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经过,正史寥寥几笔带过,未能多加着墨,《三国演义》添血加肉,灌魂输魄,把一颗人头可能引发的政治效应,和魏、吴智囊的较劲斗智,描绘得栩栩如生,精彩之至。
第六部分烫手山芋的头颅
《三国演义》七十七回写孙权杀了关羽后,不知祸害即将上身,因为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雪恨,必定和曹操联军攻吴。张昭点醒孙权,同时建议把关羽首级转送曹操,让刘备以为是曹操所主使,刘备必然把矛头指向曹操。
孙权的诡计逃不过司马懿的法眼。曹操接到装有关羽首级的木匣,为除去这心头大患而心安,司马懿却指出,这是孙权的移祸之计,破解之策是“将关公首级,刻一香木之躯以配之,葬以大臣之礼”。如此一来,刘备必定南征孙权,曹操只须以逸待劳,落井下石,攻打落败的一方,再徐图发展,摆平幸存的另一方。
本来关羽的头颅像烫手山芋,谁接到谁倒霉。曹操厚葬关羽,把嫁祸的受害者丢还给孙权,乃有之后刘备大军伐吴之事。
从以上例证来看,可知曹操阵营人才济济,曹操见识不及之处,总有谋士建议。然而说曹操本身智谋平平,全靠谋士,这说法不对。领导人贵在裁夺,在众说纷纭中做出正确选择,决断力行。换了庸才主子,董昭、司马懿、蒋济的建议再好,也不会被采纳。
第七部分布局要有宽广的眼界
曹操写过一首诗《薤露行》,形容他所批判的对象为“沐猴而冠带,知(智)小而谋彊(强)”。讲白一点就是,像猴子一般却硬充人样,脑子少根筋还妄想干大事。(沐猴就是猕猴。)
曹操所骂的,就是何进。何进是什么人?为何被骂得这么惨?何进差劲在哪里?曹操自己又好在哪里?
第七部分走漏风声,大事必败
且看当时情势。时为中平六年(公元一八九年)四月,昏庸的汉灵帝病殁,十四岁的皇子刘辩继位,由母亲何太后临朝,担任大将军的舅舅(何太后的弟弟)何进掌政。
何进上台,首先要对付的是长期把持朝政的宦官集团。
当时袁绍颇受何进重用,他建议何进斩草除根,除掉所有的宦官,一了百了。
可是这个计划得不到太后的支持,何进的个性优柔寡断,不敢执行。袁绍见他犹豫不决,又出一个点子,劝何进召外兵入京,给太后施压,让她答应。
何进一听,这主意不坏。担任主簿的陈琳听了急忙劝阻。
陈琳说:“将军既具威望,又掌握兵权,只要以雷霆万钧之势,当机立断,发号施令,必可顺天应人,完成大事。如今却弃权柄不用,寻求外援,届时大军群集,强者为王,不但功业难成,反而大乱。”
陈琳的劝说,何进听不进去。担任典军校尉的曹操,听说这件事后,摇头叹息,私下大发议论说:“宦官古今都有,只要皇帝不宠信他们,哪会像今天这样?既要惩治他们,便应除去元凶,而这种事只需一名狱卒便办得到,何必大动干戈,从外地纷纷召来大军呢?想一网打尽,一定走漏风声。大事必败啊呀!”
综合陈琳和曹操的分析,行动方案有三个前提:
一、宜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不可拖延。
二、宜秘密进行:召来外兵,只会打草惊蛇。
三、宜针对目标:只要除去首恶,缩小打击面,不必把所有宦官列为诛杀对象。
曹操主张的,不是鸣金击鼓、冲锋陷阵式的两军对垒,而是派刺客杀掉为首的太监,让宦官集团群龙无首,剩下来的喽啰就好对付了。这种行动类似于宫廷政变,作战空间狭小,作战时间紧迫,成败一瞬间,因此必须保密、迅速。
相应于以上三项基本准则,反过来说,这次行动不宜喧喧嚷嚷,行动曝光;不宜左顾右盼,前瞻后顾;不宜一网打尽,扩大目标。尤其不宜的是引入外力。
第七部分引狼入室,尾大不掉
引进外力,无异于引狼入室,后患无穷。即使除去了可怕的宦官,引进更可怕的军阀,例如董卓,将会带给国家更大的灾难。
在曹操、陈琳的分析里,何进和袁绍从一开始的战略设定便错误了。袁绍不该想出引进外力这馊主意,而何进不该答应并且执行。
事情果然如曹操等人所料,董卓的兵马还没进京,宦官集团便得到情报了。他们先发制人,假传太后旨意,宣何进进宫,乘机杀害何进。袁绍见事迹败露,一不做二不休,率兵进宫,见到宦官格杀勿论,总共死了两千多名宦官。
后患真的如陈琳所担心的来了。董卓进京后,先废后杀原来的皇帝刘辩,另立新帝(献帝),他当权揽政,变成另一个尾大不掉的势力。纷纷扰扰的三国故事便这样展开。
曹操、陈琳和袁绍、何进差别在哪?主要不在行动力、决断力,而在策略规划的能力。目光如炬和目光如豆所看的不同,执行结果当然也不同。看事情不能只看一时,要像下棋一样,想到几步之后的情势;事情想正面也要想反面,想想后遗症,能不能负担得起?如果为了巩固政权或者夺取政权,不惜结合地方黑势力,一时的胜利,只会换来摆脱不掉的包袱。
第七部分决断或断绝?领导者孤独的时刻
“领导者面临决断的时刻,通常是孤独的。”——企管名家彼得·杜拉克。
有疑惑才需要决断。当情势明朗,一片大好时,顺势而为,不需费神决断。而在不确定、不安全时,智囊团再多的分析报告,再多的建议进言,都无法取代领导者的一句话。这时的领导者必须选择,必须取舍,必须决定,只有他可以做决策,他是孤独的。高处不胜寒。
没有信息情报,妄下决定,宛如高空走索,四肢颤抖,一不小心便高高跌落;太多信息情报,无从决定,又像十字路口,方向太多,一再犹豫却寸步难走。决策者必须搜集各方信息,做出明确的决定。
第七部分多谋少决,袁绍败象
正因决断不易,成功的领导者,无不练就一身决断的能力。决断力不足,条件再好,全属枉然。官渡大战之前的袁绍,身为中国霸主,讨伐曹操,如石击卵。然而,曹操并不悲观,他的谋士郭嘉等人也不悲观。他们发现袁绍罩门很多,其中一项就是决断力不够。
就在建安四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兼并四州土地,声势骇人,即将征伐曹操。曹营将领一个比一个没信心,惟有曹操镇定而自信。他指出袁绍的弱点,头两项就是“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曹操认为袁绍志向大但才智小,外表威严但内心怯懦。才智不足,表示缺乏决断所需的分析能力;内心怯懦,表示缺乏决断的魄力。
这样的对手,见风不知转舵,见缝不会插针,实力再强也不足惧。
因此,当袁绍大军压境,曹操不但不全力备战,反而节外生枝,向东攻打刘备。
有没有搞错啊?曹营将领不解玄机,纷纷提醒曹操:“与您争夺天下的是袁绍,如今袁绍正要攻来,而您放过他,去征讨刘备,万一袁绍乘机袭击我们后方,怎么得了?”
