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礼物,工作是恩赐,这样的观念在我们职业者身上是非常稀缺的,接受我培训的员工和学生们,在做调查时大都对自己当前的工作不太满意,觉得是目前无可奈何的选择,是不得不接受的任务;几乎很少有人怀着感恩的心来对待工作。让一个人说“我喜欢我的工作,我能从中得到乐趣”很容易。然而,又有多少人把他们的工作视为稀世珍宝来重视呢?
2004年年底,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对将近4000名职场人士进行了调查,发布了一个中国“工作倦怠(Job Burnout)指数”调查报告,调查发现有70%的受调查者出现了轻微的工作倦怠;有3922%的受调查者出现中度的工作倦怠;还有13%的受调查者则出现了严重的工作倦怠,也就是每8个受调查者中基本上就有1个出现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
调查还发现,工作不到4年的受调查者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成以上,直到工作了5年之后才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由于比较容易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或者看不清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而产生工作倦怠。
如此高比例的工作倦怠现象值得整个社会进行关注,也让我们看到树立一个真正的职业观是多么的必要。国际上通常认为的工作倦怠包含如下行为特征:个人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对工作不是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表示怀疑,并且不再关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贡献等。
这些特征,都说明了没有把工作作为一种恩赐和礼物来对待,没有以一种积极报答、热情感谢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如果树立了工作是礼物的职业观,那么这种工作倦怠现象就不会轻易发生。
只有那些失业又渴望找到工作的人,才会真心感到工作是一件礼物。这个礼物给予失业者的不单单是饭碗,从根本上而言,给予的是人生的意义。我去深圳一家电缆企业做讲座,这家企业在该行业做得很大,也很富有。该企业老板是湖南衡阳人,他对我说他大专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每天百无聊赖、浑身难受,有时感到像热锅上的蚂蚁,有时像濒临死亡的病人,虽然他没有生存的压力,因为家境尚可,但是由于无工作可干,他时刻感到烦躁、苦闷和生命的虚无。他对我说,作为男子汉,他曾几次靠在自家的大门上大声地哭泣,几乎绝望地自杀。
他对我描述的无工作时的心境,我也时常讲给受训者听,听者无不动容,顿时明白工作给人生带来了意义的真谛。后来这位企业老板到了广州,做起了一家小公司的普通电工。工作非常忙碌,私人老板几乎不让他们有充裕的时间休息,但是他感到非常充实,在每一滴汗水中他感到满足,在每一份忙碌中他感到喜悦。
由于有过刻骨的失业经历,他比一般人更把工作当成礼物,他甚至将工作当作稀世珍宝来看待。除了自己的工作外,他积极地干了众多分外的活。经过几年的工作,他从其他同工中脱颖而出,老板给他投资,他开起了自己的工厂。他的成功与他把工作当成礼物很有关系。
我去沿海很多加工企业,它们在车间最爱张贴的标语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是警醒员工,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工作,否则就会有失业的危险。当人失去时,才觉得珍惜。当你拥有时,初时还比较珍爱,但时间长了,人就不知道珍惜,不把职业当作礼物。现在国内失业率不低,尤其是应届大学生,有着“毕业即失业”的说法。但是,同样不低的是工作倦怠指数,这说明一旦拥有了职业,很多人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痛”。
实际上,并不是由于我们有丢失的经验才觉得工作是个礼物,工作始终就一直是礼物,只是人们没有意识到。从古至今,从前人伟大的事业,到我们手中平凡的岗位,职业都是赋予我们人生生机、活力和无比丰盛的礼物。工作为人们展示了生命发展的广阔空间,工作为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工作使我们人生更加充实,它是我们人生最美好的礼物。
《新职业观》 第二部分礼物就是此刻的工作
在西方经典《圣经》中,开篇就讲人类工作的本义是在伊甸园中的“修理看守”(Till it and Keep it),这是一种在最恬静、最完美的环境中自在快乐的活动,对人来说,这种工作确实是造物主所赐予的礼物。
卡尔•;马克思对他的时代中工人极其恶劣的工作状况非常地愤慨,撰写《资本论》进行批判,但是,他也为当时的工作者勾画了一幅理想的、完美的工作图景,在他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的“自由王国”里,人们将摆脱劳动的重役:“早晨去狩猎,下午去捕鱼,到了晚上则去放牧,晚饭后从事批评活动……”无论是在伊甸园还是在“自由王国”里,工作无疑是一种礼物,是非常甘甜和丰盛的恩赐。但是,我们眼前的工作,也是不是一个礼物呢?
