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西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扫描西部-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邀请我参加。于是,我成了这支中日科学探险队的一员。按计划,探险队从乌鲁木齐乘飞机前往和田,然后再奔向于田,由南向北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想不到我们的这次飞行,由于遇到沙尘暴,险些与死神拥抱。当探险队乘坐的“图154”飞机到达和田上空,透过舷窗望去,只见飞沙弥漫,地貌模糊。飞机贴上跑道,滑行了两次都不成功,只得重新拉起,跃上天空。第三次迫降,飞机倒是没有拉起,不过危险地冲进戈壁滩,差点引发起火爆炸,以至消防车看到飞机出现事故,长时间不敢靠前。这次险情扰得我们几天惊魂未定,及至到魏都拉克考察金字塔形沙丘,才被淡漠    
    沙丘不是什么不新鲜玩艺,有沙漠的地方就有沙丘。但我所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科学探险队中,几位中日地理学家听说距县城20多公里的地方有金字塔形沙丘,一个个十分高兴,认为这在世界沙漠地貌类型中弥足珍贵,一定要去实地考察一下。世间的什么事都是一样,只要同“珍贵”二字挂上勾,就会变得格外地不同寻常。情急之中,大家找来地形图查看,果见在县城东部有等高线作圆状封闭显示,那就是高大的金字塔形沙丘。    
    第二天,我们驱车前往。只见路边成片的胡杨林、沙枣林已枯萎死亡,显然由于气候干旱,地下水位降低所至。当车子行至距县城26公里的地方,在景观上出现了强烈的反差,一片绿洲呈现在我们面前,高大的杨树林郁郁葱葱,密密实实,覆盖了二三平方公里的面积。走到近前,才发现这是一个村庄,房屋、街道和人群均掩映在林中。    
    “这叫魏都拉克村,金字塔形沙丘就在村旁。”向导说。    
    生机盎然的密林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以至见不到村旁的沙丘。穿村而过,我们才发现,魏都拉克村之所以绿树成荫,人畜兴旺,缘是克雅河的一条引水渠流经此处,滋润了这方土地,养育了这里的村民。    
    我们多么希望能抬眼望见金字塔形沙丘,而障眼的密林总是遮住视线,由此我们不能不怀疑是不是因为沙丘太小,才难于与它谋面。终于走到村边,高大突兀的沙丘闯入视野。队友们不禁惊叫起来,有的说它高达百米,也有的说它高达七八十米。    
    系好鞋带,脱掉外衣,人人跃跃欲试,准备攀上“金字塔”。远看沙丘,沙脊隆起的线条十分简单,坡面上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待登上沙丘,只见上面布着各种美丽的纹理,有的呈波状条带、有的呈断续S状、有的呈化学分子链状。走在上面,我们真不忍心破坏了上帝绘就的这些艺术品。接近沙丘顶部,坡度很陡,一般在30度以上。一些有沙漠考察经验的队员,看到抄近路者双脚总是深深地陷进软沙中,累得气喘嘘嘘,便另选路线沿沙丘的脊部绕着走。虽说路程远了些,但由于沙脊上堆积的沙子颗粒粗些,固结和稳定性好,极少陷脚,实际上省了气力。    
    到达“金字塔”顶端,用现代先进的高度测试仪一测,液晶数字显示表明,此处海拔高度为1412米,而相对高度不过45米。为什么它的实际高度与目测高度会有这么大的误差?有人分析认为,其视觉误差是因为裸露沙丘阴阳面光差造成的。    
