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烈卷4_战太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英烈卷4_战太平-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女儿也不是亲生,是义女。啥人?就是白牡丹。白牡丹怎么会成了朱亮祖的女儿了呢?就是那年郭英行刺耶花兰的当晚,白牡丹在忙乱中,被朱亮祖的佣人朱贵强拉回家去,要白牡丹做他老婆,白牡丹哪里肯,嚎淘大哭,被朱亮祖的夫人知道了,就留在身边做丫头,后来见白牡丹琴棋书画,女工针黹样样好,老夫人太喜欢了,就收她为女儿。朱亮祖还是想有个儿子,现在看见郭英,就想收他为儿子。朱亮祖然后“哈拉”勒马回过来,对胡大海叫声:“来呀!”“你真的来啊,老子又不高兴来了!”说完马上回到旗门,收兵回营。
  胡大海到大营,下马,上大帐,见过常遇春:“老常,大郭说要将朱老头子生擒活捉,现在倒是被老头子活捉了过去。”啊!常遇春想,我早就知道不行的。于是吩咐营墙上小兵看,郭英的头挂没有挂出来,倘使没有挂出来就不要紧。因为出兵时,刘伯温曾私下对他说过,宁国府内我们有两个人在里面做内应。倘使这两个人起作用,郭英就不会死。
  朱亮祖回到城里,下马,进辕门,升坐大堂。命将郭英押上来。郭英到大堂上,脸朝外,立而不跪。朱亮祖喝道:“败军之将,还不与我跪下!”“要斩就斩,要剐就剐,要我归降万万不能!哼!”哦,还蛮凶哪。“小将军,良宵择术而栖,贤臣择主而仕。倘使你能归顺我元朝,老夫还有好处与你!”什么好处?做他儿子。“不用多言!斩就是了!”“好哇!拿下去斩了!”刀斧手“霍落落……”将郭英押下去。
  旁边唐连才急得要命,因为刘伯温要他来做内应的,现在见郭英就要被杀,倘使不救,以后怎么向刘伯温交待?再朝朱亮祖看看,见他脸带笑容,嗯,晓得朱亮祖不是存心要杀郭英,想如此,我可以求情了,不然求情会露马脚,朱亮祖要问,你是跑江湖的,他是红营将,与你有啥关系,为啥要来求情?我怎么说得清?现在既然朱亮祖无杀意,我就好讲话了。因此叫声:“老大人。”“嗯。”“我看此将,年纪尚轻,不如先将他放在囚车内,缓缓相劝,或能回心转意。不知老大人意下如何?”朱亮祖本来就舍不得杀,现在听唐连才这样讲,想这办法倒不错,因此说声“好哇!既然老将军相劝,本镇准尔所请。”马上吩咐将郭英放在囚车内,囚车就摆在公堂上。然后朱亮祖退堂。
  众人退堂后,公子唐玉(康玉)进内堂,内堂一般人不能进去的,唐玉因为是守关将的干儿子,可以随意进出。今天踏进内堂,唐玉见老夫人,小姐都在,上前一步“卜”跪在老夫人座位前:“寄母大人在上,孩儿叩请金安。”“儿呀,请起!”“谢娘亲。”唐玉叫声娘亲,不称寄母,表示亲热,讨老夫人欢喜。
  唐玉站起来又向旁边小姐一揖:“小弟见姐姐有礼了。”“奴家万福。”老夫人叫唐玉旁边坐下,丫头献茶。问道:“儿呀,今日疆场之上有何新闻否?”唐玉答道:“有的。”“什么新闻?”“今日我家寄父大人擒到一个敌将。”“哦!叫什么名字?”“郭英。”嗯,老夫人听见这个名字觉得耳熟。一想,想起来了,女儿讲过他有个未婚夫叫郭英;现在听说敌将也叫郭英,回头问女儿:“郭英么?是不是你讲的郭英?”世界上同名同姓的多。小姐曾问过郭英名姓,郭英说了,还说是江北人。现在听说郭英是红营将官,想红营江北人多,看来是的。听老夫人在问自己,脸涨得通红,答应一声:“哦,是。”马上朝里面一走,站在屏门后偷听。