美国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说过一句令很多人恍然大悟的话:“最美好的东西往往就是离你最近的事物:鼻中呼吸的空气,眼里看到的光线,脚旁的花朵,手上的责任,还有面前人生的道路。不要想着去摘星揽月,但愿做好生活中的平凡工作。”是啊,我们不必每天去憧憬伊甸园,不必去想像“自由王国”,不能干着手头的工作,心却耽于幻想,我们所想的最美好的事物,实际上就在我们眼前。当我们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当我们将自己的人生信仰与工作融为一体、当我们在职业中实现着人生的价值时,我们的工作与职业就恢复到它最原初、最完美的状态中,伊甸园、“自由王国”离我们就不再遥远,而是近在咫尺,甚至身临其境。
全球最著名的励志大师、《谁动了我的奶酪》作者斯宾塞•;约翰逊2005年在中国推出了他的新作《礼物》(Present),该书同样成为了全球畅销书。该书通过一个从小就苦苦寻求人生礼物的年轻人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简单而深邃的哲理:就像在英语里Present既可以指“礼物”,也可以指“现在”、“当下”一样,人们总在寻寻觅觅有形的“礼物”,却往往忽略了自己早已拥有的礼物——无形的“此时此刻”——才是最珍贵的。书中有两段话写得非常好:“礼物(Present)就是把握此刻,全神贯注于正在发生的事,珍惜和欣赏每天得到的东西。”
“当你全身心投入你正在做的事情时,你的心思就不会游离不定。你享受生活,你也会更快乐更有效率。你下决心只关注那一刻发生的事情,那种集中和专注将带领你走向成功。”我们要经常地反省:自己有没有把握此刻?此刻的工作是礼物吗?是否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对待手头的工作是否心猿意马?我们有没有认真分析过手头工作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巨大价值和机遇?是否每天都在羡慕他人的工作,或是感叹成功者的天资和运气呢?
正像成功学家奥格森•;马登给年轻人的忠告一样:“如果一个年轻人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发现任何机会,而他认为自己可以在其他地方做得更好,那么他会永远感到非常地灰心失望。”
无独有偶,美国演说家鲁塞•;康维尔的著名演讲《钻石就在你家后院》阐述的也是这个道理,书中讲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矿——戈尔康达钻石矿——的传奇发现经过。一个叫阿里•;哈法德的波斯地主,因着对钻石的渴望离家到世界各地去寻矿,他去了月亮山区,到过巴勒斯坦地区,又流浪到了欧洲,身无分文、穷途末路的他最后投进了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海湾里自尽。几十年后的一天,阿里•;哈法德的继承人却在他家的后花园里发现了戈尔康达钻石矿。
宝石不必外求,在你自家的花园中;人生的礼物不必虚构,就在你眼前的工作中。为传播这个真理,50年内,鲁塞•;康维尔走遍了美国各大州,在全美大小城市亲自讲演《钻石就在你家后院》达6000余次,1888年,他用演讲所得的400万美元演讲费(相当于现在的145亿美元),建成了美国著名的Temple大学。鲁塞•;康维尔的演讲激励了整整两代美国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珍惜并充分开发职业这个礼物。
回想自己的工作经历、考察现在接触的职业人士,我感觉到刚走到工作岗位的大部分年轻人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手头的平凡甚至低微工作就是一座丰富的钻石矿,只要专注和投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钻石”——人生价值的提升、财富的增加等。相反,大多数人心浮气躁、频繁跳槽,他们总想:“做这份工作,有什么希望可言?”“看其他行业多赚钱啊!”他们迷信世界上有其他很多挣钱或者成功的机会,等待另外的行业、另外的工作职位,他们轻视现在、轻视手头的工作,他们必定像故事中的阿里•;哈法德一样,在漠视已拥有的事物中丧失本该属于自己的宝藏。
《新职业观》 第二部分职业是呼召
职业是呼召的观念,在国内是我第一次通过《敬业》、《天职》两书推广到企业界和职业人士中的。“职业”一词源于西欧,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考证这个词时发现,在古代民族的语言和信仰天主教为主的诸民族的语言中,都没有“职业”这个词。“职业”一词是宗教改革和工业革命的产物,最先使用这个词的是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当时,“职业”一词在德语中是Beruf,在英语中是Calling。Calling是Call的动名词形态,是呼叫、召唤、呼召的含义。
在现代英文中,Vocation是“工作、职业”的意思,但它也是“天职、神召”之义,Vocation来自拉丁文Voco。Voco是个动词,意为“召唤”。所以从职业的词源上,我们看到职业与呼召的密切关系。
那什么是呼召呢?就是你在心灵深处受到生命的呼唤,这种呼唤在叫着你的名字,并且赋予你干什么的职责。美国作家及演说家奥斯•;葛尼斯(Os Guinness)曾在一本专门谈呼召的书The Call中宣称:“呼召就是生命毅然决然地呼唤我们就近它,以至于我们的全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以及我们拥有的每一样事物,都投注一种特殊的忠诚及活力在里面,活出来就是回应生命的召唤并侍奉。”
呼召实际上就是人生的职责、生命的天职。我们拥有了生命对我们的呼召,那么“我们自身的一切、我们所做的一切和我们拥有的一切,都被赋予了特殊的热情、动力和方向,以此来响应生命的召唤和它的使命。”(奥斯•;葛尼斯语)
“工作是呼召”虽然有着西方文化背景,但我们同是人,就同有生命,同有生命的呼召。我的朋友张寻,是北京798艺术工厂一家大型艺术企业的董事长,他看了《天职》一书后非常感动,并说真正领会了职业是呼召的含义。他给我讲了他的工作经历。张寻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