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喝咖啡,原本哪里有CoffeShop,就到哪里喝咖啡。后来看了《星巴克咖啡传奇王国》这本书,刻意地到星巴克“体验”一下,从此以后,到星巴克喝咖啡变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个人创业小有成就,不用上班,所以,不是在家就是在星巴克,不是在星巴克,就是在前往星巴克的路上。朋友都知道,找林老师谈事情,一定会约在星巴克。写这篇文章时,也正在星巴克喝着低脂、低咖啡因的中杯卡布奇诺咖啡,闻着浓浓的咖啡香,听着优雅的音乐,享受着悠闲的时光,这种“体验”的确很棒!
第一次带我太太去星巴克(是强拉她去的,她比较喜欢日式咖啡),到柜台点咖啡时,服务人员问她想喝什么咖啡,她说:“我哪知道你们什么咖啡好喝?”柜台人员微笑地说:“我们每一种都调一小杯给你试喝,如果有喜欢的再点好吗?”于是我太太试了几杯,最后点了拿铁咖啡。
现在星巴克也是我太太生活的一部分了。
创新求变 未来商机亚马逊传道消费者
念幼儿园的儿子回到家跟妈妈说不上学了,妈妈问他为什么。儿子很委屈地说:“不好玩,老是被骂、被笑。”妈妈紧张地打电话问园长到底发生什么事,园长说:“幼儿园毕业典礼即将举办,依照往年,小朋友每个人都要上台表演,你的孩子太好动了,找不到适合的角色,所以让他表演‘大树’,不但不必讲台词,而且也不会乱走台位。”妈妈说:好动是我孩子的本性,园长让他站着不动、不讲话,他岂不是更难过?园长说:“参加表演不高兴,可是,不参加表演也不妥,这该怎么办?”经过园长与妈妈反复思索,两全其美的方法终于找到啦!毕业典礼当天,孩子快乐地表演一个全新的角色,叫做“风”,而且是单独在台下表演,一来不会影响台上的表演,二来好动的孩子可以在台下跑来跑去,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创新求变 未来商机创造需求吸引顾客
亚马逊网上虚拟百货公司,是美国最成功的网络购物公司之一,是少数历经网络泡沫化危机而不坠的公司。创办人杰夫•;贝索斯是个很喜欢另类思考(跳跃式思考)的天才,在网络刚兴起时,他立刻掌握机会,率先成立“让消费者通过网络购物”的公司。由于创业的核心价值是“利用网络科技”与“吸引消费者来购物”,而不是以制造业或服务业为基础,所以,最快的方式是:不用自己制造生产又不会被厂商刁难的“图书”。于是,亚马逊努力地建立超大、超完整的“书库”,运用电脑软件的功能,将庞大的书籍分门别类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即使有一万个图书馆专业人士也做不来),无非就是为了能够让消费者可以轻松愉快地买书。当顾客发现利用网络买书(购物)竟然可以是这么方便、这么有趣的“体验”时,很快就爱上这种购物方式,不但忠贞不贰,而且迫不及待地到处宣扬,尤其是网友传网友(病毒行销),更是快速地吸引消费者进入亚马逊网站想一窥究竟。结果塞爆网站不说,还引来媒体大幅报道,一时亚马逊网站爆红,贝索斯比好莱坞巨星还红,采访不断,股票大涨,一个创新的(改变游戏规则)“商业模式”成功地诞生!