  老夫人见此情景明白了三分,因此又问唐玉:“后来怎样?”“寄父大人要将他斩首。”“啊!杀了么?”“没有。是我家爹爹相劝,因此将他放在囚车里,以后再缓缓劝他归降,循循诱导。”喔唷唷,老夫人想,还好,不然我的女婿被杀了。“儿呀,你去问他。”“怎样?”“问那郭英,可是江北濠州府濠粱县鹿庄人氏?姓郭名英,有个兄弟叫郭兴,爹爹叫郭东山。母亲陈氏?”“问他何来?”“你去问了,为娘再告诉你。”“遵娘亲吩咐。”
  唐玉出来,来到大堂,看见两个小兵在看守一部囚车,唐玉走过来,对看守说:“你们二人走开,我奉寄父之命与他说话。”为啥不讲寄母?因为说寄父是公事,看守的不会生疑心。两个看守人户、得走了开去。唐玉又怕二人在外偷听,大喊一声,“哎,你们还在偷听。”啥人敢偷听?于是,唐玉走到囚车前,叫声:哎,将军!”郭英不睬。“哎,将军!”郭英抬头朝唐玉喝道:“不用多言,与我滚开!”“将军,你何必如此。你可是江北濠州府濠梁县鹿庄人氏?”郭英想,问这个做啥?攀亲么?“正是。”“令尊老大人是郭东山?”“是呀。”“母亲陈氏?”喔唷,真要攀亲了。“是呀。”“你还有个兄弟叫郭兴的?”咦,郭英想,怎么都知道?都讲给你听也没关系,你总不至于去我家满门抄斩。“是的。”“好!”说完,唐玉转身吩咐外面看守进来,自己去内堂见寄母。
  老夫人一见唐玉进来,忙问:“怎样?”“都是的。”老夫人笑道:“好哇!儿呀,你再去问他。”“问他什么?”“问他金锁调换珍珠衫之事,可曾偿还?”“寄母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呀?”“你去问好了。”“寄母不讲,孩儿不去了。”我象算盘珠被你拨来拨去,算哈名堂?老夫人想,你不去,又不能叫女儿去,别人去问又不好,只能你去,投有办法,就将小姐的身世一一讲给唐玉听。金镇换珍珠衫怎么回事呢?是当年白牡丹用别人送她的珍珠,穿成一件短衫送给郭英,郭英呢,将身上挂的金锁送给白牡丹,算是两人私下订亲的信物。那么郭英大人了,还戴金锁呀?当时江北地方时兴的,有钱家的男孩头颈上挂个金锁,一般人家戴铜的。唐玉一听,哦,原来内中有这么回事啊,成功了,那么就可以内应外合了。因此忙对老夫人说声:“待儿再去!”说完,直奔外面太堂而去。

  第三回:生擒朱亮祖
  唐玉急急忙忙又来到公堂上,支开两名看守小兵,走到郭英囚车前。叫声:“将军。”郭英一看,又是刚刚来的小将。喝道:“滚!滚!”“将军,我有句要紧话问你。”“不要听,你与我滚!”“好!”说完,唐玉走到外面,自言自语吟道:“哎,金锁调换珍珠衫啊!”郭英别的话不要听,这句话耳朵里“兹……”钻了进去,咦,他怎么知道的,倒要问问清楚。忙叫:“小将军,小将军!请回来。”唐玉听他这样叫,晓得他动心了,忙进来,问:“做什么?”“你这句话,是我与娘子当年订亲讲的,你怎么知晓的?”“将军,你的娘子就是我家寄父老将朱亮祖的女儿,也是我的姐姐呀。”“哦,原来你是我的大舅。”喔唷,骨头轻了,叫我大舅哉。唐玉问道:“你可要夫妻相会?”郭英想,我这么几年一直未成亲,就是为了白牡丹,现在竟然近在眼前,哪里不要相会啊,因此回答:“当然要的。”
