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皆曰 :“今天下无主,平天下者,非我主而谁?宜先正位号,
然后出师 !”于是,众军山呼不已。知远曰:“虏势尚强,吾
之军威未振,当建功恢复主室,迎立新君,汝士卒何知天命有
在耶?”郭威与都押衙杨邻入说知远曰 :“此天意也!大王不
乘此以取中原,人心一移,则反受他人所制矣 !”知远从之。
是时契丹遣将刘愿为保义节度副使,陕人苦其暴虐。都头
王晏,与指挥使赵晖、侯章谋曰 :“刘公威德远著,吾辈若杀
刘愿,举陕城以归之,为天下首倡,取富贵如反掌耳 !”晖等
皆言:“此计甚妙!可速行之。”至是,王晏、赵晖、侯章等,
持刀直入帅府,共斩刘愿,举城降于知远。知远乃即帝位于晋
阳,复迁于大梁,诸镇多降,国号曰汉,改元乾祐,更名曰杲。
封杨邠为同平章事,封郭威为邺都留守。威辞行之时,言于帝
曰:“亲近忠直,放远奸邪,善恶之间,所宜明审。苏逢吉、
杨邻、史弘肇,皆先帝之旧臣,愿陛下推心任之。至于疆场之
事,臣愿尽心以报陛下 。”汉主敛容谢之。
威至邺都,以河北人民困弊,乃号令边将谨守疆场,严加
巡警,勿得侵掠。契丹入寇,则坚壁清野以待之。汉主在位方
… Page 231…
五代秘史 ·226·
二年,忽染暴疾,崩于正寝。群臣发丧举哀,遂迎立太子刘承
祐即皇帝位,称号隐帝。承祐年方十八,;即位之后,谥汉主
为高帝,尊母李氏为皇太后,葬高祖于睿陵。
却说隐帝自即位以来,日益骄纵,政非已出。是时,枢密
副使杨邠掌机政,郭威主征伐,史弘肇与宿卫王章掌财赋。邻
性忠直,门无私谒,虽不却四方馈遗,然有余辄献之。弘肇督
察京城,道不拾遗。王章捃摭遗利,供馈不乏,国家粗安。弘
肇尝谓 :“治天下,须用长枪大剑,安用毛锥子?”王章曰:
“若无毛锥子,财赋从何而出?”于是,将相始为仇隙。
时隐帝左右,尽皆宠幸之人用事,太后亲戚执政,邻等屡
裁抑之。太后之弟李业,求为宣徽使不得,心甚怨望。与阎晋
卿、聂文进、郭允明、刘铢数人,皆有宠而久不迁官,各怀不
忿之心,恨着执政之人。时隐帝除丧听乐,厚赐伶人以锦袍玉
带。弘肇怒曰 :“士卒守边苦战,受尽汗马之劳,犹未有以赐
之,汝曹何功而得此乎?”即命尽夺之。隐帝年益壮,厌为大
臣所制。
忽日,邠与弘肇议事于殿前日 :“陛下但禁声勿语,凡百
事,臣等自有公道,处之必合于理,岂劳圣虑乎?”隐帝每听
之,忧闷不已,积恨在心。于是左右之人,相共谗之云 :“邠
等执法自恣,终当为乱 !”隐帝从之,遂与李业、聂文进、匡
赞、郭允明谋诛邠等,以此事入奏太后。太后曰 :“此事何可
轻发,更宜与宰相共议 。”业曰:“先帝尝言,朝廷大事,不
可谋及书生,恐其懦怯误人故也 !”太后坚执不可。隐帝怒曰:
“国家之事,非闺门所知。”遂拂衣而出,复与数人商议,定
下计策,先埋伏甲士数千于广政殿。正值邻等入朝,众兵一涌