创新求变 未来商机行为行销留住顾客
成功的企业,如果不能维持成功不坠就不是真正成功的企业。亚马逊一炮而红之后,贝索斯乘胜追击,把顾客的体验层级拉高,既可给顾客更多、更好的服务,又可让竞争对手追不上来。也就是说,看到亚马逊爆红,想要跟进的企业一定很多,但是看到亚马逊领先的程度,即使付出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可能追上,只好放弃!让顾客通过亚马逊网站轻松买到需要及想要的书籍之后,亚马逊进一步帮助顾客通过网站买到“将来想要”的书籍。怎么可能?亚马逊怎么会知道消费者自己也不知道的需求?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各式各样的“渴望”,它躲在每个人的大脑深处(潜意识、沉睡的记忆、隐藏的期待),有时会在梦中浮现,经常在肢体动作中显现,也会在表面行为上留下线索。亚马逊用心研究消费者消费行为心理学,把相关知识转化为软件,以电脑科技破解消费者表面行为背后的“隐藏行为”,也就是“潜在的需求”,亚马逊把这一整个策略称为“行为行销”。当消费者上亚马逊网站购物,电脑会留下档案,软件会自动分析档案所透露的讯息。例如,张三去年上网买了《哈利•;波特》第五集,今年《哈利•;波特》第六集一出版,电脑会自动通知张三“《哈利•;波特》第六集来了!要不要直接寄送一本到某某地点你的情妇小倩那里?并依照以往从某秘密账户扣款?”情妇与秘密账户是开玩笑的,但知道你会买《哈利•;波特》是真的。当消费者购买越多,留下的档案越多,电脑分析就越精确,亚马逊就高唱“其实我了解你的心!”也就更能留住顾客(不过,也有人担心自己的隐私被侵犯,所以目前还在争论中)。
创新求变 未来商机传道消费倍增顾客
网上书店大为成功之后,亚马逊扩大服务范围,陆续推出各式各样的商品,成为网上虚拟百货公司,直接挑战全世界最大的量贩店——威名百货。威名百货的网上虚拟百货提供超过七十五万种以上的产品,天啊!谁打得过威名百货?亚马逊把焦点摆在“消费者”,思考如何增加消费者。于是采取热迷行销策略,请热迷消费者介绍消费者。例如,蔡翠秋小姐原本就是亚马逊的消费者,一直都很满意亚马逊的服务(应该说喜欢在亚马逊购物的体验),于是她介绍她的朋友,翠秋联谊会的万翠秋先生。蔡小姐不用卖东西给万先生,只是分享她在亚马逊的体验。万先生也想要这种体验,于是上网进入亚马逊网站,输入自己的姓名,填上介绍人姓名后,开始购物,亚马逊电脑会记录下来,然后转换成点数之类的回馈给蔡小姐,如此一来,蔡翠秋可高兴啦!于是陆续介绍吴翠秋、刘翠秋等等,万翠秋先生也介绍马翠秋、铁翠秋……整个翠秋联谊会成员都成为亚马逊的忠实顾客,成为“博客(Blog)行销”的典范。《体验行销》的作者伯恩•;史密特在新书《懂得SHOW,就对了!》里把这个策略叫做“传道消费者”策略。(消费者替亚马逊传播亚马逊的体验)当传道消费者(也是鼓动型消费者之一)成为市场主流时,采取传道销售者制度的企业就必须转型啦!否则必遭淘汰!毕竟卖方市场已经结束。亚马逊的超越巅峰,“热迷行销”的运用得宜是主要的!
简讯重点提示
◎ 亚马逊用心于顾客消费体验,行为行销了解你的心。
◎ 传道消费者策略成功,亚马逊再创历史巅峰。
热迷小故事地瓜也能热迷行销
我应邀为一场名为“富足派对”的活动演讲,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送我一盒地瓜,交代我回家放入冰箱,隔天会更好吃,我照办。第二天早上太太吃惊地跟我说:“怎么会有这么Q、而且这么好吃的地瓜?”并拿起包装盒观看笑着说:“这家地瓜园很会行销,你看,上面除了印有联络电话外,还有感谢某某名人介绍之类的宣传,等于间接利用这些名人代言,蛮聪明的。”说完就拿起电话订地瓜,地瓜园要求一次要订一箱(16小盒),我太太说我们家吃不了那么多,对方说可以冰起来(更好吃),也可以送人。所以我们留下10盒,其余送人。三天后,朋友来电:“怎么会有这么Q、这么好吃的地瓜?哪里买的?”我告诉他看包装盒就知道了。一周后,朋友的朋友打电话问朋友:“怎么会有这么Q、这么好吃的地瓜?”“又Q又好吃的地瓜”,就这样一路传下去,这就是热迷行销。
创新求变 未来商机举世闻名派克鱼铺
有许多日本料理店(尤其是寿司店),只要客人一进门,先看到顾客的店员会大声吆喝:“疑牙洗马岁!”(欢迎光临)其他的店员会一起跟进大喊:“疑牙洗马岁!”顾客点菜也是,结账也是,离开时,一个店员大喊:“阿里阿多!”其他店员立刻一起大喊:“阿里阿多!”
