还有灵魂的家园,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我们是谁,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祖先,我们的文化,还有我们的国家;再比如弘扬东方文化胸怀的《世纪大讲堂》,让专家学者给观众上课,让电视成为真正的课堂,发挥它提升国民素质的作用,如此等等,都反映了凤凰一种新深入的文化追求。”
  凤凰为观众带来的清新气息,是其他电视台所没有做到的。刘长乐认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这个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会生长,会发展,也会衰老、会死亡。文化如果能够不断地吸收新的养分,经常保持新陈代谢的作用,则古旧的文化可以更新,即使衰老了也可以复兴。凤凰卫视正是追求的有自己的根底,而又不断汲取外界养分的文化。
  凤凰卫视自开播以来,致力于为全世界华人提供“新文化”的华语电视节目,庞大的环球市场加上成功的扩展策略令凤凰卫视由单一频道发展为多频道的平台。到目前为止,凤凰卫视拥有中文台、电影台、资讯台、欧洲台和美洲台五个频道,覆盖了亚、欧、北美、北非等95个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也进入了有线电视和NowTV宽频网,成为公认的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华语媒体之一。凤凰卫视还曾被盖洛普调查公司评为国人最认知的知名品牌,也是唯一入选的媒体品牌。
  刘长乐的成功源自他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更是对“新文化”判断的自信,所以他成功了。
  可见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有信心,充分信任自己的能力,信任自己对所追求事业的判断。深信所从事的事业能成功,这样,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退缩。反之,便难以成功。事业的成功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而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自信心强的人往往行事果断,马到成功。自信心可以创造奇迹,成功是自信者的专利。
  “重在去做”
  无论什么事,关键是做,而不是什么别的。
  对于想干事业的人,创业时不能前怕狼后怕虎,那样永远也不会有出息,不要害怕失败,有时候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失败的经验也是经验,而且是通向成功的经验。所以一旦开始做事,就不要再患得患失,要抱着无所畏惧的态度去面对一切。对于福布斯富豪的成功,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创业时“重在去做,绝对不要怕”!
第八章 坚韧不拔 决不放弃财富(3)
  通过做原油贸易捞得第一桶金的欧亚平及其百仕达控股在《福布斯》2005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位居第62位,谈到自己的成功,让人难以忘记的就是他的做事风格。
  在创业之初,当时原油生意很好做,一船油进来就能赚几十万美元。就这样,欧亚平迅速积累起第一桶金和广泛的商业关系。1996年以后,原油生意一落千丈,欧亚平决定改做实业,认为做实业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小,比较容易掌控。但做什么,在哪里做,一开始欧亚平并没有具体想法,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发展。
  一个偶然机会,欧亚平了解到深圳罗湖区水贝变电站高压线下有一大片“三不管”土地,政府一直无力去改造。欧亚平心想如果能够引进技术和资金将高架电缆埋入地下,就可在寸土寸金的罗湖区获得大片土地开发房地产。
  尽管没有做过房地产,但欧亚平凭商人的直觉判断,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几乎没有犹豫,说干就干。1993年,欧亚平就在深圳设立了百仕达实业公司投身房地产。欧亚平深知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决定拼一下,即使失败了也不后悔。这一举动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冒险精神。因为这时正值国家宏观调控开始,房地产业陷入低谷。欧亚平的百仕达公司为了拿到这块32万平方米土地总共花了9亿多元、3年时间。当时,欧亚平没有做房地产的经验,在深圳全靠着一位董事全权打理;而且那时百仕达公司也没有上市,为了维系这么庞大的资金链,欧亚平整天呆在香港靠以往积累起来的信誉和关系与银行周旋。