而出,喊声鼎沸,挺刃向前,杀邠与弘肇及王章于东庑下。
此时,隐帝急宣众文武齐至殿下,亲谕之曰 :“杨邻、史
… Page 232…
五代秘史 ·227·
弘肇等,欲为大逆,朕故杀之,与汝等各无干碍。邻等尚有阿
附亲党,各出镇外郡,宜遣使收捕,尽皆杀之,以除后患 。”
众臣皆曰 :“邠等谋为不轨,陛下杀之,正合其理。臣等安敢
复生异心 !”隐帝即日遣供奉官孟业,赍密诏至镇宁,令李洪
义杀弘肇余党步军指挥使王殷。再令行营指挥使郭崇威、曹威,
谋杀郭威及监军王浚。李业奏隐帝曰 :“郭威、王浚二人,家
属皆在京师,可使人执下监之。二人若知,先除内患矣 !”隐
帝大喜,便差刘铢领兵抄杀郭威、王浚家属。铢为人极其惨毒,
领兵至彼二家,老幼无一得免者。复遣李洪建抄杀王殷家属,
洪建但使人守视,仍与之饮食。
却说盂业,行了数日,已至澶州。使人报知李洪义,二人
接见,业悉以前事告之。洪义惊曰 :“主上无道,谋杀大臣,
此取乱之道也!若果如此?吾等死无葬身之地矣 !”即将孟业
监下,使人请郭威以诏示之。威见诏大惊,遂召魏仁浦同来视
诏。郭威告曰 :“今隐帝无道,谋杀大臣,复遣使赍诏前来,
欲杀我等,此事若何?”仁浦曰 :“且自勿虑,公乃国之大臣,
功业昭著,加之掌握大兵,据守重镇,一旦为群小所窥,祸出
非意,此岂辞说所能辨解!时势如此,岂可坐而待死乎?”郭
威曰 :“吾亦知此道理,怎奈未有奇策,犹豫不决。”仁浦曰:
“如何难决?今日进则有生,富而且贵,退则有垒卵之危矣!
不如乘此机会,众人必然相助,何难决之有?”郭威曰 :“汝
言有理,深合吾意 !”乃召郭崇威、曹威及诸将,告以邠等冤
死,及有密诏之故。且曰 :“吾与诸公,披荆棘从先帝以取天
下,复受托孤之任,竭力以卫国家。今诸公已死,吾何独生?
君等当奉行诏书,取吾首以献天子,庶不相累 !”崇威等皆泣
曰:“诸公是何言也?今天子幼小,此必左右奸臣所为,若使
此辈得志,国家其得安乎?众等愿随明公入朝自诉,洗荡鼠辈,
… Page 233…
五代秘史 ·228·
以清朝廷,不可为奸计所害 !”赵修已曰:“明公徒死无益,
今日之计,不若顺众心,拥兵而南,此天启之也!古人云,天
与弗取,反受其殃。不可失此机会 。”
是日,众论纷纷,威意遂决。乃留其养子郭荣镇守邺城,
遣郭崇威领兵前驱,自将大军继之。兵至封丘,哨马报入洛阳。
隐帝大惊,急聚众臣商议,遣慕容彦超领兵拒之。时彦超方食,
即舍匕筋入朝,隐帝悉以军事委之。侯益曰 :“郭威之兵,其
锋甚锐,谁人与敌?其部下家属,皆在京师,官军不可轻出,
不若闭城以挫其锋,使其母妻登城招之,可不战而下也 。”彦
超曰 :“若待兵临城下,则吾辈死无噍类矣!”隐帝乃遣侯益
与阎晋卿及吴虔俗、张彦超率领禁军,直趋澶州。不知后事若
何,且听下回分解。
卓吾子评:
邠以廪实兵强,为贤于礼乐,弘肇以长枪大剑为可定国家。
纳赂专权,愚蔽恣横,未几死于嬖幸之手,曾不及知其祸,又
岂书生文士之所为乎?
