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来临。
从进入母胎的刹那起,我们即已渐渐老去。岁月仿佛过得很快,我们已一分一秒地接近死亡,我们一定要建立无常的观念。
031
不管我们多么希望在修行上有所进展,情况却总是不断地恶化。世间事也是如此,想要获得利益,结果连老本也赔了;播下种子以为会有大丰收,却赔了夫人又折兵。然而别人却
处处逢源,这种情形的产生意味着在表面的条件以外有别的因素存在,这便是因果律的运作。
每一个人都想获得最好的,但由于从前的所作所为,使现在无法如愿。这是因为在过去世中我们不重视因果,我们对其他众生打、杀、并犯了偷窃、纵欲等恶行。因为过去我们做的十不善业,现在利器之轮回转到了我们身上。
为了佛法,我们要尊重并遵守因果律,忍受一切艰辛。
032
我们希望以种种的礼拜仪式来消灾免难,但往往徒劳无功,甚至病情反而加重。我们不应曲解礼拜的意义,礼拜无效是因为我们过去积聚了许多恶业。
这时候我们应该修持「施与受」,并同时想一想:利器之轮是怎样因我们习惯倾向于邪见,而回转到我们身上的。此后,我们要尽量避免造恶业。
033
纵使我们一再祈求三宝加被,赐与我们长寿、富贵,但我们却一无所得,这是因为过去我们对三宝不敬、支持歪曲的教义、不信教法、信心薄弱。
自今以后,下定决心无论面对任何处境,我们只以三宝为依归,以佛陀为导师、佛法为指引、僧团为益友,就这样以亲近三宝作为我们的修持重心。
034
由于我们退失了愿心与承诺,所以遭受中风、各种苦恼和被魔障所缠。很多人因为心灵被邪灵侵占而疯狂,其起因是由于对本尊及咒语持否定态度,以及低估了本尊及咒语的效力。
咒语(曼陀罗)是什么?「曼」指心,「陀罗」指保护者或响导。这心灵的守护者指三乘之道及阶位。在密乘的修行中,我们要去除一切的执著。而在显教中,圆满修行之道是要降伏所有的邪见。假如我们能这样去修行,便可达到崇高的境界。
035
当我们失去自由,被人放逐或毫无选择地伦为奴仆时,意味着我们过去曾经逼使我们的上师及父母离开他们的住所,并驱逐他人远离家园。自今以后,我们不但不应驱逐他人离开其住所,反而要协助他们寻找依止的归宿。
036
我们再三遭受到旱灾、雹灾及其他自然灾害;或者我们的牛长得不健壮,我们所播的种子被昆虫吃了,以至我们得不到任何收成。这是利器之轮的回转。因为从前我们不遵守道德,
而且没有信守对上师许下的诺言。如果我们的道德漏洞百出,果报成熟时,就会在我们的器世间显现。
从此刻开始,让我们尽可能清净地维持对密乘的承诺和遵守所持的戒。在家居士应该清净地遵守自己的清净戒。这些戒条是佛应众生所需而制定的,因此是需要修持的。
037
当我们祈求富贵却毫无成效仍然贫困如故,这是过去世吝啬的行为所至。因为我们过去没有供养三宝,也没有布施给穷苦的人。我们应该观想「施与受」,并切记一味吝啬造成的今日的果报。我们应从今起尽未来际供养三宝、僧伽和穷人。阿底峡尊者曾说:「积聚财富是没有用的,因为当我们死后,财富并不能伴随我们,而在现世中,将财富布施却是未来的宝藏」。
佛陀时代,有一对夫妇住在一座富丽堂皇足可媲美财神的寓所。女主人知道阿舍世王是个贪婪、易怒的人,但屋主不顾妻子的规劝,仍邀请阿舍世王前来。国王到来时,女主人边倒茶边掉眼泪,并连忙致歉:「我并非不欢迎您,只因您的衣服沾了烟味」。阿世王后来命令这对夫妇把他们的房子与皇宫的对换,结果国王得到的房子竟变成一栋平凡的石屋,而夫妇两人获得的王宫变得更加富丽堂皇,这是因为这对夫妇过去曾布施住所给佛陀及众生的缘故。
