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223…
五代秘史 ·218·
三更时分,胡衍引众开了水城门,点起火炬,大叫 :“晋兵入
城 !”史弘肇先杀入城中。安重荣惊惶,匿在民家躲避。天明,
知远入城安民,胡衍请罪,知远说 :“你有献城之功,免了前
罪 。”民家献出安重荣,知远令囚起,解回长安。次日,知远
拨将守镇州,传令班师回长安,朝见晋主,奏知平服镇州。晋
王大悦,旨下斩讫安重荣,将首级函封,差使送去见契丹主,
封知远为邢州太原府节度使,便往镇守太原去了。
却说契丹主见送安重荣首级来,大怒曰 :“石郎为天子从
何得来?”即发使回见石郎说 :“吾有带甲二十余万,若再如
此违我言语,即统兵来中原,立他姓为君 。”使者喏喏回长安,
将契丹主之言,奏知晋王。晋王听罢不悦,退入宫中,忧愤成
疾。大臣桑维翰等入宫中问安。晋王流涕曰 :“不济事矣!朕
坐卧不安,夜见鬼魂来宫中索命 。”病势沉疴,渐渐危笃。差
使捧诏宣知远还朝。
天福七年,刘知远班师还到洛阳,入宫朝见晋王。王曰:
“朕忍死以待卿回,今日得见面,无遗恨矣!”知远曰:“臣
在建州得手诏,闻陛下龙体有恙,恨不能插翅飞至阙下,省视
陛下 。”晋主宣齐王重贵并皇后张氏、宰相冯道及景延广等,
齐至御榻之前。晋王曰 :“朕太子重睿年幼,不堪掌社稷之重
任,今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以安人民。幸有皇侄重贵,可居
此位,愿汝众卿,以伊尹、周公之心为心,俟重睿稍长,传位
与之,诚宗庙生灵之大幸,亦吾家之大幸也 !”言讫,唤齐王
近前,复指刘知远曰 :“汝众臣为证,此位当还重睿,勿负朕
心 !”知远流涕,众皆伤感。
晋主口不能言,须臾而崩。时天福七年,正月上旬也。寿
五十一岁,在位七年。史臣断曰:
… Page 224…
五代秘史 ·219·
晋祖以唐朝禁脔之亲,地尊势重,迫于情疑,请兵契丹,
赂以州邑,而取人之国。以中国之君,而屈身夷狄,玩好珍异,
旁午道途,小不如意,呵责继之。当时朝野,莫不痛心,而晋
祖事之,殊无赧色。夫以古人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
犹且不为,况附夷狄,以伐中国,又从而取之者乎?《纲目》
书晋王尊号于契丹,契丹加晋王尊号,所以著中国,事夷狄,
首足倒悬之极,其恶契丹而贱敬瑭也,甚矣!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逸狂有诗责晋之君臣云:
智短才疏石敬瑭,闺阃嫌隙祸萧墙。
结连北虏颜何厚?反下三关罪莫当。
屈膝称臣甘耻辱,请封割地坏纲常。
奸臣阿附桑维翰,十二年来尽灭亡。
卓吾子评:
晋祖以幼子委冯道,道不可者,盍明言之?乃含糊不对。
死肉未寒,乃背顾命,其视荀息为何如?
… Page 225…
五代秘史 ·220·
第五十六回 立齐王重贵为帝
是日,晋王卒于正殿,冯道、景延广二人辅政,即立齐王
重贵为帝,改元开运。太子重睿,养在宫中,自立新君后,谥
晋王为高祖皇帝,尊张氏为皇太后,葬高祖于显陵。此时,刘
知远出镇晋阳。
却说晋高祖初即大位,乃契丹所立,事之甚谨。至少主即
位,景延广与众商议云 :“今高祖晏驾,告哀契丹,不复称臣。
”众皆然之。契丹王闻此大怒。未及数月,延广又囚番使,未
几得脱,归报契丹王言 :“先帝是北朝所立,故称臣奉表,今
新君乃中国所立,与我国无预,只宜为邻,称好足矣!如若发
怒,准备厮战,更有十万横磨刀剑以待。桑维翰屡谏,逊辞以
谢我国,每为景廷广所阻 。”契丹王闻此言,即点三军渡河入
寇。契丹王曰 :“所虑者,刘知远现屯兵镇守太原,恐出兵断
吾之后 。”于是,别遣御弟伟王为元帅,李得、樊彪为先锋,
领兵五万,先攻太原,自领大将赵延寿、杨光远统兵十五万,
望长安进发。
却说伟王人马到太原下营,刘知远听知,郭威进说 :“此
必契丹主兴兵入朝,恐我军截其后,故先来攻太原,末将见阵
一遭 !”郭威披挂上马,出营与樊彪交战,不数合被郭威用矛
刺死,杀军大半。败卒回营报伟王 :“樊彪被郭威刺死!”伟
王大惊,李得叩头道 :“小将愿往擒贼!”随出马阵前搦战。
… Page 226…
五代秘史 ·221·
知远听得,令史弘肇见阵,郭威引一支兵,从西路去抄出辽帅
总营放火。李得与史弘肇交马一合,被弘肇一刀劈落马下,辽
兵大败,奔归回营。只见营内放火,伟王匹马逃生,郭威领兵
从营后杀出,伟王慌张,被郭威一矛刺死,辽兵杀了大半,郭
威与史弘肇收兵,回见知远并差人打听契丹消息。
却说契丹主兵正行,报伟王军马尽被知远部下杀了。契丹