  唐玉想,让我来试试你,我说只有归顺元朝才能夫妻相会,倘使你同意,你这种人不能成大事,马上杀了拉倒,如果朱亮祖问起,我就说劝他不降,还要骂我,我一时气恼将他杀了,也没有什么话可说的。因此又问一句:“你还想成亲的啦?”“是呀!”“好!那你只有归顺了元朝,才能成事。”归顺元朝?郭英想,为了夫妻团圆归顺元朝,那我成什么人了?回答道:“不成。倘使我归顺元朝,我如何对得起我家兄王?这是我的不忠!倘使我归顺元朝,我如何对得起我家父母?这是我的不孝!倘使我归顺元朝,我家兄弟性命难保,这是我的不义!为了一个女子,岂能不忠不孝不义乎!”唐玉听郭英这几句话佩服。又说一句:“如此你们夫妻不得相会成亲了。”“哎,大舅,那我今日只好与我家娘子来生再见了。”
  看见郭英说话带哭腔了,唐玉想让我做好事做到底吧。于是急忙又回到内堂。老夫人见了。问:“怎样啊?”“他言讲正是的。”“好哇,只要他归顺了元朝,我与我家老大人商议,让他们夫妻成婚就是了。”唐玉头摇摇:“他不应。”“为什么?”“他说,如他归顺了元朝,对不起他红营的兄王,这是不忠!背弃了他家父母,这是不孝,他兄弟性命难保,这是不义,他岂能为了一个女子不忠不孝不义乎。”老夫人急了:“那么怎样?”“他么,愿死不降,至多也不过对姐姐不信。他要我带个信给我家姐姐,只能与她来生再见了哇!”这最后一句唐玉说得声音大。
  为啥?因为他知道姐姐在屏门后偷听,有意说给她听的。白牡丹开始听说真是郭英,心里高兴得不得了,现在又听说:“来生再见”,白牡丹情不自禁叫声:“呃也,苦哇!”哭了起来,嗬哟,这声“苦哇”“兹……”往老夫人耳朵里钻,老夫人喜欢白牡丹真胜过自已亲生,听见女儿哭,心里阵阵绞痛,心也乱了,叫声:“儿呀!”也哭了起来。哭了一会,老夫人对唐玉说:“喏,喏,儿呀,你给我想个法儿吧,让他们夫妻能早日成亲。”
  唐玉一看,机会来了,踏上一步说道:“娘亲放心,孩儿有个法儿,不敢讲。”“讲就是了。”“怕寄母大人不答应。”“怎样?”唐玉吩咐两旁丫头、家人回避,然后对老夫人说,说寄父大人与元朝奸臣有嫌隙,如寄父归顺了红营就可以解决的,这样一来,郭英也没有什么不忠不孝不义,况且元朝昏君气数已尽了,你寄母也明白,只有这样,姐姐的亲事也好办了,岂不一举两得。老夫人问:“有啥办法让你寄父归顺呢?”唐玉说:“你千万不忙告诉寄父。”老夫人忙应道:“不会的。”好,唐玉说,我明日与自己爹爹去红营,想个办法把寄父捉住,然后劝他归降。“哦,哦。”老夫人想想,干儿子的话对的,元君荒淫,偏听谗言,我家老大人算得忠心了,还被降职,从皇城总兵九门提督降到这里做守关将,就是归降了红营也不错。因此一口答应。说不过有一桩。怎样?不能伤害老大人性命,不然我不答应。唐玉下了保证,然后告辞回去,对爹爹唐连才一一禀明。老夫人马上叫丫头搀扶去楼上,看女儿,与女儿这么长那么短讲了,安慰几句,小姐也放心了。老夫人又上佛楼,点香烛,跪在观世音面前,祈求观音菩萨,保佑老大人明日一定被红营生擒了。观世音幸好没有,不然也想不通,为啥这个老太婆为了女儿情愿自己老男人被生擒活捉。
  第二天一早,朱亮祖升坐大堂,众将,知府、知县参见老大人,站立两厢。点卯,全到。这时,老将唐连才踏出来:“老大人!”“嗯。”“想我父子二人,自从投奔大人以来,从未到疆场立过寸功,今日我父子二人在大人面前讨令,前往疆场迎战。”朱亮祖听了想,对,你们的本事我只在花园练枪时看了看,后来在校军场看过一次,有本事的人往往到疆场上不一定就行。因此说:“好哇!待本镇助你们三通战鼓。”“多谢老大人!”朱亮祖马上点齐五百人马,唐氏父子到外面上马,朱亮祖带领众将也到外面上马,步下,城门开,吊桥平,到城外疆场上,队伍分开,旗门摆好。小将唐玉站在一旁,“当”炮声响亮,唐连才一马竖过来。
  红营小兵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