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自信;就是选择豁达坦然;就是选择在名利面前岿然不动;就是选择在势力面前昂首挺胸。撑开自信的帆破浪向前;展示搏击风采。
44、鸟与笼
青青竹林不是鸟笼,但竹片里抽出的筋骨切编织成笼,竹很痛苦,鸟也痛苦。
竹的痛苦,是遭受到切割刮削的折腾;鸟的痛苦,是失去了月上的竹梢的细语清风。不再歌唱的小鸟,把一肚子的怨气撒在笼中,笼就有日复一日洗不净的污物积垢。被编成鸟笼的竹,不再有高风亮节可言。
一只从未囚禁过小鸟的笼,虽空荡,却保持了自身的清纯,只作为工艺品陈列历史,不制造活生生的罪过!
另一只笼,笼住鸟的扑翅躁动,就梦想着一笼天下的鸟。鸟囚笼中,是鸟失去了自由;笼囚小鸟,是笼充当了有形无形的工具。
一只禁锢鸟的笼,能囚住天下的鸟么?
笼中无鸟的日子,笼只好自己囚禁自己。
轻轻地告诉你:
青青竹林被切割后;竹很痛苦;鸟笼一旦形成;便会把痛苦复加于鸟身上;还梦想着囚住天下所有的鸟儿;无鸟的日子;笼会成为自己的奴隶。这则小短文文短意丰;意味悠长;向我们展示了很深刻的人生问题。现实中追名逐利的人不是和鸟笼有相似之处吗?
45、现在
现在不可能停留;我们也不可能想象出一种纯粹的现时来。因此,现在等于零。现在总是一只脚站在过去,一只脚站在未来。对于时间,这似乎很有必要。在我们的经验里,时间总是和赫拉克利特之河,总是和这个比喻联系在一起的。仿佛赫拉克利特并未远离我们众多世纪。我们永远是那个望着自己在水面上的影子并思想河不是河,因为河水变了;他不是他,因为真正的他已随河水而去的赫拉克利特。这就是说,我们既是变化的,又是固定的。
轻轻地告诉你:
作者写出了自己对〃现在〃的理解;为了更准确地界定它;作者用了〃时间〃这个概念;〃现在〃这个时间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哲学思想是相通的。因为世界是不断无能运动变化的;作为时间意义上的现在更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作者得出结论:我们既是变化的;又是固定的。本文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令人深思。(于小乔)
46、寻找
那时,我挺年轻。有一回我停车在佛蒙特州南部的森林里,一位附近的农夫倒车时不小心将我的汽车撞瘪了一块,而我并不在场。当我前往取车时,发现车窗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字:“我们等着您。”下面是一个电话号码。后来我是如何在农夫家的饭厅里同他相见并交换各自汽车投保情况的细节我已想不起来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当我就农夫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表示感谢时,他平淡地回答说:“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他的妻子则微笑着在旁用围裙擦干手,附和着丈夫的话。
许多年过去了,可我始终记着这场面、这句话。这对正直、体贴人的农家夫妇生活得好吗?我决定再次拜访他们的农舍。
带着自家烘制的馅饼,驾驶着汽车朝佛蒙特州的南部驶去。一路上我使劲地搜索着记忆中的小屋。停下车,我向人描绘着记忆中的农场——低矮的苹果林边有一个石头砌成的谷仓;大片的向日葵地;屋前的花坛里种着太阳花、瓜叶菊和毛地黄。路人笑着对我说:“我们这个州有三分之一的地方类似这样,小姐,除非你能说出姓名。”可我说不出。
“许多人都会这样干的。真的,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一个正用干草喂着一群比利时栗色马的老妇人,听我复述往事后这样说。
几个小时后,我把车开进了野餐区,这是一个有清澈小溪、种植着大片凤梨树的美丽地方。可我正为此次重返旧地一无所获而心情不佳。
“对不起,小姐,我打搅你一下。”一对陌生人过来,他们正为自己的车钥匙被锁进了汽车而不知所措。
“我可能替他们打电话请来锁匠?或许让他们搭我的车回 城……”我想。
于是我请他们上了我的车向城里开去。一路上, 那位夫人向我介绍说,她丈夫是个植物学家,他们正一路旅行去北方收集蕨类植物。
我们终于把锁匠从城里带回了野餐营地。锁匠工作时,他们夫妇和我则在露天餐桌边坐下共同分享我带的馅饼。植物学家兴奋地说:“您真好,您真肯帮忙。”我笑着回答:“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接着就把当年的故事告诉了他们,并倾诉了寻找无着的懊恼。
此刻,他的夫人甜甜地插上一句:“寻找?您已经寻找到了这里的‘习惯’。”
47、如何找到自已
我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找到自己的?当我面对这个直观的问题时,我茫然不知所措。亦如《蜀山传》中雷剑,开窍?为什么每个 人都说要等我开窍?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譬如男人,背负着事业和家庭的责任,且不来谈感情。就单单这两座大山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真希望自己早些开窍。可马克思先生却告诉我们,事物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哎,也罢。且看看如何夹起尾巴做人。
人不能如遇见未来,如果可以我倒希望做一场南柯一梦。梦醒后,便可以坦坦荡荡地面对人生,再不必苦苦思索,瞻前顾后地走路了。
可是不能。
人常说三十而立,诸位男性同胞在三十岁之前,大可不必过于担忧。该谈的恋爱就谈起来,该闯的事业勇敢向前,该得到的也千万别错过,因为这些是你在三十岁之后很难遇到,也很难得到的东西。值得珍惜!