… Page 234…
五代秘史 ·229·
第五十九回 郭威为众加黄袍
却说郭威,兵至澶州,李洪义纳之,王殷亦引兵相会,合
于一处。郭威心有退兵之意,诸将皆曰 :“国家大事,在目下
一举,明公何退缩耶?国家负公,公不负国家,所以万人争奋,
如报私仇!侯益辈何能为乎?”于是,众皆踊跃前进,军声大
振。
次日,兵至梅坡,扎了营寨。隐帝闻郭威兵已至近,心甚
惊骇,复遣袁义、刘重进帅禁军,与侯益等会屯赤冈,彦超以
大军屯七里店,隐帝欲自出劳军,太后止之。忽人报郭威兵来
搦战。帝命彦超出马,唤敌兵答话。威遣李荣出阵,与彦超交
锋约战十数合,彦超料敌李荣不住,拨马便走回本阵,李荣纵
马追袭,被两翼兵射住,荣遂退回。
当日彦超罢兵,部下死者百余人。于是诸军锐气稍挫。北
军侯益等,潜往见威,威各遣还营。彦超战败,遂与十余骑奔
还兖州。隐帝独与三相,及从官数十人宿于七里寨,余皆逃溃。
次早将还宫,入至玄化门,刘铢已在门上,拽弓搭箭,来射隐
帝,隐帝躲过,急勒马奔回西北。比及到赵村之时,后面追兵
已至,隐帝见势迫,遂下马步走,为乱兵所弑。苏逢吉、阎晋
卿、郭允明等,皆自杀。郭威自迎春门入,归至私第,诸军入
城,大掠一番。
次日,文武百官,朝于太后,具奏称禅国事。王殷请曰:
… Page 235…
五代秘史 ·230·
“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早立明君,以安天下。”太后下诏,迎
立隐帝之弟、河东节度使刘洒即皇帝位。此时,赟尚未至,正
值契丹入寇,太后乃遣郭威督大军击之。威至澶州,将发之际,
将士逾数千人,忽大喧闹,急令闭门,将士逾垣而入,曰 :“
天子须侍中自为之,然将士已与刘氏为仇,不可立也 !”言未
尽,只见一将官,裂一面黄旗,披于郭威身上,共挟抱之。声
闻数十里,因拥威南行。威乃上太后笺,请奉汉之宗庙,事太
后为母太后,乃下诏废赟为湘阴公,即命郭威监国,百官及藩
镇,相继上表劝进,威遂废汉。汉传二帝,历年四,是岁辛亥,
汉遂亡。史臣评曰:
高祖拥精锐之兵,居形便之地,属胡骑北旋中州之主,故
雍容南面,而天下归之,岂其材德之首出哉?乃会其时之可为
也。夫根疏者不固,基薄者易危。隐帝虽有南面之号,而政非
已出,民不知君,轻信群小之谋,欲除跋扈之臣,祸不旋踵,
自然之势也。父子相继,四年而灭,自古享国之短,未有若兹
也!吁,哀哉!
却说郭威,乃太原人也。唐庄宗有宫人柴氏归其家择姻。
一日窥于门,见有疾走而过者,柴氏大惊,问 :“此人为谁?
”有识者告曰:“从军马使郭雀儿也!”柴氏欲嫁之,父母曰:
“汝乃皇帝左右之人,归当嫁节度使,奈何欲嫁此等之人?”
柴氏坚不他适,竟归于威。威既即位,自谓乃周虢叔之后,国
号后周,称为太祖高帝,大赦天下,改元广顺元年,封柴氏为
皇后,周主无子,乃立妻兄柴守礼之子柴荣为嗣,封荣为晋王。
此时,刘崇称帝于晋阳。初,崇闻隐帝遇害,欲起兵南向,
及闻迎立赟,崇大喜曰 :“吾儿为帝,吾复何求?”复闻赟死,
… Page 236…
五代秘史 ·231·
遂自称帝,所有并、汾、忻、代、岚、宪、降、蔚、沁、潦、
麟、石十二州之地,尽归所有。以判官郑珙、赵华国为平章事,
谓其臣曰 :“朕以高祖之业,一朝坠地,今日位号,不得已而
称之,顾我是何天子,尔曹是何节度耶?”国号北汉。
却说周主在邺都之时,奇爱小吏曹翰之才,使翰侍事晋王
荣,荣镇澶州,以翰为牙将。荣入尹开封,翰请问曰 :“大王