    登高俯视,使我们有可能看清这金字塔形沙丘的全貌。实际上它是一片金字塔形沙丘的巨大复合体。其基体相连,而“塔”端各自聚合耸立。它们一般有三道棱脊线在高处幅合,尖端呈三角形状为多。由于落沙坡和迎风坡不明显,因此沙丘立体感特别强。而一般沙漠中常见的新月形沙丘、沙垄和沙链等,都有明显的漫长迎风坡与陡峭的弧形落沙坡,形态起伏和缓。    
    这少见的金字塔型沙丘是怎样形成的呢?同行的专家们认为,通常沙丘是由一种主要盛行风向的吹扬堆积而成。而金字塔型沙丘从其形态推论,其动力作用过程是由几组不同方向的风力共同作用堆积出来。它的出现必然要有一定的地理地形因素起作用。于田县东部地处塔里木盆地南北中轴,以及昆仑山的前方,因而形成了盆地中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两组主要同风向——东北风和西北风的吹扬。就在这一辐合并受南侧昆仑山的阻挡,又有折射的地形风参与作用,才把山前广阔戈壁滩上的沙粒集中于魏都拉克村旁,形成独特的金字塔形沙丘。    
    我们的运气真不错,显然是昨天下了一场淅淅沥沥小雨的缘故,净化了空间,今天蔚蓝色的天空分外明亮,看远山近景,层次分明。南面巍巍的昆仑山象屏风一般,顶着冰雪的白帽,连绵起伏。山前是倾斜的洪积扇,一派茫茫。气流的局部涡动在戈壁滩上,腾起众多顶天立地的龙卷风尘,缓缓移动。这难忘的一切,构成了大西北特有的壮观画面。


第二部分 都兰奇观第9节 大漠寻梦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有魅力的,每年到了夏秋季节,总有国际科学考察队来到这里,带着求知的欲望和好奇的心态,向沙漠腹地艰难地走去。探险者对它有兴趣,是因为除了它前傍巍巍昆仑,后依绵延群山,沙漠面积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位居世界第二外,再就是生活沙漠深处的人家。有幸接触他们者曾感叹,这里的人们敢于同漫漫黄沙抗争,不惧呼啸的狂风,以最简单最独特的生活方式植根于大漠之中,堪称国际人文风情一绝。    
    探秘塔克拉玛干沙漠人文风情,是日本法政大学伊藤玄三教授、中岛成久教授离家别国来这里考察的课题之一。我问过这两位学者,他们从东瀛成行前,决定设题的意义是什么。年届60的伊藤玄三教授说,不知你们中国人怎样看待自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居民,在国际上,这里的人群是颇有知名度的,当然,这个知名度是由一个个谜构成,即大沙漠中怎么还会有人居住?当通过各种传媒证明确有人居住,接下来的问题便是他们怎么生存?他们有哪些特殊的生活情趣?他们接受政府的关心和帮助吗?中岛成久教授把这些概括为大漠寻梦,并企望通过实地考察,能够找到答案。    
    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寻梦极为艰难。    
    根据沙漠行进的难易,探险队拟定的代步工具是先乘车后骑骆驼。路线大致沿着向北流淌的克里雅河,前往达里雅布依。考虑到驼队走得很慢,他们早于探险队前几天就出发了。    
    探险队乘车离开距县城不远的英巴格大桥后,视野中变换成另一番景象。只见沙丘连绵,没有尽头。我曾远征太平洋、印度洋,见惯了或迅而峰起或忽而消逝的奔腾的涌浪。而今置身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又有一种重归大洋航行之感。所不同的无非前者是动态的,后者为相对静止。昔日在公路上雄风万里的135马力的日产越野车,每每遇到稍大的沙丘,就陷在半坡。车子处于这种困境,往往是慢慢退出、倒车,向后10米、50米、100米,然后加大马力,带着轰鸣巨响,全速向上冲去。车轮一经触到刚刚碾过的软沙处,立刻陷下又不动了。再倒出,再后退,换个生猛的司机再向前猛冲。可以说,这种干法很少有成功的时候,多半是车子越陷越深,底盘压住了沙面,进不了,退不出。无奈,队友只好行动起来,有的趴在车轮旁挥锹掏沙子,有的寻找树枝和芦苇垫车,然后再推着车尾,配合司机将车子拔出沙窝。炎炎的烈日下,我们反复地垫车、推车,累得人人精疲力尽,两眼发黑。    