我们可以观察到身边的许多普通人,他们的青年时代,中年时代截然不同,简直有着天壤之别。人总会老的,所以早些开窍,对于我们来说就更加重要。否则虽然开了窍,也不过是把锈剑,只能各安天命了。
看着那些晚开窍的人整日在夹着尾巴做人,我不禁在想。他们的从前都是怎样的?有一天我会不回也像他们一样这样?自己越想越害怕。
我的香港老板常常会说这样一句话,“有今生没来世”。想想也是。人生短暂,再不早些开窍,下场只有如此。唯一能做的,是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人往往在经历了一些重大的事情后,会很快成长起来。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成功人士他们仿佛是很早就开了窍,然后一步一步往前走。其实,没有开窍的人一直都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聪明的人只是一迈而过。
俄国有一位沙皇尼古拉,他非常聪明。有一次他到一个古老的教堂参观,看见一段打了结的绳子,粗大的结子打得很复杂。
尼古拉问:为什么要专门占用一个地方挂这根破旧的打了结子的绳子?教堂里的神父告诉他这根绳子是专门测试人是否聪明的,那个复杂的结子至今没有人打开过,据说,谁能打开谁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了。
尼古拉听了二话不说,拔出腰间的利剑对着那个绳结轻轻一划,绳结即刻散开。
佛家说魔障在人的心里。人最大的敌人也就是自己。
我网络上的一个朋友告诉了我如何开窍。他说打开脑袋,不久开窍了吗
原来答案是如此的简单。
48、互相感动
“善意关怀”是一处人文体贴,是一种无尚奉献。一家酒店,如此地善解人意,如此地走入心灵,是十分难得的。
我今天所说的,这只是一家酒店,我们做心理系讲师的人、心灵工程师的人、做家长的人、做社会工作的人,不应从这家酒店的思想中学习到什么吗?
自从我成为心理系讲师,旅游的机会很多,我和朋友在一起日子特别多,而且生活处处很快乐。那时我身居台湾省台北市,朋友说带我心理系讲师去旅游一趟,我和朋友约好准备打算去趟巴黎旅游。
没有菜谱的酒店很多。法国巴黎拉维耶酒店不但没有菜谱,而且格外迷人。这是我和朋友体会。
如果你心情郁闷,你当然不能会轻易向陌生人倾诉。可是这个小酒店的女主人,却能一眼从你微颦的眉头上看出来。即便差距,不要紧,女主人会像母亲一样轻言细语,问寒问暖,不厌其烦地倾听你的不如意、甚至恼怒。诚意一片氤氲。
如果你喜不自禁,66岁的女主人会告诉你应吃点什么,即使你要吃很贵的菜,她也不会答应你,还会告诉你小肝是高蛋白食物,苦瓜降血压。她能像你家人一样关怀你。胖人应吃什么,瘦人应吃什么,爱喝酒应适量,爱抽烟应少抽一点她总是考虑你吃什么会对你有好处,然后想方设法满足你,你胃口不好也能多吃一点,而且绝对对你身心有益。
这个小店的这一经营特色,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客人。有的顾客不仅变成了常客,还成了小店的朋友,来时总要顺便带些好菜,像给家里买菜一样。“小店看似没有特色菜,却有自己最具特色的一道菜——“善意关怀”。
老客人这样说。经营管理人员说:“善意奉献,才是对顾客最大的奉献。”一位记者说:“看来善意是可以传递或者传染的。”也有人说:“善意不要菜谱,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让人受用终生。”真的,谁不需要善意的滋润呢?与其说这酒店是以善解人意为特色,不如说人性中善意的魅力最动人。从利益上的互惠升华到心灵上的互惠,这样的善意最能让人互相感动。
真是一个愉快的旅游。我和朋友从巴黎回来,不知道受到多少感悟。感受到关怀。
我赞叹:“没有菜谱,实际上是有人生的善解菜谱”
朋友赞叹:“没有特色,实际上是个性的最大特色”
49、窗
忘记痛苦,寻找快乐,走出困境,树立自我,这就是此文,这就是我所写的主旨。
那天,大家所有的事业朋友还是商界朋友美国朋友都来聚会,那时大家去了趟美国旧金山,回到旅馆的时候,我的朋友说,我给你这个心理系讲师说个故事吧看看你作如何理解?
夏日的一个傍晚,一个美丽的少女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白胡子艄公救起。
“你年纪轻轻,为何寻短见呢?”艄公问。
我才结婚一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少妇哭诉道。
“那么我问你,你一年胶是怎么过的呢?”
少妇回忆起自己一年前的时光,眼睛一亮:“那时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那时你有丈夫吗?”
“当然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了一年前,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你什么也没失去啊。”
少妇想了想,还真是的,我怎么和自己开了这么大——玩笑呢?
朋友的话给了我很大启示。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自信、自立这些看起来并不很重要的东西,其实是人生最重要的啊。
和品位高的朋友交往,好比是打开一扇窗,缕缕清新的空气徐徐吹来。本来是很棘手的事情,看看朋友是怎样思维的,怎么处理的,对自己未必不是一种启迪和激励。
当然,当窗外的空气过于浑浊时,我也会把这扇窗关上。
我明白了:“人往往被俗事缠身,或被一时蒙蔽,但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