有一家日本料理店做得更彻底,用餐时间一到,老板带领外场经理站在门口迎接顾客,只要老顾客走到门口(例如王董),老板先大喊:“王董好!”外场经理立刻率领服务生一起大喊:“王董好!”不只如此,内场厨房的厨师也跟着大喊:“王董好!”还带着回声“好~好~好~”顾客王董听到这么多人问候他好,内心暗暗窃喜,走起路来得意洋洋。哪知,老板发现王董拉链没拉,好意提醒说道:“王董拉链……”话没说完,外场经理已经跟着大喊:“王董拉链!”数十名服务生跟着大喊:“王董拉链!”内场厨师们也跟着大喊:“王董拉链!链~链~链~”
创新求变 未来商机表演行销吸引顾客
派克鱼铺是美国西雅图港边几间鱼铺当中的一家鱼铺,早期经营不善,幸好老板找了未来企管顾问辅导“重新定位”,经过全体员工“全心以赴”,终于扭转乾坤、开创新局,被CNN报道为全世界最快乐的工作场所。电影、电视影集刻意前往取景;教育训练机构纷纷以“鱼”乐世界为教案;市面上也出现许多直接或间接谈论派克鱼铺的书籍与杂志;吉尼斯世界记录特别请派克鱼铺员工到节目现场表演“飞鱼秀”,并颁发“传接鲑鱼破世界记录奖”。
目前派克鱼铺已经成为西雅图的观光景点,生意不但兴隆,网上购物也卖得火,探究原因有二:一是定位成功;二是全心以赴。定位成功:成功的定位为“体验业”(而不是服务业)。派克鱼铺不是卖鱼的鱼铺,而是让人们拥有难忘的买鱼“体验”的鱼铺。当顾客买鱼时,看到店员丢鱼到柜台先是愣了一下,再看到柜台以不可思议的技巧把鱼接住,“WOW”的声音脱口而出,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鼓掌。“飞鱼秀”不仅如此,在丢鱼的前后,全体员工会一起吆喝,丢鱼的喊:“一条鲑鱼”,其他店员也跟着喊:“一条鲑鱼”;丢鱼的边丢边喊:“飞到某某地!”其他店员也一起喊:“飞到某某地!”这种感觉令人印象深刻(难忘的体验)。他们甚至还让顾客自己丢鱼或接鱼,当然丢不好也接不好,可是全场大笑,顾客自己也兴奋莫名,要买的鱼已经不是重点,买鱼时的快乐时光才是重点!
创新求变 未来商机全心以赴留住顾客
全心以赴:全体员工一致用心于“让顾客拥有快乐的时光”,当顾客来鱼铺买海鲜时,产品好是应该的,价格公道也是应该的,服务好更是应该的,但这些未必能让顾客拥有快乐时光。想让顾客拥有快乐时光,先决条件是,员工得先让顾客觉得他们工作得很快乐(充满热情)!
没错,鱼铺有许多粗重的工作,西雅图又非常的寒冷,处理海产又充满腥味,但是大家选择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愁眉苦脸地工作的话,如何让顾客拥有快乐的时光?)派克的名言是:“你不能选择你的工作,但是,你可以选择你的态度。”
在开店时间内,全体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