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我告赢了工商银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201-我告赢了工商银行-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份证、驾驶证、工作证、信用卡等等日常要带的东西外,还要带着牡丹交通卡,以备违章刷卡。刷完卡,你还得带着交通卡、存折到银行交罚款。而且,交警给你刷的什么信息你也不知道,万一警察操作有误(从理论上说任何人都不能完全避免失误)把你未系安全带刷成了闯红灯,你也不知道,当然也无从当场澄清。等你知道了,即使能够平反,恐怕也少不了一番周折。    
    方便警察吗?不会。过去交通警察执勤,带一个报话机、一本罚款单、一支圆珠笔足矣。逮着违章的,看本,打勾,撕罚单,齐了。现在可好,上班还得拎着个娇贵的手持刷卡机,淋不得摔不得,刷卡麻烦不说,赶上机器出毛病,刷不上信息,还能把那违章者豁免了不成?    
    方便银行吗?好像也不。罚单换成了卡,同样要计算一番,而且算完罚款额还要把司机存折上的信息调出来,从账户上扣钱,再把支出额、余额等信息打印到存折上,似乎还更复杂了。只不过,工商银行可以由此多吸收些储蓄存款……    
    这位仁兄首先向牡丹交通卡“发难”,说的显然也有一定道理,而最有道理的一句是“工商银行由此可以多吸收些储蓄存款”。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牡丹交通卡是工行北京分行主动找交管局“合作”的结果。“但是,无利不起早。银行可不是活雷锋,它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这位知情者说,在银行眼里,拥有驾照的群体是“高端优良客户”。银行通过交通卡,不但“牢牢掌握”了一批客户,同时给自己带来了相当数量的资金流入,利益巨大。    
    “当年,其他银行对工行独家经营这一业务眼红得不得了。”北京一位记者回忆,中国银行某官员就曾“毫不掩饰”地抱怨工行北京分行与交管局联手推出牡丹交通卡“属不正当竞争”,因为该行“一下子就搞到200多万储户”。    
    在眼红牡丹交通卡的同时,也有银行依葫芦画瓢,联合政府部门推出了类似的服务。2002年,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开始启用“IC卡征管协查系统”征收、查验个人机动车车船使用(牌照)税。据相关通告,该市所有私家车的此种税项,须凭IC卡方能缴纳。而这种IC卡是由农业银行北京分行独家发行的。后来,与牡丹交通卡类似的由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的各种银行卡,也在许多地方、许多行业蔓延。    
    由于牡丹交通卡兼具了芯片和磁条的功能,芯片能存储机动车驾驶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违章处罚记录等诸多信息,而磁条则具有与牡丹灵通卡相同的功能,即能进行现金存取、购物消费、转账结算等,所以牡丹交通卡除了主要用于交通违章罚没款的收缴、交通违章情况的记录外,还能用于日常的消费、结算。    
    虽然曾有消息说,中国人民银行同意牡丹交通卡“出生”,但仅让其具备交通管理的功能,并没有同意卡上“捆绑”金融服务功能,但这张卡毕竟身兼二职一路闯了过来。


第二部分:怒写起诉状平生第一遭牡丹交通卡一个畸形儿(2)

    一方面,交管部门想让牡丹交通卡担负起管理的责任;另一方面,工商银行又想通过牡丹交通卡的使用来赚取利润。于是,一卡身兼两职,形成一仆二主的局面,而此时,这张牡丹交通卡也就变得有点“不伦不类”了。    
    2004年9月6日,《中国消费者报》上刊登一篇署名牧天的文章,标题叫《牡丹交通卡:一个畸形儿》。文章写得比较幽默有趣,现摘录如下:    
    地球人都知道,银行卡是一种为储户服务的存储工具,与存折类同。可偏偏5年来数以百万计的京城百姓兜里硬被塞进了一张怪卡——牡丹交通卡。此卡之怪,在于不伦不类,在于舍我其谁,在于霸气十足,在于有法不依。    
    不伦不类者,表现为此卡的存储功能已退居其次,甚至渐渐淡化——事实上没有几人用此卡消费、实现存储功能;而其主功能就是为驾车者认罚计分——这是管理者需要的功能,而不应是银行卡的主功能!     
    舍我其谁者,在此卡身上任谁都能闻出的浓重的垄断味儿!为什么交个驾车违章罚款非得要去工商银行?既然罚款是要上缴国库而不是交给工商行,为什么其他银行就不能代收?为什么一张交通卡非要署上“牡丹”的名后硬塞进400万百姓的腰包?    
    霸气十足者,此卡必须随身带。相信这样的银行卡堪称世界之最——霸气之最。君曾见,哪张银行卡有此权威?在人们感叹钱包里的卡太多了时,起码有400万张卡不会被淘汰,那就是牡丹交通卡。工商银行这笔生意做的岂不是十足霸气!    
    有法不依者,此卡公然置国家四部委的相关法规于不顾,抱定“家法”不放松,偏说它就值那么多的“科技含量成本”。这事儿终于被京城公民喻山澜告上了法庭。此案告的是“在工商行补办一张牡丹交通卡得花100元”,喻先生可谓有胆有识。可遗憾的是,喻先生只将涉嫌违规多收费的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告上了法庭,而没有将事实上的另一责任方——北京市交管局也告上法庭。其中的道理一目了然:既然是一起策划推出的牡丹交通卡,一起生出了一个畸形儿,岂有娘管爹不管的道理?    
    这位仁兄说牡丹交通卡是一个畸形儿,显然是有些道理的。如何不让它再畸形下去?实际上只需要动一个小手术。解决的办法非常简单——做一张没有附带消费功能、仅具有交通管理功能的信息卡,不就天下太平了吗?是谁非要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是什么样的动机在左右着牡丹交通卡的“身世”?说白了,还是无利不起早!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汽车工业也大步跃进,国外跨国汽车集团在国内建立的合资企业也越来越多,汽车新品不断推出,与此同时,汽车的价格也一步步降低。到2004年,10年前需花20万元购买的普通型桑塔纳也已降到10万元以内,5万…10万元价格段的轿车层出不穷,这直接导致学车人数的猛增。这样一来,到2003年底,北京市的牡丹交通卡持有者很快就达到300万。    
    就在此时,牡丹交通卡开始向上海进军。    
    2003年11月28日,由上海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和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共同研制开发的“上海市牡丹交通卡”首发仪式在吴中路友谊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交巡警总队同时宣布,刷卡缴纳交通违章罚款将从12月1日起试行。为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上海市决定,牡丹交通卡率先在该市出租汽车行业单位试点推广,首批近万名出租汽车驾驶员从11月底开始陆续领到牡丹交通卡。上海市交巡警总队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初步确定,到2004年4月底发卡总量达50万张。    
    这一数字与当初北京的发卡量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北京市一下子就发行了200多万张。何也?因为上海的机动车比北京少,而这又与上海对机动车上牌实行严格控制有关。    
    不仅发卡量少,而且时间上也比北京晚了好几年。这又为何?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的上海,在交通管理实现信息化方面为什么比北京迟了长达4年半的时间?坊间曾有传言:自北京首发后,中国工商银行原打算将牡丹交通卡管理方式向全国推广,但没想到这张特殊的IC卡刚在北京使用半年多,就遭遇官司,此后官司缠身之势竟一发而不可收,直接影响到这一工程的顺利推进!    
    2004年5月,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实施。在这一部新的法律中,明确表示要推行机动车驾驶员信息卡的做法。也许,类似于牡丹交通卡的信息卡,将会出现在更多的地方。    
    