供养的发心比供养的东西更重要。例如:有一对很贫穷的夫妇,穷得只有一件衣服可穿,他们轮流穿出去行乞。有一天,世尊来到这个城市,很多人来供养他。老妇人见了非常欢喜,她深知自已因为缺乏福报而无以供佛,遂想尽力供养以免来生更加贫困。于是便问阿难:她可否供养她的、布满跳虱的臭衣服。而且为了避免在佛陀面前裸露,还商定次日将衣服摆在石头上。一切依言进行后,佛陀非常欣慰,并以他的金手拿着这件衣服走了一里多的路。
我们应当做清净的布施,伯达瓦格西说过:「不要布施青绿蔬菜的枯黄部分、或奶油的绿色部分(变坏的奶油)。」他又说:「不要供养气味连自已都不能忍受的香。」同样地,不要为了省钱而吝于在佛前供养,这会使你的功德减少。无论何时,饮用食物之前,我们一定要先行供养上师。
038
我们可能长得极为丑陋,因而常被为他人嘲笑。相好也是吸引信徒的八种物质之一。释迦学者说:「人既使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如果身体丑陋,仍然会被别人鄙视。」
米拉日巴尊者的弟子惹琼巴相貌庄严,比他的师父更受信徒的欢迎。有一次,他进入一户人家去乞食,不小心使那家的牛踢翻了牛奶桶,这家的女主人很生气地走出来要骂他,但见到他的庄严相貌以后即转变态度,反过来供养他。
无论我们长得多丑陋:盲、跛、没有鼻子等、或者有其他的缺陷,甚至连我们的仆从也鄙视我们。我们应该了解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建造佛塔和塑造佛像之故。对佛像任意地批评、比较、或对经书不敬。
从此,我们应为上师及诸佛造像并予以赞叹,对他人要经常保持亲切的态度,而不应粗野地对待他人。在下定决心之余,还要修行「施与受」。
我们乘火车时可以发现,由于长相的差异而遭到不同待遇,相貌庄严的人常被所有的人尊敬,连乘务员也不例外。反之,长得难看的人便往往遭受鄙视。
039
有时无论我们如何对抗自已的执著,但是,不但无法抑制反而使它更加强盛。这是我们过去太纵容我爱所至,我们不应再被死敌--我爱的态度所操纵,因为它是所有祸患的根源。
040
同样地,无论我们多么用功地修习道次第、甚至修持密乘的圆满次第,但我们可能仍然无法取得进展。这是因为我们于现在世及过去世中卑下的发心动机及恶念所致,利器之轮的回转使我们无能为力。自今以后,我们所作的一切善行,不应存有任何私念,一切都以利益众生为要。
041
我们尝试行善,但在心灵上并没有得到正面的影响。这是因为在过去及现在,除了偶尔为之,我们都没有积极去行善或完成人生的目标,而只迷醉于此生的物质利益,因此我们的
心灵并未改变。
切记修持「施与受」并下定决心不被世俗利益所诱惑,专注于去除无明以达到无住涅磐。我们应该这样一心一意地修行。
042
在我们开始做一些善行,如读经或闭关打坐时,我们期望成为学者或能看到天神的示现。可是我们根本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悔不当初。。正如上山修行时,根本没有一点的出离心,后来发觉不能安住下去,又下不了山,我们该怎么办?由于过去的三心二意,使我们产生这样的困惑:开始时很热心,但瞬间即失去兴趣并出言毁谤。我们的修行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目标,也没有改变我们的思想。前往听经只是因为被一些特别的名目所吸引。
