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日月光佛告诉我们,如何叫做念呢?譬如一人专心忆念着另一人,而另一人却并未如此,这两个人虽然遇见了也等于没有相逢;必须要这两个人彼此互相忆念,时刻不忘,同形影一般不能分离,才有感应。十方一切诸佛,怜惜忆念一切众生,有如慈母忆念子女一样,如果儿子违背了慈母,自己远走他方,慈母尽在想念儿子,又有什么用处呢?如果这个儿子想念母亲,也同他的慈母想念他一样,如此母子二人,虽然历劫多生,也不会永远离散了。俗情谈忆念最深,无过于年青人谈恋爱时,男女之间,连作梦、吃饭、睡觉都想到他,甚至于偶而感情不好吵架也想恨恨他,只是二个境界不同而已。那真应了唐人的诗:
「劝君莫打同心结,一结同心解不开。」
念佛如像年青人谈恋爱一样的忆念,那就成功了。可是很少人做得到。念几声佛,好像已对得起祖宗八代。所以说「染缘易就,道业难成」。坏事学会很快,学会好事非常困难,这就是众生的业力,由一念无明爱欲来。许多父母兄弟姊妹六亲之间,是多生的因缘忆念来的。此中因果很妙,有时候手里抱的孙女,正好是前生的父母;也有许多人太亲爱变成双胞胎,也有前生是冤家今生成夫妻,天天在一起,蹩扭一辈子,因果报应比电脑计算还快,都是由忆念而来。忆念力量很大,等于影子永远跟着身体一样,换句话说,我们思想的忆念永远跟到生命不会分离的。
这是大势至菩萨拿影子做比方,教我们如何念佛,把我们忆念转过来,不走世间的忆念,他告诉我们十方世界一切成就的如来圣贤,他爱念我们如母亲想念儿子一样,但为什么我们不能见佛呢?世界上有些孩子认为父母管教严格,私自离家出走,不管父母的苦辛,有些听到佛法就大笑逃走了。佛菩萨就想度你又有何用?因你要溜啊!如插电源,线路不通,接不上电源。所以,佛说他有三不能:一、不能转定业。时节因缘未到,不能强求他转变观念。二、佛不能度无缘之人。未能成佛,先结人缘。有人缘的人,到那里不要说话,群众自然喜欢亲近他,影响力量很大。有许多人学问能力相貌样样好,可是别人不喜欢亲近他,因他前生没有结善缘,只为自私自利,将来不但成不了佛,佛也无法度他。因佛的法他听不进去,更无功德善行,如何能见佛?所以,大家要多培养福德善行,多结人缘!三、佛不能度不信之人。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他智慧不开,对你信心不够,你对他又有何办法?你越告诉他,他反而骂你神经病呢?所以,基督教说上帝全能,这个理论不通。上帝既然全能,为何还有魔鬼的存在?上帝既然全能,为何有人不信上帝?可见,他还有所不能。而佛能通一切法本末究竟,彻万法之渊源,而不自号为全能,是有其道理的。
如果众生心里真切的忆佛念佛,像想发财那个心情念佛,或是现世,或者将来,必定可以见佛。甚至不必七天就到了。现前忆念不专,将来永远忆念下去,必定也可以见到佛。科学讲光速的威力,我把他改创一个名词叫「念速」,心念的威力也很大,因为我们众生本自具足自性真心的自性佛,与佛并无远近的距离,只要自心得到开悟─见到自性的真心,自然佛就在跟前,用不着假借其它方法,顿时间心开意解,密宗叫做脉解心开。心脏从外表看有八瓣,像莲花一样,自性光明呈现,自然心脉打开而见佛,就不需要用一个方法求自性光而自然与诸佛菩萨光光相接。
所以念佛法门,必需要随时随地念念不忘,犹如做染香工作的人,日积月累,自然就身有香气。比如抽香烟的人,天天抽自然身上有烟味。你天天念佛不断,身上自然有佛味了!不是装得怪模怪样,而是心境开朗,与人和敬无诤,诚敬在心,念念如佛心,如染香人,久而久之,自身亦发香光味道,何必一定要外形合掌装做样子,因此,这个法门叫香光庄严。
因为心地诚敬,念佛念到脉解心开,本身身上味道转变成清虚之香。人体本来都有体臭,每个人味道不同;外国人闻中国人是猪味,我们闻他们是牛味,有时衣服搞错了,大家闻味道就辨别得出来。有修持的人,身体味道又不同。业力重且将死亡的人,身上味道就转变成畜生味,一闻便知。所以中医诊断四法「望、闻、问、切。」用观色、闻声、问症、切脉。也就知道五脏六腑中是那儿出的毛病。其实西医用听筒测量心脏跳动的声音,也是「闻」的道理;有些高明医师问问你大便的味道是腥臭或是干燥的?来断定你身上有湿气,还是发炎种种病况。所以,甚至有些修持人,连口水的味道也与一般人不同。
大势至菩萨的报告说:我开始修习的方法,便是从一心念佛,得入无生法忍的境界,现在转生来在这个世界,教化普摄一般念佛的人,归到清净光明的净土,佛现在问我修什么方法,才能圆满通达佛的果地。我对于六根门头的修法,并无选择其利钝的分别心,只要将六根作用,都归摄在念佛的一念,不妄想散乱,也不昏沉迷昧,就是自性的净念。这样念念相继无间,自然就可得到念佛的三昧,才是第一妙法。所以,这一次我要诸位好好修念佛三昧法门,配合静定功夫,一定会有出格成就,愿大家好自为之。
般若正观略讲
南怀瑾先生 讲述
十方 记辑
(民国七十二年寒假期间,十方丛林书院学生摒息诸缘,入禅堂精进用功。南师怀公亲为督导,并授「心经修证圆通法门」,众等如饮醍醐。诸方闻讯,咸盼共餐法味,遂辑录以公同好。)
从普贤行入三摩地
你们在禅堂里坐着用功,依照受日本佛教观念影响的本省话,叫坐禅,即普通所谓静坐。一堂静坐,就是修一堂法,到底修个什么法? ──修禅定法。不然你木然不动坐着干什么! ?但是,只顾坐着贪图舒服,执着清净,逃避现实,是不对的。