“刘备是人中豪杰,现在不攻,会成为后患。”曹操分析说:“至于袁绍,虽有大志,但反应迟钝,不会有所动作。”
在曹操眼里,袁绍观察力弱,决断力差,做事慢半拍。把握机会,乘势来袭的机率不大,大可放手一搏,征讨刘备。也就是说,尽管袁绍处于优势,但此人早被目光如炬的曹操识破手脚,秤出斤两。
更早之前,郭嘉便曾分析袁绍有十个败因,曹操有十种胜算。其中一项是“绍(袁绍)多谋少决,公(曹操)得策辄行,此谋胜也”。
曹操和郭嘉并没有小看袁绍。当谋士田丰建议袁绍,乘曹操和刘备厮杀得难分难解时,袭取曹操的根据地许都,袁绍却因为爱子生病而作罢。田丰举杖击地,懊恼不已。
直到曹操击溃刘备,袁绍才大梦初醒,决定进攻许都。田丰极力劝阻,因为太迟了。他认为曹操击败刘备,许都不再空虚,况且曹操善战,不如以持久战、游击战和消耗战对付曹操。袁绍不听,进攻曹操。
接下来就是历史著名的官渡之战。袁绍择恶固执,做出一连串错误的决策,足智多谋的沮授所提的锦囊妙计,一概被袁绍打回票。《三国志·袁绍传》未明白写出他的犹豫,只以“绍不听”、“绍不从”、“绍复不从”等几语带过。倒是《三国演义》,写袁绍听取幕僚群要不要攻打曹操、要不要杀掉刘备的建议时,反反复覆、多谋少决,生动而具体的把袁绍的寡断形象刻画出来。
第七部分果断先机的破敌法则
赢家必然是择善而决断的。曹操如此,司马懿也是。
诸葛亮策反孟达,事泄,遭举发。司马懿当机立断,急速行军,日夜兼程,八天的工夫便兵抵孟达据守的新城,把孟达吓坏了。孟达怎么算,司马懿这么短的时间内也来不了。依照孟达的计算公式,司马懿所在的宛城,离朝廷的洛阳八百里,距新城一千二百里。司马懿秉报朝廷,获准后出兵,使者报讯,公文旅行,来来去去至少一个多月,到时已做好防务,万无一失。孟达恐怕到死都不了解,古代兵家深知果断应变、先机破敌的重要,早留下“兵贵神速”、“将在外,君命有不受”的用兵法则。
再精明的参谋,也不能弥补将帅决断力的不足。——《战争论》作者克劳塞维兹如是说。袁绍的谋士沮授、田丰、许攸拥有一流的头脑,却碰上二流的主子,凡事做不了决定,任良机逝去,呜呼哀哉。
第七部分从坐观虎斗到坐以待毙
——保持中立的下场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一项好策略,但那是指渔翁的实力远比鹬、蚌强,而且躲在暗处,伺机而动。如果两强相争时,较弱的一方,保持中立,坐观虎斗,是不是好的策略?
一般的答案可能是肯定的。然而,十五世纪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维利(一四六九~一五二七年),在他的世界名著《君王论》里,却告诉我们,这是错误的。
“一位君王必须毫不犹豫地表示他到底支持谁或反对谁。这种政策永远比保持中立好得多。因为两个邻邦冲突时,总有一方会胜利……如果你不公开表明态度,必定成为胜利者的祭品,而失败者也会暗自高兴。”马基维利说:“胜利者不会和他在危难时不拔刀相助的人交朋友,失败者也不会和你结交,因为你不肯助他一臂之力。”
第七部分袁绍、曹操二选一
马基维利的《君王论》写于一五一三年,在著作里,他并未举出很详细而生动的例子,他大概想不到,往前推溯到一千三百多年前,中华历史的三国时代,就有人提出相同的主张。荆州牧刘表的两名官属曾如此劝说他们主子,要他在袁绍和曹操之间二选一。
刘表这人,精通经史,却不谙军事,不通政务。当曹操和袁绍相持于官渡,袁绍派人向刘表求助。刘表表面上答应袁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