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样才能受他人欢迎?”
“我不善于交际,总是没有自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我呢?”
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质疑。其实,答案很简单,想要被人喜欢,自己要先尝试着喜欢他人。这样的话,他人也会变得喜欢自己。这样的答案,大部分出该问题的人都会感到很讶异。
或许,提出此一问题的人所期待听到的,可能是如何建立让他人喜欢的语言用词、礼貌举止
、服装仪容、表情……等方法。确实,一个一个学会个别的具体方法,也是一种让人喜欢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与其这样,“喜欢对方”会是让对方喜欢自己的更佳捷径。虽然有人说学问没有技巧与捷径,但在让人喜欢自己的方法上,却有这样“善意互惠性”的捷径。
所谓善意互惠性,是指“人会喜爱喜欢自己的人”的法则。我们当然喜欢自己喜欢的人,但也喜爱喜欢自己、对自己怀有善意的人,所以想让对方喜欢自己,只要让自己喜欢对方即可。顺着该法则,只要设法将善意传达给对方,对方就会喜欢对他怀有善意的我们。正因为人很容易顺从自己喜欢的人所说的话,所以我们就可以轻易的借此驱使对方。男女之间的恋爱也适用该互惠法则。例如,成为男女朋友的理由大
多是“因为他(她)向我告白”,就是该互惠法则活动的证据。虽然在恋爱上,也有像演艺明星那样绯闻不断的人,但大部分的男女朋友心中都只爱一个对象。
然而,同性间的关系、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却不限于一个对象。因为朋友、知己是越多越好的。所以善意的互惠法则,在工作场所上、在朋友之间,是更为适用的。或许有人会反对说:“但实际上,不是说喜欢就能够喜欢的。”如果,自己无法尝试去喜欢对方,自然就不会喜欢对方。总之,如果想驱使一个人朝自己的意志,就请对该人抱持善意,或是让自己喜欢对方,尝试表现出善意来。接受到诚意的对方一定会相对还以善意的,这样一来,自己就更可以真心的表示善意了。
此外,麻烦―被麻烦的关系,可以说是工作场所中的重要人际关系。它超越了组织里指示工作、遵从指示行动的正式关系。麻烦别人是件花时间的事,对个人来说是件讨厌的事。另一方面,麻烦别人的人心中即使对援助感到非常感谢,但在心里会觉得欠对方人情,所以也并不愉快。麻烦―被麻烦的关系对双方个人来说,都是不愉快的经验。但就如前述,这种关系在人际关系上,会产生强大而肯定的连结。就心理学的角度来思考的话,每个人明知不愉快仍然去做,是因为持续该人际关系,远比双方的不愉快心情要来得重要。
但是,事实上,麻烦的行为,反而会激起对对方怀抱更善意的心理。这不是“想让人喜欢,就不要去麻烦他人”,相反的是麻烦他人是一种正面的逆向思考。虽然拖别人下水的方式,会引起憎恶,但适当的麻烦―被麻烦的关系,却可以加深彼此的善意。这个“麻烦别人” 的理论告诉我们:善意可以驱使人行动,且善意是可以产生和培养的。
(六)成功的会议可以凝聚向心力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工作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完成的结果,所以,当你想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就不可以忽视那些鼓励自己、温暖体贴并支持自己的人。不管在工作或在生活上,人是无法忍受孤独的。虽然一个人生活可以很轻松,但还是需要朋友,没有倾诉的对象是会很寂寞的。在工作中,如何巧妙的驱动身边的这一群人,无疑是一个优秀领导者必须思考的重点。不管是在商场上、工作中,或是其他关系的团体里,如何率领团队工作,是相当重要的课题。
团队工作的最基本原则是全体参与,建立有效率的组织与决策机制,决定各个
成员的工作分担。当组织逐渐扩大时,大家不知不觉中会过度热衷于自己所负责的部门,而忘记全体参与的原则。如果变成只由少数干部们来决定基本方针等的话,团队工作就会混乱起来,因此,应该尽可能从在设定目标、计划阶段时就让全体人员参与。在参与重要决策的过程是很重要的,可以借此强化他们对团队的归属意识。如果部属们没有参加决策计划,一旦有情况发生时,就会对该计划说出不满或挑毛病,这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他们自己从一开始就参与的话,即使执行起来的成效不如预期,也会因为是自己决定的事,而不好意思表达不满。
全体参与决策,最常利用的手段就是会议。虽然管理学者对会议的好坏虽有正反不同的意见,但是当组织达到一定规模之时,会议就无可避免地成了必要的机制。一个领导者的优劣,关键就在于是否可以巧妙地利用会议,达到全员决策。
会议是一个集合的载体。通过会议使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汇聚一堂,相互碰撞,从而产生“金点子”。许多高水准的创意就是开会期间不同观念相互碰撞的产物。会议总是在大于一人的情况下发生的,即使是只有两个人的会议,这两个人也是一种小型组织。没有不开会的组织或部门,一个组织或部门不召开会议,它的存在价值就会受到质疑。因此,会议能够充分显示一个组织或部门的存在价值。另外,会议不只是为了做决策,更是传达、交换情报的场所,应该经常利用会议来检讨组织的流程是否顺畅,并进行意见的交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多,现在人们可以通过E…mail、多媒体等种种形式进行沟通,但是,群体沟通,即会议这种方式,是任何其他沟通方式都无法替代的。因为这种方式最直接、最直观,这种方式最符合人类原本的沟通习惯。