所以,现在告诉大家一个法门,普贤行愿品的修法。修普贤法门第一要忏悔。每堂一上座,腿子收好,身心稍稍清净一下,然后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同时遍满时间空间,传法师尊亦遍满十方三世,每一佛菩萨三宝面前都有我在礼拜忏悔。把忏悔的观念情感统统归纳起来,一字一字自己思维清楚,不是嘴念,而是将生命整个投入心念中:「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不是念了算数,心念随念随想,自己有那些习气杂念?都把它投入一念的诚敬而忏悔透澈,然后观想也不观想,只是一念虔诚,一念忏净,一个法门就到底了。
第二要发愿。我为大家作好四句发愿文,每一上座都须如此,由忏悔而发愿,否则难以相应:「未生善法当令生,未尽恶业今使尽」。内心里尚未发生的善法善念,一切现在都让它生起,而无始以来身心的恶业、杂染及烦恼,同时一刀两断不复造作。但不可随便口念,心中应切实伺察,切实做到。
接着要观想:「十方三世佛加护,迅速发起菩提心」。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师尊三宝等等,遍满过去现在未来无尽法界,慈悲庇护加持于我,使我能迅速生起无上菩提道心。
我们平常开了一门课「唯识与中观研究」,现在则要讲「般若与中观正见」。最近一回,在本次寒假禅修以前,维摩经第十一菩萨行品提到释迦牟尼佛与香积佛国的诸大菩萨说法,佛告诉我们,有个法门你们诸大菩萨必须修学,什么法门呢? ──「尽无尽法门」。
尽无尽法门 汝等当学
「尽」有头有尾,「无尽」无始无终,无量无边。佛说什么是尽? ──有为法,一切有为法都有到底的时候。什么是无尽? ──无为法,无量无边无穷尽,亦无始处,亦无终处。我们需要知道,凡是有修有证,不论世间法出世间法,也不论显教密教那一宗派,皆是有为法。有为法有些是佛法,有些是佛法与外道的共法。无为法则为佛法的正法。无为法,无修,无证,本来如是,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但是,真的没有法、没有修、没有证吗?不是。无为法就是法、就是修、就是证。证得无为法便是证得涅槃之果,成佛。而涅槃毕竟无果也无佛。真正的大法,无上佛法,就是无为法,说一句无为法已经落在有为了。说也错,不说也错;定也错,不定也错。本自无为。
如果证得般若智慧,真证得了,唤作开悟,豁然大悟,即是悟了菩提,原来一切法本自无为,而一起用,皆是有为。大家注意!照密法来说,这样明讲,也就是传法,但一般人的习气,喜欢一种形相,喜欢神秘,不了解这样说就是传了一个大法。当然遇到蠢人笨人便非得有个形式不可,烧烧香,念念经,摆摆供养,闹闹热热,请人传这么一套法,然后用点净水、香酒往头上一倒,灌了顶啦。唉!当然,那样亦是法,是方便,是助道,是加行。
心经为般若法门精髓
现在退而求其次,再讲佛法的般若智慧,般若正见。你们都知道般若,也都会诵心经,今天就传一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修证圆通法门,但要以诚敬虔求的心情来听,是依法,不要依我。能不能有所心得,看你们的福德智慧。
随时在戒定慧中的人,没有不成就的。拿着记录簿,拿着笔也可入定。用时提起,不用就放下;如果这样用功修持多好呢!然而人们在放下不用的时候「小人闲居为不善」,成了小人,妄想纷飞,那就不对了。
心经般若法门是大乘道六度最后成就的大法,所谓三世诸佛以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修般若无法成就。学佛不是迷信的信仰,那是普通宗教。学佛要你怀疑,要有问题,例如生死问题,自我问题等等。要你观察透澈,而以智慧成就,不是迷信成就,这得靠般若。所以般若法门是佛法的中心点,渐次演变为法相唯识,乃是般若的发挥。般若法门因龙树菩萨大加宏扬而光芒万丈,即如中国的禅宗,有时也被称为般若宗,另外更有一个别名──心宗,一切诸佛之心中心法。般若法门中大般若经有六百卷,都是告诉一切众生如何以智慧成就法身解脱的法门。而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一卷,便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浓缩精要,至于般若法门精髓的精髓,中心的中心,则是中译习诵的二百六十个字的心经,加上题目总共二百七十个字。 (编者注:本光碟中所收之《心经》,统计为二百六十一字。)
先念经题「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为什么有这部经?是佛的大弟子舍利弗,问佛修持般若法门成就的方法,佛乃叫观自在菩萨答覆这问题。舍利弗问,观自在答,记录下来成为经典流传后世。过去我讲过很多次,现在再来教大家做般若观法,就是前面所提迅速发起菩提心。
首先要了解原经文字。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第一段,注意最后一句「度一切苦厄」。我们如果拿佛学的教理来研究,佛的一切说法,有两条路线,其一始终以小乘四谛法「苦集滅道」为基础,世间一切皆苦。烦恼也是苦,生死一大苦,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等无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