假如对尚未成就的修行自我吹虚,我们将一无所获,因为我们没有经过正式的训练。这好比我们接受观世音菩萨法的灌顶,并修习观世音法门。稍后又接受文殊师利法灌顶,改修文殊法门。数月后转修金刚手法门,这样我们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十一世纪的罗桑瓦上师曾说:「不要象猎人一样,起初想捕鹰,然后转移目标捕狐狸,继而追逐麝香鹿,结果是空手而回。我们应该固定地跟随本尊修行。」
假使上师建议我们修更高深的禅定而我们尚在初学的阶段,那就保持平常的修持,但为了对上师守信,也要花时间在上师所建议的项目上,但不应该经常更换新的修行法门。我们受到别人的欺骗是因为过去我们曾表现的过于自负和自大,我们自以为自已最聪明、最英俊等等。
我们一直贪婪地接受别人的东西,现在是利器之轮的回转。自今日到未来际,我们应该行持「施与受」来减少贪欲及自大。
044
如果闻法或讲经无法去除妄心反而激起妄念;如果对于老师或他人得到的法又嫉又羡,那是因为过去世中,我们不曾观照我爱的蔽害与可怕,反而任其孳长。我们应该修习「施与受」,自今到未来际去除妄念、观想其害处,并舍弃我爱的态度。
045
有些时候,我们的善意只会招来他人的不快。同样地,既使善心的老师出于关心的责备,也会遭到我们的怨恨。不要因为对别人好未得感恩而气馁,这是利器之轮的回转。
我们应作如是想:「虽然众生皆是我的母亲,却因互相不认识而对他们不近人情,所以现在我遭到报应。既使被别人辱骂,也要尊重对方。现在所受的苦恼都是从前所作恶业的果报。」
046
我们被出其不意的处境打击,就好比是铁匠被自已锻造的武器所杀害。我们被自已的恶行所造的、利器的回转所害。一切皆是自作自受,各人的恶行需要自已去承担果报。任何令我们伤心苦恼的事一旦发生,都应该自我遣责自己过去的错误,并同时观想「施与受」。以后要真诚地戒除一切恶行。良心是心灵的专注警觉,它将我们和善行连在一起,粗心卤莽即是背道而驰。
噶当派的喇嘛曾说过:「心智的训练是所有成就中的瑰宝」。假如不加以训练,它便会因为过度敏感而受创:容易被欢乐及忧虑所困。未经训练的心智较容易被微小的变化所征服。如果有修心养性的修养,当面对伤害时,我们会懂得观想苦是轮回的本质,因而不再受伤害受困扰。
我们应该注意我爱的障碍及害处,正如寂天菩萨所说:「世界上所有的灾害,皆源于我爱的态度,而幸福则降临在能宽容众生的人身上。这是不用多加解释的,只要拿佛陀的成就和我们比一比便可知悉。」
宗咯巴大师说过:「得人身之珍贵远比获得如意宝更珍贵。如意宝只能满一生的需求,但获得人身却有成佛的机会,而且这可能是无数劫来的第一次机会,实在是难遭、难遇!此机会消失之快一如闪电。我们应该如此观想:视俗务如糟糠。在昼夜六时中把握开悟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身为一个瑜伽行者,我是这样做的,其他欲求解脱者也应当这样做。」
噶当派的喇嘛说:「现在分辨人兽的时机到了!」
047
生在恶道要忍受无边的痛苦,如果不能从轮回中解脱,千万种痛苦也将紧随而来。我们不能怪别人,只能怨自已。因为我们如果没有造恶业,便不会堕入恶道。若堕恶趣,佛陀再大的力量也无法使我们解脱,就好比射手被自已所造的毒箭所伤。这是利器之轮的回转。
要谨慎防止堕入恶趣之因、要远离罪恶,因为它是一切痛苦之源。当第五世达赖喇嘛被问及什么是他最畏惧的,他回答:「恶业」。
048
我们可能被家庭中伴侣、儿女的问题所困扰。有些小孩虽然受到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