主大惊曰 :“知远必乘胜而出,使吾无葬身之地!”赵延寿告
道 :“我主不必忧愁,可再差耿雍,屯在柳河川守把,以防太
原兵出 。”契丹主听说,差耿雍屯在柳河川守把去了,自领兵
到贝州围了城池。守具州吴峦引兵出城,与杨光远比手三合,
吴峦力怯走回,被杨光远赶上,乘势杀入城中。吴峦自料难以
脱身,投井而亡。契丹主入城投扎。次日,人马到济阳下营。
却说幼主即位以来,不理国政,与景延广日夕在后苑饮酒
取乐。一日,正饮间,报契丹主引兵入寇,破了具州,不日到
长安了 !”幼主大惊,景延广奏口 :“我主无妨,只遣大将杜
威,部兵前去迎敌 。”杜威受命,同副将二员李谷、张英,领
十万兵到济阳安营。李谷献计曰 :“令众军砍伐树木,置水中
作桥以渡,我引一支兵,抄出他营,放火为号,可成大功 。”
杜威不听李谷计,领兵出营索战。赵延朗一马当先,与晋副将
张英交锋,赵延寿舞刀相助,李谷也举枪夹斗。正战之间,忽
一阵大风,把晋军旗号吹倒,众军不能开眼,延寿乘风势杀来。
李谷马失前蹄,被延朗捉了。延寿一鞭打死张英,杜威自缚纳
降,收拾军中去了。
契丹主饶了李谷不杀,传令大军,直杀到长安,离三十里
下营。报幼主 :“杜威降虏,我师大败,全军皆没!”幼主唬
得魂不附体。右丞相李崧奏曰 :“契丹主所恨者景延广,把景
延广斩首级献契丹主,再求称臣,以保社稷 。”幼主不从,回
… Page 227…
五代秘史 ·222·
宫自寻个尽处,放起一把火,烧着翠云楼,幼主望火中一跳,
却得一人救起。不知性命若何,且听下回分解。
卓吾子评:
晋主自阳城之捷,谓天下无虞,骄侈益甚,冯玉乘势弄权,
朝政益坏。契丹大举入寇,晋主在苑中调莺,辞不出执政。桑
维翰已知晋氏不血食矣!
… Page 228…
五代秘史 ·223·
第五十七回 幼主称臣降契丹
时救起幼主者,乃侍御官彭义也。幼主半晌方醒,义泣奏
曰:“不如从李崧之议,即便遣使,见契丹主乞降。”幼主差
李崧赍表章,径到契丹主营中,奏曰:
孙男石重贵,祸至神惑,运尽天亡,情愿乞降,以全生灵。
今特奉表大皇帝行营,早整车驾,孙男臣伏道以俟,早赐炳照。
契丹主看毕大怒,骂道 :“晋主负盟背义,吾必斩之,方
消此恨 !”令将李崧监在营中。退入帐后,有述律太后,见契
丹主怒,乃劝道 :“今便将幼主杀之,尔亦不能为中国之君也,
不若准其纳降,回兵归国 。”契丹主自思所言有理,即放李崧,
叫晋主准备来降。李崧回见幼主,将契丹主言语奏知,晋主只
得领群臣迎接契丹主进城,走马登殿。幼主率群臣,拜伏阶下。
契丹主叫手下将石重贵脱去袍,只穿素服,发去封禅寺听候。
拿过景延广,契丹主怒恨,指着骂道 :“致两国不和,皆尔所
为也 !”令将槛车囚起,延广受辱不过,夜间用手插入咽喉而
死。归杀桑维翰,契丹主怜他是个忠臣,令人葬之于城东。
却说晋幼主与太后被监寺内,饿了数日,太后使人问僧求
食,僧曰 :“辽兵四下看守,要害你母子,不敢献食。”俄有
使报,契丹主降封晋主为负义侯,同太后徙居黄龙府,即日就
… Page 229…
五代秘史 ·224·
行。晋主在位五年,自高祖至是,凡二帝,一十二岁而亡。按
史臣断曰:
齐王舍桑维翰之忠谋,信景延广之狂策。内政不修,而外
挑强胡,自阳城一捷之后,顾谓国势无虞,骄奢益甚,四方贡
献,皆归内府。广置宫室,崇饰后庭,赏赐伶优,多寡无算。
委任冯玉,倚势弄权,赂遗辐辏,朝政日坏。当旱蝗水潦,国
脉如线之时,方且遣使括民之谷,括民之财。迨夫契丹入寇,
境内皇皇,犹调莺御苑,排阻人言,遂使哭声振天,横尸蔽野,
其君束手就缚,其臣计筹伏辜,迹其人谋,岂不幸哉!
丽泉读此,有诗叹云:
称臣割地非天命,晋祖当年孕祸胎,
维翰逊辞延广阻,身亡国灭可哀哉!
是时,东方群盗蜂起,互相为乱,契丹主乃召晋朝百官谕
之曰 :“不意中国之人,难制如此,今天时炎热,不如引兵北
归,别有良策守此地耳 !”乃以萧翰为节度使,留守洛阳,即
日拔寨而归。晋之文武诸司从者数千人,尽载府库金宝以行。
远近之人,见者无不下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卓吾子评:
桑维翰非有他策,不过劝帝称臣谢过,割关以增赂耳!此
但可以救目前之危,终不足以弭异日之祸。
… Page 230…
五代秘史 ·225·
第五十八回 汉主谋杀史弘肇
却说刘知远封为北平王,镇守河东,却有诸将劝知远称尊,
以号令四方,知远不从。及闻晋主北迁,又称说欲出兵井陉,
迎归晋阳,命指挥使史弘肇,集诸军商议,告以出师之期。军
士皆曰 :“今天下无主,平天下者,非我主而谁?宜先正位号,
然后出师 !”于是,众军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