但会议的效率又是最重要的。很多公司往往由于以下原因,开会效率低下:公司的主管都不知道何时是开会的最好时机。许多重要的会都安排在周五下午开,或非要安排在事务繁忙的周一开。
◆许多主管对于何时开会几乎都不征询员工的意见。这使得员工疲于奔命,甚至得延后或放弃参加其他会议。
◆有些“必须到会”的员工,因为已经与重要客户或政府官员有约在先,根本不能出席,这使得会议讨论很难进行。而到场的人往往并非与议题关系最密切的人,所以准备不充分或者根本来不及准备。
时下有
一句很流行的话――“最近比较烦”,对太多的职场人士来说,这句话可以改为“开会比较烦”。开会之所以烦,就是“会议常在毫无章法的状况下进行,甚至毫无意义地延长时间,即使有决议,质量也很低”,简而言之,会议效率不高。
所以,科学的利用会议,要了解以上致使会议效率不高的原因,才能有意避免以上情况出现。
另外,会议不是形式上的敷衍。要利用会议加强大家的向心力。
随同质性会议次数的增加,出席率就会逐渐下降。这是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行程计划要执行,再加上会议的内容流于惯性的关系。当情况变成与其出席会议,不如优先拜访重要客户、与业界开会或出差考察时,就是会议已经流于形式的证明。这时,必须重新检讨该会议的进行方式,并思考是否要停止会议。不管是会议,或只是单纯为了游玩的聚会,如果不是非常有意义、非常有趣,出席率通常都会很差,如果不想出席,再多的理由都想得出来,所以一定要想出让大家都愿意出席的内容,且要运用会议来凝聚大家的向心力。
有个文化研究团体,该团体的规则只有一项,那就是一定要出席定期的会议,因为他们认为,就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参加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在定期的聚会当中,不同部门的人共同,在工作、娱乐、人生等各种话题上,交换意见,促进对彼此的了解。在集会上感情较好的伙伴,平日自然而然会聚在一起,形成几个小的次集团,但只要没有脱离主要团体,是不会变成负面因素的。相反的,如果巧妙活用小团的力量,整个团体也可以发挥巨大的团队工作力量。
会议开展有效的沟通,其传达资讯、监督员工、协调矛盾、达成协议与解决问题、资源共享、开发创意、激励士气并巩固主管地位的目的就都能达到。
正确认识下属们
正确认识下属们,试着换位思考
(一)多聆听下属,这是进行交涉的最高准则
'在人际沟通上,听比说要求得更重要。如果能提升聆听的能力,就可以更增加个人的自我表现威力。专心聆听他人说话,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表现。'
美国的“本福尔德号”在迈克尔。阿伯拉肖夫舰长的领导下发生了神奇的转变,成为太平洋舰队最优秀的舰艇。
而舰长本人在回忆从前时说道:事实上,我学习领导技巧开始于在华盛顿的时候,是从观察威廉?佩里的一言一行中学来的。他是一位很受欢迎的人,各国元首、外交官、国防部长、还有美国军队和兄弟盟军的人都很喜欢他。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非常注重聆听的技巧。无论谈话对象是谁,他都会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绝不会左顾右盼。由于他非常注重尊重别人,所以人们都喜欢跟他在一起,这使我意识到:我也应该用同样的方式来影响别人。就这样,佩里成了我的榜样。但是真正彻底地改变了我的领导风格的,还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这是一次让人感到痛苦的经历,可对我却非常关键,它使我真正意识到了聆听别人的重要性。佩里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聆听方面做得并不够。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当一位下属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我是否真正地给予了对方应有的重视?'我只是在等待着对方讲完,然后发布命令…事实上,可能我并没有真正地听到他到底在讲些什么。
慢慢地,我开始为自己确立一个新的目标。就在接管'本福尔德号'之后不久,我暗暗发誓:要把自己与船上每个人的每次碰面当做当时最重要的事情来处理。这对我来说并不容易,而且我做得也并不是很好,可水兵们的热情还是促 使我坚持了下来。之后,我们才取得了那么多的成功。
我每次思考沟通的问题时,总会想到棒球。棒球是以反复交叉守备与攻击来决胜负的运动胜败取决于包括投手能力与守备能力。有防守能力的话,就可以将对方的得分降到最低。在这之间,如果能掌握一点点的机会,比对方多获得一分的话,就可以获得胜利。至于防守能力是可以借由练习来提高。所以,相信大家都了解,提高防守能力有多么重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是一样。聆听能力就是防守能力,说话能力就是攻击能力。有了防守和攻击,任何借口都可以说出来而
不用怕别人不接受。
我们都想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但却很少思考培养聆听能力。但实际上,聆听能力是比较重要的,且只要我们多用心一点,每天不断在生活中训练,就可以提高聆听能力。我认为对很多人来说,与其将目标设为一个很会说话的人,不如将目标设为一个很会聆听的人,人生会变得更丰富。因为不管是工作或是人际关系上,其根本基础是人际沟通,而沟通是借由所谓聆听的行为而成立的。通常,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