  欧亚平胸怀大志,一开始就没有想到过倒卖地皮,或是在拿到深圳那块地后,草草设计几栋房子套现了事,他将“百仕达花园”定位为充满欧陆情调的豪宅。1996年6月“百仕达花园”一期竣工时,恰逢深圳地产复苏曙光初现,当“百仕达花园”展现在人们眼前时,顿时在深圳引起轰动,赢了个“开门红”。
  对于福布斯富豪,不只是欧亚平,只要谈到自己的成功,绝大多数都会有一个一致的观点就是:无论是什么事情,重要的是立即去做,不要犹犹豫豫。机会就在前面,如果你敢于勇往直前,不计较结果成败与否;那么你已经比别人领先很多,最终的胜利将属于你。
  二.失败是财富的前奏
  ■有些人从经验中得知了恒心毅力、坚忍不拔的灵验效应,这些人也就是把失败当作一时失意而已的那些人。
  ■如果一个人没有恒心和毅力,那么他在任何一个行业的成就都不会太突出。
  ■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决不能被打倒。我们毋须害怕失败,说不定这次的失败意味着下次的成功。
  败而不倒的信念
  没有人能免于失意挫折,从而风平浪静地度过一生,失意沮丧正是突破困境、迈向成功的前夜。
  巴菲特在其著作中曾谈道:“有些人从经验中得知了恒心毅力、坚忍不拔的灵验效应。这些人也就是把失败当作一时失意而已的那些人。他们也就是坚持不懈,终于反败为胜的那些人。”我们这些冷眼旁观的人眼看着茫茫人海中的大多数失败的人一蹶不振;同时,我们也看到要极少数人把失败的惩罚当作更拼命的敦促力量,这些人永远不会接受人生车轮的倒退。我们没有看见的,是救援那些面对挫折的人的那种悄无声息、莫之能御的力量。如果我们能诉说这种力量之万一,就姑且称之为恒心和毅力好了。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如果一个人没有恒心和毅力,那么他在任何一个行业的成就都不会太突出。
  没有人能免于失意挫折,从而风平浪静地度过一生,失意沮丧正是突破困境、向成功迈进的关键。失意可以说是一个人必经的磨练,并非只是空想就能有所突破,必须坚守信念,持续不断。
  很多富豪的成功是由败而不倒的信念换来的。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决不能被打倒。我们毋须害怕失败,说不定这次的失败意味着下次的成功。
  成功前的考验
  失败对坚定的人来说是一种考验,它是成功前的一次测试。
  该出手时便出手!永远不可能有100%把握!!!条件差不多就要大胆去干,去闯出自己的事业,不要犹豫,不要彷徨,干了不一定成功,但至少为下一次冲击积累了经验,不干永远没出息,而且要干成必然要经历失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幼年时,万向老总鲁冠球的生活十分贫困,他的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工厂工作,工资收入微薄,他和母亲在贫苦的乡村,日子过得很艰难。初中刚毕业,为了减轻父母沉重的生活负担,鲁冠球想靠自己养活自己,就回家种起了庄稼,过起了普通农民的生活。十四五岁本来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告别学校的鲁冠球是下了很大决心的,但他的内心很痛苦。鲁冠球决心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
第八章 坚韧不拔 决不放弃财富(4)
  但他慢慢发现,靠种庄稼永远无法摆脱目前的困窘,永远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于是,他决定离开浙江农村去上海闯世界,想让父亲给帮助找些事做。但父亲非但没有给他找到工作,自己也很快退休回到了家乡,凭自己的一点医疗知识在乡里做“赤脚郎中”。鲁冠球感到很失望。怎么办呢?路毕竟要走下去啊,还回到那几亩稻田里?不!他一定要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从小就是这种拗脾气:对选定的道路一条道走到黑,决不回头。后来,经人帮忙,鲁冠球被介绍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个打铁的小学徒。此后,鲁冠球就干起了铁匠。打铁是非常苦的活,一个十五岁的乡下孩子起早贪黑地跟着大师傅抢铁锤,一天到晚大汗淋漓而工钱却少得可怜。但鲁冠球却非常满足,他庆幸自己告别了修理地球的生活,有了一份不错的职业。然而,命运往往会捉弄人,就在鲁冠球刚刚学成师满,有望晋升工人时,遇上了三年困难时期,企业、机关精简人员,他家在农村,自然被“下放”回家了。鲁冠球感到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