第二部分:怒写起诉状平生第一遭怒写起诉状平生第一遭(1)

    卡是拿到手了,驾驶证也顺利通过了年审,本该万事大吉。但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虽然花高价补了卡,觉着吃了哑巴亏,心情一度不爽,但总算度过一次“危机”,也没把这事太往心里去。但2004年春节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又勾起了我不快的回忆,直接导致我走上法庭进行维权。    
    记得在一则电视新闻里,一市民抱怨说,牡丹交通卡补卡收费太贵了。就这么一句话,使我想起了半年前那个夏天自己所经历的故事。真是太不公平了,我想。    
    这一夜,我睡得不好,醒了好几次。在断断续续的睡梦中,我看见好多人都跑到工商银行的储蓄所去补牡丹交通卡,有的人没有补上,竟然还哭了,声音哽咽地说:我今后怎么开车啊。我则一边开车,一边拿着牡丹交通卡,对路边的警察直晃动:瞧,我有牡丹交通卡……    
    早上醒来,发现是一个艳阳天。    
    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早晨,我的意识忽然变得格外清醒:100元本身并不多,但北京有300多万驾驶员。我上高中的时候学的是文科,考大学时虽然上了全国重点线,但数学却没有及格。但是我算得出,100乘以300万是个什么数字。当然,实际上并非每个人都会丢卡,但理论上每个人都可能丢,也可能弄坏。这样看来,弄清这100元补卡费是否合理就不只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了。    
    “你们补办一张交通卡,收费100元,是不是太多了?你们这样收费经过物价部门的批准了吗?”大约在2004年3月的一天,我把电话打到白纸坊储蓄所,想问个究竟。    
    “当然批准过了。”接电话者回答得理直气壮。    
    “我想看看有关物价部门的收费批复,好吗?”    
    “这你得去问我们分行。”    
    我想,问分行还不如先问物价部门,于是将电话打到宣武区物价局,可得到的答复是:牡丹交通卡的补办收费标准物价部门没有批复过。对于此类收费标准的制定不一定需要经过物价部门。    
    后来,我又从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得到同样的说法。分行的人说,补办交通卡收取100元的费用是总行批准的。之所以收费高,是因为那张卡上有芯片,还是进口的,成本高。但成本有多高,这位人士没有明确说明。另外这位人士还透露了收费高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当初发这张交通卡的时候银行是免费的。    
    然而在我看来,这两个理由显然都站不住脚。交通卡上是有一块小芯片,是用于储存驾驶员及交通违章信息的。但这块芯片就那么值钱吗?有的信用卡上不也有芯片吗,办一张最多也就10元工本费;IP电话卡上不也有芯片吗,50元买一张,就得到了50元的话费,卡的费用等于零。至于当初免费发放牡丹交通卡,政策是银行与交管部门共同制定的,与机动车驾驶员没有关系。银行不能因为感觉当初免费发放“亏”了,而在补办的时候“找回来”。最主要的是,这张卡是政府部门推出的,它的费用自然应该由财政买单。    
    倘若是张普通的信用卡,如果丢了,先去挂失,如果补办收费低,就补办;如果收费高,卡就不要了。但交通卡是张专用卡,有交管部门的强制性规定做后盾,丢了以后必须补办。这说到底,还是一种垄断。    
    垄断经营必然带来垄断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