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别人碰到老冯时也会遇到这种情况。人们就想,老冯这领导也太官僚了,平时老冯给人们的感觉就有些那个。时间长了,都不太拿老冯当领导。见面时总是老冯老冯地叫,老冯也看不出什么变化,有时答应,有时冲你点点头。下次不管你有什么事求到他,只要他管得着的,能给你办的,他总是给你办。人们又说老冯这人行,是个老好人。
宇泓当年上党校的事,往他办公室跑的次数多了些,宇泓那时很急,为了能上学,因为上了学就能转干,她曾想过,要是老冯真能帮忙,和老码有些什么也没什么。她曾用话语暗示过老冯,不知老冯没听出来,还是老冯没动心,总之老冯一点行动也没有,哪怕是老冯有那么一点意思,宇泓也会有所表示的。
直到宇泓已转干许久了,老冯在楼道里碰到了宇泓,突然问:你来局里多久了?直到这时宇泓才真正意识到老冯这人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没有人知道老冯想的是什么,只有老冯自己清楚。他自从转业到地方,心思却留在了部队,那里是他战斗过大半辈子的地方,他的事业他的情感都已经留在了部队。他转业到了地方是一种无奈,虽然许多年过去了,他仍没有进入角色。他时常发呆,望着窗外的时候他会走神,仿佛他又看到了他的千军万马。正肃然地在他的眼前走过。这么想着时,他的眼睛就潮湿了。
他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了,再有些日子他就该退休了,可这种幻觉越来越强烈地侵扰着他。让他一次次热血沸腾,又一次次幻灭失落。于是他便在现实与幻觉之间游走着。
石钟山《夏日机关》
背景
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再强调机关改革是深化改革的一种必然,还说:改革要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
公元1997年年底1998年年初,国务院机关由原来的五千多名机关干部减到现在的三千多人。紧接着,国家各部委也相应做出了改革的举动,有的司局撤消,有的处室合并。原来的机关工作人员便下岗分流了。
国家机关改革是机关改革的前奏,接下来就该轮到各省市机关了。一时间有关机关的种种传闻就像三月的风刮到哪便在哪里生根开花结果。
在机关的改革还没有到来之前,各种说法像流云一样笼在机关的上空。信息处也是一片风雨飘摇。有关信息处的传闻是最多的,因为信息处本来就是改革的产物,是机关几年前才成立的。也许当初成立之时对信息估计过高,没想到的垦,信息处成立之后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一台上网的电脑,还有一些报刊,便成了信息处的全部。其实这几年来,不少处室也都上网了,信息的来源也是多种多样,于是,信息处便成了机关的一种摆设。在机关精简的关头,人们没有理由不议论信息处,其实信息处成立之初就已经成了人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原因是,那时许多人都想到信息处里来,事情是明摆着的,信息处将是机关最清静的地方,也就是说,谁能到信息处来,谁就会有享不完的福。那时没能到信息处的人,直到现在仍耿耿于怀。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时的信息处成了人们的众矢之的,人们都巴不得机关的改革首先从信息处开始。也就是说,要是信息处消失了将是大快人心的一件好事,实事求是地讲,信息处真的是可有可无。信息处的人们比别人更清楚自己目前的处境。
就在这时,远在异国他乡的黄姗给信息处的党小组寄来了她的思想汇报。在这之前,她一直和宇泓通着消息,英特网成了她们联系的纽带。黄姗源源不断地把在英国的见闻通过英特网发回信息处,在信息网上她把英国描绘成人间天堂,她说:那里的风景美如画,那里的人民生活好得不得了。然后一次次感叹不已。
宇泓每次读着黄姗的信,都眼馋得不行,她恨不能从英特网上钻到万里之外的英国去,去到那里开一开眼。当然那只是她的梦想,于是只能一遍遍地感叹:呀,小黄真幸福,真好,我要是小黄就好了。然后她便把机关那些雷打不动一如既往的那些事,毫无新意地告诉黄姗,当然机关目前的形势她也没有忘了告诉黄姗。就在这时,黄姗给党小组寄来了思想汇报。
石钟山《夏日机关》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小组:
虽然人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但我的心是和党紧紧联结在一起的,我一时一刻也没有忘了党。下面把我近期的思想向党做一个全面的汇报。
我自从陪小王来到英国,从没间断过学习,思想要求进步,这里的条件虽比国内好一些,但我的思想却很苦闷,没有志同道合的同志交流,我只能和小王一起交流学习。小王的学习任务很重,他是为国家才来学习的,我一定当好他的后勤,让他学习好,将来回到国内为国家做出他应该做的贡献。
我在这里很少和人交往,要是交往也只和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学生交往,因为我们的心是一样的。有联欢活动的时候,我们还和这些学生一起高唱《国际歌》,我们每当在异国他乡唱这首歌的时候,我们总是热血沸腾,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水。
敬爱的党组织,我是多么想念您呀。在这里我们就像没娘的孩子,日思夜想地盼望着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但现在小王的学业还没有完成,我只能咬紧牙关坚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空气简直让人窒息,我多想早日能呼吸到祖国的空气呀。
这封思想汇报和以前黄姗从英特网上发回的信息大相径庭。这封思想汇报在信息处每个人的手里都传阅了一遍,人们就明白了一条道理,党是母亲,远在他乡的孩子是在向母亲诉苦。黄姗是在向母亲说她在国外遭受的苦难。远在他乡的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呀。
信息处的人都明白黄姗为什么这时候要写这封思想汇报,她当然知道机关改革下一步意味着什么。小王是国家机关下岗才送出去学习的,谁知道以后回国会怎样呢?她当然不想失去这份工作,于是就有了这份思想汇报。
石钟山《夏日机关》
老洪和老李
现在心情最平静的就是老洪和老李了,他们就要到退休的年纪了,国家机关这次人员改革,像他们这样的,不在裁减之列,当然他们也不算在编人员可以提前退休,不愿意退的,仍可以工作。这样一来,他们就有了许多回旋余地。
不管别人怎么心浮气躁,他们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在别人议论机关即将发生的大事时,他们仍在谈论气功和血压高低的关系。有时他们也说一些与现实有关的话。在黄姗寄回思想汇报之后,老洪和老李曾有这样一番对话:
老洪说:出去了又怎样,不是还得回来?