    为沙丘所阻,我们走走停停,行程60多公里耗去了近一天的时间,沿途没有见到一个人、一棵树、一户人家。展现眼前的,纵向的是克里雅河及其沿岸的河滩。横向的是无垠的沙漠瀚海。如此荒凉的地方,让我们难以相信会有人常年在里面生存。    
    太阳偏西了,它不再是一个火辣辣的毒日头。斜射的柔和的光线照在沙丘上,逆光方向出现了道道阴影,大自然雕塑的立体感极强的沙海变得可爱了。那柔顺的沙脊线条;那舒缓的沙丘坡面,让人看也看不够。就在这时,探险队才欢喜若狂地见到第一户人家。远远望去,几棵高大浓绿的胡杨树下,有一平顶茅草屋。屋边的柴垛旁栓有一头毛驴。我们希望在我们的视野中出现他的邻居,进而看到在内地常见到的村庄,然而很失望。旷里中,这个名叫克克几格达地方,只此一户。    
    根据探险队的计划,就地搭帐蓬宿营。我们成了他家的邻居。    
    沙漠腹地人文风情考察曾有一个设想,尽可能地多走访些住户。为实现这个计划,晚饭后,我们抓紧时间走访克克几格达惟一的邻居。主人希迪,满头银丝,饱经风霜的脸上分明烙刻着大漠的印记。这位60多岁的维吾尔族老汉见客人来访,客气地率领他的家人买买提吐尔逊、买买提卡斯木、斯普热木汗、帕塔木汗走出院子迎候我们。这院子有20多平方米,用一人多高的枯黄的芦苇围绕。院门的门框极为简单,由二坚一横的木杆捆成。往里为正屋、右手的房子为侧屋。    
    我们走进正房,见以芦苇做笆的墙中,夹着几根未经修理的木柱,墙上糊着泥巴。树枝与茅草铺就的屋顶,散布着数不清的缝隙和空洞,光线漏下来,光影斑驳。这时,几只鸽子呼拉拉从房盖的疏枝处飞进。室内的物件极为简单,除了高出地面的半尺多的土坑上铺着坑毡,几床被子堆在靠墙的一角,被子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块二米多长,一米多高的发旧的艾斯德莱绸外,再没有任何摆设和装饰,这包括谈不到体现现代文明的箱箱柜柜和日历、年画,以及贴在墙上泛黄的报纸。    
    主人请我们到侧屋就坐。里面的陈设也同主屋一样简单,只不过坑毡新一些。太阳落下,屋内逐渐暗了下来,希迪老人示意家人点上煤油灯。一会儿,女主人斯普热木汗端来新烤制的馕,以及带有一种药味的茶招待我们。然后,他们全家七口人和我们坐在同一坑毡上交谈。    
    看到这简陋的房舍,我们很自然地起问起希迪一家,是不是他们因为缺少木材,才用苇草盖房?希迪老人笑了。他说此地的胡杨树很多很多,而且高大粗壮,有的双臂合拢都抱不过来。一些树自然地衰败了、折断了。他们除拣些树枝烧火,从未想到用主干盖房或做箱子。以芦草和树枝搭房子是祖辈人传下来的,因此也习惯了。    
    “沙漠里其他人家的住房都和您家一样吗?”我们问道。希迪老人说大致差不多,只是建房有的以树枝为主,有的以芦草为主。    
    既然这里不缺木头,从坐在我们面前的希迪家人来看,至少有三个青壮年劳动力,凭借这个充裕的劳力条件,按说他家想盖几间木结构的房子断然不成问题。但看到他家侧屋仅仅挂着斧子、砍刀和砍土馒几样家什,我猜想他们没有用木材建造漂亮的房舍,一是缺少木工工具;二是没有掌握以木造房的工艺。    
    胡杨作为干旱沙漠气候条件下的速生阳性树种,其木材坚重、心材略呈暗色或淡棕色。静弯试验表明,它强于灰杨、天山云杉和银叶白杨,是建房的好材料。他们守着胡杨住茅草房,也同他们生活上没有奢望、随遇而安、保持着自然状态密切相关,由此形成了大漠人的居住特色。    
    告别希迪一家时,我们了解到克克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