老李说:就是,也许等她回来说不定连位置也没有了。
老洪又说:好赖不就是一年么,又能怎样?
老李也说:还不如老老实实在机关干,说不定减员时还有希望。
老洪说:就是。
于是两人就什么也不说了,别人议论当前这些沉重话题时,两个人就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样子也就无比的优越。有时老洪还能哼出两句京戏,老李就笑。
日子就从两人身边轻轻缓缓地流。
然后他们就一遍遍地说:这事能咋,那事又能咋?
还是是宇泓这个女人
机关改革最心烦气躁的就是宇泓了,她知道自己目前的处境。要数多余的人她排在信息处的第一号。当初转干,是老冯帮的忙,老冯是个好人,她有意无意中借了一次好人的光。她知道这次好人老冯帮不了她的忙了,因为机关这次减员老冯也到了退休的年纪,就是不到,老冯也得退了,那么多人都盯着老冯的位子,再加上老冯目前这样子,他不退也得退了。那么谁还能帮她一次呢?
宇泓不能不急,爱人下岗了,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在这之前,不少人帮忙为她爱人联系了几家单位,但这些单位都不缺技术员,只是一般的工作,宇泓的爱人心比天高自然没有把这些下九流的工作放在眼里。他冲老婆宇泓说: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宇泓也相信爱人小吴这种天才是百年不遇的,只要是天才迟早有一天就会展现耀眼的光辉。于是,小吴就很耐心地在家里等待天上掉下来的机遇。
在爱人小吴的机会还没有来到的时候,她不能不看到眼前自己的处境,宇泓就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她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只能一次次走出去,希望从外面能打听到一丝半点对自已有利的消息。
她回到办公室就说:机关这次要减一半的人。
她还说;信息处要和社管处合在一起了。
她又说:咱们机关过了“十一”就动。
她这么忙活了一阵,然后就冷了下来,她知道这么忙活下去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她要行动起来。经过和爱人小吴的商议,决定在姜处长身上下功夫。他们一致认为,姜处长毕竟是处长,况且又是副局长的人选之一,还有就是姜处长当不上副局长,也还是处长,信息处要是不撤消,那么姜处长就有权决定谁去谁留,即使信息处撤消了,姜处长也会到别的处当他的处长,那么姜处长仍然有权要他想要的人。几种情况经过爱人小吴有理有据地分析后,宇泓又一次觉得小吴英明伟大,非同凡响。她同时也为丈夫小吴叫屈,觉得是用人单位瞎了眼,让这么伟大的人才就这么闲在家里。
经过这么一番从理论到实践的论证之后,宇泓就开始行动了,老姜离倒霉的日子也就越来越近了。
那些日子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宇泓的身影出入于姜处长的办公室。姜处长的办公室在里间,她每次推开老姜的办公室的门都逃不过群众的眼睛。于是每次她总是说:我有事要和处长汇报。说完红着脸就走进了老姜的里间。
半晌,又是半晌,她又走了出来,脸仍旧是红的。人们不知道她在里面和老姜说了什么。人们都明白她的用意,但都不说什么,任她去‘汇报”。
从那以后,她每天都要为老姜打开水,在这之前,每天都是老姜自己打开水,包括老姜办公室的卫生也让她包下了。每天老姜走进自己的办公室时,她已经为老姜泡好了一杯茶。老姜从前还没有遇到过下级如此的礼节,心里自然是很高兴,端起杯子,眯着眼闻着飘在面前的茶香。
刚开始他不明白宇泓这个女人为什么一次次往他的办公室跑,每次他都看见宇泓那张红彤彤的脸。然后她就向他说起了爱人小吴下岗了,孩子上学父母身体不好,等等,总之,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她不能再下岗了,她要是下岗,这个家就没法过了。老姜就眯着眼睛听,他以前还从来没有体会到当处长的优越感,他在宇泓面前才真正感受到原来当处长还有这么多的好处。
他开始时很有兴趣地听,后来他觉得没有再听的必要了,就说:你的事我知道了,到时候一定考虑到你的困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